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第8章 恭迎太后 2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進了八月,天氣漸漸轉涼,太后去寶華山祈福,去了快兩個月,如今也要趕在中秋節前回宮,皇后少不得要安排接駕。

  因是皇上第一年正式登基,中秋宴也顯得格外看重,再加上要迎太后回宮,且秀女們進宮一個月有餘,按規矩皇后要安排內務府開始趕製綠頭牌準備侍寢了,皇后又是第一年支應這些事,一時間忙得腳不沾地。

  每日裡內務府大大小小的管事流水線似的,不間斷地進出鳳儀宮,或請示,或復命等等……

  皇后每日忙得竟是除了吃飯睡覺,一時連午歇的時間都沒了。

  這一日,太后的鳳駕就要回宮,德妃帶著大皇子和賢妃一早就來鳳儀宮請安,之後由皇后領著一起去九華門迎接太后。

  九華門是後宮到龍乾宮的最後一道門,後宮嬪妃無召不得逾越。

  如今偌大的後宮,正正經經的妃子只有賢妃和

  德妃,賢妃是前朝三品大員趙元慶的嫡長女,身份尊貴,兩年前一入東宮便封了側妃,如今皇上又親封了正一品賢妃,尊貴自不必說。

  而德妃,也是皇長子的生母,出身並不高,原只是皇上的侍妾,可皇后和賢妃入宮許久都無所出,皇上膝下只得了皇長子,自然是看重的,因此,母憑子貴,封了德妃。

  太后的儀駕浩浩蕩蕩到了九華門,年輕俊美的帝王此刻正恭恭敬敬地侍奉著母后。

  只見一身穿明黃色龍袍的頎長身影,腰間扎條同色金絲蛛紋帶,黑髮束起以鑲碧鎏金冠固定著,修長的身體挺的筆直,整個人丰神俊朗中又透著與生俱來的高貴。

  劍眉之下,一雙墨黑清澈的眼眸,深邃如潭,高挺的鼻樑,剛毅有型,堅毅的薄唇緊抿成一線,倨傲的下巴微微揚起,俊美堅毅的臉龐,讓人見之不忘。

  整個人舉手投足間,都透露出無法言喻的帝王的尊貴與霸氣,讓人不敢抬頭仰望,心甘情願地俯首稱臣。

  皇帝親自扶著母后下軟轎,皇后帶著賢妃德妃二人,上前恭恭敬敬地行大禮叩拜。

  只見太后也同樣一身黃色鳳袍,顏色比皇帝的還要深幾分,身上盤身繡著展翅欲飛的金鳳,高高盤起的鬢髮烏黑油亮,上邊戴著一副十二尾金寶石鳳冠,脖子裡帶著紅珊瑚穿成的佛珠,臉上帶著溫和的笑,雖然已經四十來歲,但看得出來太后保養得極好,但絲毫看不出任何任何歲月的痕跡。

  「快起來」,太后走上前,將皇后扶起來,一臉笑意盈盈。

  帝後二人一左一右,扶著太后在前頭走,賢德二妃在後頭跟著。

  大皇子由乳母領著,跟在最後頭,再加上各宮主子們的宮女隨侍,一行人浩浩蕩蕩地往太后的壽祥宮走去。

  正走著,忽聽皇帝身邊的蘇公公說幾位大臣有急事求見皇上,已經在御書房裡頭等著了。

  太后聽罷,不等皇帝開口,便笑著道:「國家大事要緊,你且去吧,這裡有皇后送哀家回宮。」

  皇帝濃眉一展,向母后告了罪,便帶著蘇公公等人大步離開。

  太后和皇后在前面緩緩走著,二人既是婆媳,又是姑侄,同是出自當朝數一數二的名門望族魏家,魏氏一門出了兩個皇后,在朝中已是滔天的富貴,在這宮裡,也同樣是最尊貴的兩個女人。

  「這後宮裡也太冷清,不知今年的秀女可教導好了」,太后問道。

  皇后回答說已經讓內務府準備綠頭牌了,太后這才滿意地點了點頭。婆媳二人又聊了些其他的。

  不知不覺到了壽祥宮,賢德二妃稍稍坐了一會兒便告退離去,只剩下皇后一人服侍著太后。

  皇后將眾嬤嬤宮女遣散,單獨留下來,將前些日子發生的事簡單地說了,因說道是北苑宮人看守不力,這才失了一名秀女。

  太后聽罷,有些氣惱,便道:「這些宮人如今越發沒規距了,自打先帝駕崩,到新帝繼位,宮裡忙忙碌碌地一直不得閒,現如今新秀女才剛進宮,便出了這樣的事,傳出去豈不是落人話柄。」

  「正是了,兒臣已讓人將那些宮人都發落了,其他人也都敲打了一番」,皇后趕忙笑著說道。

  簡簡單單幾句話,就將全部責任推到了那群宮女太監的身上,皇后心裡重重地鬆了口氣。

  之後的幾天,相安無事,皇后照舊忙碌。

  中秋夜宴也隨之而來,儲秀宮自然是沒有資格參加的,宮裡的妃嬪仍舊只有賢德二妃,所幸皇室宗親里幾位王爺帶著王妃還有長公主駙馬都來了,另外再加上前朝的誥命夫人們,宴會倒也熱熱鬧鬧有說有笑的。

  中秋節一過,秀女們的牌子也正式掛在敬事房,只是這幾日有朝臣稟報說江南一帶連降暴雨,洪災泛濫,數萬百姓流離失所。

  一封封來自江南的八百里加急件,流水似的不斷送進勤政殿,聖上整日在御書房與大臣們商討對策,夜晚又批摺子直至深夜,已數日不進後宮。

  就算偶爾去給太后請安路過後宮,也只是順道去咸福宮德妃那裡看看大皇子,不得不說,皇帝對大皇子還是非常疼愛的。

  由於經歷了那樣一件事,儲秀宮裡的一眾秀女就有些坐不住,誰都不願意一輩子留在儲秀宮裡當老秀女,可眼瞧著,八月就要過去了,皇上還是一次牌子都沒翻,眾人便有些急了。

  但著急歸著急,卻總沒有一點兒辦法。

  女人多的地方,無事就生非,不知哪一天起,流言悄悄地在底下流傳,說是儲秀宮裡鬧鬼,而且還傳得有鼻子有眼的。

  董如怡聽罷,嘴角微微抿起一抹諷刺的笑,便丟開了,並且叮囑身邊的初柳和碧蘭二人,不准跟著亂嚼舌根。

  二人自從進宮便和其他的丫頭們一起由專門的嬤嬤訓導規矩,對這宮裡的事自然是謹慎有加,因此也多多少少知道這件事的輕重,即便其他人再怎麼傳,二人也無動於衷。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