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來到國營商店最高層。

  這裡的電視機品牌起碼有十多種,除去華國上京滬城隍城常見的牌子,那些以前會被砸碎的國外牌子也進口入種花國。

  瞧瞧瞧,時代變化的很快。

  高端階層,憑著進出口電視機也能賺得錢滿盆,別以為沒人買的起,只是貧窮限制你的眼界與想像力,能進口肯定有市場。

  甜妹兒卻忽略那些進口牌子。

  因為它們實在太貴。

  同樣都是十二十四英寸的黑白電視機,國外牌子電視機一台要兩三千塊錢,貴得咬人,如今已經有富人覺得買國外牌特別時髦有氣場。

  「買什麼牌子?」

  山紳一切都聽小媳婦的。

  他們可是有紅本本的正式小夫妻。

  「熊貓,支持國產,碧山村買熊貓電器不是應該的嗎?」甜妹兒回得乾淨利落。

  他們不差錢。

  但也不想花冤枉錢。

  世界電視機產業都很落後。

  它連接受的頻道都是出廠設置好的。

  接受頻道與電視台發射的頻率有關,國內只有1-12頻有電視節目,所有電視機都一樣的,來過是分線器,擰一下換個頻道。

  進口名貴牌電視機,又不能收國外頻道,很貴很貴,性價比太低。國產牌用段日子買新的更好,況且現在暫時都是國營生產,不流行山寨雜牌。

  最主要的是,此刻港城的武俠電視劇還沒引入內陸。上京那邊拍攝的新電視劇還沒上線。

  所有頻道都是什麼京劇,黃梅戲,評劇等,跟聽廣播沒啥區別,什麼《紅樓夢》、《花為媒》、《梁祝》,全都是戲曲演譯方式。

  葉老爺子與山老爺子都喜歡,甜妹兒卻很難看得進去。

  一番砍價過後,山紳與甜妹兒花888塊錢,買兩台熊貓牌14寸黑白電視機,然後國營商店立即缺貨。

  可以想像,嘉州市有錢有勢人家真沒有想像中那麼少。甚至最火的一款三千的進口白色電視機,個位數台數已賣到缺貨。

  三千塊!

  普通百姓一年掙幾十存款。

  看來借著改.革開放春風發財的先見之明者很多。

  但是——

  部分有錢人懂得悶聲發大財是硬道理。

  他們做多顯擺衣服與鞋子,其餘貴重物品,至少等中央把鼓勵個體戶文件下達再說。

  城市裡觀望的人更多。

  **

  電視機使用棉花麻布軍用布料,裹上厚厚的十層八層,外面還罩著干稻草減少衝擊,長輩們在眾娃娃歡呼雀躍地催促中,不得不告別嘉州市,坐上返程馬車。

  他們特別神氣地返回碧山村。

  然後,村里別說小孩子,連村里大人老人都來圍觀,把葉宅山宅擠個水泄不通,可見電視機的魅力有多麼大,村里捨得花錢人家,已經暗戳戳跟甜老大打聽能不能弄到一張電視機票。

  甜妹兒:

  ……你們不如問問龔檀蕭那小子?

  票比錢來得珍貴。

  **

  有電視機必然有天線。

  根本不需要葉家人動手。

  碧山村青年已經主動開始用木桿擺鉛制的天線,村裡有發電機,電線也是需要新拉扯過來。

  整個村子熱熱鬧鬧跟過大年一樣。

  至於山紳與甜妹兒的婚禮——

  「甜老大,你們還沒結婚吶?」

  「甜老大,你們不是結婚多年了嗎?」

  「結果哪有電視機重要。」

  ……

  一群傻不拉幾的熊小弟們,個個都被電視機迷魂魄,很不談新一代的碧山村娃娃。小七小八走到哪裡,都能跟著一堆拍須溜馬的「新小弟」。

  甜妹兒:

  「……皮癢?」

  終於山家葉家用竹竿豎起奇形怪狀的天線,還能自己隨意轉一轉竿,調整信號,鎖定電視台發射的頻率,特別特別手動化。

  甜妹兒把開關轉來轉去,當電視機屏幕出現黑白人影的時候,全屋全院都是熱烈的歡呼聲,跟那除夕夜放鞭炮也差不多。

  電視台最清晰的是中央台與省地方台,其他都有什麼白花一閃一閃的,裡面內容都是咿咿呀呀不咋聽得懂的戲曲。

  要說每個月電影大家也在看,但村民對新鮮事物電視機的熱情,簡直超出甜妹兒的估計。

  比當初廣播恐怖得多。

  白日,凡是有空閒的老輩跟碧山娃娃,一定自己從家裡搬個板凳,去山家或葉家,里三層外三層,盯著電視機小人兒目不轉睛。

  晚上,生產隊下工。

  有的村民把飯碗都短到葉家山家,坐得蹲得站得,盯著電視機里咿咿呀呀,黑壓壓人頭一片。

  很多小破孩根本看不懂,很多人根本看不清楚電視機屏幕,但是他們就是每天樂此不疲的坐那看,傻乎乎地笑,跟著別人效。

  不怕挨凍,風雨無阻。

  鄉親們一定要等到晚上電視機上連個人影也沒有,覆蓋滿滿的白色雪花,才帶著滿足心情離開,偶爾還你來我往討論劇情。

  很多老人大人都控制不住自個兒,更何談流鼻涕的小破孩們。

  冬季水量少。

  村民們甚至願意自家沒有電燈,也要給兩家電視機供電。

  村里大家關係都不錯,有的還是歲數很大的老輩天天來看,請走也不是、不請走很鬧人。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