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頁
司徒陌循不屑道:「李密,告訴他們,讓他們做個明白鬼。」
「是。」李密上前。
原來,國師在山崖上的時候,自認為隱蔽,卻不知道那個地方,是他們故意留給他的。
他們提前埋伏在附近,把國師他們所做的一切看得清清楚楚。
莊稼漢還沒到山腳,就被他們攔下。
那時嬰屍盅還沒發作,他們挑出莊稼漢身上的盅蟲,然後讓他按計劃進村,而他們則從另外一條路返回衛家,演了一出相互撕咬的戲給國師看。
等葛瑞進村查看的時候,他們抓住葛瑞,逼他說出了暗號,然後將葛瑞綁了,又怕自己的人換上葛瑞的衣服,到村口向國師釋放信號,引誘國師下山。
在國師到來以前,李正搬來的救兵也早已經埋伏在附近,只等國師進村,來一個瓮中捉鱉。
國師聽完李密的話,終於相信自己敗了,看向司徒陌循:「我要見皇上?」
「好。」
國師沒想到司徒陌循會幹脆答應。
他不知道司徒陌循葫蘆里賣的什麼藥,但只要能見回京到皇上,她就死不了了。
國師正暗暗歡喜,突然見人群分開,李正推搡著一個穿著龍袍的人進來,正是當今的皇帝,而他身後跟著一臉菜色的滿朝文武。
皇帝被人從宮中擄了出來,一路顛簸,又氣又怕,這會兒見到司徒陌循,所有情緒化成怒火,朝著司徒陌循而去:「皇弟,你這是什麼意思?」
若面前只有司徒陌循和司徒陌循的人,他怕被司徒陌循一刀宰了也無人知道,絕不敢說重話激怒司徒陌循。
但司徒陌循若要殺他,絕不會當著滿朝文武的面。
而且司徒陌循雖渾到把滿朝文武都抓來了,卻也不可能把滿朝文武全殺了。
於是,他可以肯定司徒陌循並不打算殺他。
既然不殺他,那麼把他和大臣們弄來,只能是為了屍變的事。
而這件事,他只需要一個妖人作祟,就能推搪過去。
至於這個妖人是誰?
皇帝的視線悄悄掃過人群,卻並未看見無心,心裡浮上恨意。
人現在不在這裡更好。
省得碰了司徒陌循的逆鱗,節外生枝。
等過了今日,返回宮中,別人要怎麼想,便不是司徒陌循說了算了。
皇上想到這裡,心裡有了底氣。
端出皇帝的架子,壓著脾氣,語氣中不掩怒意地責問道:「皇弟,你這是何意?」
大臣們都是在去上朝的路上被擼來的,見到司徒陌循,一個個心裡都壓著火。
再加上山路難走,武將們還好,文官們就吃盡了苦頭,這會兒見皇帝發聲,哪裡還忍得住,跟著呵斥:「你要造反?」
司徒陌循不答眾人的話,道:「本王今日請諸位前來,是想請諸位做個見證。」
見證殺兄篡位麼?
眾人面面相覷,一下沒了聲音。
一路上,他們沒有給皇帝另備馬車,皇帝是和他們塞在一起拉了過來。
司徒陌循心狠手辣,把他們弄到這個窮山僻嶺的山溝里,一窩端了也不是不可能。
在朝中做官,誰沒有千百個心眼?
見他出聲,就都住了嘴,等著他的下文。
司徒陌循也不繞圈子,從梁家血案和娘娘廟殺人攝魂說起,一直說到太安村和臨村的滅頂之災。
將一樁樁,一件件慘無人道之事,攤到眾人面前。
梁家血案,娘娘廟攝魂案,早在京里傳得沸沸揚揚,在場眾人無人不知。
然而這些事兒與他們並沒有切身的利益關係,聽過也就過了。
這時這些事兒從司徒陌循口中一件件說出,四周村中又不見一個村民,頓時有種毛骨悚然的感覺。
膽子小的沉不住氣,問道:「這些事兒我們都聽說了,您要我們見證什麼?」
司徒陌循道:「本王是想問各位,若兇手就在你們面前,你們將如何?」
此言一出,眾人臉色均是一變。
有人道:「當然是緝拿兇手,查明事實,株連九族,午時問斬。」
「若此人身份尊貴,是諸位惹不起的呢?」
眾人一齊看向國師,然後又再看了看皇帝,都沉默了。
司徒陌循冷道:「諸位身為朝中重臣,僅因為他們身份尊貴,便不顧百姓生死,任由他們胡作非為?」
司徒陌循話說到這裡,眾人已經知道他說的真兇是深受皇帝寵愛的國師。
這許許多多的人命擺在面前,又有司徒陌循出面,國師不死此事不得善終。
然而皇帝護短,心眼又小。
動國師也就等於要了他們的命。
司徒陌循逼宮,殺國師只是一句話的事。
然只要皇帝不倒,定然秋後算帳,今日但凡出頭之人,有一個算一個,日後必不得好死。
輕則一人喪命,重則連累家中老小。
司徒陌循把這些人拉來,不是指望他們做什麼,只要他們看著。
正要往下說,突然聽到一個聲音響起:「若查明這些事真為那人所做,即便那人身在高位也當誅之。」
此話一出,不但在場眾人,就連依站在人群外的無心也看了過去。
那是在朝中侍奉了三代皇帝的老臣,現在坐著承相的位置。
「是。」李密上前。
原來,國師在山崖上的時候,自認為隱蔽,卻不知道那個地方,是他們故意留給他的。
他們提前埋伏在附近,把國師他們所做的一切看得清清楚楚。
莊稼漢還沒到山腳,就被他們攔下。
那時嬰屍盅還沒發作,他們挑出莊稼漢身上的盅蟲,然後讓他按計劃進村,而他們則從另外一條路返回衛家,演了一出相互撕咬的戲給國師看。
等葛瑞進村查看的時候,他們抓住葛瑞,逼他說出了暗號,然後將葛瑞綁了,又怕自己的人換上葛瑞的衣服,到村口向國師釋放信號,引誘國師下山。
在國師到來以前,李正搬來的救兵也早已經埋伏在附近,只等國師進村,來一個瓮中捉鱉。
國師聽完李密的話,終於相信自己敗了,看向司徒陌循:「我要見皇上?」
「好。」
國師沒想到司徒陌循會幹脆答應。
他不知道司徒陌循葫蘆里賣的什麼藥,但只要能見回京到皇上,她就死不了了。
國師正暗暗歡喜,突然見人群分開,李正推搡著一個穿著龍袍的人進來,正是當今的皇帝,而他身後跟著一臉菜色的滿朝文武。
皇帝被人從宮中擄了出來,一路顛簸,又氣又怕,這會兒見到司徒陌循,所有情緒化成怒火,朝著司徒陌循而去:「皇弟,你這是什麼意思?」
若面前只有司徒陌循和司徒陌循的人,他怕被司徒陌循一刀宰了也無人知道,絕不敢說重話激怒司徒陌循。
但司徒陌循若要殺他,絕不會當著滿朝文武的面。
而且司徒陌循雖渾到把滿朝文武都抓來了,卻也不可能把滿朝文武全殺了。
於是,他可以肯定司徒陌循並不打算殺他。
既然不殺他,那麼把他和大臣們弄來,只能是為了屍變的事。
而這件事,他只需要一個妖人作祟,就能推搪過去。
至於這個妖人是誰?
皇帝的視線悄悄掃過人群,卻並未看見無心,心裡浮上恨意。
人現在不在這裡更好。
省得碰了司徒陌循的逆鱗,節外生枝。
等過了今日,返回宮中,別人要怎麼想,便不是司徒陌循說了算了。
皇上想到這裡,心裡有了底氣。
端出皇帝的架子,壓著脾氣,語氣中不掩怒意地責問道:「皇弟,你這是何意?」
大臣們都是在去上朝的路上被擼來的,見到司徒陌循,一個個心裡都壓著火。
再加上山路難走,武將們還好,文官們就吃盡了苦頭,這會兒見皇帝發聲,哪裡還忍得住,跟著呵斥:「你要造反?」
司徒陌循不答眾人的話,道:「本王今日請諸位前來,是想請諸位做個見證。」
見證殺兄篡位麼?
眾人面面相覷,一下沒了聲音。
一路上,他們沒有給皇帝另備馬車,皇帝是和他們塞在一起拉了過來。
司徒陌循心狠手辣,把他們弄到這個窮山僻嶺的山溝里,一窩端了也不是不可能。
在朝中做官,誰沒有千百個心眼?
見他出聲,就都住了嘴,等著他的下文。
司徒陌循也不繞圈子,從梁家血案和娘娘廟殺人攝魂說起,一直說到太安村和臨村的滅頂之災。
將一樁樁,一件件慘無人道之事,攤到眾人面前。
梁家血案,娘娘廟攝魂案,早在京里傳得沸沸揚揚,在場眾人無人不知。
然而這些事兒與他們並沒有切身的利益關係,聽過也就過了。
這時這些事兒從司徒陌循口中一件件說出,四周村中又不見一個村民,頓時有種毛骨悚然的感覺。
膽子小的沉不住氣,問道:「這些事兒我們都聽說了,您要我們見證什麼?」
司徒陌循道:「本王是想問各位,若兇手就在你們面前,你們將如何?」
此言一出,眾人臉色均是一變。
有人道:「當然是緝拿兇手,查明事實,株連九族,午時問斬。」
「若此人身份尊貴,是諸位惹不起的呢?」
眾人一齊看向國師,然後又再看了看皇帝,都沉默了。
司徒陌循冷道:「諸位身為朝中重臣,僅因為他們身份尊貴,便不顧百姓生死,任由他們胡作非為?」
司徒陌循話說到這裡,眾人已經知道他說的真兇是深受皇帝寵愛的國師。
這許許多多的人命擺在面前,又有司徒陌循出面,國師不死此事不得善終。
然而皇帝護短,心眼又小。
動國師也就等於要了他們的命。
司徒陌循逼宮,殺國師只是一句話的事。
然只要皇帝不倒,定然秋後算帳,今日但凡出頭之人,有一個算一個,日後必不得好死。
輕則一人喪命,重則連累家中老小。
司徒陌循把這些人拉來,不是指望他們做什麼,只要他們看著。
正要往下說,突然聽到一個聲音響起:「若查明這些事真為那人所做,即便那人身在高位也當誅之。」
此話一出,不但在場眾人,就連依站在人群外的無心也看了過去。
那是在朝中侍奉了三代皇帝的老臣,現在坐著承相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