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頁
在這之後, 陸陸續續又有滿足條件的大貓放歸自然。
公園裡其他的一代元老們, 諸如小拾和錢多多, 在通過野化觀察測試後,同樣給予了放歸自然的機會。
令林清無比感動的是,它們全都選擇了留下,陪著保護公園和園長。
只有在繁衍期的時候,它們會被林清半推半就地放入自然。
雄貓完成配對任務後會主動返回公園,雌貓則是順利帶崽長大後,再自己返回。
除去這些變動,這一年,公園新復活降生的幼崽格外多。
在系統大喵被「壓榨」的努力工作下,保護公園最終成功復活了全貓科14屬38種動物。
公園官方宣布這一消息時,全星際人們不約而同地歡呼慶祝。
時隔千年,星際生物圖鑑上灰暗一片的貓科動物,終於再次點亮象徵著存續的光芒。
同時,林清的長期任務二也達標了一半。
剩下「三代及以上繁衍後代」這一條件,只是時間問題罷了。
考慮到最終野化放生的目標,公園的定位也進行了相應的調整。
新生的幼崽全部住在觀賞館區,等到斷奶後搬入模擬生態區,半大後則送入公園外對應的野化基地自然保護區。
在野化基地順利適應野外生活的,可以放歸自然;如果有特殊情況、無法獨立生存的,保護公園的模擬生態區會養它們一輩子。
當然,放歸自然不等於真的撒手不管了。
秉持著尊重自然的原則,放歸後的大貓便視為野生動物,任何科研員不得再干預其生存。
不過鑑於此時貓科動物數量稀少、仍位列瀕危動物,如真遇到危及生命的情況,保護公園方和科研部門依然會考慮出手救助。
林清智腦里的「地基」系統,也會保留著每一隻大貓的定位信息。
曾有一次林清和系統大喵閒聊,大喵有些好奇地問他:「你曾經的夢想是在高原保護區工作、見一見雪豹,現在也算是全部超額實現了。」
「所有任務完成後,你還有什麼想實現的願望麼?」
林清愣了一下,沉默著眨了眨眼睛。
良久,他點開「地基」系統,導出帶有大貓定位光點的母星地圖。
青年指著那張光點尚有些稀疏的地圖,唇角微揚,聲音輕柔但堅定:
「我希望看到密密麻麻的光點均勻分布其上,數量龐大到我再也數不清。」
如果說他最初的執念只是童年的雪豹,經歷了重生至星際時代的這四年,見過了荒蕪的母星和貓科動物詞條邊上冷冰冰的「滅絕」二字後。
這份執念早已擴大到所有貓科動物身上。
作為二十一世紀出生的人,他曾親眼見過生機勃勃的母星和威風凜凜的大貓們。
既然有系統相助,他定會不遺餘力地拯救它們。
-
公園開園第四年,暨野化基地自然保護區建立第二年。
林清的長期任務一,在今年正式判定完成。
母星星球內核數據這兩年一直在緩慢但穩步地提升,於今年再次突破活躍瓶頸,達到了令人震驚的86%。
對於這麼一顆有著極其悠久歷史的「高齡」星球來說,這已經可以列入「星際十大奇蹟」之一了。
儘管母星如今的狀態已經穩定下來,理論上也可以滿足人類的定居要求。
但星際環境林業部門最終仍是沒有鬆口,仍舊保持著當年母星剛恢復時的法律政策,嚴禁任何人員及機構私自登陸母星進行未經許可的活動。
星際時代,人類已經開發尋找到了太多顆可供人類生存的宜居星球,並不缺母星這麼一顆。
又或許是失而復得更珍惜,星際環境林業部門這次是鐵了心要好好保護這顆文明的搖籃。
人們遺憾於不能回到母星居住,卻也理解並支持部門的決定。
這樣一來,母星貓科動物保護公園作為唯一常駐的非官方機構,地位又一次水漲船高。
只不過保護公園從建成開始人氣高居不下,熱度從來沒冷下來過,人們已經習慣了。
卻沒想到,下半年的時候,保護公園引起了一陣不小的轟動。
起初是有人在網上說想養一隻可愛的荒漠貓當寵物,這人自己也知道養瀕危物種「牢底坐穿」,因此只是開玩笑隨口一說。
結果有極端網友突然跳出來指責,說原帖主不尊重保護動物,行為極度自私。
正巧又有人順口提了一句:「唉,保護公園的仿生機械大貓怎麼還沒售賣,饞了兩年了。」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極端網友一下子炸了,轉頭就來指責保護公園,說公園打著保護的名頭,周邊卻側面默認遊客圈養保護動物,居心叵測。
一時間平台上「硝煙」四起。
有喜歡保護公園的人幫忙辯解,有理智的人分析這次爭論的重點,也有人幫著極端網友說話,認為保護公園這點確實有不妥之處。
網絡上還沒爭辯出個所以然呢,現實生活中又傳來了一則星際執法部門的通告。
有位富豪自己想養老虎,眼見著這兩年陸陸續續有很多大貓放歸自然,便動了歹念,暗中僱人偷渡至母星的野生區域,想拐一隻老虎偷運走。
姑且不談林清這裡的追蹤定位功能,星際最高科學院自己的監測系統也不是吃素的。
公園裡其他的一代元老們, 諸如小拾和錢多多, 在通過野化觀察測試後,同樣給予了放歸自然的機會。
令林清無比感動的是,它們全都選擇了留下,陪著保護公園和園長。
只有在繁衍期的時候,它們會被林清半推半就地放入自然。
雄貓完成配對任務後會主動返回公園,雌貓則是順利帶崽長大後,再自己返回。
除去這些變動,這一年,公園新復活降生的幼崽格外多。
在系統大喵被「壓榨」的努力工作下,保護公園最終成功復活了全貓科14屬38種動物。
公園官方宣布這一消息時,全星際人們不約而同地歡呼慶祝。
時隔千年,星際生物圖鑑上灰暗一片的貓科動物,終於再次點亮象徵著存續的光芒。
同時,林清的長期任務二也達標了一半。
剩下「三代及以上繁衍後代」這一條件,只是時間問題罷了。
考慮到最終野化放生的目標,公園的定位也進行了相應的調整。
新生的幼崽全部住在觀賞館區,等到斷奶後搬入模擬生態區,半大後則送入公園外對應的野化基地自然保護區。
在野化基地順利適應野外生活的,可以放歸自然;如果有特殊情況、無法獨立生存的,保護公園的模擬生態區會養它們一輩子。
當然,放歸自然不等於真的撒手不管了。
秉持著尊重自然的原則,放歸後的大貓便視為野生動物,任何科研員不得再干預其生存。
不過鑑於此時貓科動物數量稀少、仍位列瀕危動物,如真遇到危及生命的情況,保護公園方和科研部門依然會考慮出手救助。
林清智腦里的「地基」系統,也會保留著每一隻大貓的定位信息。
曾有一次林清和系統大喵閒聊,大喵有些好奇地問他:「你曾經的夢想是在高原保護區工作、見一見雪豹,現在也算是全部超額實現了。」
「所有任務完成後,你還有什麼想實現的願望麼?」
林清愣了一下,沉默著眨了眨眼睛。
良久,他點開「地基」系統,導出帶有大貓定位光點的母星地圖。
青年指著那張光點尚有些稀疏的地圖,唇角微揚,聲音輕柔但堅定:
「我希望看到密密麻麻的光點均勻分布其上,數量龐大到我再也數不清。」
如果說他最初的執念只是童年的雪豹,經歷了重生至星際時代的這四年,見過了荒蕪的母星和貓科動物詞條邊上冷冰冰的「滅絕」二字後。
這份執念早已擴大到所有貓科動物身上。
作為二十一世紀出生的人,他曾親眼見過生機勃勃的母星和威風凜凜的大貓們。
既然有系統相助,他定會不遺餘力地拯救它們。
-
公園開園第四年,暨野化基地自然保護區建立第二年。
林清的長期任務一,在今年正式判定完成。
母星星球內核數據這兩年一直在緩慢但穩步地提升,於今年再次突破活躍瓶頸,達到了令人震驚的86%。
對於這麼一顆有著極其悠久歷史的「高齡」星球來說,這已經可以列入「星際十大奇蹟」之一了。
儘管母星如今的狀態已經穩定下來,理論上也可以滿足人類的定居要求。
但星際環境林業部門最終仍是沒有鬆口,仍舊保持著當年母星剛恢復時的法律政策,嚴禁任何人員及機構私自登陸母星進行未經許可的活動。
星際時代,人類已經開發尋找到了太多顆可供人類生存的宜居星球,並不缺母星這麼一顆。
又或許是失而復得更珍惜,星際環境林業部門這次是鐵了心要好好保護這顆文明的搖籃。
人們遺憾於不能回到母星居住,卻也理解並支持部門的決定。
這樣一來,母星貓科動物保護公園作為唯一常駐的非官方機構,地位又一次水漲船高。
只不過保護公園從建成開始人氣高居不下,熱度從來沒冷下來過,人們已經習慣了。
卻沒想到,下半年的時候,保護公園引起了一陣不小的轟動。
起初是有人在網上說想養一隻可愛的荒漠貓當寵物,這人自己也知道養瀕危物種「牢底坐穿」,因此只是開玩笑隨口一說。
結果有極端網友突然跳出來指責,說原帖主不尊重保護動物,行為極度自私。
正巧又有人順口提了一句:「唉,保護公園的仿生機械大貓怎麼還沒售賣,饞了兩年了。」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極端網友一下子炸了,轉頭就來指責保護公園,說公園打著保護的名頭,周邊卻側面默認遊客圈養保護動物,居心叵測。
一時間平台上「硝煙」四起。
有喜歡保護公園的人幫忙辯解,有理智的人分析這次爭論的重點,也有人幫著極端網友說話,認為保護公園這點確實有不妥之處。
網絡上還沒爭辯出個所以然呢,現實生活中又傳來了一則星際執法部門的通告。
有位富豪自己想養老虎,眼見著這兩年陸陸續續有很多大貓放歸自然,便動了歹念,暗中僱人偷渡至母星的野生區域,想拐一隻老虎偷運走。
姑且不談林清這裡的追蹤定位功能,星際最高科學院自己的監測系統也不是吃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