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頁
張隊長僵硬許久,輕聲問道:
「這咋回事?黃老太太她怎麼——,前幾天我路過你們村,還看到她在平壩里曬紅薯,咋會這樣呢?」
都是一個村子的人,誰也沒有真正的陌生人。一提起黃老太太,村人們都有印象,那是碧土村隊長的媽,除去剛出生的胖娃娃,幾乎每個村民都見過她。
黃老太太年紀不大,是寡母,她今年才六十多歲,耳不背眼不花,下地上山攆雞餵豬,啥都都干,待人也和善,就跟村里普通老太太一樣。
村里女人們經常跟她一起,在村口洗衣裳,棒槌打的咚咚響,平日裡沒聽過她生病,這咋一晚上就沒啦!
黃隊長擺擺手,斷斷續續道:
「昨晚開會太累,我睡得死。聽到外頭腳步聲,起床才知道降溫,去敲老母親的門,沒人開門。大喊幾聲,也沒人應。就感覺不好,忙砸爛窗戶,爬進去一看,她蓋著薄被子,一摸——」
話語未盡,一高大的裝漢子,紅腫的眼睛冒出豆大的淚珠,他沙啞著嗓子,捂著臉,當下痛哭起來。
說起來,黃老太太活的也不容易,女兒全都嫁得遠,兒子獨一個,孫子孫女兩三個,都是兒媳婦在帶。前幾年老伴去世,丟下孤零零的她,人都瘦一圈,的虧有孫子孫女拖著,才緩過氣來。
如今兒子當上生產隊長,眼看著幸福生活快來臨,沒想要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雨,人說沒就沒了。
農村都講究死者為大,更何況是朝夕相處的熟人老輩。
張隊長停下手裡的活,拍拍黃隊長肩膀,認真道:「有什麼需要我幫忙的,儘管說,只要是能做到的,我一定不推辭。」
黃隊長搖搖頭,試圖擦乾眼淚,但淚珠總是不聽使喚,一直往下掉。
儘管不是自家長輩,碧山村的村民心裡也難過,敏感的人也偷偷抹眼淚,大概是想起自己過世的親人,難免傷心一番。
過了許久,黃隊長才說出自己目的,想讓老母親的葬禮熱鬧一點。
村裡的部分老人,一滿六十歲,就給自己準備壽材和壽衣。
哪怕黃老太太沒有,棺材什麼的,憑藉黃隊長的關係,還是能借到的。至於道士和尚做法事,現今可不敢去胡亂請。
而如今大雨泛濫,女兒很難及時通知,哭靈人不多,不夠熱鬧,這就是兒女的不孝。通常這個時候,就會親一大堆拐彎抹角的親戚在哭靈、燒紙。
只是如今三村都忙不過來,一人搬開兩人用。黃隊長做不到把全村人搶救命糧的時間,都放在老母親葬禮上。甚至,他也要分心,管理碧土村的事情。
但是,此地喪事有一種說法,喪事草率、沒棺木、沒供奉足夠飯、沒燒足量紙、哭靈人不熱鬧,進城隍門可是要受到鬼鄙視的。
黃隊長當然不能讓老母親被鄙視。
於是乎——
公雞三聲鳴,睡的正香甜妹兒與曉丫頭,被葉奶奶從從被窩裡撈起來,穿上一層毛衣毛褲,外套長袖衣裳。
「奶奶——」
「今天不做飯,趕緊去仙山。」
葉家前院的大榕樹下,張老祖與十多個山娃娃都在那裡,基本都在六歲以內。
很快,奶奶們在山娃娃們腦袋上帶上一頂白色尖帽子,手裡塞了一根蘆葦扎棒子,上面裹著白色的一層。
「這是什麼?」
「哭喪棒!甜妹兒真乖,到時候使勁兒哭就好,不哭會被抽屁股。」
甜妹兒:……
迷迷糊糊間,娃娃們都被抱著來到碧土村的一間大土屋。
吱呀——,大門與門柱窩擠壓摩擦的聲音,黃老太太的黑色大棺木,從屋裡運出,停在兩棵桑樹間。
院子被清掃的乾乾淨淨,棺木前放著火盆,盆後面鋪上一列列乾燥的大木板,木板上又鋪上一層棉布。
由黃隊長媳婦領頭,老人們坐在一旁監督,所有山娃娃們跟著或跪或坐或蹲,亂哭泣一團。笑就會真的被打哭,搗亂就直接揮出院子,不哭不鬧安安靜靜也沒事……
久違的一場喪事,似乎真的熱鬧起來。
聽人說,二碧山楊婆婆拒絕邀請,仍不願下山。
作者有話要說: 葉子:陸續碼下一章,抱緊仙女們暖。
**
家鄉冬天是真的冷,長這麼大,山下,08過淺淺毛毛雪,就沒下過雪。
而且溫度有時候不低,通常十度左右,甚至十多度,最高二十。但是有風跟沒風,就是冬天跟秋天的區別,-_-#
而且特別潮濕,高中我一袋餅乾放抽屜里,早上沒吃完忘記封,午飯後吃,已經軟綿綿的-_-#瓜子花生更是一袋一袋軟。
冬天若是不燙腳,或者用空調,或者湯婆子,或者熱水袋,葉子的腳睡一晚上都是冰涼的,冷風已經可以透過門縫窗逢,透過被子-_-#,除去空調,以上葉子全都有。
今天溫度最低,個位數。
熱水袋三個,湯婆子一個,燙腳天天,躲在被窩碼字,仙女們,快誇我^_^
第122章 深秋與牲口
甜妹子不認識黃老太太, 出於禮教, 還是努力擠出兩滴眼淚, 拉著三姐姐, 態度恭敬磕三響頭, 燒幾張黃色紙錢,然後乖乖坐在一邊, 安安靜靜望著灰濛濛的天空。
山娃娃們的午飯在碧土村食堂吃, 同種樣式的青磚靑瓦大房子, 熟悉的食材, 陌生的面孔,與不一樣味道。有娃娃甚至吵著鬧著要會村,直到一盤盤飯菜端上來。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這咋回事?黃老太太她怎麼——,前幾天我路過你們村,還看到她在平壩里曬紅薯,咋會這樣呢?」
都是一個村子的人,誰也沒有真正的陌生人。一提起黃老太太,村人們都有印象,那是碧土村隊長的媽,除去剛出生的胖娃娃,幾乎每個村民都見過她。
黃老太太年紀不大,是寡母,她今年才六十多歲,耳不背眼不花,下地上山攆雞餵豬,啥都都干,待人也和善,就跟村里普通老太太一樣。
村里女人們經常跟她一起,在村口洗衣裳,棒槌打的咚咚響,平日裡沒聽過她生病,這咋一晚上就沒啦!
黃隊長擺擺手,斷斷續續道:
「昨晚開會太累,我睡得死。聽到外頭腳步聲,起床才知道降溫,去敲老母親的門,沒人開門。大喊幾聲,也沒人應。就感覺不好,忙砸爛窗戶,爬進去一看,她蓋著薄被子,一摸——」
話語未盡,一高大的裝漢子,紅腫的眼睛冒出豆大的淚珠,他沙啞著嗓子,捂著臉,當下痛哭起來。
說起來,黃老太太活的也不容易,女兒全都嫁得遠,兒子獨一個,孫子孫女兩三個,都是兒媳婦在帶。前幾年老伴去世,丟下孤零零的她,人都瘦一圈,的虧有孫子孫女拖著,才緩過氣來。
如今兒子當上生產隊長,眼看著幸福生活快來臨,沒想要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雨,人說沒就沒了。
農村都講究死者為大,更何況是朝夕相處的熟人老輩。
張隊長停下手裡的活,拍拍黃隊長肩膀,認真道:「有什麼需要我幫忙的,儘管說,只要是能做到的,我一定不推辭。」
黃隊長搖搖頭,試圖擦乾眼淚,但淚珠總是不聽使喚,一直往下掉。
儘管不是自家長輩,碧山村的村民心裡也難過,敏感的人也偷偷抹眼淚,大概是想起自己過世的親人,難免傷心一番。
過了許久,黃隊長才說出自己目的,想讓老母親的葬禮熱鬧一點。
村裡的部分老人,一滿六十歲,就給自己準備壽材和壽衣。
哪怕黃老太太沒有,棺材什麼的,憑藉黃隊長的關係,還是能借到的。至於道士和尚做法事,現今可不敢去胡亂請。
而如今大雨泛濫,女兒很難及時通知,哭靈人不多,不夠熱鬧,這就是兒女的不孝。通常這個時候,就會親一大堆拐彎抹角的親戚在哭靈、燒紙。
只是如今三村都忙不過來,一人搬開兩人用。黃隊長做不到把全村人搶救命糧的時間,都放在老母親葬禮上。甚至,他也要分心,管理碧土村的事情。
但是,此地喪事有一種說法,喪事草率、沒棺木、沒供奉足夠飯、沒燒足量紙、哭靈人不熱鬧,進城隍門可是要受到鬼鄙視的。
黃隊長當然不能讓老母親被鄙視。
於是乎——
公雞三聲鳴,睡的正香甜妹兒與曉丫頭,被葉奶奶從從被窩裡撈起來,穿上一層毛衣毛褲,外套長袖衣裳。
「奶奶——」
「今天不做飯,趕緊去仙山。」
葉家前院的大榕樹下,張老祖與十多個山娃娃都在那裡,基本都在六歲以內。
很快,奶奶們在山娃娃們腦袋上帶上一頂白色尖帽子,手裡塞了一根蘆葦扎棒子,上面裹著白色的一層。
「這是什麼?」
「哭喪棒!甜妹兒真乖,到時候使勁兒哭就好,不哭會被抽屁股。」
甜妹兒:……
迷迷糊糊間,娃娃們都被抱著來到碧土村的一間大土屋。
吱呀——,大門與門柱窩擠壓摩擦的聲音,黃老太太的黑色大棺木,從屋裡運出,停在兩棵桑樹間。
院子被清掃的乾乾淨淨,棺木前放著火盆,盆後面鋪上一列列乾燥的大木板,木板上又鋪上一層棉布。
由黃隊長媳婦領頭,老人們坐在一旁監督,所有山娃娃們跟著或跪或坐或蹲,亂哭泣一團。笑就會真的被打哭,搗亂就直接揮出院子,不哭不鬧安安靜靜也沒事……
久違的一場喪事,似乎真的熱鬧起來。
聽人說,二碧山楊婆婆拒絕邀請,仍不願下山。
作者有話要說: 葉子:陸續碼下一章,抱緊仙女們暖。
**
家鄉冬天是真的冷,長這麼大,山下,08過淺淺毛毛雪,就沒下過雪。
而且溫度有時候不低,通常十度左右,甚至十多度,最高二十。但是有風跟沒風,就是冬天跟秋天的區別,-_-#
而且特別潮濕,高中我一袋餅乾放抽屜里,早上沒吃完忘記封,午飯後吃,已經軟綿綿的-_-#瓜子花生更是一袋一袋軟。
冬天若是不燙腳,或者用空調,或者湯婆子,或者熱水袋,葉子的腳睡一晚上都是冰涼的,冷風已經可以透過門縫窗逢,透過被子-_-#,除去空調,以上葉子全都有。
今天溫度最低,個位數。
熱水袋三個,湯婆子一個,燙腳天天,躲在被窩碼字,仙女們,快誇我^_^
第122章 深秋與牲口
甜妹子不認識黃老太太, 出於禮教, 還是努力擠出兩滴眼淚, 拉著三姐姐, 態度恭敬磕三響頭, 燒幾張黃色紙錢,然後乖乖坐在一邊, 安安靜靜望著灰濛濛的天空。
山娃娃們的午飯在碧土村食堂吃, 同種樣式的青磚靑瓦大房子, 熟悉的食材, 陌生的面孔,與不一樣味道。有娃娃甚至吵著鬧著要會村,直到一盤盤飯菜端上來。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