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3.第543章 扭轉 2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前線那邊,因為得了齊弘燁的密信,再加上有董文淵在,連打帶殺的,一時間,竟然把那些叛黨們都收拾得服服帖帖。

  當然,最關鍵的證人,都還留著呢,董文淵知道,將來回了京城,都是要功過清算的。

  北藩因為得了大齊太多的消息,所以,戰勢上,依然和大齊不相上下,董文淵代替了譚副將和趙副將二人的職位,在余大將軍的帳子裡,做了侍衛營的營長。

  雖然齊弘燁沒有這樣下命令,可如今,余大將軍,也只相信董文淵了。

  自這一日起,余將軍就把自己這麼多年的作戰經驗,以及自己收藏多年的兵書,全部都教給了眼前這個少年。

  董文淵自知,自己雖然有些功夫,可要說這其他方面,帶兵打仗,那他欠缺得實在太多了,如今大齊赫赫有名的大將軍肯親自教他,那實在是再好不過的機會。

  因此,董文淵的戰場生活很是充實,除了殺敵陷陣,就是每日裡抱著一大摞兵書,沒命似的啃著。

  也就是在這一場惡戰中,董文淵從一個只會舞刀弄槍的少年郎,蛻變成了一位有自己獨特見解的少年將軍,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平日裡,在和董文淵接觸過程中,余將軍也驚奇地發現了董文淵領兵打仗的曠世奇才般的天賦。

  「將軍,這條路極為平坦,是通往柳州的必經之路,北藩野心極大,一定不會放棄易守難攻的柳州,到時候,咱們可以帶一批人馬,分成兩成和八成兩部分,用兩成的兵力在這一條官道上設下埋伏的假象,另外八成的兵力,則全部放在另一條僻靜的道路上」,董文淵指著地圖上極為不顯眼的小路,兩眼寒光。

  余將軍畢竟是上了年紀,順著董文淵指著的方向望過去。

  費了好大的力氣,才發現那邊有一條極為狹長偏僻的道路。

  「這樣的路,放八成兵力?會不會太浪費了,北藩必定從官道直接殺過去,一來,他們已經殺紅了眼,而來,他們騎馬居多,所以,不可能會選擇這一條僻靜的小路!」,余將軍胸有成竹地說道。

  董文淵則是不以為然。

  「是,北藩是會選擇官道,可咱們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把他們往小路上引!」,董文淵冷笑著說道。

  眾所周知,那條官道,是通往柳州的唯一的路,要是這個時候,自己放出風聲,官道上有大量埋伏。

  因為,易守難攻的柳州,是大齊最後的屏障了,要是攻下柳州,離大齊的京城,也就不遠了,所以,大齊在這條路上,設下重兵埋伏,也是情理之中的。

  那麼,一條路上,重兵埋伏,北藩一定不傻,絕對不會往槍口上撞,可眼看大齊就要收入囊中,到了嘴邊的肥肉,豈能再送回去。

  這個時候,北藩一定會尋找其他的路,到時候,這條小路,就能派上用場了。

  那八成的兵力,再加上極為險惡有力的地勢,也夠北藩那幫騎兵們喝一壺了,那種山林間的小路,騎兵幾乎是寸步難行的。

  人就不一樣了,人可以在山林出,肆意流竄而不被發現,而且,還有山體作為掩護,要是利用得好,把北藩敵軍一舉殲滅,也不是什麼難事。

  董文淵把想法和計劃和余將軍一說,余將軍已經有些渾濁的老眼裡,閃爍著奇異一般的光芒。

  「好小子,好小子!!!」,余將軍連連說道。

  ……

  靖澤九年六月,大齊被吞併的十五座城池收回來兩座,董文淵親自領兵,在山路設下埋伏,一舉殲滅敵軍三萬人。

  靖澤九年八月,大齊被吞併的十五座城池,收回來十四座,前線一直從柳州北一帶,直接以摧枯拉朽之勢,推到了大齊和北藩的邊界處,董文淵親自領著五萬兵馬,將北藩騎兵逼進了苦寒沙漠之地。

  靖澤帝聞之大喜,直接將年僅十三歲的董文淵,封為了少年將軍。

  靖澤九年十一月,少年將軍董文淵,親自率領整個大齊二十五萬兵馬,將北藩最後一批騎兵斬殺。

  到了年關,大齊三十萬大軍,以秋風掃落葉之勢,將整個北藩橫掃了一遍,自此,世上再無北藩這一國度。

  靖澤十年二月,將軍董文淵班師回朝,和余大將軍二人,肩並肩,齊頭並進,騎著馬行走在京城的大街上,兩旁的百姓夾道歡迎,這一天,所有的大齊子民,徹底興奮了。

  靖澤帝齊弘燁親自在宣武門,率領文武百官,迎接大齊的功臣名將。

  得知了大齊得勝的消息,得知了將軍們班師回朝的消息,整個後宮都沸騰了,原本剛美美地過完年的後宮眾人,都再一次興奮了起來。

  「你們聽說了沒,咱們大齊,收服了北藩,以後,全部都是咱們大齊的了,看他們還敢囂張作亂」

  「是啊是啊,以往,每年北藩有難的時候,都會舉兵進攻咱們大齊,弄得咱們大齊人心惶惶的,這一回,可算是遭了報應了」

  「就是,以後啊,咱們大齊會越來越好,咱們的日子,也越來越好過!」

  擔驚受怕了大半年的后妃們,總算是可以鬆口氣了。

  要知道,萬一當時,不是董文淵急中生智,以大齊士兵的體力和體格,根本無法和北藩抗衡,要是真讓北藩攻下柳州,大齊江山,還真有點兒危險。

  雖然齊弘燁早已經做了下一步計劃,將兵力調遣到了柳州附近,並且設置了一道堅不可摧的屏障,到時候,也能挽救大齊,怎麼也不至於真的輸給北藩,可那畢竟是最後的打算了。

  雖然不至於真的亡國,可也讓所有人都捏了把汗。

  要知道,萬一大齊有個什麼三長兩短,那最倒霉的,還是後宮的這幫女人。

  現在好了,終於可以安枕無憂了,她們怎麼會不高興。

  而董如怡這一日,也高興地合不攏嘴。

  自家弟弟終於回來了,終於,捏了那麼多汗,終於回來了。

  「碧蘭,你快去遞消息,讓母親近日進宮一趟!文淵回來了,也正好陪著孩子們過了生辰再走」,董如怡笑道。

  一旁的幾個孩子,也嘰嘰喳喳高興不已。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