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頁
桌上簽寫姓名、按壓著巴掌印、畫著抽象派人物的王氏全家福,留下一些空白,只能就這樣晾乾。
天才麻麻亮,去往碧山鎮的兩輛驢車,已經出縣城,又到冷嗖嗖的滔水河,離別總是傷感的。
「爸,大哥大嫂,二哥二嫂,你們照顧好自己,別太累,下次咱們有機會還來!梅丫頭望娃子……乖乖的哈。」
「大舅舅大舅媽……甜妹兒喜歡你們。姥爺,甜妹兒愛你,我會一直想你們的!」
「娃兒他爸,路上小心一點,到了記得傳個信來。」
王家所有人穿著厚厚的衣服,沿著滔水河陪走很久,一直看不見他們的背影,站在原地發呆一會兒,因擔心娃娃們著涼,才擦乾眼淚,轉身回家。
「大姑父,誠表哥,三叔叔,老大,他們下星期回來嗎?」小胖墩們扯著爸媽的褲腳,一遍又一遍問道。
「他們可能明年才來哩!」
四歲小胖墩奶聲奶氣道:「床下,禮物,我的,老大給的!」
王家人面面相覷,忙去巷子口的客房,在床下果然看到三麻袋的東西。
「怪不得昨晚大妹夫躲在屋裡許久,還有他跟三弟的倆大背簍,昨天一直用麻布蓋著!」王大舅拍一拍頭。
娃娃們被攆出去,三麻袋掀開,裡頭都是山鼠肉、野雞肉、麻雀肉、鹹魚肉,還有玉米紅薯,山柿子葡萄乾,桐子桐油棉花,努力壓擠得滿滿的。
空氣忽然安靜,肉香果味飄一屋。
「大妹夫這一趟是給咱家送糧的?!」
王姥爺沉默許久,啞著嗓子開口:「老大老二,你們必須得記住葉家,咱們必須吃水不忘挖井人。」
**
瞅著王家與葉家濃濃的親情,白老爺子感慨萬分,文家倆父子緊緊摟在一起,哪怕是送行的驢車老師傅,眼睛也微微泛紅,總感覺今日秋風吹得眼睛疼。
「聚散離合終有時,歷來煙雨不由人。」文景深情不自禁低吟詩句。
聽得懂的人,被內容折騰得更傷感。
聽不懂的人,被磁性嗓音里的情緒影響。
甜妹兒揉揉紅腫的眼睛,小奶聲夾著一兩分哭音,反駁道:「文老師,小人書上不是說,離別是為了最美的相逢。」
並不是小人書里的,這是小學教室里的橫條,還有『生氣是用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類的雞湯語錄。
文景深瞪大眼睛,這小丫頭總能蹦噠出『驚喜』,管她是什麼順口溜,還是小人書,他好想寫一本記錄,名曰『某學生的童年趣語』,專門把這丫頭的有趣話語記錄下來。
甜妹兒:……都不是我的!
「咳咳咳!」
白老爺子早已勸解過這種想法,將鍋拋給老夥計,跟他解釋,除非夏老爺子同意,否則絕對不行。
文老師開始給大傢伙講解,古今兩句話的意思,出自背景,場景應用,情緒對比,悲觀樂觀……
催眠很有效果。
今日天氣其實挺好,穿過滔水河,秋日暖陽,風輕雲淡,又因多一輛送物的驢板車,倒是不顯得擁擠,短腿球甜妹兒,甚至能夠舒舒服服躺著,四肢展開。
「離別有句話語,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
「呼呼呼——」「嚕嚕嚕——」
在上山路之前,除去趕車『忍受煎熬』的兩人,包括文陽熙在內,全都眯著眼睛昏昏欲睡,最後陷入夢鄉,離別的傷感情緒,倒是被他的念叨完全消除掉。
進入崎嶇山路,又開始顛波晃蕩,而離縣城越遠,村民們精神狀態越差,有的甚至面有菜色,目光遲鈍,經常能聽到「咕嚕咕嚕」肚子聲,以及死盯著驢車嚇人的目光。
白老爺子皺眉,哪怕不去把脈,也知道這些人是餓的,秋冬冷,耗食更多,猛得削減食物,一天比一天少,確實讓那些胃被稱大、嘗過飽撐滋味的人,比以前還難受得多。
晚上休息的地方,是易隊長安排的,連送行的驢車也是他安排的,而祝院長履行諾言,送甜妹兒不少包草藥種子。
休息過後,驢車繼續前行,一路瞅得人心驚膽戰。
僅過兩天多,路過村莊,有時能看到七·八哥小娃娃或者顫顫巍巍的老人,穿著單薄的粗布衣裳、漏腳趾的布鞋,懂得手腳通紅,甚至發紫,不停拉著路過的人要食物。
而大多數自己還餓著肚子,沒有多餘的善心發出去,基本都是拒絕的。而載有豐富物質的倆驢車,更是老人娃娃們追逐的目標。
一開始,白老爺子他們還會停下來,給幾個紅薯玉米餅啥的。
直到來到某一村,在不遠處彎道上,看到驚人這一幕。
在他們前面,有同樣一位年紀比較大的馬車師傅,載著一位中年婦女,兩人都不是精壯勞動力,但心善,準備將兩個自己吃的紅薯,給幾個娃娃。
他們剛停車,娃娃們趕緊蜂擁而上。
有的哭泣哭餓,有的拽著不肯放手,有的甚至貪婪地將髒兮兮的手,直接去掏車板上的糧食。得到紅薯的孩子,則會被群毆群打群怕,扯啊揍啊掐啊,努力把別人的紅薯全劃到自己懷裡。
中年婦女著急掉眼淚,不停道:
「別拿啊,別拿啊,這是咱村生產隊裡的東西,」
娃娃們搶一個紅薯不夠,還要抱幾個,兜兜里裝幾個。而這個村里,某些大人們伸出脖子偷偷看,明顯是有人指使的。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天才麻麻亮,去往碧山鎮的兩輛驢車,已經出縣城,又到冷嗖嗖的滔水河,離別總是傷感的。
「爸,大哥大嫂,二哥二嫂,你們照顧好自己,別太累,下次咱們有機會還來!梅丫頭望娃子……乖乖的哈。」
「大舅舅大舅媽……甜妹兒喜歡你們。姥爺,甜妹兒愛你,我會一直想你們的!」
「娃兒他爸,路上小心一點,到了記得傳個信來。」
王家所有人穿著厚厚的衣服,沿著滔水河陪走很久,一直看不見他們的背影,站在原地發呆一會兒,因擔心娃娃們著涼,才擦乾眼淚,轉身回家。
「大姑父,誠表哥,三叔叔,老大,他們下星期回來嗎?」小胖墩們扯著爸媽的褲腳,一遍又一遍問道。
「他們可能明年才來哩!」
四歲小胖墩奶聲奶氣道:「床下,禮物,我的,老大給的!」
王家人面面相覷,忙去巷子口的客房,在床下果然看到三麻袋的東西。
「怪不得昨晚大妹夫躲在屋裡許久,還有他跟三弟的倆大背簍,昨天一直用麻布蓋著!」王大舅拍一拍頭。
娃娃們被攆出去,三麻袋掀開,裡頭都是山鼠肉、野雞肉、麻雀肉、鹹魚肉,還有玉米紅薯,山柿子葡萄乾,桐子桐油棉花,努力壓擠得滿滿的。
空氣忽然安靜,肉香果味飄一屋。
「大妹夫這一趟是給咱家送糧的?!」
王姥爺沉默許久,啞著嗓子開口:「老大老二,你們必須得記住葉家,咱們必須吃水不忘挖井人。」
**
瞅著王家與葉家濃濃的親情,白老爺子感慨萬分,文家倆父子緊緊摟在一起,哪怕是送行的驢車老師傅,眼睛也微微泛紅,總感覺今日秋風吹得眼睛疼。
「聚散離合終有時,歷來煙雨不由人。」文景深情不自禁低吟詩句。
聽得懂的人,被內容折騰得更傷感。
聽不懂的人,被磁性嗓音里的情緒影響。
甜妹兒揉揉紅腫的眼睛,小奶聲夾著一兩分哭音,反駁道:「文老師,小人書上不是說,離別是為了最美的相逢。」
並不是小人書里的,這是小學教室里的橫條,還有『生氣是用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類的雞湯語錄。
文景深瞪大眼睛,這小丫頭總能蹦噠出『驚喜』,管她是什麼順口溜,還是小人書,他好想寫一本記錄,名曰『某學生的童年趣語』,專門把這丫頭的有趣話語記錄下來。
甜妹兒:……都不是我的!
「咳咳咳!」
白老爺子早已勸解過這種想法,將鍋拋給老夥計,跟他解釋,除非夏老爺子同意,否則絕對不行。
文老師開始給大傢伙講解,古今兩句話的意思,出自背景,場景應用,情緒對比,悲觀樂觀……
催眠很有效果。
今日天氣其實挺好,穿過滔水河,秋日暖陽,風輕雲淡,又因多一輛送物的驢板車,倒是不顯得擁擠,短腿球甜妹兒,甚至能夠舒舒服服躺著,四肢展開。
「離別有句話語,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
「呼呼呼——」「嚕嚕嚕——」
在上山路之前,除去趕車『忍受煎熬』的兩人,包括文陽熙在內,全都眯著眼睛昏昏欲睡,最後陷入夢鄉,離別的傷感情緒,倒是被他的念叨完全消除掉。
進入崎嶇山路,又開始顛波晃蕩,而離縣城越遠,村民們精神狀態越差,有的甚至面有菜色,目光遲鈍,經常能聽到「咕嚕咕嚕」肚子聲,以及死盯著驢車嚇人的目光。
白老爺子皺眉,哪怕不去把脈,也知道這些人是餓的,秋冬冷,耗食更多,猛得削減食物,一天比一天少,確實讓那些胃被稱大、嘗過飽撐滋味的人,比以前還難受得多。
晚上休息的地方,是易隊長安排的,連送行的驢車也是他安排的,而祝院長履行諾言,送甜妹兒不少包草藥種子。
休息過後,驢車繼續前行,一路瞅得人心驚膽戰。
僅過兩天多,路過村莊,有時能看到七·八哥小娃娃或者顫顫巍巍的老人,穿著單薄的粗布衣裳、漏腳趾的布鞋,懂得手腳通紅,甚至發紫,不停拉著路過的人要食物。
而大多數自己還餓著肚子,沒有多餘的善心發出去,基本都是拒絕的。而載有豐富物質的倆驢車,更是老人娃娃們追逐的目標。
一開始,白老爺子他們還會停下來,給幾個紅薯玉米餅啥的。
直到來到某一村,在不遠處彎道上,看到驚人這一幕。
在他們前面,有同樣一位年紀比較大的馬車師傅,載著一位中年婦女,兩人都不是精壯勞動力,但心善,準備將兩個自己吃的紅薯,給幾個娃娃。
他們剛停車,娃娃們趕緊蜂擁而上。
有的哭泣哭餓,有的拽著不肯放手,有的甚至貪婪地將髒兮兮的手,直接去掏車板上的糧食。得到紅薯的孩子,則會被群毆群打群怕,扯啊揍啊掐啊,努力把別人的紅薯全劃到自己懷裡。
中年婦女著急掉眼淚,不停道:
「別拿啊,別拿啊,這是咱村生產隊裡的東西,」
娃娃們搶一個紅薯不夠,還要抱幾個,兜兜里裝幾個。而這個村里,某些大人們伸出脖子偷偷看,明顯是有人指使的。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