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1.第341章 告御狀 1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朕已經讓太醫院著手研製藥方了,不過,也沒什麼進展,愛卿們若是有好的民間名醫,大可以舉薦上來,另外,再張貼皇榜,若有民間能人異士能夠出面,為朝廷解了這瘟疫之災,朕破例將其封為正四品的太醫,另外,再另賜府邸,賞黃金千兩,良田千頃」,齊弘燁聲音雄厚,擲地有聲地說道。

  「皇上英明,目前來看,已經沒有比這個更好的法子了」

  對於今年這個多事之秋,眾人心裡已經頗有怨言,以往,這個時候,既沒有什麼洪澇災了,也沒有什麼瘟疫了,剩下的只是安逸的日子。

  可是今年,似乎,格外的不太平,難道,真的和那災星有關?

  欽天監的預算果然沒有錯,這就是災星降世,這些大臣們也一年沒有過好日子了,上頭有皇上施壓,下頭有下屬們虎視眈眈,一不小心,抓著錯處,就爬著你上去了。

  你不行,就換行的人,這些人夾在中間,那叫一個難受啊。

  其實,何嘗只是他們,朝中的哪一個人,包括齊弘燁,這一年,也沒有輕鬆過。

  每日裡只是愁雲密布,想盡辦法將這前朝的事處理好。

  百姓安居樂業,國泰民安,從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

  下了朝,和往常一樣,秦尚書等人又被齊弘燁召進了御書房。

  眾人依然細密地商議著瘟疫的有關事宜,以及南方百姓的安慰。

  「南方那邊,朕已經派了人暗中過去,一切都正常,京城這邊,也一直按計劃進行,應該不日就會有結果」,齊弘燁自信一笑。

  因為都是心腹,所以,說話也就沒有什麼顧慮。

  不料,戶部尚書秦忠聽了,卻笑道。

  「皇上,京城這邊,已經有了結果……」,秦忠笑著說道。

  「如何了?人在哪裡?」,齊弘燁一聽,眼神頓時亮了亮,神色中夾雜著不少興奮。

  「微臣已經將他們幾人安置在了一處隱秘的地方,誰也發現不了,只等皇上一聲令下,登聞鼓[1]便會敲響,到時候,必會一擊鳴冤」,秦尚書一臉激動地說道。

  其實,皇上對於江南的情況一清二楚,魏家和朔親王早已不在江南的消息他也知道,江南沒有一手官員坐鎮,現在已經亂成一鍋粥。

  連欽差朔親王都走了,誰還會出頭,往那水深火熱之地鑽,真是笑話。

  所以,朝廷派過去的救災物資,因為沒有人接手,全被當地的地頭蛇接手,有的直接被土匪搶了去。

  真正落到百姓手裡的,可謂少之又少。

  偏偏齊弘朔還是他的弟弟,這件事兒,他還真不好挑明了說,所以,就讓人偷偷暗中弄一批災民,讓人一路護送到京城告御狀。

  到時候,他就可以光明正大地,直接親自接手這件案子了。

  縱然朔親王是他的親弟弟又如何,做出這樣的事兒,還想要功績不成,自己這樣做,已經很給他面子了。

  「好!」,齊弘燁眼神里滿是興奮,聲音也爽朗了不少。

  說罷,齊弘燁又招了招手,向秦忠低聲言道:「三日後,你讓那些人擊響登聞鼓,隨後朕會和大理寺,御史台和刑部一起審理這件事,審理的時候,你們最好多弄些災民過來,記住,一定要讓他們源源不斷地來」。

  齊弘燁一邊說,眼睛越發亮光。

  不能明著過問,暗著過問還不行,就是要把事情鬧大。

  最好是連自己都為難,到時候,也就不得不處理了。

  「是,皇上,您放心,這件事不會有任何紕漏」,秦忠也笑得那叫一個陰險。

  商量完事情,幾個人相視一笑,都在彼此眼中看到了得意和促狹。

  後宮和前朝的大臣們哪裡會知道,這位年輕的帝王,在他們不知不覺的時候,已經將自己算計進去了。

  這也就是當初,齊弘燁查到朔親王妃暗中散布那些消息的時候,為什麼會決定不予理睬了。

  後招還在後面,呵呵……

  果不其然,三日後,本朝第一次有人在午門前擊登聞鼓,當時,文武百官都在太和殿早朝。

  聽到登聞鼓被擊響,都是一臉的震驚。

  「何人如此大膽,竟然敢擾亂早朝」

  「是啊,這是不是登聞鼓啊?難不成,有百姓要告御狀?」

  一聲聲中,眾人這才回過神來。

  可是,貌似已經晚了,因為,皇上已經聽到了。

  「蘇全德,外面是何聲響,如此吵鬧,你帶幾個人過去看看」,齊弘燁皺著眉說道。

  就算是腦子再遲鈍的人,也不會在午門外胡鬧的,這一定是百姓在敲擊登聞鼓告御狀了。

  可齊弘燁還是裝作不知道的樣子,一臉的疑惑,讓人幾乎看不出一絲一毫的異樣。

  不多時,蘇公公帶了一隊侍衛,將幾個衣衫襤褸的人押上了太和殿。

  「皇上,就是這幾人在外頭敲擊登聞鼓,奴才直接給押送上來了」,蘇全德一臉嚴肅地說道。

  老祖宗的規矩,一旦老百姓敲響登聞鼓,作為皇帝,那是一定要親自過問的,所以這會兒,齊弘燁也就順其自然地問起幾人。

  「你們好大的膽子,竟然敢敲擊登聞鼓,不過,你們倒是說說,你們到底有何冤情,竟要鬧上朕的金鑾殿」,齊弘燁怒目圓瞪。

  一身的龍袍,再加上恢弘大氣的龍椅,天子的尊貴和帝王之氣縈繞,直接讓人不敢抬眼。

  「草民參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幾人一個這陣勢,當即嚇得不輕,忙將臉扣在地上,也不敢抬頭看。

  天子的龍顏豈是尋常百姓能隨便看的。

  「平身吧」,齊弘燁淡淡的道,聲音威嚴中帶著幾分平和,聲音不大,卻擲地有聲。

  幾人聽罷,這才哆哆嗦嗦地起身。

  「還不將你們的冤情快快道來,難道嚇傻了不成?」,蘇全德在一旁,陰陽怪氣地提醒道。

  聽了蘇公公的話,幾個人這才從睡夢般的震驚中回過神來,其中一個膽大的,偷偷抬頭看了一眼,隨後又迅速低下了頭,不過,很快,便是將自己的情況說了一遍。

  [1]登聞鼓,衙門之外百姓告狀之用,亦可作百姓告御狀,中國歷史上明代最盛,置於午門之外,帝特令一監察使視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