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臘八這天,顧明嚴終於又露面了,與顧世欽一起來的徐家。因是過節,清溪今天不做生意。

  客人登門,徐老太太把兒媳婦、孫女們都叫過來,招待客人。

  林晚音垂眸朝顧世欽打聲招呼,清溪三姐妹乖乖叫“顧叔叔”。

  顧世欽問了玉溪學業,夸雲溪長了個頭,最後才心疼地看著清溪:“好像瘦了。”

  清溪笑著說沒有。

  眾人落座,徐老太太暗暗打量兒媳婦,見兒媳婦眼觀鼻鼻觀心,恨不得都不想待在這裡,便知道兒媳婦對顧世欽真的不念任何舊情了,再看清溪,只恭敬地與顧世欽交談,一眼都沒往顧明嚴那邊瞅,竟也是絕了情的模樣。

  孫女太固執,徐老太太暫且放棄撮合兩人的念頭,轉而問顧世欽今日過來有何事。

  顧世欽頷首,正色道:“我與明嚴過來,一是給老太太請安,二來也是問問,年關將至,不知老太太準備在哪邊過年?”

  此言一出,徐老太太面上浮現悲痛,林晚音黯然,清溪、玉溪也都低下頭,只有雲溪懵懵懂懂。

  “自然是要回秀城的。”短暫的失態後,徐老太太低聲道,“回去給望山以及徐家的列祖列宗上柱香。”

  顧世欽理解,嘆息道:“年關事多,我怕是走不開,就讓明嚴隨老太太一同過去,代我祭拜望山兄吧。徐宅尚未重建,我也會讓明嚴提前安排好住處,老太太只管安心回鄉就是。”

  有人上趕著幫忙,徐老太太自然樂意坐享其成,但點頭之前,徐老太太瞄了眼兒媳婦與大孫女。

  林晚音不想與顧世欽說話,朝女兒使個眼色。

  清溪是小輩,有些事她可以做,但顯得不禮貌,所以她先懇求的望向祖母,如果祖母不顧她的想法還是要接受顧家父子的幫忙,清溪再開口拒絕。

  徐老太太領會了孫女的意思,換成幾個月前,她絕不會聽孫女的,輪到現在……

  “賢侄的好意我心領了,但大過年的,還是讓明嚴待在家裡吧,你也不用操心我們回家的事,住處我早就派人提前聯繫好了,車票也不難買。”徐老太太委婉地拒絕了顧世欽的提議。

  顧世欽不好再說。

  顧明嚴誠懇道:“老太太,我送您過去,祭拜過伯父,我當天便回來,不耽誤與家人過年。”

  這態度徐老太太喜歡,眼瞅著要答應,清溪卻道:“顧大哥還是別去了,父親,未必想見你。”

  “清溪!”徐老太太震驚道,實在是這話太重了。

  清溪乖乖起身,言不由衷地向顧明嚴道歉:“對不起顧大哥,我不是故意的。”

  顧明嚴俊臉發白,想說什麼,記起自己在國外那些風流債,他竟不敢再看清溪,鄭重地分別朝徐老太太、林晚音賠罪,也閉口不提再送徐家女眷回秀城的事。

  堂屋裡的氣氛,一下子冷了下來。

  顧世欽看眼倔強的前準兒媳,搖搖頭,提出告辭。

  小年前一天,清溪的麵館掛上了歇業的招牌,正月十八再恢復營業。

  翌日,徐老太太領著兒媳婦、孫女們,心情複雜地登上了火車。

  “借過。”

  清溪坐好了,忽聽身後傳來一道有點耳熟的聲音,她回頭,就見一個穿黑衣的冷峻男人拎著行李朝她們這邊走來,最後,男人在清溪對面那桌停下了,放行李、落座,忙完一切,男人閉著眼睛靠到椅背上,生人勿近。

  清溪盯著他看了會兒,想起來了,這是那天替她趕跑光頭男的人,也是,顧懷修的人。

  清溪低頭,心思飄到了不知何處。

  距離上元節越來越近,顧懷修現在,是不是已經在回國的船上了?

  如果他真的能趕回來,她,要不要去柳園見他?

  清溪說不清。

  與此同時,一望無際的蔚藍大海上,一艘巨輪正快速行進。

  冬天天冷,大多乘客都留在客房,如此一來,船頭迎風而立的墨鏡男人,便顯得格外特立獨行。

  顧懷修靠著船欄,賞夠了海景,他探手入懷,掏了一張照片出來。

  兩個月不見,他愛發脾氣的小姑娘,是不是長高了?

  第43章 043

  重回秀城,清溪一家依然住了之前辦喪事時租賃的那棟宅子。

  徐家在秀城頗有名望,娘幾個一回來,不少街坊、故交紛紛前來拜訪。

  徐老太太在家應酬,清溪領著翠翠出了門,先去鋪子裡置辦茶酒禮物,再沿著古城小巷繞了起來。這是她從小長大的地方,第一次離開那麼久,終於回來,清溪心情出奇地平靜。她還有仇人,還有立誓要完成的抱負,但清溪不再煩躁著急,因為楊老的教導、麵館生意的興隆以及家人的支持,清溪已經有了牢固的主心骨。

  “小姐,您要去哪兒啊?”翠翠疑惑地問。

  清溪指指前方。

  這條巷子盡頭是片占地兩畝左右的湖,湖水清澈,附近的人家都在這邊洗米洗菜。清溪站在湖畔,看著十來只白毛鴨子在裡面悠哉地游來游去,對岸還有幾個七八歲的孩子在玩遊戲,跑跑鬧鬧的。清溪幼時也喜歡來這邊玩,只是與顧明嚴訂婚後,祖母對她管教地嚴了,再也不許她在湖邊跑。

  默默看了會兒,清溪轉身,朝湖東那一排人家走去。

  翠翠終於想起來了。徐慶堂酒樓一共有三位大廚,老爺占了一個,然後是劉師傅、孟師傅。這兩位師傅都是孤兒,小時候被老太爺收養,留在徐家當學徒,因為年齡與老爺相仿又天天待在一起,三人關係情同手足,劉、孟廚藝精湛,同樣燒得一手好菜。

  這是她們回秀城的第五天,無需刻意打聽,很多事情就通過街坊口中傳到了耳朵里。小姐一家搬去杭城後,徐慶堂上上下下的夥計們都投奔了新的東家,跑堂、帳房這種不算,最緊要的兩位大廚之一,劉師傅,居然去杜家的福滿門做事了。

  人家也需要養家餬口,老東家倒了再換新的無可厚非,可感情上,翠翠不知道小姐怎麼想的,她有點堵得慌,幸好,另一位孟師傅夠義氣,哪家都沒去,帶著兒子專門接些紅白喜事的飯局,而孟師傅就住在這邊。

  清溪要拜訪的就是孟師傅。

  小時候父親喜歡來孟家串門,清溪常常跟著來,自然記得路。

  孟家大門開著,乾淨整齊的院子幾乎一覽無餘,東牆邊種了兩顆石榴樹,清溪望著熟悉的院子,好像看見自己在這邊玩的身影,父親穿著褂子與孟叔叔坐在屋檐下下棋,她跟著孟大哥跑到石榴樹下,孟大哥跳到牆頭摘石榴,她眼巴巴地在下面看。

  正出神,堂屋裡突然走出一個三旬左右的婦人,穿一身石青色的衫褲,懷裡抱著木盆,似乎要去湖邊洗衣的樣子。

  四目相對,清溪笑了,親昵地喊道:“三嬸。”

  徐慶堂三位大廚以兄弟相稱,劉師傅年紀最長,清溪要叫伯父,孟師傅行三,清溪叫叔叔。

  “大小姐?”認出門外亭亭玉立的姑娘正是徐家大小姐,孟太太又驚又喜,連忙將盆子放到房檐下,歡喜地跑過來迎接,一邊跑一邊受寵若驚地解釋道:“真是的,該我們去拜訪您的,大小姐怎麼親自過來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