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可惜雖然康熙理智上覺得沒有,但能因一個表情對太子起防備之心的他,怎麼可能對這件事真完全沒有戒備之心?

  等一直監督的太子撞上門來,也是太子這個位置到頭之日。

  今生走向不同,前世的事情因胤祉的不同,索額圖會不會被抓也不一定。

  馬佳芸蘭和胤祉也沒做什麼構陷之事,只是把這件事情做了點文章,結合一件江南貪污大案,混在一起提前引爆。

  馬佳芸蘭只是提建議,真正施行的是胤祉,並且將揭露的導火索推在胤禔身上,胤禔對此本來也早已迫不及待。

  這件事施行如此順利需要兩點,一是納蘭明珠不在,因他與太子黨達成合作,留在京都,一八阿哥。

  胤禔如果多關注一點延禧宮,對於惠妃與良貴人的相處模式多上點心。

  哪怕察覺到良貴人為數不多的見他行禮小心翼翼更像是宮奴而非宮妃,都會對胤禩投靠他多一點懷疑,或者說,至少讓惠妃對良貴人真正的好一些。

  當然,胤禩背叛歸背叛,卻也不是投靠太子或胤祉,他為了自己,順著這條瓜,他抓住了康熙一直以外的朱三太子立下大功,成為這件事明面上的最大贏家。

  這件事胤祉也不是不能去做,畢竟他在其中唯一幹的事——把消息透露給胤禩,但他不可以干,幹了只會讓康熙懷疑這一系列事情是他幹的,得不償失。

  不如當真正的「暗引」。

  胤禩乾的比胤祉想像的更漂亮,對人心把握之精準,精準到讓胤祉也驚訝不已,認為自己天賦比不過他。

  哪怕胤禩現在對於皇位之事並沒有那麼大野心,但也拼著本能開始往上爬。

  「額娘說的對。」胤祉既是在回應馬佳芸蘭對於這段時間身體的關心,也是在回應額娘曾說過的話——

  他的兄弟,個個都是人才。

  第155章

  回到京城,不出意外,還是太子領著全部人迎接聖駕。

  除了寧壽宮的皇太后,朝臣和宮妃排的上名號的都在,只不過可能立著的隊伍不會擠在一塊兒。

  所有人的關注點都集中在太子身上,或擔憂,或期待,或吃瓜。

  但他們失望了。

  康熙並沒有因索額圖之事呵斥太子,待太子的態度一如從前,甚至還更好了兩分,親口喚其小名「保成」。

  父子倆在眾人面前演了好一會兒的父子情深,不免讓人覺得牙有點酸。

  太子早已知江南之事。

  他這麼多年暗中累積的力量基本上都集中在江南,這一次江南地震算是將他的心血全都付之東流,不敢怨康熙,卻是恨上了胤禔,還有胤祉,他哪怕查不到但也肯定胤祉絕對有插一手。

  至於小動作頻繁吸一波人緣又立功的胤禩,並沒有被他看在眼裡。

  儘管如此,胤礽還是帶著太子的矜持對各位兄弟問好,哪怕不擅長情緒掩飾的胤禔也配合表演兄弟情深,只是演技略遜一籌。

  這便是皇家所謂的「家醜不可外揚」,殊不知遮遮掩掩更讓人有猜測的欲望,也讓私下流言亂飛,要不怎麼各朝各代的「野史」故事比正史還多呢。

  或許身在皇家,每個人要學的第一件技能便是演戲。

  南巡反京後,乾清宮對外宣了一道口諭,思及陪巡隨駕朝廷官員們舟車勞頓,允大家休息三日再上朝。

  不管目的如何,康熙尋的藉口一向都漂漂亮亮。

  臣子們聽了這不感動一波?史書上也會漂漂亮亮記上一筆。

  東宮這邊,太子覺得這是汗阿瑪給自己的一個機會,為了救索額圖,他開始聯繫在京的大部分太子黨商討。

  東宮忙,東宮政敵也在忙。

  宮外,明相府上,以胤禔為首的大阿哥黨卻很憤怒。

  尤其是胤禔,他在明相書房裡走來走去,冷笑道:「哼,汗阿瑪果然只疼他這一個兒子,牽扯進造反之事,鐵板釘釘誅九族之罪,竟然連一個罪臣都不舍處理!」

  納蘭明珠嘴抽啊抽,很想提醒他,太子的九族也包括您啊爺,真誅九族不把您這裡也一併給砍了,萬歲爺更躲不過。

  今天這一場聚會大阿哥黨的心腹都在,八阿哥沒被邀請。

  納蘭明珠一聽江南事情的來龍去脈,便只大阿哥被這個弟弟擺了一道,把與太子的矛盾明晃晃擺在桌上,在太子眼中已是大阿哥斷他一臂,以太子的心性,太子黨與大阿哥黨再無合作可能。

  他才好不容易勸得大阿哥以大局為重,這才過去幾天……

  納蘭明珠和太子一樣,雖然沒有找到證據,但都懷疑這件事與胤祉脫不開關係,指不定八阿哥已經另投他主。

  胤祉:

  ……沒有!

  ……不是,不愧是兄弟,你們兩個真的一點兒都不擔心後面的弟弟們嗎?

  ……還有人比你危險?

  胤禔胤礽兩人相視一看,表情瞬變,扭頭轉開。

  或許也正是因大阿哥和太子這種態度,後面的弟弟們生存空間更大,也更容易成長。

  又有一位謀臣說:「這是一個搬倒太子的絕佳機會,若是錯過,也許以後來便不會再遇見這樣的好時機。」

  納蘭明珠摸著鬍子沉思,若是朝中只有大阿哥和太子,他這個時候,怎麼都會拼盡全力把政敵拉下來。

  但朝堂上不止太子和大阿哥,還有第三方勢力,第三方勢力不比他們弱,他有幾分遲疑:「彥親王那邊有什麼行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