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戰火重燃,長纓在手舞風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悅來客棧。

  李瑾瑜靠著椅子,享受著江玉燕的按摩,淡淡的說道:「曹錦兒那個老傢伙,竟然仍舊能霸占掌門之位?」

  江玉燕道:「確實如此。」

  李瑾瑜道:「為什麼?」

  江玉燕抿嘴笑道:「公子不妨猜上一猜,就算是解悶了。」

  李瑾瑜笑道:「調皮!」

  李瑾瑜略一思索,笑道:「我似乎明白了,曹錦兒這個老傢伙,還算是有幾分急智,這些年掌門沒白當!」

  如果僅僅是邙山派內部之事,那麼曹錦兒此次定然要讓出掌門之位。

  可莫要忘了,前來觀禮的人,有很大一部分顏面掃地,名聲盡毀,還有一些雖然保留名聲,卻有親朋逝去。

  人雖然是權力幫殺的,但他們如何敢與權力幫為難?給他們十個膽子,他們也不敢去權力幫的大門口。

  恰在此時,曹錦兒把這些歸結於李瑾瑜的見死不救,又說谷之華的毒早就解了,是故意等待機會,施恩與人。

  在曹錦兒的引導下,這些人不在乎權力幫的強凶霸道,也不想著自己是個軟骨頭,反而怪罪起了谷之華。

  他們恐懼,他們憤怒,他們同時又是色厲內荏的無膽鼠輩,他們不覺得自己錯了,或者說下意識的欺騙自己,想盡一切理由欺騙自己、推卸責任!

  李瑾瑜武功太高,且不在邙山,金世遺亦正亦邪,很不好惹,那麼最好惹最好發泄的,自然就是谷之華。

  誰讓她好人呢?

  誰讓她的劍,不能揮下去呢?

  誰讓她的心,那麼的善良呢?

  翼仲牟仗義執言,可他先前硬骨頭的形象,和那些軟骨頭截然相反。

  如此一來,豈能不排斥他?

  千夫所指,眾口鑠金。

  李瑾瑜、金世遺對此全不在乎,但翼仲牟受不了這個,谷之華一個年僅十九歲的少女,更受不得這個。

  最終谷之華被迫離開邙山,翼仲牟當眾宣布,此生與邙山派再無關聯。

  曹錦兒雖成功保住掌門之位,但邙山派最強高手,最具天賦的弟子,盡數被驅逐,已然衰弱到了極致。

  李瑾瑜道:「她的孫兒呢?當眾投降西門牧野,揮刀砍向翼仲牟,這等欺師滅祖的行為,難道沒有懲罰?」

  江玉燕譏諷道:「曹錦兒怎麼可能捨得懲罰自家孫兒,只是罰他們在此面壁思過,一年後便可下山。」

  李瑾瑜道:「立功的被驅逐,犯錯的不受懲罰,在此危難之際,卻仍舊賞罰不明、徇私護短、目光短淺,邙山派傳承,存留不了太長的時間了!」

  江玉燕道:「公子,奴婢有些不理解,曹錦兒明明是邙山派掌門,難道不想讓門派長長久久延續下去麼?」

  李瑾瑜道:「她當然想,但她沒有這個能力,反正邙山派已經衰落,只要不是在她手中覆滅,那就足夠了!」

  江玉燕道:「可惜了!」

  李瑾瑜道:「沒什麼可惜的,江湖缺了誰都能照常運轉,浣花劍派一夜之間覆滅,難道不值得可惜麼?」

  江玉燕道:「公子常說,江湖風雲變幻,不是東風壓倒了西風,就是東風壓垮了西風,看來果真如此。」

  李瑾瑜道:「權力幫的人呢?」

  江玉燕道:「邙山上的那些,盡數被金世遺殺死,奴婢覺得很奇怪,以柳五的細緻,怎麼會如此布局?」

  李瑾瑜道:「因為本就要失敗。」

  江玉燕道:「為什麼?」

  李瑾瑜道:「如果我沒猜錯,降服邙山派,以此為跳板,參與金風細雨樓和六分半堂的紛爭,在洛陽城占據一席之地,應該是李沉舟的想法。」

  江玉燕道:「李沉舟的想法,柳隨風難道不應該盡力支持麼?」

  李瑾瑜道:「當然會支持,但此事實在是太過冒險,一個不小心,權力幫觸怒皇帝,會遭遇滅頂之災。」

  江玉燕道:「權力幫能存在,本就是皇帝縱容,但縱容是有限度的,一旦過了限度,必然遭受雷霆之怒。」

  李瑾瑜道:「聰明,玉燕真的越來越懂得思考了,吾心甚慰啊!」

  江玉燕道:「公子,咱們接下來是去太行刀寨,還是去金家?金家和華山派之事,總是需要解決的。」

  李瑾瑜道:「太行吧,我想去孟神通那裡看看,修羅陰煞功偌大名頭,想來有幾分玄妙,值得參考一番。」

  江玉燕道:「奴婢這就安排。」

  江玉燕剛剛離開不久,外面忽然響起一陣馬蹄聲,李瑾瑜站在窗戶邊看了過去,發現竟然是八百里加急。

  朝廷八百里加急的傳信,乃是最最嚴峻的情況,沿途換馬卻不換人,若有阻攔,當做謀反論處,格殺勿論。

  即便遼國之事,李瑾瑜也只派出六百里加急,究竟發生了什麼大事,竟然值得八百里加急傳信?

  莫非邊關重燃戰火?

  李瑾瑜這些時日,在金陵忙的昏天黑地,好不容易休息幾日,又參與了一堆破事,走到哪兒,哪兒出事。

  對於洛陽的事情,不免少了幾分關注,況且軍國大事,那是鳳閣諸位閣老的事情,李瑾瑜暫時沒資格參與。

  該有的情報自然能收到,但對於這種情報,十有七八是不知道的。

  過不多時,江玉燕返回,表示已經安排好了車馬,咱們什麼時候出發?

  李瑾瑜道:「暫時不出發。」

  江玉燕道:「是因為方才的八百里加急?什麼事情竟會這般急迫?」

  李瑾瑜道:「不知道,恐怕我爹目前也不知道,咱們在此等待兩日,看看究竟有什麼事,能不能參與一二。」

  江玉燕聞言露出幾分震驚。

  您是不是不知道自己的名號?

  煞星轉世!

  安心休養三個月,不僅沒有稍稍收斂半分,並且變得越發嚴重。

  出門拜個壽,金家的小公主偷學華山掌門絕學,還引出什麼蝙蝠島,就連楚留香似乎也陷入到了劫數之中。

  出門上柱香,邙山派爆發出激烈的內亂,甚至差點被權力幫滅門。

  就連去楊家管閒事,自己沒有親自出手,也引起一場大戰,並且從一個大喇嘛手中,得到一份藏寶圖。

  短短半個月時間,便引發三件影響深遠的大事,若是再參與朝廷征戰,怕不是要引得十萬大軍血染邊疆。

  自家主子什麼都好,就是對於自己的惹事能力沒有AC數,太不省心了!

  李瑾瑜不知江玉燕心中所想,暖聲安慰道:「不用想八百里加急究竟是什麼事,因為連我也不知道。」

  江玉燕小聲道:「奴婢沒有思索這件事,而是想著公子若是參與……」

  李瑾瑜道:「我不行麼?」

  江玉燕面上表情極為怪異,就好似打翻了調色盤,又像弄混了調味瓶。

  「公子,駐守邊關不易,您還是讓他們好好訓練,不要再……再……」

  李瑾瑜道:「不要什麼?你這個小妮子,竟然也學會打趣主子!你天天與我在一起,怎麼沒事呢?」

  江玉燕聞言翻了個白眼。

  跟你去武當給張真人祝壽,然後親眼見證對於「蒼龍七宿」的爭奪。

  跟伱去參與丐幫杏子林大會,然後不僅丐幫內部發生火併,還有天理教魔劍遺族東瀛倭寇,亂成了一鍋粥。

  跟你去支援舞陽城,半路遇到魔教高手進攻,打碎了一片山頭。

  剛剛從舞陽城回來,在長安城修養不過五六日,左武王和蛇靈聯手發動了刺殺,整個長安城都是戰場。

  這次和你出門,短短半個月,連著打了好幾場,幾乎沒有安閒。

  沒事?

  這可真是沒事!

  李瑾瑜略有尷尬的咳了幾聲,自己帶著江玉燕出門這幾次,貌似從來沒有安生過,簡直是走到哪打到哪。

  江玉燕打趣道:「聽說李大師最擅長風水星象,看面相批八字測流年,不如您去皇宮,請大師算一卦?」

  李瑾瑜道:「你這小妮子,看來最近有些嬌慣,該好好懲罰一番。」

  江玉燕無所謂的聳了聳肩。

  相處一年多時間,江玉燕早就熟悉李瑾瑜的性格,知道李瑾瑜對於外人狠辣嚴厲,對於自家人卻寬容大量。

  莫說幾位夫人,就連柳兒,都已經從李瑾瑜那裡,敲走不知多少好處。

  李瑾瑜道:「要說卜卦之事,其實我也會,我師父最新寫的相書,就在我手中,最近我認真的看過幾次。」

  江玉燕道:「公子竟然會?不如用奴婢試試,看看奴婢有無好運?」

  李瑾瑜道:「好運沒有,我看你眉心環繞一股鬱氣,似乎要挨頓揍。」

  江玉燕道:「挨揍?奴婢是公子的貼身丫鬟,誰敢來揍我?」

  李瑾瑜道:「我!」

  話音未落,一把抓住江玉燕,把她橫在了腿上,對著江玉燕圓圓的八月十五,用力地打了三四下。

  最近一年多時間,江玉燕好吃好穿好睡,相比於剛來時的黃毛丫頭,已經豐腴許多,手感卻是非常的不錯。

  「你這小丫頭,就知道聽柳兒的瞎忽悠,今天就給你個大大地教訓。」

  江玉燕眼波如水:「公子,奴婢真的知道錯了,真的知道錯了。」

  李瑾瑜道:「以後還敢不敢?」

  江玉燕道:「下次還敢!」

  「啪!」

  「還敢不敢?」

  「下次還敢!」

  「啪!」

  「還敢不敢?」

  「下次還敢!」

  ……

  李瑾瑜和侍女玩的開心,洛陽城內則風起雲湧,武則天面色青黑如鐵。

  邊關確實出了大事!

  為了制衡草原諸多勢力,尤其是蒸蒸日上的蒙元,武則天扶持了諸多小型部落,比如瓦剌、吐谷渾。

  去年草原之變,蒙元聯合金國內部愛新覺羅氏,把金國皇室完顏氏打的近乎覆滅,金國自此變成了滿清。

  在此過程中,武則天扶持的諸多部落聯合出手,占領蒙元不小的地盤。

  為了保證一戰功成,不僅派出左右國師對付蒙元高手,並且還派出諸葛正我和方歌吟,親自處置事務。

  事情成功之後,武則天任命巴州刺史趙文翽為焉耆都護府大都護,由趙文翽負責處理各個部落的關係。

  趙文翽能做到巴州刺史,能力自然是頗為不俗,無論是治理地方,還是帶兵打仗,均有幾分造詣。

  此人卻有一個缺點,便是性格殘暴至極,處事手段霸道嚴苛。

  去年冬天的時候,草原各個部落均不好過,瓦剌請求趙文翽給予幫助。

  直接給予生活物資,這種做法實在是太過懷柔,很容易養虎為患。

  正常的做法,應該是有來有回。

  比如放開幾條商路,讓中原商人販賣棉布,購買瓦剌的戰馬和皮貨。

  趙文翽性格殘暴,只知道給人大棒子敲打,卻不知給甜棗安撫。

  不僅沒有任何幫助,反而對瓦剌使者大加羞辱,甚至以捉拿奸細為由,把商路封了,讓瓦剌雪上加霜。

  蒙元高層得知此事,暗中給予瓦剌極大幫助,收買瓦剌相國也先,並利用趙文翽的殘暴,挑動瓦剌可汗脫脫不花的怒意,意圖掀起瓦剌反叛。

  二月底的時候,蒙元說服瓦剌相國也先、瓦剌護法年憐丹,雙方聯手刺殺脫脫不花,擁護也先繼承汗位。

  也先繼承汗位之後,立刻發動對焉耆都護府的進攻,成功攻破巴州厚重的城牆,活捉趙文翽,並當眾處斬。

  右威衛大將軍王孝傑率軍抵抗,把巴州重新奪回,但城池已經被瓦剌嚴重摧毀,青壯百姓亦被擄掠大半。

  王孝傑正要繼續進攻,蒙元大軍已經集結南下,兩路夾擊,只能憑藉城池固守,主動進攻萬萬做不到。

  另有一點,隨著右威衛被拖住,吐蕃等地也蠢蠢欲動,安西四鎮隨時都可能重燃戰火,必須派遣大軍支援。

  此等情況下,即便是王孝傑這種粗魯莽漢,也感覺到了頭痛。

  王孝傑連派三批信使,最後派出的更是自己的副將王鐵漢。

  王鐵漢是西涼人,據說祖上乃是武霸西涼的錦馬超,家中傳承槍術,頗擅衝鋒陷陣,馬術也非常的不錯。

  也只有王鐵漢這等高手,才能用最快的速度,把邊關變故傳入洛陽。

  接到八百里加急,武則天氣的面色青黑如鍋底,就連狄仁傑、武三思,也是低著頭,不敢多說半句話!

  武則天聲色俱厲地喝道:「瓦剌叛逆,世受天恩,不思還報,竟行謀反逆天之舉,狼子野心,罪不容誅!」

  按照武則天往日的脾氣,說不得也會給脫脫不花、也先改個名字。

  可脫脫不花已經被刺殺,也先這個名字著實不好改,況且蒙元吐蕃全都虎視眈眈,暫時沒心情想這些。

  武三思道:「趙文翽身為焉耆都護府大都護,不思為天子牧養黎民,反而殘暴嚴苛,惹得天怒人怨,趙文翽有負君恩,該當嚴厲處置……」

  若是往常,武三思不會說這些,他只會說賊子可惡,趙文翽不夠嚴厲。

  可趙文翽乃是兵部侍郎李昌鶴推薦的人,若是處置了趙文翽,李昌鶴自然難辭其咎,兵部侍郎卻是做不得。

  不僅如此,李昌鶴是李唐派系的重臣,若是能因此搬倒張柬之,乃至於狄仁傑,那可真是天大的幸事。

  狄仁傑心中不屑的冷笑一聲。

  趙文翽固然有錯,但此時若是重處趙文翽,豈不是說瓦剌叛亂是對的?

  以武則天的脾氣,怎麼可能承認這種事?那豈不是打自己的臉?

  無論趙文翽是誰推薦的,最終任命他為大都護的,是武則天本人,若說識人不明之過,武則天占了七成。

  難道讓武則天認錯?

  武則天怎麼可能認錯!

  果然,話未說完,武則天已經把奏摺丟了出來,把武三思砸了個跟頭。

  武三思精修《終極魔功》,武道修為還在李瑾瑜之上,已經修成了至陰無極的境界,當世一等一的高手。

  但武道天賦高,別的方面卻著實不怎麼敏感,比起狄仁傑這種老狐狸,差了好幾個段位,不免多有吃虧。

  若非武家沒什麼天才人物,需要武三思制衡李唐派系,就憑他上躥下跳三天兩頭作死,早就已經被廢掉了。

  武則天冷哼一聲,對武三思的話沒做任何評價,問道:「懷英,王孝傑在塘報中求援,你覺得誰可為之?」

  狄仁傑道:「此次派兵支援,不僅要退瓦剌蒙元的聯軍,還要處理與草原部族的關係,否則一個不好,怕是會引發更多叛亂,務必要做到……」

  話未說完,武三思冷笑道:「你這是在危言聳聽,我大周兵威赫赫,誰敢來捋虎鬚,有什麼困難的!」

  狄仁傑道:「說得好,臣覺得此事就交給梁王處理,梁王者,大才也,頭腦清澈,才為世出,佩服佩服。」

  張柬之道:「臣附議。」

  武則天差點沒給氣死,讓武三思做一些陰狠暗手、陰謀詭計,武三思最是擅長,不亞於當年的來俊臣。

  讓武三思處理這些事情,最終結果只能是好事變壞,壞上加壞,直到壞無可壞,殺得血流成河為止。

  武則天道:「武三思,你身為閣部重臣,卻不知守禮,殿前失儀,罰你回家反省三月,布衣素食,禁止演樂,禁止外出,你給朕滾出去!」

  武三思忙不迭的離開。

  狄仁傑笑道:「陛下,此事著實非常複雜,臣毛遂自薦,親自為之。」

  武則天滿意的點了點頭。

  狄仁傑文韜武略、才華絕世,不僅對於帶兵打仗頗為精通,對於如何處理與異族的關係,也是非常的擅長。

  焉耆都護府的情況太複雜,必須成熟穩重、智慧機變的重臣才能處置。

  武則天心中的人選,也是狄仁傑。

  如今狄仁傑主動請纓,武則天立刻點頭應允:「懷英,茲委爾為甘涼道行軍大總管、焉耆都護府大都督,率右衛主力往鎮巴州,御強寇於城下,便宜行事,如帝親臨,聖旨即刻下達!」

  狄仁傑道:「臣遵旨!」

  張柬之道:「瓦剌蒙元聯軍,內部高手如雲,需要高手護持。」

  武則天道:「神通侯方歌吟、鐵血神侯鐵中棠、左國師黃裳隨軍聽用,如遇異常事件,可先斬後奏!」

  狄仁傑道:「如遇戰事,雙方大軍衝鋒,需要猛將帶領大軍進攻。」

  武則天笑道:「你個老狐狸。」

  狄仁傑面帶微笑,笑而不語。

  武則天道:「那個小滑頭,剛剛安閒三個月,就出門遊玩去了,便讓他也隨軍出征,好好磨磨他的性子。」

  說到此處,武則天笑道:「你可要小心一些,小滑頭最是擅長惹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