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地里莊稼澆水基本全靠人力。

  蔬菜啥的能減就減,除去稻田, 地里種的全都是紅薯洋芋玉米南瓜。

  進入六月份,連梯田上的水稻,張隊長紅腫著眼眶,與心痛不行的村民們,一點一點鏟掉數畝的秧苗, 換成第二季紅薯。

  至於扯下來的秧苗,不能浪費,與紅薯藤、紅薯葉、蘿蔔櫻子、榆樹葉等曬成乾菜,或與雜糧一起,用石磨,磨成糝子, 加上糠菜捏成菜糰子,至少可以充飢一下子。

  它們也是糧食的一部分啊!

  至於剩下為數不多的稻田,聽天由命吧!

  將種下一半的莊稼果斷鏟掉,這需要絕大的魄力與隊員們對隊長的絕對信任。

  碧土村上好稻田最多,黃隊長同樣跟著下此決定時,得到一堆村民拿著鋤頭鐮刀反對,這件事不了了知。

  至於碧水村,王隊長考慮到自村的『溪水溝』,並未下此決心,也錯過大面積播種第二季紅薯的機會。

  對於碧山村人的做法,當時還得到隔壁部分目光短淺村民的嘲笑,『膽小怕事,不過兩個月不下暴雨而已』,畢竟水稻才是整個隊的工錢,紅薯能值多少錢?

  而且,本村村民也有忐忑不安的,生怕今年忙活一整年,工分值為負數,還得倒貼錢去買口糧。

  直到山腳溪水溝的水位線,一點一點變淺。

  先是露出大石頭,一個兩個三個,露出石頭越來越多,村民們心越來越慌,同時也慶幸有黃老爺子與張隊長。

  每一日,村民們都要拿著兩個木桶,去碧山里挑水出來,澆灌短綠的靑苗們,只希望量產能多一些。

  各家各戶的水缸與木盆里滿滿都是水,放在院子裡,再用木板蓋上,喝水用水也小心翼翼,村民們第一次感覺到『水危機』。

  每每看到疑似烏雲,老人們貫行跪下磕頭,心底默默祈禱下大雨。然而,太陽卻一天比一天更曬,曬得人心憔悴。

  幸虧還有當初山神『神跡』,這成為支撐著村里行銷骨瘦皮包著老骨頭村人們的生活熱情與信念。

  神跡與水庫代表希望。

  代表總有一天村民們會戰勝困難,過上幸福的日子。

  要不是這『神來一筆』,碧山村恐怕也像山外的許多村莊。

  堆起一座座年老體弱者的新墳,就像一屜屜剛出籠的饅頭一樣,餘下的人絕望而麻木的活著。碧土村碧水村去世的人數,遠遠多於碧山村。

  因為在村民們心底,碧山村還有碧山山神,還有碧山娘娘廟,還有守護村民的祖先們,再大的困難都能熬過去了,這一次村人們肯定也行。

  **

  在修建『希望』水庫期間,甜妹兒再次化作人形掘土機,幫三次忙,都是運泥土石頭。至於後面,只再給一次糧食,且給出的是適量的紅薯玉米野菜等。

  量不多,綿薄之力,穩人心。

  對此,葉老爺子沉默許久,嘆息一句:「升米恩,斗米仇,凡事不可過,讓村民們形成依賴那是大麻煩。」

  大多數村民們似乎也懂這個理,再收到糧食,跪地感激。而後不再有糧食,也用盡全力,去建築水庫。

  這本就是村民們自己的水庫!

  有此精力,半山坡上的小水庫修得七七八八,已經可以蓄山溪水,一點一點累積,庫底里水汪汪的,明亮而清澈,清爽透明,瞧得人心裡舒坦得很。

  至於泄洪道上的竹筒管道,如今看來,暫時也用不上,也就不浪費人力物力去挖溝渠、砍竹子等繁瑣工作。

  水庫建成至能蓄水的那一天,甜妹兒看到很多村人都激動落淚,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二叔二嬸三叔、白老爺子、村里其他村民們,還有夏老爺子同樣如此。

  半夜三更,她做的第一件事,往庫里加水。

  每天十次加水,加上緩緩流淌的潺潺溪水,直到五天後,水庫終於變得滿滿的。

  那一天,天未亮。

  全部村民再次圍著水庫,跪成一排一排的,磕著響頭,直到額心發紅,眼眶裡包含熱淚,一個個哭得稀里嘩啦。

  因為——碧山村口水井已經下降數米。

  因為——碧水村的溪水溝淺得露出裡面的很多石頭。

  因為——碧山外,整個鎮,乃至縣市里,旱災已至。

  ……

  水庫實在修得太遲。

  最怕的是,山裡的溪水溝不一定能累積滿水庫。

  但是,在這五日內,水庫里的水一天比一天多,傻子都知道這不正常,一定是山神在眷顧著碧山村的村民們。

  「所以村里才要修水庫。」

  「多虧文老師的提醒,他是咱們村的救星啊!」

  「這水庫修得恰到好處。」

  ……

  村民們一個個感激涕零,文景深父子更是被奉為村子裡的救星。

  什麼不好身份?

  外來人員?

  這些統統都不是事兒,他們算是真正融入村子裡,戶口本真正掛在村子裡,屬於整個碧山村生產隊的一份子。

  甜妹兒:……文老師布置的作業能再少一點不?!

  **

  水庫能蓄水後,天氣越來越熱。

  出屋躲在綠蔭底下幹活或玩耍,僅僅需呆上一刻鐘,滿身臭汗,整個頭皮可能被燙得發麻,恨不得全身都沒入溪水溝里,呆在水裡不出來。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