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袋袋曬乾的稻穀放到風谷車頂端的梯形入料口,再轉動搖柄,飽滿的穀粒從前面的漏斗流出來,穀殼癟粒則從後面飛了出去。

  顆顆充實、粒粒飽滿的穀粒留下,散發出誘人的清香,一袋又一袋,被裝進生產隊糧倉,用木板做隔空蹭,好好封存起來。

  看著稻穀入倉,再苦再累的經歷,都化成滿滿的幸福。尤其是村民們吃到一小碗香噴噴的新米粥,是大傢伙親手種植的,仿佛帶著陽光氣息,暖胃暖心。

  村民們一個個笑得合不攏嘴,在那幾天,村里三姑六婆的矛盾忽然減少。

  葉家自留地的紅薯也收進隊裡糧倉,如今『自留地』的存在有點尷尬。裡頭產糧,按照規定是隊裡的,但地還沒來得及回收。所以村裡有人種有人不種。

  也有人小聲議論:

  「聽說第六生產隊,當初地全部上繳。那些不肥沃的土地也全都放棄,如今雜草叢生,不像咱們村,把它留給咱們。」

  「這不,好多隊都沒有自留地。只有隊裡地與遺棄地,張隊長聽老人們意見,絕得這些小地,窮一點差一點小一點,不如隨村里折騰,哪知道有大食堂吶……」

  「那是因為碧山鎮地多,你去童家鄉瞅瞅,地里全是石頭塊……。」

  對於這地,葉老爺子抽著葉老三的屁股,讓他與大哥二哥,一起把紅薯種上,野芋頭也是,至於季節問題,管那麼多,能收多少是多少唄!

  碧山村主糧紅薯也熟啦!

  對此稻穀產量,相當壯觀。在碧山村所處地區,產量最高的是紅薯,苞谷洋芋也不錯,然後是水稻,最少的是小麥。

  圓圓的、憨憨的、凸凹的、雙胞胎三胞胎的紅薯,被一個個挖出,放倒竹筐或麻袋,全部堆滿,再一筐一筐抬入糧倉,一袋一袋,堆得整整齊齊,占據小半倉庫。

  哪怕是三歲小孩,那種成就感與喜悅感,難以用語言描述。

  而且,小樹林的土地廟舊址的地窖,也在滿滿擴大,考慮到公糧一事,張隊長將紅薯、苞谷、大米、洋芋、稻穀、泡菜,主食副食,都儲存一部分在地窖。

  然後將糧倉劃分兩區域,自己村的,需要上交公社的。包括豬、鴨、雞、鵝、魚等肉糧也一一點清楚。

  村人們要是抱怨伙食,羨慕鎮上的食堂,可以去倉庫裡頭看看,莫非他們想吃掉『紅心糧』?如此一來,大家不在惦記著大米白面,對於紅薯苞谷洋芋等雜糧,也吃的津津有味。

  尤其是看碧水村碧土村食堂飯菜也變簡單,而且味兒還不如他們,這時候就知道好的炊事員重要性。

  「還是咱們村好,過年有肉吃,聽說碧水村今年不殺豬。」

  「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啊,日子要先苦後甜,過得才有滋有味兒。」

  因為差距過大,每天村口,都有老婆婆老太太等,在它們倆村鬧騰,撒潑、打滾、哭豪、下跪,碧山村看得直樂呵。活都能幹得快一些,有對比才能有幸福感啊!

  在以往的農忙時節,各家各戶都不能這麼飽,果然紅星主義拯救他們!村民們幹活勁頭十足。

  張隊長很是欣慰,轉頭看見有的漢子,熱情積極詢問倆高中生技術員,關於『煉鋼幫忙』的事兒,又哭笑不得。

  否管再苦再累,困難再大,被熱浪炙烤中暑或天天豆腐渣刺激,崔玉濤與李勇峰愛國心一點不減,將飯桌都搬到五碧山腳下。

  僅僅此態度,就讓村里人刮目相看,哪怕白老爺子夏老爺子葉老爺子,這些千年老狐狸精,也不得不贊一句,年輕人毅力就是好,這就是此年代讀書人的一腔熱血,為國犧牲也絕對不會眨一下眼睛。

  崔玉濤與李勇峰講究『實事求是』,大隊長也派人來關心過,對於高爐量十分有意見。卻被李勇峰淡淡一句,「我知道碧山鎮大隊已經產鐵一千斤重,你們可以把它拉去市里縣裡,我老師有朋友學這個……」

  大隊長瞪他們一眼,鐵青臉離開,說是要去上頭打報告。

  李勇峰與崔玉濤互視一眼,苦笑搖頭。

  如今煉鐵,連技術指導員都不用。

  村里將就的是小高爐越多越好,樹越多越好,『鋼鐵』越多越好……隨便一個村,裡頭家家戶戶都是煉貼高手。

  煤炭不多,大家就到山上砍伐樹。

  生產隊的主要男勞力都拿著大鋸和斧頭到山上砍伐樹木,大樹被成片地砍伐下來,劈成柴,然後投進高爐里……

  而熱心婦女們,不說銅鎖鐵皮,她們將家裡水缸砸碎做耐火土,被子棉襖裹著高爐提供爐溫……

  至於農忙,有的稻穀都長秧也沒人在意,甚至有糧食作物爛在地里。

  如火如荼,熱血沸騰。

  一開始,很多隊很多村並不能煉鋼煉鐵,但是最近有一股妖風,跟上報糧食產量一樣,產白斤千斤萬斤鐵的隊層出不窮。

  傻子都明白裡頭水分。

  尤其是去觀摩過他們煉鋼法子的倆人。

  李勇峰與崔玉濤,急得鬍子拉渣、嘴角冒泡,衣服火燒洞,被白老太太縫縫補補,他們現在跟下地農民沒兩下,仍舊苦苦掙扎著堅守自己心裡的道德底線。

  張隊長嘆息一句道:

  「多虧兩位高中生同志來咱們村,否則現在恐怕,他們村也處處小高爐,黑煙滾滾飄。因為扛不住壓力啊!」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