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金色陽光灑落的山村彎路上,村民們踩著歡樂的節奏回到村里。不到一夕間,椒香充盈整個小村的角角落落,濃濃的、香香的、麻麻的。

  瞅著一背簍一背簍的收穫,寂靜了一天的碧山村,終於開始熱熱鬧鬧起來,就連農忙難得悠閒的瘦驢,也樂得伸長脖子亂叫,更不提那些活蹦亂跳的山娃娃們。

  老人們繼續享受著晚輩們的祝福。

  **

  次日凌晨四點,起得比雞早的甜妹兒,難得精神滿滿進入空間,呼吸著果香花香,享受著青山永不變的陽光洗滌,心情越來越好。

  先燒水、種樹、澆水、啃果子……然後在青山里跑一小圈,嚇壞許多山雀鳥蟲,再回到桑樹下,掛在一根橫著的粗枝條,輕輕一跳,作一百個熱身運動。

  再打拳走步練習小人舞,於此同時,腦子裡飛速運轉起來。

  九月十日,教師節。

  當然這節日在八五年,偉大種花祖國,宣布從那年開始的。

  前世這個時候,學校里送花的送花,送植物的送植物,送風鈴賀卡,哪怕是鄉鎮小學,也樣樣都有。

  因為重陽節,甜妹兒才知道九月十日快到啦,想起教師節,在西邊壩壩大食堂里,她的目光總不自覺瞄向夏老爺子。

  在重陽節,她終於發現,夏老爺子的目光,時不時看向二碧山那片小樹林,尤其是在吃過飯後。裡頭有內疚有孤寂有悲傷,複雜的讓她看不懂,壓抑的讓她心口難受。

  小樹林方向正是二碧山,裡頭是夏老爺子難忘的地方,那裡有他父母老婆兒子的墳頭。

  原本他想將親人們葬在離家近的地方,只是他家離村口近,那邊都是上好的土地,那時候的老村長沒同意。

  夏老爺子上二碧山的次數不多,但是他的目光,總是隱晦地看向二碧山,然後有刷一下,收回來。繼續吧嗒吧嗒抽著旱菸,吞雲吐霧,似乎後背的舊傷也感覺不到疼痛,或者是一種麻木。

  聽葉奶奶講一丟點故事的甜妹兒,只想給花點時間,給臭老頭師父,準備一個小驚喜,畢竟是教師節。

  只是這禮物是什麼?

  甜妹兒看向兩株山葡萄。

  為什麼是它,原因很簡單。她只是想要親自給他搭建一個葡萄架,種一株葡萄,因為紫葡萄最好吃,而且臭師父有個小院子。

  合適罷了。

  為此,葉奶奶葉爸爸葉媽媽很是贊成,葉老爺子很吃味兒,葉爸爸拍拍閨女的肩膀,道一句『葉家人尊師重道』,他會將做葡萄架的竹子,全都搬到夏家去。

  目標已定,計劃初成。

  不能著急,要一步一步精心準備。

  恰好今日也是晴空萬里、酷熱難耐的日子,卻正是曬鮮花椒的好天氣。在曬場上的甜妹兒,幫奶奶把鮮花椒里夾雜的葉子挑乾淨,才屁顛屁顛離開。

  怎麼搭葡萄架,葉老爺子板著臉講過,基本弄清楚,但還是得去偷看一眼村里唯一的實物。還要費心去找麻繩,因為搭建葡萄架,需要很多繩捆綁,家裡頭繩子不夠。

  恰好這兩點都在一個地方,張老爺子的專屬工作場地。旁邊就有好大的葡萄架,卻很少結果?卻是納涼的好去處。

  扎著沖天辮的甜妹兒,特意穿著多補丁的衣裳,兜著歡呼跳躍的心情,往村裡頭木匠工作點蹦噠跳去。

  約莫二十分鐘,她終於來到一片小平壩上方,綠油油的藤蔓將陽光阻止在外,而張老爺子正坐在其中,快而不慌忙碌著。

  仔細瞅著葡萄家的甜妹兒,靜靜不說話,不去打擾張老爺子專心致至的工作。瞟完葡萄架後,再悄無聲息轉一圈,找一下打麻繩的紡車。

  說到麻繩,這是村里必不可少的東西,它存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籬笆、打草簾、結網兜、納鞋底,穿箅子,扎笤帚……等等。

  在生產隊成立之前,各家各戶除去用錢買麻繩、用東西換麻繩,更多是自己搓麻繩。

  搓麻聲不容易,需要捲起褲管,將兩匹麻放在小腿上用手掌搓,一邊搓一邊往手掌心吐唾沫,一年四季,家裡頭好多人,都戳得腿紅紅的。

  生產隊建立後,打麻繩工具有啦,方便很多,村里麻一堆堆,麻繩再也不缺,對此,人人都感激張老爺子。

  打麻繩紡車,是由一米多長的一段叉木,一頭立起一個木樁。木樁上與叉木相向安有一個兩頭是木頭十字花,中間用木條連接起來的輪狀風車,像個沒把的轆轤架子。

  甜妹兒按照爺爺的描述,與大致方位,對眼前的木製紡車點點頭。

  一定就是它啦!

  此刻,敲敲打打的張老爺子,終於修好手裡的農具,抬起頭看著安靜的小娃娃,笑眯眯問道:

  「甜妹兒,來張爺爺這裡幹啥?」

  作者有話要說:  葉子:抱緊你們,麼麼噠^_^

  **

  我們大學宿舍不許養寵物,我們偷偷摸摸養一隻烏龜,在陽台上,特別膽小又爆脾氣,當然它分人的。

  每次一聽到人的大動靜,比如故意的腳步聲,它立馬做縮頭烏龜。直到知道不是外人,就把脖子伸出來,似乎很生氣,眼睛與頭,在跟著你轉動。

  這時候要是你取餵它,它會張開嘴巴向你撲來,不是吃食物,是咬你,但是朋友也就是陌生人,就乖乖吃東西,……………簡直典型殺熟!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