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頁
衛凌往火堆里添了柴火,不一會兒就燃了起來,靠在旁邊暖烘烘的。
原本還有些冷的衛梨,沒一會兒就被狐皮大氅捂出了汗。
他不由從衛梨懷裡抬起頭,眯眼看向火堆,這會兒他又能看見了。
從那日攤牌後,他能看見的時間又增加了不少。
「再睡兒。」髮絲被寬厚的手掌理了理,他抬眸看去,衛凌正好低頭看來。
雙目相觸的時候,他能看到印在那雙眼裡的搖曳火焰,以及自己。
衛凌眯了眯,看著小可憐這雙格外明亮的眼睛,就好像他在夢裡看到的那雙正常的雙目,清透又明亮。
不等他細看,衛梨若無其事地閉上眼,把臉塞到他懷裡,表示要繼續睡。
本來是裝睡,結果後面真睡著了,等他再次醒來的時候,馬車已經啟程了。
眼看就要到家,衛姝幾人都很激動,哪怕外面的世界再如何精彩,也比不得家裡,只因為這裡有她們的家人。
踏入城內時,天色還不算晚,人群喧譁熱鬧,可比永和鎮繁華多了。
小販的叫賣聲一陣陣,衛凌並不急著回府,而是先帶李神醫幾人住下。
他名下有幾套宅子,找了一套距離將軍府不遠也不近的。
至於衛梨,暫時也會住在這。
到時候就算家裡知道他的存在,也能解釋衛梨是李神醫的病人。
安置妥當後,他才騎著馬回了將軍府。
衛凇和衛姝早就到了府上,這會兒已經被罰跪祠堂了。
當初是他們偷看了衛凌送來的信,知道他在哪後只留了一封信,就一聲不吭地偷溜出去。
他們找到衛凌的第二天,才寫信回去報平安。
知道幾人平安無事,家裡自然是鬆了口氣,心想著平安就好,這會兒見到人後,還是覺得得好好罰罰,免得下次做出更加膽大包天的事情。
衛將軍在軍營還沒回來,大哥帶著夫人和孩子,去岳丈家那邊奔喪去了,一時半會兒也回不來。
所以看到衛凌總算回來,衛夫人宋氏連忙讓廚房那邊多做幾道二公子愛吃的菜。
這會子,她正在細問衛凌這一年下來的情況,生怕他只報喜不報憂。
又提起了李神醫,因為衛凌已經提前和兩個弟弟妹妹對過口供,宋氏只知道李神醫回來了,再多的就不知道了。
「李老先生既然回來了,明日我和你父親一起登門拜訪。」
李神醫不僅是次子的義父,又是庶子衛凇的救命恩人,哪怕宋氏原先不滿李神醫因為外孫女的事情,遷怒自己的兒子,但於情於理,她都該登門拜訪。
宋氏也不是不講理的人,其實挺能理解李神醫的遷怒更多的是對他自己的痛恨。
如今李神醫肯和衛凌回來,說明以前的事情已經過去了,她又何必非揪著這點不放。
聽到李神醫收了個徒弟,宋氏又問了一嘴。
見時機差不多了,衛凌才隨意說了一聲:「他還收了個義女。」
這個身份並不是衛凌臨時起意,而是李神醫主動提的,傲嬌的小老頭把他和小可憐叫到跟前,說這個身份最適合嫁進將軍府。
本來按照小可憐的年紀,應該是當孫輩,但是義孫女嫁義子,怎麼聽都不對勁。
至於義女嫁義子,古往今來也不是沒有,大不了斷了和衛凌的義父子關係。
當時李神醫的態度就是,你要是不答應,以後也別想老子為你抱得美嬌郎出力。
衛凌剛想說考慮考慮,以此拖延時間,哪知道作為當事人之一的衛梨搶先他一步開口答應了。
讓衛凌不得不將話咽了回去,點了頭。
不然也不會有這一出。
宋氏本來想聊聊二兒子對親事的看法,明年他就要二十了,親事至今沒有著落,偏偏本人總是說不急,再等等,可把她愁死了。
現在聽到李神醫收了義女,來了興趣,詢問是怎麼回事。
衛凌也沒有瞞著在人牙那買下的事情,因為後期宋氏要是想去查,肯定能查到。
不過說歸說,還是得美化一下,真假參半才最真。
宋氏越聽越古怪,因為兒子說到這位義妹的時候,總是噙著笑意。
宋氏同樣出生於武將之家,年輕的時候就風風火火,從不喜歡在言行舉止上兜圈子,直接了當的問:「你對這位衛姑娘有意?」
剛才聽到這位可憐的姑娘改姓了衛,宋氏就開始納悶了。
李神醫收義女,就算是要改名字,不也該改姓李,怎麼跑去和他們衛家一個姓了?
倒也不是說衛這個姓別人不能姓,但沒必要啊。
可是眼下看到兒子的怪異,宋氏不由聯想到有些人家嫁人後會隨夫家姓,但如今這種情況鮮少見了。
至少據她所知的官宦人家,還真沒有冠夫姓的情況。
聽到宋氏的問話,衛凌故作不自然,飲了一口茶水。
見狀,宋氏對那位衛姑娘更好奇了。
這麼多年來,她從未聽到過這個次子會主動聊起哪位姑娘,字裡行間還都是維護之意。
她險些都要以為次子之所以不要通房丫鬟,也拒絕定親,是因為不喜歡女子。
還怪過丈夫在他年紀尚幼的時候就帶去軍營,日日夜夜都和一堆糙爺們在一起,才導致他不喜歡姑娘了。
原本還有些冷的衛梨,沒一會兒就被狐皮大氅捂出了汗。
他不由從衛梨懷裡抬起頭,眯眼看向火堆,這會兒他又能看見了。
從那日攤牌後,他能看見的時間又增加了不少。
「再睡兒。」髮絲被寬厚的手掌理了理,他抬眸看去,衛凌正好低頭看來。
雙目相觸的時候,他能看到印在那雙眼裡的搖曳火焰,以及自己。
衛凌眯了眯,看著小可憐這雙格外明亮的眼睛,就好像他在夢裡看到的那雙正常的雙目,清透又明亮。
不等他細看,衛梨若無其事地閉上眼,把臉塞到他懷裡,表示要繼續睡。
本來是裝睡,結果後面真睡著了,等他再次醒來的時候,馬車已經啟程了。
眼看就要到家,衛姝幾人都很激動,哪怕外面的世界再如何精彩,也比不得家裡,只因為這裡有她們的家人。
踏入城內時,天色還不算晚,人群喧譁熱鬧,可比永和鎮繁華多了。
小販的叫賣聲一陣陣,衛凌並不急著回府,而是先帶李神醫幾人住下。
他名下有幾套宅子,找了一套距離將軍府不遠也不近的。
至於衛梨,暫時也會住在這。
到時候就算家裡知道他的存在,也能解釋衛梨是李神醫的病人。
安置妥當後,他才騎著馬回了將軍府。
衛凇和衛姝早就到了府上,這會兒已經被罰跪祠堂了。
當初是他們偷看了衛凌送來的信,知道他在哪後只留了一封信,就一聲不吭地偷溜出去。
他們找到衛凌的第二天,才寫信回去報平安。
知道幾人平安無事,家裡自然是鬆了口氣,心想著平安就好,這會兒見到人後,還是覺得得好好罰罰,免得下次做出更加膽大包天的事情。
衛將軍在軍營還沒回來,大哥帶著夫人和孩子,去岳丈家那邊奔喪去了,一時半會兒也回不來。
所以看到衛凌總算回來,衛夫人宋氏連忙讓廚房那邊多做幾道二公子愛吃的菜。
這會子,她正在細問衛凌這一年下來的情況,生怕他只報喜不報憂。
又提起了李神醫,因為衛凌已經提前和兩個弟弟妹妹對過口供,宋氏只知道李神醫回來了,再多的就不知道了。
「李老先生既然回來了,明日我和你父親一起登門拜訪。」
李神醫不僅是次子的義父,又是庶子衛凇的救命恩人,哪怕宋氏原先不滿李神醫因為外孫女的事情,遷怒自己的兒子,但於情於理,她都該登門拜訪。
宋氏也不是不講理的人,其實挺能理解李神醫的遷怒更多的是對他自己的痛恨。
如今李神醫肯和衛凌回來,說明以前的事情已經過去了,她又何必非揪著這點不放。
聽到李神醫收了個徒弟,宋氏又問了一嘴。
見時機差不多了,衛凌才隨意說了一聲:「他還收了個義女。」
這個身份並不是衛凌臨時起意,而是李神醫主動提的,傲嬌的小老頭把他和小可憐叫到跟前,說這個身份最適合嫁進將軍府。
本來按照小可憐的年紀,應該是當孫輩,但是義孫女嫁義子,怎麼聽都不對勁。
至於義女嫁義子,古往今來也不是沒有,大不了斷了和衛凌的義父子關係。
當時李神醫的態度就是,你要是不答應,以後也別想老子為你抱得美嬌郎出力。
衛凌剛想說考慮考慮,以此拖延時間,哪知道作為當事人之一的衛梨搶先他一步開口答應了。
讓衛凌不得不將話咽了回去,點了頭。
不然也不會有這一出。
宋氏本來想聊聊二兒子對親事的看法,明年他就要二十了,親事至今沒有著落,偏偏本人總是說不急,再等等,可把她愁死了。
現在聽到李神醫收了義女,來了興趣,詢問是怎麼回事。
衛凌也沒有瞞著在人牙那買下的事情,因為後期宋氏要是想去查,肯定能查到。
不過說歸說,還是得美化一下,真假參半才最真。
宋氏越聽越古怪,因為兒子說到這位義妹的時候,總是噙著笑意。
宋氏同樣出生於武將之家,年輕的時候就風風火火,從不喜歡在言行舉止上兜圈子,直接了當的問:「你對這位衛姑娘有意?」
剛才聽到這位可憐的姑娘改姓了衛,宋氏就開始納悶了。
李神醫收義女,就算是要改名字,不也該改姓李,怎麼跑去和他們衛家一個姓了?
倒也不是說衛這個姓別人不能姓,但沒必要啊。
可是眼下看到兒子的怪異,宋氏不由聯想到有些人家嫁人後會隨夫家姓,但如今這種情況鮮少見了。
至少據她所知的官宦人家,還真沒有冠夫姓的情況。
聽到宋氏的問話,衛凌故作不自然,飲了一口茶水。
見狀,宋氏對那位衛姑娘更好奇了。
這麼多年來,她從未聽到過這個次子會主動聊起哪位姑娘,字裡行間還都是維護之意。
她險些都要以為次子之所以不要通房丫鬟,也拒絕定親,是因為不喜歡女子。
還怪過丈夫在他年紀尚幼的時候就帶去軍營,日日夜夜都和一堆糙爺們在一起,才導致他不喜歡姑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