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夕陽西下,最後一線陽光也被遠山吞沒,列車穿行在黑漆漆的夜色和群山中,繼續顛簸前行。

  車廂中的談話聲已漸漸安靜下來,旅客們慢慢沉入夢鄉,車廂有人打起鼻鼾來。六人也靠在座位上,輪到大海寶今晚守夜,其他人靜靜打起瞌睡來。

  **

  碧山村,家長們收到高中生「被迫參加串聯長征活動,勿擔憂」的家書時,村里正在響徹種花國召喚,開展「農業學大寨運動」。

  生產隊隊員上工要評「大寨工分」。

  第一條是主要看思想表現。

  因此鐵桿的貧下中農,就是少幹活偷懶也會掙高分。最倒霉的屬「地富反壞右」這五類分子,他們做最苦最累的活也不敢有怨言;他們一定不能掙最高分……

  首當其衝,收到影響的是舊官僚山家、文景深、楊婆婆等,一開始受到大隊來村幹部的嚴厲批評。

  一個星期後,因水灣縣公社領導收到莫名其妙一封特殊上級文件,及時下傳給碧山鎮大隊,再傳到碧山生產隊。

  山家、楊神婆、葉家都成為對新種花國有貢獻的積極分子,碧山成為先進村落,文景深因戶口在碧山村白老爺子名下,也避免責難。

  因此,碧山村的影響並未有其他地方劇烈,葉安誠啥好呆在村基地做任務,還能幫助爺奶父母干點活計。

  但依舊有不小影響。

  比如,廣播與電影都變成一切紅色有關宣傳東西,那些童話寓言小故事與評書等紛紛自動下架,甚至有的舊廣播員被綁起來狠斗,聽得人提心弔膽。

  再比如,風靡一時的最高領導畫像、石膏像、磁像、紀念章、語錄本——也悄然興起,到處都能見到,到處都有賣的,就連買一袋肥料,也必須多買一個一毛五分錢一枚的小像章回家,不然會被批評。

  按林領導統帥的指示:「學習領導語錄,要學以致用,學用結合,急用先學、立竿見影」,紅寶書,視為理論工具,隨時隨地拿出來學習應用。

  家家都必須貼領導像,桌子上擺放石膏像,像下面墊著一至四卷領導選集,人人胸前別個領導紀念章,個個口袋內裝有領導語錄。

  每家、每人每天都要站在領導像前,乖乖進行早請示,晚匯報。

  什么小人書、古書籍、舊首飾、國外牌東西,必須收起來,不然被來巡邏的自己組建的先進紅星護衛隊看見,雖不能輕易批評碧山村村民,但一定砸得粉碎、撕得稀爛。

  幸虧甜妹兒的民族銀飾禮物、派克鋼筆等,都被放到青山空間裡,否則葉家山藥井裡真的放不下那麼多東西。

  畢竟,裡面還有甜妹兒留下的滿滿當當的各類肉食水果醬細糧糖果等,再放下兩、三個紅木箱子,井真的連腳都下不去。

  再高中生參加大串聯期間,家裡人的營養恐怕都得靠這個井偷偷補,雜物房裡的紅薯玉米粗糧,大約只能吃飽飯。

  家裡還有因年紀小回家的葉小五,以及還沒上課的調皮小六,正是長身體的時候。

  對於葉家長輩,最擔憂最擔心的,自然是在上京的葉三叔林君英林家、正在串聯的三姐妹花、水灣縣城的王家,在省城工作的王溢希等。

  也幸虧碧山村晚輩都很彪悍。

  大海寶會醫、甜妹兒武力爆表、山紳最適合私底下下黑手、文陽熙腦袋瓜最靈活、思丫頭冷靜、曉丫頭被甜妹兒吃得死死的……所以,他們應該在哪裡都能過的不錯吧?

  『真感激夏裁縫!』

  遠距離夠不著,葉爸爸與葉安誠去水灣縣轉個幾圈。

  除去村里,水灣縣與碧山鎮變化也特別大。

  首先,是鎮門口縣門口的小學生中學生紅星隊們,他們每人交一毛五分錢,去上級組織領導領取一個印有「紅星隊「黃字樣的紅袖套,分別到一切公共場所門口,攔住過往的行人,讓其抽背誦一段語錄。

  背過的,放行讓走;

  背不過的,就教其背會才讓走。

  一雙雙清澈純潔的小眼睛,滿頭大汗在街上灑熱血,他們盯著一個白髮蒼蒼老翁,一字一句認真教導他背書。

  臨時抱佛腳的葉爸爸:

  ……你們贏了,我背。

  其次,每日早晚的歡樂廣場舞,不僅必須到,還不能遲到。

  第一次跳群體舞蹈的葉爸爸葉安誠:……

  再次,所有在公共場所說出口的話,一定要帶口號,「反對小資主義」、「為人民服務」、「紅星主義萬歲」等等。

  葉爸爸與葉安誠:

  ……我們只想買一點雞蛋,好吧,為人民服務!

  最後,還有必須看紅色電影的革命任務,以及

  「大鳴、大放、大字·報、大辯論」。

  縣城裡國營商店裡所有的毛筆、排筆,大、小瓶華山墨汁,紙張等紛紛採購一空;將五金國營工廠油漆類櫃檯的紅、黑油漆,也一購而空。

  各個機關、單位響應「祖國山河一片紅」的口號,將大門、沿大街、小巷,凡是商店、街面門臉木板,都要用紅漆上下刷成紅色,以示種花國上下一片紅的「紅海洋」現象。

  小學初中的紅星隊小將們,廢寢忘食,奮筆疾書,一夜之間,就在公社、醫院、學校、主要街道路口等,鋪天蓋地般地貼滿字版版,人們紛紛觀看。

  第二天,新報又將前面貼的報全覆蓋。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