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1.第711章 謠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麼多官家小姐,不管是高門大戶,還是侯府國公府,都有人暗暗牽線搭橋,可文淵倒好,一開始還看上兩眼,到最後,竟是連一眼也不看。

  那些個閨閣小姐,如何人受得了這樣的恥辱。

  因此,這一來二去,京里私底下,關於董家,已經開始流言蜚語了。

  京城裡的貴婦們,都有自己的圈子,茶會詩會,品茗賞花。

  明面上是些附庸風雅的事兒,可實際上,還不是一群婦人,閒的無賴湊在一塊兒八卦。

  什麼,哪家鬧出了什麼醜事?哪家的公子又和哪家的小姐珠胎暗投,私定終身了,哪家的小妾又被主母暗害了等等。

  這不,在張家的賞花會上,眾位夫人,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八卦。

  「皇后娘娘的弟弟又如何,也不見得多尊貴,偏生誰都看不上,別是有什麼病啊」

  「那誰知道?早年,董二公子隨軍出征,戰場上,刀槍可是沒有眼睛的,雖說外表看著是好的,可誰知道會傷在什麼見不得人的地方,這些事,誰又說得清楚!」

  「說得對,幸好那些小姐們沒有嫁過去,不然,可不是要守活寡了,這可是害人的事兒」

  「可不是,縱然他們董家富貴,可咱們也不能把姑娘往火坑裡推啊,你說是不是這個理?」

  「唉,我倒是聽說,這董二公子,有斷袖之癖,好男風!」

  竊竊私語交頭接耳的談話聲中,一個夫人不高不低的聲音,適時落入眾人的耳中。

  眾人一時譁然。

  「張夫人,這飯可以亂吃,話可不能亂說,這可不是什麼光彩的事兒,若是有什麼誤會,叫皇后娘娘聽了去,那可不是鬧著玩兒的」,一位夫人,壓低了聲音,謹慎地勸解道。

  可那張夫人卻是不屑一顧,自家女兒如今可是升了淑儀,這才不過半年的時間,就連升三級,可見是寵冠後宮。

  自從自家女兒得寵之後,原本門可羅雀的張家,忽然就門庭若市起來,甚至還隱隱超過董家的勢頭,這張夫人,也成功進入了京城貴夫人的圈子裡,眾人也都笑意討好著。

  如今,見有人敢這樣質疑自己說話,當下,臉上就有了一絲不悅。

  「你們還別不信,我若是沒有確切的信兒,自然不會亂說,我且問,你們可知道,董家的二夫人?」,張氏一臉洋洋得意。

  「董家二夫人?」,眾人一臉狐疑,有些不解地問道。

  董家不是就一個嫡脈嗎?怎麼又冒出來一個董家二夫人,二夫人是誰?

  「哎呀,就是董家的二姨娘張氏,貞蘭郡主的親生母親,董家三少爺的生母!」,張夫人有些不耐煩地解釋道。

  對於大齊的女子而言,姨娘永遠是上不得台面的,若是哪家的姑娘,嫁給人做小,那這就有些不光彩了,很多小妾進門,連個像樣的婚宴都沒有,就用一頂小嬌,偷偷摸摸從後門兒抬進去就算完事。

  不過,張夫人這麼一解釋,眾人也都恍然大悟了,當下心裡就有不少人在冷笑。

  不過是個姨娘罷了,她們這些,可都是侯府或者高官重臣的正經夫人,如何會知道這些人。

  可是,冷笑歸冷笑,這些人,都是貴婦圈裡的老油條了,自然不會為了這點兒事兒去得罪張夫人。

  當下,就一個個笑道。

  「原來是她啊,怎麼,難不成是她說的?」,一個婦人笑盈盈地問張夫人。

  「不瞞你們說,這董家的二房姨娘張氏,就是我們張家旁支的一個庶出的女兒,不過,現在已經分家,各自過活了,可我們張家,終究還是她的娘家!」,張夫人有些得意。

  眾人再次心裡撇嘴。

  張氏是張家的女兒不錯,可當初,皇后娘娘得勢時,張姨娘在董家,必定舉步維艱,怎麼那個時候,不念著人家是張家的女兒。

  如今,人家的女兒已經封了貞蘭郡主,嫁入南華,聽說生了三個皇子,如今,南華太子就要繼位,太子妃又去了,說不定,這南華皇后之位,就是張氏的女兒的,這個時候,人家風光了,又跳出來說,張氏是張家的女兒了。

  也真夠不要臉的。

  「這董家大公子只比二公子大了一歲,如今,只怕兒子都要開始讀書了,董家二公子還未娶妻,而且,我聽說,那個董家二公子,身邊跟著的小廝,都是眉清目秀,身子孱弱的,這難道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嗎?」,張夫人依然在說。

  眾人聽罷,不由得一陣唏噓。

  「原來如此,我就說嘛!」

  「幸好那些姑娘們都沒成,要不然……唉」

  有些人不屑,可上前巴結的人,還是占了大多數。

  俗話說,好事不出門,惡事行千里,更何況這種機密級的重大新聞,這種捕風捉影的事兒,在京城裡傳得那是尤其快。

  這一日,董家

  張氏領著小兒子又去給董夫人問安,言語間,多有譏諷。

  「我說姐姐啊,我們家文清,今年可是已經十五歲了,要是再不議親,還要等到什麼時候?咱們家大公子,今年已經二十有一,您也是當了祖母的人了,咱們家二公子,今年可是已經整整二十歲了,怎麼還不快些議親,倒是白白耽誤了我們文清!」,張姨娘往董夫人的正院一坐,一臉不屑和鄙夷地說道,那表情,那聲調,都顯得絲毫不把董夫人放在眼裡。

  「你……!」,董夫人氣得渾身哆嗦,一時竟不知道說什麼好。

  文淵是正經的嫡出,又是文清的哥哥,按照大齊的慣例,嫡兄還未議親,這怎麼也輪不到庶弟的。

  劉姨娘所生的董文浩還算是占了一個庶長子的名頭,可文清,可是兩樣都不占,斷沒有先議親的道理。

  「你這話是什麼意思,我們文淵還不著急,張姨娘你是急什麼?再說了,文清也是我的孩子,你,不過是個姨娘罷了!」,董夫人緩過神來,一臉冷笑地說道。

  (董家人物關係:

  董夫人:育有董如怡和董文淵兩個,董如怡是嫡長女,董文淵排行第二

  張姨娘:育有董如蘭和董文清,董如蘭是庶次女,董文清排行老三

  劉姨娘:育有庶長子董文浩)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