第231頁
吳廚子熱心得很,特別積極的想跟巒星河打好關係。
轉遍整個江柏縣都沒能找到賣銅鍋的地兒, 就是外貿商店裡的熟人看了銅鍋之後也說這玩意只有首都才有。
那說明什麼……說明巒星河有首都資源。
「不用,我挑回去。」巒星河說得輕鬆,隨手一指立在牆邊的……扁擔。
吳廚子神色變得很是怪異。
加起來快一百五十斤的豬,還有那滿滿一背簍東西。
兩百斤東西用挑的?
吳廚子不信,不過很想看看巒星河是怎麼能這麼自信說出這種話來。
於是沉默著點點頭,抱臂立在一旁靜靜看了下去。
兩三分鐘後,巒星河挑起扁擔,甚至騰出只手來和吳廚子握了握:「今天真謝謝吳大哥,我就先走了。」
那兩頭豬不知怎麼捆的, 竟然一點掙扎都沒有,就這麼任由巒星河挑著走遠了。
「我是不是眼睛花了, 怎麼感覺他像是挑著兩團棉花!」
目送人極快地消失在巷口,吳廚子不敢相信似地揉了揉眼睛。
***
榆樹村。
剛走到硯昭山範圍附近,小雨依舊不停,山路變得極其濕滑。
不過也因下了整天的雨,就算已經早上五點多, 方圓幾里內仍然沒人活動。
淅淅瀝瀝的雨中只有巒星河獨自一人在行走。
「星河!」
忽地,草叢中突然竄出幾個頭戴蓑笠的人, 臉上滿是雨水,也不知在那蹲了多久。
巒星河故作驚訝地看向幾人。
「你們怎麼來山腳了?」
來人是由卓新亮帶頭的三個老爺子,巒叔公抹了把臉上的雨水笑道:「擔心你一個人拿不動那那麼多東西。」
顧國洋也笑,眼鏡片上瞬間白霧一片。
「小豬仔,還是兩頭!」巒叔公驚喜叫出聲。
「咱們回去再說,一會兒該有人上山腳來砍柴了。」巒星河立即道。
三人忙點頭。
卓新亮本來還想幫忙,誰料巒星河輕鬆地一擺手,讓三人快點跟上。
事實是三人就算空手,也完全跟不上巒星河的速度。
明明都是相同的軟底布鞋,他們三步一滑五步一趔趄,哪像巒星河那樣健步如飛,中間還能抽空隨手摘兩個野果子。
「你這侄孫是練過的吧?」卓新亮肯定。
如此穩當的下盤,試問有幾個人能做到,而且剛才聽巒星河說走了兩個多小時,就是部隊拉練也沒這麼快的。
巒星河:其實就一個小時,中途還停下從[萬界淘]里買了些東西。
***
五月下旬,硯昭山。
春夏交替間,山里正是植物們瘋漲的季節,巒星河帶著顧國洋幾人早出晚歸地在山中穿梭。
「今年真的有大暴雨?」
中午收工回家吃飯時,卓新亮終於問出這段時間積存了許多的問題。
首先是巒星河帶領他們在木屋附近挖了兩大條溝,一直延伸到山腳河裡。
就算是馬上到雨季,也沒必要挖一米多深。
他們在山裡住了五六年,還從沒聽說江柏縣有過大暴雨的先例。
其次是家裡囤的東西足夠七個人吃一年都有餘,為此巒星河還專門增建了個糧倉。
為什麼要囤那麼多糧食……
顧國洋扶了扶銀邊眼鏡,目光里閃過一抹凝重,不等巒星河解釋他就先搖了搖頭說道:「今年天氣異常,的確有可能發生災害。」
往年的五月份早已小雨淅瀝,山裡的植物要在頭場雨後才會瘋漲。
但今年從三月份起到現在一場雨都沒下,村里估計插秧的水都得靠水庫。
但山裡的樹卻茂盛得猶如盛夏。
反常必有妖!
但同時他也有件事很好奇:「星河你是怎麼知道過幾天要下大暴雨?」
「農村人都是看天吃飯,我就以防萬一罷了。」巒星河笑回,還給出了讓人無法反駁的理由:「就算不下暴雨,有備無患總是好的。」
幾人把鋤頭放回工具房,巒叔公叫吃飯的聲音緊接著就響起。
兩個孩子最先從第一間木屋中衝出,身後葛老師拿著作業本哭笑不得地跟在後頭。
「作業都沒做完,要去哪!」
「吃完飯做。」巒麗麗響亮回答,引來卓新亮的大笑,伸手虛點了點小丫頭後直接拆穿:「吃完飯就該睡覺了,還寫什麼作業。」
「還是卓爺爺了解我妹妹。」巒娟的聲響從廚房裡傳出。
午飯中,巒星河突然又提出要出門。
「趁還沒下雨,我先去趟縣城買點東西,有需要的先告訴我。」
卓新亮點頭。
顧國洋和葛寧卻顯得興致缺缺,兩人各夾了筷子菜默默咀嚼,都沒說要送信的話。
這半年多,他們給家人寫了六封信,沒一封回信。
原以為當年兒女和父母斷絕關係是形勢所迫,但現在看來……是他們真心罷了。
兩人真是想開了,反正現在日子過得還不錯,沒必要過多緬懷曾經的日子。
「那這回把咱們攢的皮毛拿去賣了換些米麵。」巒叔公說。
去年冬天巒星河在山裡抓了不少野兔子,兔皮都堆在房間裡,今天正好拿去處理了。
但巒星河只是搖頭。
「叔公,這些皮留著咱們自己用,我拿金器換,這回還要換些煤炭……」
轉遍整個江柏縣都沒能找到賣銅鍋的地兒, 就是外貿商店裡的熟人看了銅鍋之後也說這玩意只有首都才有。
那說明什麼……說明巒星河有首都資源。
「不用,我挑回去。」巒星河說得輕鬆,隨手一指立在牆邊的……扁擔。
吳廚子神色變得很是怪異。
加起來快一百五十斤的豬,還有那滿滿一背簍東西。
兩百斤東西用挑的?
吳廚子不信,不過很想看看巒星河是怎麼能這麼自信說出這種話來。
於是沉默著點點頭,抱臂立在一旁靜靜看了下去。
兩三分鐘後,巒星河挑起扁擔,甚至騰出只手來和吳廚子握了握:「今天真謝謝吳大哥,我就先走了。」
那兩頭豬不知怎麼捆的, 竟然一點掙扎都沒有,就這麼任由巒星河挑著走遠了。
「我是不是眼睛花了, 怎麼感覺他像是挑著兩團棉花!」
目送人極快地消失在巷口,吳廚子不敢相信似地揉了揉眼睛。
***
榆樹村。
剛走到硯昭山範圍附近,小雨依舊不停,山路變得極其濕滑。
不過也因下了整天的雨,就算已經早上五點多, 方圓幾里內仍然沒人活動。
淅淅瀝瀝的雨中只有巒星河獨自一人在行走。
「星河!」
忽地,草叢中突然竄出幾個頭戴蓑笠的人, 臉上滿是雨水,也不知在那蹲了多久。
巒星河故作驚訝地看向幾人。
「你們怎麼來山腳了?」
來人是由卓新亮帶頭的三個老爺子,巒叔公抹了把臉上的雨水笑道:「擔心你一個人拿不動那那麼多東西。」
顧國洋也笑,眼鏡片上瞬間白霧一片。
「小豬仔,還是兩頭!」巒叔公驚喜叫出聲。
「咱們回去再說,一會兒該有人上山腳來砍柴了。」巒星河立即道。
三人忙點頭。
卓新亮本來還想幫忙,誰料巒星河輕鬆地一擺手,讓三人快點跟上。
事實是三人就算空手,也完全跟不上巒星河的速度。
明明都是相同的軟底布鞋,他們三步一滑五步一趔趄,哪像巒星河那樣健步如飛,中間還能抽空隨手摘兩個野果子。
「你這侄孫是練過的吧?」卓新亮肯定。
如此穩當的下盤,試問有幾個人能做到,而且剛才聽巒星河說走了兩個多小時,就是部隊拉練也沒這麼快的。
巒星河:其實就一個小時,中途還停下從[萬界淘]里買了些東西。
***
五月下旬,硯昭山。
春夏交替間,山里正是植物們瘋漲的季節,巒星河帶著顧國洋幾人早出晚歸地在山中穿梭。
「今年真的有大暴雨?」
中午收工回家吃飯時,卓新亮終於問出這段時間積存了許多的問題。
首先是巒星河帶領他們在木屋附近挖了兩大條溝,一直延伸到山腳河裡。
就算是馬上到雨季,也沒必要挖一米多深。
他們在山裡住了五六年,還從沒聽說江柏縣有過大暴雨的先例。
其次是家裡囤的東西足夠七個人吃一年都有餘,為此巒星河還專門增建了個糧倉。
為什麼要囤那麼多糧食……
顧國洋扶了扶銀邊眼鏡,目光里閃過一抹凝重,不等巒星河解釋他就先搖了搖頭說道:「今年天氣異常,的確有可能發生災害。」
往年的五月份早已小雨淅瀝,山裡的植物要在頭場雨後才會瘋漲。
但今年從三月份起到現在一場雨都沒下,村里估計插秧的水都得靠水庫。
但山裡的樹卻茂盛得猶如盛夏。
反常必有妖!
但同時他也有件事很好奇:「星河你是怎麼知道過幾天要下大暴雨?」
「農村人都是看天吃飯,我就以防萬一罷了。」巒星河笑回,還給出了讓人無法反駁的理由:「就算不下暴雨,有備無患總是好的。」
幾人把鋤頭放回工具房,巒叔公叫吃飯的聲音緊接著就響起。
兩個孩子最先從第一間木屋中衝出,身後葛老師拿著作業本哭笑不得地跟在後頭。
「作業都沒做完,要去哪!」
「吃完飯做。」巒麗麗響亮回答,引來卓新亮的大笑,伸手虛點了點小丫頭後直接拆穿:「吃完飯就該睡覺了,還寫什麼作業。」
「還是卓爺爺了解我妹妹。」巒娟的聲響從廚房裡傳出。
午飯中,巒星河突然又提出要出門。
「趁還沒下雨,我先去趟縣城買點東西,有需要的先告訴我。」
卓新亮點頭。
顧國洋和葛寧卻顯得興致缺缺,兩人各夾了筷子菜默默咀嚼,都沒說要送信的話。
這半年多,他們給家人寫了六封信,沒一封回信。
原以為當年兒女和父母斷絕關係是形勢所迫,但現在看來……是他們真心罷了。
兩人真是想開了,反正現在日子過得還不錯,沒必要過多緬懷曾經的日子。
「那這回把咱們攢的皮毛拿去賣了換些米麵。」巒叔公說。
去年冬天巒星河在山裡抓了不少野兔子,兔皮都堆在房間裡,今天正好拿去處理了。
但巒星河只是搖頭。
「叔公,這些皮留著咱們自己用,我拿金器換,這回還要換些煤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