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頁
所以民間才有五帝錢法器。
指秦半兩、漢五銖、唐開元通寶、宋元通寶
和明永樂通寶,或者更近的小五帝錢,是順、康、雍、乾和嘉。
甜妹兒抽抽嘴角道:
「一分錢有用?」
山紳眨巴兩下黑得發亮的眼睛道:
「不知道,人人都愛錢,所以錢幣集百家陽氣,人人都愛人民幣也一樣。況且上面還有用鉛筆畫的一些簡單東西,以後去供銷社買糖,也還可以用橡皮擦掉,完全不費勁兒。」
如今誰都不敢用黃紙什麼的,用人民幣可以理直氣壯。總之,信人民幣,保平安,求個心安罷了。
甜妹兒豎起大拇指:
……你說的好有理,我竟無話可懟。
儘管半信半疑,她還是頂著奇怪目光,把五角星塞到三叔手裡,然後在他耳邊嘀咕兩句『楊婆婆』什麼的,其主要原因是山紳看起來太不可信。
馬車載著一溜煙兒的有志青年們,帶著村民們的祝福與期待,往實現夢想的無硝煙戰場疾馳而去。
翻山越嶺,顛簸整整一天半的時間,馬車一直送到江河邊,約定好下次接他們的時間,就快速返程。
「三叔安小子快看,對面嘉州港那個三層紅磚紅瓦現代建築就是嘉州高中,建國前它就建立,還有偉人名人出自這裡哩!」
排長隊等大型擺渡船隻的時候,王溢希將河對面的唯一一座樓房,指給三叔弟弟們瞧,言語間儘是對母校的驕傲。
嘉州市被江河圍繞,因為沒有石橋等,這條最近的必經之路,要坐船通過不長不短距離的江河,才能到達市區里。
河邊這邊連著一個縣城,因此往來市區的居民很多。
他們大多穿著舊汗衫,餓得面黃寡瘦,盯著崔玉濤手裡紅薯冒狼光,恨不得一個撲上去,有孩子已經忍不住圍攏過來。還好,他們並未水腫,至少活命不成問題。
「小伙子,那紅薯多少錢,三毛錢賣不?」
「叔叔,還有吃的嗎?我可以用哥哥鋼筆給你換喲!英雄牌的!」
……
各種各樣的『熱心』打聽,全都被一一回絕。
他們是來考試的,不是賣東西的,賣出去沒得吃更麻煩,考完以後到可以去城市裡買賣一些東西。
此刻,葉三叔等人此刻才明白,城裡的災荒並未徹底遠離。
只是一直呆在有山有水的碧山村,讓他們忘記城市裡曾經恐怖的災難景象,糧食依舊遠遠供不應求。在城市裡,崔玉濤等人的工資,可能還不夠養活自己。
好在麻袋裡糧食並未露出來,去城市裡賣糧食的農民有好幾家。很快,居民們注意力被更多糧食吸引走。
崔玉濤快速啃完紅薯,心有餘悸嘆道:「去碧山村可是一件好事啊!」
幾人終於帶著行李擠上船,找到離江面近的位置站著。
船上亂七八糟臭汗、雞鴨味、渾濁空氣等,令第一次坐船的葉三叔葉安誠都不好受,甚至有些反胃想吐。
白老爺子的一顆止吐丸夠四人平分,就著涼白開細嚼吞入,淡淡苦澀味道中夾雜著姜味薄荷味,比糖還好吃。
僅半分鐘後,胃裡不再翻江倒海。
擺渡船突突突突地穿過江面,翻起一卷卷碧浪,忽然葉三叔感覺右邊胸口包里忽而發燙髮熱,轉瞬即逝,他的神情不由愣兩下。
他本以為是錯覺。
但除去大大咧咧的崔玉濤與劉強東二人,文景深等都神情各異,面面相覷,心裡吶喊不已,莫非剛才太陽太多炙熱的緣故。
「快看,是凌雲大佛!」
第一次見此景的劉強東稀罕不已,立馬把其他人注意力全部吸引,葉三叔葉安誠同樣驚嘆不已,書籍遠不及現場來得震撼。
他得到數位居民們善意笑容,這是嘉州特色之一,領導名人來此都會歌頌一番,然後回頭繼續反對封建迷信。
在擺渡船左邊,一座威嚴的巨山佛像聳立,不言不笑,仿佛靜靜地看著他們一路飄蕩而過,直到上岸。
「啊——大佛流眼淚啦!」
整個擺渡船本地居民驚恐不已。
自從數千年修建凌雲大佛,兩江一河圍繞的嘉州基本不再有洪澇災害,本地江河邊船隻出事很少,都是大佛在坐鎮。
**
送走叔叔哥哥們,甜妹兒停下其他事情,專心備高小考試,而他們的臨時輔導老師,由文景深等人,變成陳教授與林君英。
提前享受大學教授的課,美滋滋,就是老是吹牛吹到別處去,一篇簡簡單單的作文,可以聯繫到五千年的歷史典故。
從古說今,以今鑑古。
比如,從《靜夜詩》講到詩仙李白生平事跡,從李白講到《峨眉山月歌》,再講到峨眉山景點,最後講到嘉州大佛海通海通和尚為保佛財自挖雙目……將故事描述得栩栩如生,學生們聽得令津津有味。
教授學生果然是不一樣的。
至於林君英?
別看她年紀輕輕、身穿軍綠裝,她也是有上京中專畢業鎮的人,當一位鄉村小學教師綽綽有餘,雖然她並不太適合當老師,因為太過沉默寡言。
好在甜妹兒等五否丁都是普通的豆丁,還有自制力去考完試。
在這樣緊張有趣的複習下,嘉州高中與碧山鎮小學畢業考試全都結束,剩下的時間,唯有等待各個學校的錄取通知書,各大學或者水灣縣初中。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指秦半兩、漢五銖、唐開元通寶、宋元通寶
和明永樂通寶,或者更近的小五帝錢,是順、康、雍、乾和嘉。
甜妹兒抽抽嘴角道:
「一分錢有用?」
山紳眨巴兩下黑得發亮的眼睛道:
「不知道,人人都愛錢,所以錢幣集百家陽氣,人人都愛人民幣也一樣。況且上面還有用鉛筆畫的一些簡單東西,以後去供銷社買糖,也還可以用橡皮擦掉,完全不費勁兒。」
如今誰都不敢用黃紙什麼的,用人民幣可以理直氣壯。總之,信人民幣,保平安,求個心安罷了。
甜妹兒豎起大拇指:
……你說的好有理,我竟無話可懟。
儘管半信半疑,她還是頂著奇怪目光,把五角星塞到三叔手裡,然後在他耳邊嘀咕兩句『楊婆婆』什麼的,其主要原因是山紳看起來太不可信。
馬車載著一溜煙兒的有志青年們,帶著村民們的祝福與期待,往實現夢想的無硝煙戰場疾馳而去。
翻山越嶺,顛簸整整一天半的時間,馬車一直送到江河邊,約定好下次接他們的時間,就快速返程。
「三叔安小子快看,對面嘉州港那個三層紅磚紅瓦現代建築就是嘉州高中,建國前它就建立,還有偉人名人出自這裡哩!」
排長隊等大型擺渡船隻的時候,王溢希將河對面的唯一一座樓房,指給三叔弟弟們瞧,言語間儘是對母校的驕傲。
嘉州市被江河圍繞,因為沒有石橋等,這條最近的必經之路,要坐船通過不長不短距離的江河,才能到達市區里。
河邊這邊連著一個縣城,因此往來市區的居民很多。
他們大多穿著舊汗衫,餓得面黃寡瘦,盯著崔玉濤手裡紅薯冒狼光,恨不得一個撲上去,有孩子已經忍不住圍攏過來。還好,他們並未水腫,至少活命不成問題。
「小伙子,那紅薯多少錢,三毛錢賣不?」
「叔叔,還有吃的嗎?我可以用哥哥鋼筆給你換喲!英雄牌的!」
……
各種各樣的『熱心』打聽,全都被一一回絕。
他們是來考試的,不是賣東西的,賣出去沒得吃更麻煩,考完以後到可以去城市裡買賣一些東西。
此刻,葉三叔等人此刻才明白,城裡的災荒並未徹底遠離。
只是一直呆在有山有水的碧山村,讓他們忘記城市裡曾經恐怖的災難景象,糧食依舊遠遠供不應求。在城市裡,崔玉濤等人的工資,可能還不夠養活自己。
好在麻袋裡糧食並未露出來,去城市裡賣糧食的農民有好幾家。很快,居民們注意力被更多糧食吸引走。
崔玉濤快速啃完紅薯,心有餘悸嘆道:「去碧山村可是一件好事啊!」
幾人終於帶著行李擠上船,找到離江面近的位置站著。
船上亂七八糟臭汗、雞鴨味、渾濁空氣等,令第一次坐船的葉三叔葉安誠都不好受,甚至有些反胃想吐。
白老爺子的一顆止吐丸夠四人平分,就著涼白開細嚼吞入,淡淡苦澀味道中夾雜著姜味薄荷味,比糖還好吃。
僅半分鐘後,胃裡不再翻江倒海。
擺渡船突突突突地穿過江面,翻起一卷卷碧浪,忽然葉三叔感覺右邊胸口包里忽而發燙髮熱,轉瞬即逝,他的神情不由愣兩下。
他本以為是錯覺。
但除去大大咧咧的崔玉濤與劉強東二人,文景深等都神情各異,面面相覷,心裡吶喊不已,莫非剛才太陽太多炙熱的緣故。
「快看,是凌雲大佛!」
第一次見此景的劉強東稀罕不已,立馬把其他人注意力全部吸引,葉三叔葉安誠同樣驚嘆不已,書籍遠不及現場來得震撼。
他得到數位居民們善意笑容,這是嘉州特色之一,領導名人來此都會歌頌一番,然後回頭繼續反對封建迷信。
在擺渡船左邊,一座威嚴的巨山佛像聳立,不言不笑,仿佛靜靜地看著他們一路飄蕩而過,直到上岸。
「啊——大佛流眼淚啦!」
整個擺渡船本地居民驚恐不已。
自從數千年修建凌雲大佛,兩江一河圍繞的嘉州基本不再有洪澇災害,本地江河邊船隻出事很少,都是大佛在坐鎮。
**
送走叔叔哥哥們,甜妹兒停下其他事情,專心備高小考試,而他們的臨時輔導老師,由文景深等人,變成陳教授與林君英。
提前享受大學教授的課,美滋滋,就是老是吹牛吹到別處去,一篇簡簡單單的作文,可以聯繫到五千年的歷史典故。
從古說今,以今鑑古。
比如,從《靜夜詩》講到詩仙李白生平事跡,從李白講到《峨眉山月歌》,再講到峨眉山景點,最後講到嘉州大佛海通海通和尚為保佛財自挖雙目……將故事描述得栩栩如生,學生們聽得令津津有味。
教授學生果然是不一樣的。
至於林君英?
別看她年紀輕輕、身穿軍綠裝,她也是有上京中專畢業鎮的人,當一位鄉村小學教師綽綽有餘,雖然她並不太適合當老師,因為太過沉默寡言。
好在甜妹兒等五否丁都是普通的豆丁,還有自制力去考完試。
在這樣緊張有趣的複習下,嘉州高中與碧山鎮小學畢業考試全都結束,剩下的時間,唯有等待各個學校的錄取通知書,各大學或者水灣縣初中。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