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但,顧鸞是在去見二公主的路上,意外失身。

  此事與二公主到底有沒有干係?

  礙於名聲,當時不可能到處聲張,二公主都不知道她出了事,顧鸞入住東宮,二公主來找她說話,依然還是那副該說該笑的樣子。顧鸞沒有證據,她不仇視二公主,卻再也無法與二公主交心,態度就淡了下來。

  “想了。”顧鸞抬頭,甜甜地朝母親笑,這樣才像一個四歲的孩子。

  重生這事,顧鸞從未想過要告訴父母,父母信不信是一回事,主要是趙夔太受皇上寵愛了,如果父親知道她曾經被趙夔害死,父親一生氣,會不會想辦法收拾趙夔?一下子收拾乾淨了,顧鸞自然痛快,萬一沒幹淨,父親就要被隆慶帝、趙夔一起恨上了。

  隆慶帝是個一會兒昏一會兒不昏的帝王,心情好時,臣子說的再難聽他都一笑置之,心情不好時,殺起忤逆他的臣子來眼睛都不帶眨的。趙夔呢,他前世能成功篡位,即便後來被父親反了,也說明趙夔頗有本事,顧鸞不想讓父親涉險,得罪這對兒皇家父子。

  顧鸞仔細想過了,承恩侯府與趙夔沒仇,趙夔殺她,是因為太子過於寵愛她吧,她是受了太子的牽連,只要這輩子她離太子遠遠的,離趙夔遠遠的,那麼就算將來趙夔再次造反,他也不會對付中立的承恩侯府。

  對太子或趙夔,不招惹,不得罪,這就是顧鸞的決定。

  .

  承恩侯府就在皇城外圍,離得不遠,馬車很快就到了宮門前。

  俞氏先下車,再接兄妹倆下來。

  秋高氣爽,天藍汪汪的澄澈空明,底下的皇宮壯觀威嚴,故地重遊,顧鸞下意識地先望向了東宮的方向。

  太子趙禎,今年十八歲,年初隆慶帝剛為太子賜婚,准太子妃乃皇后的娘家侄女,大婚之期定在明年。

  想到太子,顧鸞渾身發冷,趙夔要寵幸她,顧鸞是做好了準備的,接受了這一事實,所以那一晚顧鸞沒有什麼牴觸,就是覺得累。可她與太子的第一次,她才十五歲,剛剛及笄,太子卻馬上就要三十了,對顧鸞來說就像父輩的人……

  宛如噩夢重現,就在顧鸞難受地快要控制不住發抖時,她的手被人握住了。

  顧鸞扭頭。

  顧庭朝她咧嘴笑:“哥哥牽著妹妹。”

  小小的男娃,明媚的笑臉,就像融融的春光一樣,驅散了顧鸞心底的寒涼。

  她就甜蜜蜜地讓哥哥牽著了。

  顧庭走得比較快,看到天上有大雁飛過,他興奮地指給妹妹看,看見路過的小太監鼻子長得像酒槽,他就湊到妹妹耳邊偷笑,反正對顧庭來說,進宮與出門遊玩一樣簡單。顧鸞被哥哥感染,越來越不怕了。

  她是承恩侯府的四姑娘,是隆慶帝最寵愛的表侄女,如今便是太子或趙夔想動她,也得掂量掂量。

  鍾粹宮,隆慶帝剛用過早飯不久。

  昨晚他在這邊歇下的,今日也不用上朝,隆慶帝就睡了個懶覺,醒來隨便吃點東西,然後一邊考究三皇子的功課,一邊等表侄子侄女。三皇子好武,背書不怎麼行,經常卡,他一卡,隆慶帝就皺眉瞪眼睛,旁邊華妃、二公主看了,不禁屏氣凝神,都很害怕。

  “蠢笨,你二哥三歲時都比你背的熟!”三皇子再次卡住,隆慶帝憋不住脾氣了,將矮桌上的書卷往地上一丟,怒聲斥道。

  八歲的三皇子耷拉著腦袋,反而是最不怕隆慶帝發怒的那個,怕什麼,他已經習慣了!反正父皇考他功夫時就會誇他了。

  兒子不爭氣,華妃恨鐵不成鋼,但皇上拿兒子與二皇子比,華妃也有點委屈。二皇子出生時差點死掉,或是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從閻王那兒逃回來的二皇子,居然是個小神童,三歲會作詩,七歲就把宮裡的大儒問倒了,十歲時下棋能與當朝棋聖打成平手,今年十二歲,二皇子竟練成了百步穿楊的神技!

  華妃一直都覺得,這樣的二皇子,就算生母不是湘貴妃,隆慶帝也會寵的不行。

  就在華妃感慨二皇子的聰慧,就在隆慶帝氣惱三皇子的榆木腦袋時,小宮女來緩解氣氛了,笑著道:“皇上,承恩侯夫人、小世子、四姑娘到了。”

  華妃鬆了口氣,偷眼看皇上,皇上果然轉怒為喜。

  “宣。”最後瞪眼三皇子,隆慶帝看向門口時,嘴角已經翹了起來。

  隆慶帝是個喜歡吉兆的皇帝,官員百姓們私底下說他昏聵,隆慶帝都知道,他一邊覺得自己確實偶爾昏聵,所以被罵也不生氣,一邊又想證明自己並沒有那麼昏。吉兆是個好東西,那是老天爺對帝王功績的肯定,在隆慶帝看來,他的夔兒天生神童是吉兆,表弟顧崇嚴給他生的龍鳳胎表侄子侄女,也是吉兆。

  龍鳳胎,多罕見啊,有的婦人就是懷了,生下的孩子也多早夭。

  因為吉兆,再加上顧庭、顧鸞長得漂亮可愛,隆慶帝對兄妹倆自然格外寵愛。

  俞氏娘仨進來了,先行禮。

  俞氏稱皇上,顧庭、顧鸞小兄妹一起喊“皇伯父。”

  應該喊皇表伯父,隆慶帝嫌“表”字太囉嗦太見外,不夠親昵,就讓倆孩子直接喊皇伯父。

  “過來過來,給朕抱抱。”隆慶帝笑眯眯地招呼倆孩子。

  顧庭先跑了過去,顧鸞重新適應了下年輕俊美的帝王,才落後一步跑了過去。

  隆慶帝一手抱一個,心想,是他親生的娃該多好,皇親國戚,到底隔了一層。

  華妃請俞氏去偏廳說話了。

  隔著一堵牆,隆慶帝與孩子們的說笑聲斷斷續續地傳過來,華妃羨慕地對俞氏道:“還是你有福氣,除了二殿下,宮裡宮外,就阿鸞他們兄妹最受寵了。”

  俞氏謙虛道:“皇上錯愛,其實兄妹倆都很淘氣。”

  女人們聊了一會兒,突然發現,隔壁好久都沒有笑聲了。

  華妃奇怪,派宮女去瞧瞧,宮女很快去而復返,道:“皇上帶三殿下、二公主、小世子、四姑娘去御花園玩了。”

  華妃無奈,皇上有帶孩子的閒功夫,為何不去處理政務?

  俞氏早就摸清了隆慶帝的脾氣,聞言只是低頭笑,並不擔心出事。

  有隆慶帝親自看著,便是遇見二皇子趙夔,趙夔也不敢當著隆慶帝的面欺負孩子們。

  第11章

  前往御花園的路上,被隆慶帝抱在懷裡,顧鸞心情挺複雜的。

  這位皇表伯父,寵她是真的,可縱觀史書,有幾位明君放著政事不管,自己帶孩子的?

  放縱享樂的,多是昏君。

  “皇伯父,你不用當差嗎?”看眼前面半走半跑的哥哥,顧鸞轉向隆慶帝,好奇地問。

  隆慶帝扭頭,對上女娃娃清澈水潤的杏眼,他笑了笑,問:“什麼當差?”

  顧鸞回想一番哥哥與三姐姐的孩童舉動,自己裝起來也挺像那麼回事的,小胖手指指皇宮前面的幾處宮殿,她認真而疑惑地道:“爹爹每天早起去兵部當差,二叔去戶部,都沒空陪我玩,皇伯父沒事情做嗎?”

  既然皇伯父這麼寵愛她,顧鸞就希望他當個明君,將來青史留名少些謾罵,如此,對隆慶帝對黎民百姓而言,都是好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