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頁
長得一摸一樣的二毛:……這關我啥事?!
甜妹兒好奇地抬起頭,剛好跟站在樹枝上的小熊貓,來了個大眼睛相互對視。
小傢伙瞅一眼嫩竹筍,十分不舍,嗅嗅鼻子,抓緊時間在咬一口,才把剩下的竹筍,扔給樹下的某人。
然後,它從樹上靈活地跳下地,故意踢一腳大黃屁股,邁著像熊一樣蹣跚步伐,尾巴一掃一掃,漸漸消失在密林里。
甜妹兒看著指頭大小的嫩竹筍。
這算是小熊貓的感激禮物?
**
午時已過,被狠狠教訓一頓的大黃與二毛,終於被解放,頭也不回沖向密林,它們完全可以自己覓食,特別好養活。
葉爸爸在溪水溝邊,搭建起土灶來。
山間氣溫更低一些,最主要的目的是燒水喝,其次才是熱飯菜。
今日飯菜很簡單,用竹筒熱得玉米湯糊,加上一小碟麻辣泡蕨菜,主食是用野菜與紅薯碎面,揉成的一坨一坨可愛的菜糰子。
甜妹兒還用黑芝麻,給它們點上兩眼睛,瞧著特別可愛,越看越有食慾。
熱菜的時候,甜妹兒拿著弩與木箭,一點一點挪至溪水溝邊。
裡面水不深不淺,有許多綠色飄蕩的水草,她將一點點玉米渣碎屑,裹著青草,一起扔進溪水裡。
玉米草團猛得一下沉入水中,但因密度重量等原因,大部分被水沖走,少部分漸漸浮起來,最後飄蕩在水面上,水中水慢慢飄著誘人的味道。
約過五分種,幾隻水草里的溪水鯉魚,從草里偷溜出來,在水溝里游來游去,卻不敢浮上水面,去咬那些玉米碎面。
甜妹兒笑眼彎彎。
她輕輕拉開弩,悄無聲息上木箭,瞄準數條魚斜下交集方向,果斷放手。
刷——
尖利的木箭射出,一箭四魚,驚艷出手!
甜妹兒滿意點點頭,彎腰將長木箭提起來,像是一串烤魚肉。
這招她已在空間裡實驗多次,不過空間裡沒有弩、箭也不夠尖硬,比今天的條件要困難得多。
所以說,她需要一把弓·弩?
瞅到這一系列動作,葉老爺子眼睛猛然一亮,嘴裡「好」字脫口而出,臭老頭還算有幾分本事。
葉爸爸:……甜甜蜜蜜、軟軟萌萌的小閨女,去哪了?
簡單美味的午餐期間,甜妹兒大展身手。
即使不用弩與箭,她用樹枝都從溪水裡插十幾條魚,還有一條肥黃鱔,最後還是葉老爺子強行阻止,才收起玩鬧心,往嘴裡塞野菜紅薯糰子。
午飯後,葉家三代人,遷移到旁邊的密林,將某些野菜零零散散埋入土裡,『種野菜』比挖野菜還困難得多。他們還十分幸運遇到令一隊村民。
對方倆村民,看到甜妹兒小背簍里,漏出肥魚的一角,笑著招呼一兩句後,他們急匆匆趕往某條溪水溝邊。
山上除去野果野菜等植物,還有野雞野鴨野兔野鼠野魚蝦等動物。
溪水溝方向有不少野菜,不知道他們能否發現,不過望其沉重的大背簍,以及肩膀上勒得緊緊的麻繩,裡面已沒多少剩餘空間。
看來今天是個豐收的好日子,真是太好哩!
直到下午一點,甜妹兒將隱藏著的大竹筐,放回空間,與勞累的爺爺爸爸,一起離開這一片密林。
這一天的行程,不比上工簡單。
爬山、下山、砍路、挖坑、埋土……體力透支,注意力與精力也在強撐堅持,返程路上覺得越來越艱難。
上工幹活人數減少,葉媽媽他們同樣累得夠嗆。
幸苦的全部葉家人,回到家,胡亂刨兩下熱飯熱菜,喝一口濃湯,拖著腰酸背痛的身體,堅持泡個熱水澡。
往往背剛沾到床上,人已陷入酣睡。
家裡最清閒的小五,眨巴眨巴大眼睛,玩著四姐姐的手指頭,不哭不鬧『咿咿呀呀』,直到自己也迷迷糊糊睡著。
**
接下家的數日,嘗到甜頭的全村村民,堅持每日進山。
家裡有糧,心裡不慌。
哪怕是春雨綿綿,大家也披著蓑衣斗笠,捏著鼻子,一碗草藥糊糊下肚,轉身進入密林,尋找野菜野果野味。
草藥糊糊在後現代武俠里,有個特別霸氣的名字,「瘴氣藥」,它不是影視劇里的巧克力丸,而是由本地雜草藥熬成的青草糊或者中藥水。
瘴氣並不代表著神秘。
本地的瘴氣,多出現在春季。
在春天,萬物復甦,細菌蚊蟲同樣。
一場新雨,山間空氣更清晰,天更藍、草更綠,似乎連心情都越來越好,卻不是上山的好日子。
雨後山間霧多。
春雨春風空氣里,還夾著陳泥和腐葉的味兒,甚至還有冬季雪埋下的延後腐爛的屍骨,而且春季,樹林裡一群群會飛的細蚊細蟲最喜歡聚集……
當這其中的部分聚集,林霧流動傳播,就會被本地人稱為「瘴氣」。
本地人長時間吸入霧氣,可能會有渾身無力或頭暈目眩之感,外地人更可能會反胃、拉肚子,甚至生病。
對付瘴氣,本地人通常喝草藥提前預防。
若在山林間,可以扯一堆青草野菜,自己燒水熬煮。
它們並沒有瘴氣丸麼神奇,可能對外人並無卵用。這也是古代外來官員下放,一不留神,會把命丟在這些地方的原因之一。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甜妹兒好奇地抬起頭,剛好跟站在樹枝上的小熊貓,來了個大眼睛相互對視。
小傢伙瞅一眼嫩竹筍,十分不舍,嗅嗅鼻子,抓緊時間在咬一口,才把剩下的竹筍,扔給樹下的某人。
然後,它從樹上靈活地跳下地,故意踢一腳大黃屁股,邁著像熊一樣蹣跚步伐,尾巴一掃一掃,漸漸消失在密林里。
甜妹兒看著指頭大小的嫩竹筍。
這算是小熊貓的感激禮物?
**
午時已過,被狠狠教訓一頓的大黃與二毛,終於被解放,頭也不回沖向密林,它們完全可以自己覓食,特別好養活。
葉爸爸在溪水溝邊,搭建起土灶來。
山間氣溫更低一些,最主要的目的是燒水喝,其次才是熱飯菜。
今日飯菜很簡單,用竹筒熱得玉米湯糊,加上一小碟麻辣泡蕨菜,主食是用野菜與紅薯碎面,揉成的一坨一坨可愛的菜糰子。
甜妹兒還用黑芝麻,給它們點上兩眼睛,瞧著特別可愛,越看越有食慾。
熱菜的時候,甜妹兒拿著弩與木箭,一點一點挪至溪水溝邊。
裡面水不深不淺,有許多綠色飄蕩的水草,她將一點點玉米渣碎屑,裹著青草,一起扔進溪水裡。
玉米草團猛得一下沉入水中,但因密度重量等原因,大部分被水沖走,少部分漸漸浮起來,最後飄蕩在水面上,水中水慢慢飄著誘人的味道。
約過五分種,幾隻水草里的溪水鯉魚,從草里偷溜出來,在水溝里游來游去,卻不敢浮上水面,去咬那些玉米碎面。
甜妹兒笑眼彎彎。
她輕輕拉開弩,悄無聲息上木箭,瞄準數條魚斜下交集方向,果斷放手。
刷——
尖利的木箭射出,一箭四魚,驚艷出手!
甜妹兒滿意點點頭,彎腰將長木箭提起來,像是一串烤魚肉。
這招她已在空間裡實驗多次,不過空間裡沒有弩、箭也不夠尖硬,比今天的條件要困難得多。
所以說,她需要一把弓·弩?
瞅到這一系列動作,葉老爺子眼睛猛然一亮,嘴裡「好」字脫口而出,臭老頭還算有幾分本事。
葉爸爸:……甜甜蜜蜜、軟軟萌萌的小閨女,去哪了?
簡單美味的午餐期間,甜妹兒大展身手。
即使不用弩與箭,她用樹枝都從溪水裡插十幾條魚,還有一條肥黃鱔,最後還是葉老爺子強行阻止,才收起玩鬧心,往嘴裡塞野菜紅薯糰子。
午飯後,葉家三代人,遷移到旁邊的密林,將某些野菜零零散散埋入土裡,『種野菜』比挖野菜還困難得多。他們還十分幸運遇到令一隊村民。
對方倆村民,看到甜妹兒小背簍里,漏出肥魚的一角,笑著招呼一兩句後,他們急匆匆趕往某條溪水溝邊。
山上除去野果野菜等植物,還有野雞野鴨野兔野鼠野魚蝦等動物。
溪水溝方向有不少野菜,不知道他們能否發現,不過望其沉重的大背簍,以及肩膀上勒得緊緊的麻繩,裡面已沒多少剩餘空間。
看來今天是個豐收的好日子,真是太好哩!
直到下午一點,甜妹兒將隱藏著的大竹筐,放回空間,與勞累的爺爺爸爸,一起離開這一片密林。
這一天的行程,不比上工簡單。
爬山、下山、砍路、挖坑、埋土……體力透支,注意力與精力也在強撐堅持,返程路上覺得越來越艱難。
上工幹活人數減少,葉媽媽他們同樣累得夠嗆。
幸苦的全部葉家人,回到家,胡亂刨兩下熱飯熱菜,喝一口濃湯,拖著腰酸背痛的身體,堅持泡個熱水澡。
往往背剛沾到床上,人已陷入酣睡。
家裡最清閒的小五,眨巴眨巴大眼睛,玩著四姐姐的手指頭,不哭不鬧『咿咿呀呀』,直到自己也迷迷糊糊睡著。
**
接下家的數日,嘗到甜頭的全村村民,堅持每日進山。
家裡有糧,心裡不慌。
哪怕是春雨綿綿,大家也披著蓑衣斗笠,捏著鼻子,一碗草藥糊糊下肚,轉身進入密林,尋找野菜野果野味。
草藥糊糊在後現代武俠里,有個特別霸氣的名字,「瘴氣藥」,它不是影視劇里的巧克力丸,而是由本地雜草藥熬成的青草糊或者中藥水。
瘴氣並不代表著神秘。
本地的瘴氣,多出現在春季。
在春天,萬物復甦,細菌蚊蟲同樣。
一場新雨,山間空氣更清晰,天更藍、草更綠,似乎連心情都越來越好,卻不是上山的好日子。
雨後山間霧多。
春雨春風空氣里,還夾著陳泥和腐葉的味兒,甚至還有冬季雪埋下的延後腐爛的屍骨,而且春季,樹林裡一群群會飛的細蚊細蟲最喜歡聚集……
當這其中的部分聚集,林霧流動傳播,就會被本地人稱為「瘴氣」。
本地人長時間吸入霧氣,可能會有渾身無力或頭暈目眩之感,外地人更可能會反胃、拉肚子,甚至生病。
對付瘴氣,本地人通常喝草藥提前預防。
若在山林間,可以扯一堆青草野菜,自己燒水熬煮。
它們並沒有瘴氣丸麼神奇,可能對外人並無卵用。這也是古代外來官員下放,一不留神,會把命丟在這些地方的原因之一。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