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頁
洗完臉漱完口後的甜妹兒,咕嚕咕嚕喝著甜味南瓜湯,啃著軟香南瓜餅,待肚子裡有東西後,歪頭對忙活的葉媽媽認真問道。
葉媽媽跟葉奶奶吃完飯後,雖沒去隊裡,但也沒閒著,一大早就去碧山腳下割草,來來回回,挑了四籮筐回來,在院子裡曬著哩!
「你先別急著進去,等你爸你哥回來,清點一下東西,再進去,萬一這監督隊明天一大早就輪到咱村了呢!」
葉媽媽阻止了甜妹兒的積極行動,把這事兒靠後,反正她在家看著閨女,也不怕她惹出啥禍事來。
「奶,你扯草幹嘛?」
吃飽喝足的甜妹兒,一邊逗弄著吐奶泡泡的小五,一邊好奇問道。
「編草蓆!」葉奶奶抬頭瞅她一眼道。
屋裡頭需要草蓆蓋住山藥井,家裡晾曬糧食也需要草蓆,夏季睡覺也常用草蓆。
而村裡頭的草蓆,都是自己編的,山裡頭又不缺草,這年頭,各家各戶都有一個巧席匠。編草蓆的工具很簡單,一疙瘩麻繩,一把小剪刀,再來一個穿線的綹錐。
她先將草像小娃娃們列隊般排成一排,再用細麻繩串著草。大約兩個多小時,一張張草蓆就編成了。之後,就是掛在牆上晾曬時間。
「媽,你在幹啥呢?」
和小五大眼瞪小眼會兒,甜妹兒又轉過頭打擾她媽去。
「準備剝桐籽啊,這可是你打的桐子,忘記了嗎?」
葉媽媽拿出一木桶,把綠色的桐子們統統放進去。
這桐油雖好,但剝桐籽卻非常麻煩。
剝前需要在水裡泡著,而且泡的時間長容易腐爛,時間太短,殼又不軟,太長,容易腐爛,而且,籽殼會把手染黑。
把桐子泡好後,看著無聊的甜妹兒,葉媽媽想了一下,交給她一個協助任務——曬紅薯、南瓜、鹹魚。
「甜妹兒,來幫媽曬糧!」
「好啊!」
甜妹兒蹦蹦跳跳跟著她回廚房。
不多一會兒,就拿雙手抱出一木盆鹹魚,它們都是被刨去魚腮內臟,然後被鹽水泡過的。
甜妹兒撅著屁股,把魚一個接一個放在大太陽下暴曬。
廚房裡頭,葉媽媽拿出南瓜,將它們全部切開,掏出裡面的南瓜瓤和南瓜子,放到一邊,然後切成薄薄的環形南瓜片。
「媽!我來曬南瓜哩!」
又是一木盆新鮮的南瓜片,一個接一個放在太陽底下。
的虧今個兒太陽大,夠家家戶戶曬吃的糧,好偷偷摸摸藏起來。
鍋裡頭的紅薯也煮的差不多八成熟了,煮熟後曬的紅薯有嚼勁兒、味道更好吃。
葉媽媽將它們用刀削成一片片,然後抱著裝著紅薯片的木盆,來到院子裡,跟甜妹兒一起曬糧食。
炙熱的太陽下,院子裡曬滿了帶著希望的糧食。
***
夏季驕陽似火,白日裡,連風都是燙人的,再加上本來的超高溫度,沒幾分鐘,就會熱出一身大汗。
儘管這樣,部分村民,尤其是老人們,個個喜笑顏開,眼睛都眯成一條縫,干起活來也很有幹勁兒。
太陽熱點好啊!
看這樣子,今個兒,家裡頭的婆娘們就能多曬點糧,再藏起來。
老人們都受過混亂年代的苦。
對他們來講,糧食就是命根子,很多少都不願意全部上繳,咱怕留一麻袋玉米渣,半夜裡睡覺都安穩些。
當然,村裡頭的年輕一輩,也有不少像葉三叔的年靑男女,朝氣蓬勃,充滿熱血活力,一心想干頂天立地大事兒。
他們心裡自是善的,但目光沒有大多數老人看的長遠,想的周全。
碧山村孝風濃郁,胳膊擰不過大腿,今日隊裡頭請假的人,一茬又一茬。
大家心裡頭明白,見面哈哈一笑,但誰也不會明面說出來,最多交好的或親戚近的,暗地裡嘀咕呢喃幾句。
村子東邊,當記工員報出今日請假人數的時候,屋裡頭忽然安靜了。
通知家裡頭、親戚、交好鄰居的隊裡小幹部們,渾身有些不自在,看著張隊長的目光也有點兒閃閃躲躲。
會議一開口,張隊長就睜眼說瞎話,「前晚暴雨夜,咱們村為了逮魚上交,竟然生病的人如此之多!」
「噗呲噗呲——」
張隊長這話一出,剛才還不自在的小幹部們,一個個笑得東倒西歪,被他眼一瞪,連忙捂住嘴,發出壓抑憋悶的笑聲。
好一會兒,出納員從麻布袋上站了起來,他拿出自己特有的記事本,開始吧啦吧啦,匯報糧倉情況。
「……紅薯一千二百三十斤,洋芋七百六十斤,小麥兩百三十斤,玉米……公雞二十一隻,母雞……咱們村的水稻近幾日成熟……」
這年頭的糧食產量有限。
單說這小麥,碧山村里,最好的土地,每年畝產約莫七八十斤,平均四五十斤,最差僅有一二十斤。
但是在公社或大隊長,多數村生產隊長上報畝產一百斤,甚至有的報畝產五百斤,這多出的糧食,到時候該如何填補呢?
張隊長搖頭嘆息一聲,環視四周,語氣嚴肅道:「昨夜裡,竟有隊裡是半夜交糧,監督員已分成四五個小組。按照他們查探的速度,明日下午或晚上,很有可能就到碧山村,到時候不僅會檢查村民們的家裡頭,還會看咱們倉庫……」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葉媽媽跟葉奶奶吃完飯後,雖沒去隊裡,但也沒閒著,一大早就去碧山腳下割草,來來回回,挑了四籮筐回來,在院子裡曬著哩!
「你先別急著進去,等你爸你哥回來,清點一下東西,再進去,萬一這監督隊明天一大早就輪到咱村了呢!」
葉媽媽阻止了甜妹兒的積極行動,把這事兒靠後,反正她在家看著閨女,也不怕她惹出啥禍事來。
「奶,你扯草幹嘛?」
吃飽喝足的甜妹兒,一邊逗弄著吐奶泡泡的小五,一邊好奇問道。
「編草蓆!」葉奶奶抬頭瞅她一眼道。
屋裡頭需要草蓆蓋住山藥井,家裡晾曬糧食也需要草蓆,夏季睡覺也常用草蓆。
而村裡頭的草蓆,都是自己編的,山裡頭又不缺草,這年頭,各家各戶都有一個巧席匠。編草蓆的工具很簡單,一疙瘩麻繩,一把小剪刀,再來一個穿線的綹錐。
她先將草像小娃娃們列隊般排成一排,再用細麻繩串著草。大約兩個多小時,一張張草蓆就編成了。之後,就是掛在牆上晾曬時間。
「媽,你在幹啥呢?」
和小五大眼瞪小眼會兒,甜妹兒又轉過頭打擾她媽去。
「準備剝桐籽啊,這可是你打的桐子,忘記了嗎?」
葉媽媽拿出一木桶,把綠色的桐子們統統放進去。
這桐油雖好,但剝桐籽卻非常麻煩。
剝前需要在水裡泡著,而且泡的時間長容易腐爛,時間太短,殼又不軟,太長,容易腐爛,而且,籽殼會把手染黑。
把桐子泡好後,看著無聊的甜妹兒,葉媽媽想了一下,交給她一個協助任務——曬紅薯、南瓜、鹹魚。
「甜妹兒,來幫媽曬糧!」
「好啊!」
甜妹兒蹦蹦跳跳跟著她回廚房。
不多一會兒,就拿雙手抱出一木盆鹹魚,它們都是被刨去魚腮內臟,然後被鹽水泡過的。
甜妹兒撅著屁股,把魚一個接一個放在大太陽下暴曬。
廚房裡頭,葉媽媽拿出南瓜,將它們全部切開,掏出裡面的南瓜瓤和南瓜子,放到一邊,然後切成薄薄的環形南瓜片。
「媽!我來曬南瓜哩!」
又是一木盆新鮮的南瓜片,一個接一個放在太陽底下。
的虧今個兒太陽大,夠家家戶戶曬吃的糧,好偷偷摸摸藏起來。
鍋裡頭的紅薯也煮的差不多八成熟了,煮熟後曬的紅薯有嚼勁兒、味道更好吃。
葉媽媽將它們用刀削成一片片,然後抱著裝著紅薯片的木盆,來到院子裡,跟甜妹兒一起曬糧食。
炙熱的太陽下,院子裡曬滿了帶著希望的糧食。
***
夏季驕陽似火,白日裡,連風都是燙人的,再加上本來的超高溫度,沒幾分鐘,就會熱出一身大汗。
儘管這樣,部分村民,尤其是老人們,個個喜笑顏開,眼睛都眯成一條縫,干起活來也很有幹勁兒。
太陽熱點好啊!
看這樣子,今個兒,家裡頭的婆娘們就能多曬點糧,再藏起來。
老人們都受過混亂年代的苦。
對他們來講,糧食就是命根子,很多少都不願意全部上繳,咱怕留一麻袋玉米渣,半夜裡睡覺都安穩些。
當然,村裡頭的年輕一輩,也有不少像葉三叔的年靑男女,朝氣蓬勃,充滿熱血活力,一心想干頂天立地大事兒。
他們心裡自是善的,但目光沒有大多數老人看的長遠,想的周全。
碧山村孝風濃郁,胳膊擰不過大腿,今日隊裡頭請假的人,一茬又一茬。
大家心裡頭明白,見面哈哈一笑,但誰也不會明面說出來,最多交好的或親戚近的,暗地裡嘀咕呢喃幾句。
村子東邊,當記工員報出今日請假人數的時候,屋裡頭忽然安靜了。
通知家裡頭、親戚、交好鄰居的隊裡小幹部們,渾身有些不自在,看著張隊長的目光也有點兒閃閃躲躲。
會議一開口,張隊長就睜眼說瞎話,「前晚暴雨夜,咱們村為了逮魚上交,竟然生病的人如此之多!」
「噗呲噗呲——」
張隊長這話一出,剛才還不自在的小幹部們,一個個笑得東倒西歪,被他眼一瞪,連忙捂住嘴,發出壓抑憋悶的笑聲。
好一會兒,出納員從麻布袋上站了起來,他拿出自己特有的記事本,開始吧啦吧啦,匯報糧倉情況。
「……紅薯一千二百三十斤,洋芋七百六十斤,小麥兩百三十斤,玉米……公雞二十一隻,母雞……咱們村的水稻近幾日成熟……」
這年頭的糧食產量有限。
單說這小麥,碧山村里,最好的土地,每年畝產約莫七八十斤,平均四五十斤,最差僅有一二十斤。
但是在公社或大隊長,多數村生產隊長上報畝產一百斤,甚至有的報畝產五百斤,這多出的糧食,到時候該如何填補呢?
張隊長搖頭嘆息一聲,環視四周,語氣嚴肅道:「昨夜裡,竟有隊裡是半夜交糧,監督員已分成四五個小組。按照他們查探的速度,明日下午或晚上,很有可能就到碧山村,到時候不僅會檢查村民們的家裡頭,還會看咱們倉庫……」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