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先秦史話,越王八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古往今來,從佛經和道藏中領悟絕學的多不勝數,儒家有長歌門,墨家兵家陰陽家縱橫家均有武道傳承。

  諸子百家,傳承的從來不僅僅只有文化知識,把思想認識用刀槍劍戟拳掌腿爪表現出來,就是對應的武道。

  除了佛經道藏之外,也有一些人能夠從詩詞、歌舞、書畫,乃至於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石領悟武功。

  比如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便曾被無數高人推衍出修心的絕學。

  尤其是『既自以心為形役』,更是被儒道佛魔同時應用,解讀出了數十上百種絕學,我也曾參悟過數門。

  相對於這些,屈原的名作甚少被應用於武道,最為有名的,一個是宋缺的天問九刀、九歌神刀,另一個便是從先秦時期傳承至今的天問劍法。」

  李瑾瑜把虛夜月抱在懷中,一邊看霍天青整理的情報,一邊介紹方邪真精通的絕學,以及先秦的武林史話。

  虛夜月對武道沒興趣,但對李瑾瑜講的故事很有興趣,聽得津津有味,偶爾還能提出自己的疑問和見解。

  「就如同夫君以前說的,任何一種技藝到了頂峰,都是技近乎道。

  拳腳、兵器、書畫、醫術、歌舞、雕刻、詩歌、修佛、修道、做官,到了最頂峰的時候,實際上沒有區別。

  比如王羲之的蘭亭集序,若是給武道高人看到了,便能領悟出翩若驚鴻婉若游龍的身法、筆法、劍法!

  逍遙派的『凌波微步』,雖然核心精要是易經八卦,總綱心法卻是曹植的洛神賦,能如洛神般凌波虛度。

  還有武當派的諸多絕學,比如千山重迭、真武七截陣、蛇鶴十三式,便是張真人觀看山川景色創出的。」

  李瑾瑜嘆道:「所以說,這就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覺得自家絕學武藏不夠豐富,就讓他出門四處轉轉,或者去看看歌舞戲曲,便能創出絕學。」

  虛夜月道:「九歌神刀?我記得神兵譜上有相關記載,排名很高呢!」

  「宋缺此人名為『缺』,實際上無論容貌還是武功,都非常完美,只不過他不適合做閥主,適合做江湖人。」

  「他不是宋閥的閥主麼?據說他曾領兵擋住隋文帝的大軍,把宋閥的勢力發展到巔峰,怎麼會不合適呢?」

  李瑾瑜笑道:「因為宋缺的江湖氣實在是太重,你能想到麼,在局勢最激烈的時候,他竟然為了梵清慧,與寧道奇決鬥,這不是閥主該做的事!」

  虛夜月翻了個白眼:「如果把夫君換成宋缺,怕是會直接帶著千軍萬馬圍攻寧道奇,把他踩踏成齏粉。」

  李瑾瑜道:「這就對了,如果我要與高手單挑,你覺得岳丈會如何做?定然會罵我是『豎子不足與謀』!」

  虛夜月道:「爹爹從來不和我說當年那些事,我聽說過九歌神刀,卻不知道其中的故事,是宋缺鑄造的?」

  李瑾瑜道:「天刀宋缺,以天問九刀名傳天下,在那個時代,號稱天下第一刀客,很多人不知道,宋缺不僅刀法天賦極高,而且擅長鑄造寶刀。」

  虛夜月打趣道:「難道宋閥的老本行是打鐵?宋閥實際上是鑄刀城?」

  「當然不是,只不過宋缺對於刀的理解實在是太高,雖然他的鑄造技巧並非登峰造極,卻能鑄造出寶刀。

  他隱居嶺南三十年,在此期間根據屈原的《九歌》,鑄造出九把寶刀,可以配合他的『天問九刀』使用。

  比如東皇太一,此刀長六尺,重達百斤,古樸奇特,豪猛霸道,配合最後一招『天命反側,何罰何佑』!」

  李瑾瑜伸手比劃了一招。

  雖然沒看過宋缺的刀譜,但李瑾瑜對於《天問》和《九歌》頗為了解。

  以李瑾瑜的武道境界,自然能夠從中領悟出絕學,只不過比起宋缺這等專修刀法的強者,有很大的差距。

  虛夜月道:「九歌神刀呢?是傳下來了還是遺失了?或者被折斷了?」

  李瑾瑜搖了搖頭:「不知道,或許被寇仲帶走,或許陪葬於墓穴,我對神兵沒興趣,手中的兵刃已經足夠。」

  虛夜月冷哼道:「不僅足夠,而且能夠拿出去送人,不僅送人,而且還不送給我,只有我什麼都沒有!」

  李瑾瑜曾經得到過數把神兵,此後也曾用三八戟鑄造了不少神兵利器。

  暖玉簫給了蘇櫻,商羽被魔門聖女搶走,玄翦黑刃給了何珺琪,玄翦白刃給了厲勝男,重鑄的那些神兵,江玉燕柳兒虛若無姬冰雁全都有份,而在鑄劍過程中,又幫劍雄收服凌霜劍。

  耶律南仙、琵琶公主雖然沒有得到神兵利器,卻得到了大片地盤,更有精心訓練的辟邪太監,身邊高手如雲。

  公孫蘭雖然是新人,卻也得到了諸多劍法,使得虛夜月頗有幾分醋意。

  李瑾瑜道:「夜月,我得到的那些凌厲的機簧暗器,哪個沒有給你?你不喜歡練武,要神兵利器做什麼?」

  虛夜月撒嬌道:「我就是要!你給不給我?不給我我就告狀去!」

  虛夜月生了一對龍鳳胎,只要她抱著孩子去告狀,尉遲夫人肯定會支持虛夜月,李瑾瑜家庭地位直線下降。

  小時候家庭帝位,長大後家庭弟位,現在已經成了低位、敵位……

  李瑾瑜:┐(-;)┌

  我特麼還能說啥?

  李瑾瑜道:「想要什麼?」

  虛夜月道:「據說天下第七手中有件神兵,名為千個太陽,還有名為『九天十地十九神針』的暗器……」

  李瑾瑜道:「千個太陽,九天十地十九神針,沒問題,我也想看看,這個天下第七究竟有幾分本事!」

  天下第七本名「文雪岸」。

  說他沒本事吧,那肯定是胡扯,畢竟能得到元十三限三門絕學真傳,在內功根基方面,更勝追命冷血一籌。

  說他有本事吧,那也是胡扯,哪個有本事的人會這般吹噓名號?

  加一堆限定條件就不提了,還特麼整天躲著走,若是光明正大站出來,接受高手的挑戰,成功奪得「三十歲以下天下第七」之名,那還值得多看一眼。

  現在……李瑾瑜對他用三招,那就算是欺負人,算文雪岸贏了!

  虛夜月看了看情報,指著其中一條情報說道:「這個人好古怪啊!」

  那是一個名為「蔡旋鍾」的劍客。

  劍客沒什麼奇怪的,此人最為奇怪的地方,在於使用的寶劍特別長。

  尋常寶劍多是三尺至四尺,根據身高臂長以及所修行的武技調整,以三尺五寸至三尺七寸居多,神兵譜上四尺以上的寶劍,唯有覆雨劍和天怒劍。

  蔡旋鐘的劍長達九尺七寸。

  這是什麼概念?

  馬戰作為長矛使用,這個長度也已經足夠,步戰施展起來頗為不便,長纓步戰之時,也僅僅才九尺而已。

  這麼長的一把寶劍,使用起來自然是非常不方便,但用這等奇門兵刃,卻能混跡江湖多年,顯然有獨到之處。

  此人的名字也很有古怪,他曾經用過蔡鍾、鍾旋蔡、鍾蔡等名字。

  很顯然,蔡旋鍾是化名,但他的真實來歷,必然與蔡、旋、鐘有關。

  虛夜月奇道:「這麼長的寶劍該如何使用?雙手劍法、苗刀刀法乃至於槍法矛法戟法,全都不合適吧?」

  李瑾瑜道:「劍法!」

  虛夜月道:「什麼劍法?」

  李瑾瑜道:「大限劍法!」

  虛夜月撇了撇嘴:「這個名字實在是太差勁了,用這樣的兵刃,遇到真正的高手,定然會是大限將至。」

  蘇櫻端著茶盤走了進來,輕輕給了虛夜月一個腦崩兒:「大限劍法來自於秦朝最厲害的鑄劍宗師奔鹿大師。」

  虛夜月道:「奔鹿大師?這個名字卻是有趣,鑄劍師也會劍法麼?」

  蘇櫻解釋道:「秦始皇當年邀請五位鑄劍大師鑄造『定秦劍』,五位鑄劍師尋到精品材料,卻不懂如何鑄造。

  五人懇請奔鹿大師破例出手,奔鹿大師為了五人親族的性命,開爐鑄造兩把寶劍,每一把劍都長三尺六寸。

  鑄造出兩把寶劍之後,還餘下一小塊材料,可以鑄成二尺五寸的寶劍,三把寶劍加起來,剛好是九尺七寸。

  不想此時嬴政已經駕崩,秦二世胡亥登基稱帝,不過當時胡亥忙著清理扶蘇的親信,沒工夫搭理奔鹿大師。

  奔鹿大師不僅擅長鑄劍,而且劍術頗為高明,創出《大限劍譜》,希望秦二世能夠勤練武功,專心理政。

  李斯一聽『大限』二字,擔心觸怒到了秦二世,把奔鹿大師誘騙毒殺。

  因此,世上只有兩把定秦劍,卻沒有完整的九尺七寸的『大限劍』。

  更為巧合的是,奔鹿大師被毒殺之後不久,李斯的大限到了,秦二世的大限到了,就連秦國的大限也到了。

  世上雖然沒有大限劍,劍譜卻完整的流傳下來,如果能夠尋到足以替換大限劍的寶劍,便能修行這本劍譜。」

  「誰會鑄造這麼長的寶劍?」

  「還真有,而且這把寶劍的歷史比秦國更早,早了百多年。」

  「是越王八劍麼?」

  「是!」

  春秋時期,勾踐派遣工匠向昆吾山的神靈祭祠了白馬、白牛,而後開採赤金礦,順應天地八方之氣,鑄成八把精妙絕倫的寶劍,即——越王八劍。

  秦國的「羅網」曾經搜集到了這些寶劍,賜予「天字號」殺手,殺手會捨棄自己的本名,只以寶劍為名號。

  「越王八劍,各有玄妙:

  一名掩日,以之指日則光晝暗,陰盛則陽滅;

  二名斷水,以之划水,開即不合;

  三名轉魄,以之指月,蟾兔倒轉;

  四名懸翦(玄翦),飛鳥游過,觸其刃如斬截焉;

  五名驚鯢,以之泛海,鯨鯢退避;

  六名滅魂,挾之夜行,不逢魑魅;

  七名卻邪,有妖魅者,見之則伏;

  八名真剛,切玉斷金,如削土木;

  符合大限劍譜要求的,應該就是其中的轉魄神劍,不過我只聞其名,真正見過的,唯有玄翦雙刃罷了!」

  李瑾瑜道:「這位蔡旋鍾,不僅精通大限劍譜,還會一門高深劍氣。」

  虛夜月道:「什麼劍氣?竟然能得到夫君稱讚為『高深』,難道能比得上大理段氏的六脈神劍不成?」

  李瑾瑜沉聲道:「比大理六脈神劍只強不弱,這是天下間最正宗最強大的劍氣——先天破體無形劍氣!」

  越王八劍不是秦時明月的專利,溫系小說很早就有相關的描述,《殺楚》是溫瑞安代表作之一,非常好看的短篇小說。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