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頁
梅刺史回頭掃了一眼,卻見曹祭酒正喜形於色朝他點頭哈腰走過來,把成績記錄也遞上來,躬身道:
「回稟大人,考生成績已出來,今年和往年並無二樣,畫僧們依舊排在第一位。」
「恩。」梅刺史倒也沒看出有什麼問題,但是怕出亂子還是擺了擺手,「走,都隨我下去看一眼。」
「是。」
梅刺史話音一落,一眾官員應承著跟在他的身後去到街道上看了一圈學生們的畫作。
只見有不少精彩畫作竟然都是出自普通學子之手,但評定的成績卻僅僅是丙級,甚至所有的普通畫師,成績竟然都在丙或以下,連個乙等都沒得上。
曹祭酒此時依舊滿面春風跟永虛和尚走在後頭,時不時斜眼甩去楊硯青兩記刀子眼。
楊硯青:「......」
楊硯青此時已回到官員隊伍中,嘴唇泛白臉色鐵青亦步亦趨向前踱著,還有不遠處的趙司業需被人攙扶著才能走,走路飄飄蕩蕩的。
楊硯青和趙司業二人其實早就料到本畫院的考官定會故意給畫僧高分,但考官隊伍中還有半成是晉昌畫院和其他書畫院派出的考官。
楊硯青怎也沒想到一貫跟曹祭酒是死對頭,且還在考官中占大頭的晉昌畫院的人,竟然也被曹祭酒給收買了。
梅刺史此刻站在一眾畫作前,他沉著臉隨便抬手指了一張得了甲等卻技藝平平的畫作,還有一張只評為丙級卻明顯更勝一籌的畫作問節度使王:
「曹川,你怎麼看這兩幅畫?」
節度使王曹川撓了撓頭,一改平日大嗓門,小聲道:「嵩嵩啊,我......」
梅刺史偏開頭,「咳......」
「哦,刺,刺史大人......」曹川又壓了壓聲音,「其實我看不懂這些......」
梅刺史:「......」
說話間斗琴場那邊忽然也傳來騷動,聽著竟也是百姓抱不平的聲音,定是成績也張貼出來了。
梅刺史黑著臉瞪節度使王一眼,當即又帶著官員們去了東邊考場,然而當眾人發現之前那個用一首琵琶曲撼人心魄一鳴驚人的俊俏小樂師,不僅沒得第一,反而還排在了倒數。
官員們紛紛搖頭交頭接耳,此時大夥也心知肚明有人背後左右成績,但誰都不敢多言,畢竟敦煌畫院雖說是官辦,但誰人不知這畫院根本就是曹家的,而曹氏一族連朝廷都忌憚,誰又敢多說什麼呢。
梅刺史此時快把曹川的臉上盯出個洞,「曲子彈得是好是壞,這你總能聽得出吧!」
曹川:「......」
梅刺史一甩袖子徑直回去台上坐下了,不時眺望兩眼西邊考場動靜,每次曹川遞來的茶都拒絕了。
石雕考場這邊的速度相對慢一些,但此時不論是二十多人的畫僧隊伍還是僅四人的普通學子們也都在進行最後收尾了。
畫僧這一隊自打開考後便寸陰必爭馬不停蹄,竭力往石頭上雕出更多小佛像,可能是為求多求快,在精細和精美上遜色不少。
而普通學子這邊只雕了一個四面佛像,但卻是一人雕的,其他三人全去雕蓮花底座了,貌似沒什麼看頭,但圍觀在「四面佛」周圍的百姓卻最多。
時不時就能聽到人們傳出暗嘆聲,稱讚四面佛雕得精美絕倫難得一見,但不時也會傳來嘆息聲,畢竟距題目要求的「千面佛」是十萬八千里了,再精美也拿不了第一。
然而沒過多久,人群竟突然躁動起來:
「快看快看!」
「天吶!是千面佛,千面佛!」
「四面佛竟然變千面佛了!」
「神作,真是神作啊!」
「佛光!我看到佛光了!」
......
......
......
原本還算寂靜的石雕考場像被人投了炮仗般排排乍響,沸騰一片。
台上官員們都以為出了岔子,嚇得全從椅子上彈起身跟著梅刺史和節度使王二位大人跑去西邊雕塑考場望著已雕成的兩座佛像。
只見畫僧們雕的千佛像中規中矩絕對也稱得上佳作,但此時再和一旁普通畫師們雕出佛像對比,卻再也比不過了......
原本的四面佛還是端坐蓮花之中,但讓人驚嘆的是,那四個畫師從手推車上搬下的竟是幾面高大銅鏡且插入了蓮花底座中圍著四面佛繞了半圈,而銅鏡的造型又神似蓮花花瓣伸展而出,竟無一絲違和,此刻一同照耀佛像,便形成了眾人眼中看到的千佛,甚至是無數個佛。
更絕的是蓮花底座下方還雕出了能注水的「湖面」,此時波光水面不僅映出佛像更映入湛藍天空,有人看到佛光便是陽光攝入其間散射出的七彩光影,真可謂美輪美奐鬼斧天工,甚至已有不少百姓以為佛祖顯靈紛紛跪地叩拜。
楊硯青看著柳六的千面佛一時也被震撼住,心中滿是佩服,但一瞧柳六此時正踮著腳往對麵茶鋪不停看著,似沖一人綻放了笑顏,楊硯青順視線望去,果然見頭戴面具的墨蹤不僅正瞧著柳六還抬手沖其揮了揮手。
楊硯青:「......」
楊硯青剛恢復血色的臉頰又瞬間變回了蠟白......
曹祭酒這邊拉著永虛和尚的胳膊傻了眼,手顫抖起來,直到永虛和尚低聲提醒了一句,「他們拿不了第一。」
永虛和尚的話自然得到「應驗」,考官之後的評定依舊是佛教派的千佛像博得頭籌,但是剛一張榜就有老百姓開始往成績榜上扔各色蔬菜了,還好有足夠兵士上前制止,最後為避免場面失控,梅刺史立刻宣布了大考結束。
「回稟大人,考生成績已出來,今年和往年並無二樣,畫僧們依舊排在第一位。」
「恩。」梅刺史倒也沒看出有什麼問題,但是怕出亂子還是擺了擺手,「走,都隨我下去看一眼。」
「是。」
梅刺史話音一落,一眾官員應承著跟在他的身後去到街道上看了一圈學生們的畫作。
只見有不少精彩畫作竟然都是出自普通學子之手,但評定的成績卻僅僅是丙級,甚至所有的普通畫師,成績竟然都在丙或以下,連個乙等都沒得上。
曹祭酒此時依舊滿面春風跟永虛和尚走在後頭,時不時斜眼甩去楊硯青兩記刀子眼。
楊硯青:「......」
楊硯青此時已回到官員隊伍中,嘴唇泛白臉色鐵青亦步亦趨向前踱著,還有不遠處的趙司業需被人攙扶著才能走,走路飄飄蕩蕩的。
楊硯青和趙司業二人其實早就料到本畫院的考官定會故意給畫僧高分,但考官隊伍中還有半成是晉昌畫院和其他書畫院派出的考官。
楊硯青怎也沒想到一貫跟曹祭酒是死對頭,且還在考官中占大頭的晉昌畫院的人,竟然也被曹祭酒給收買了。
梅刺史此刻站在一眾畫作前,他沉著臉隨便抬手指了一張得了甲等卻技藝平平的畫作,還有一張只評為丙級卻明顯更勝一籌的畫作問節度使王:
「曹川,你怎麼看這兩幅畫?」
節度使王曹川撓了撓頭,一改平日大嗓門,小聲道:「嵩嵩啊,我......」
梅刺史偏開頭,「咳......」
「哦,刺,刺史大人......」曹川又壓了壓聲音,「其實我看不懂這些......」
梅刺史:「......」
說話間斗琴場那邊忽然也傳來騷動,聽著竟也是百姓抱不平的聲音,定是成績也張貼出來了。
梅刺史黑著臉瞪節度使王一眼,當即又帶著官員們去了東邊考場,然而當眾人發現之前那個用一首琵琶曲撼人心魄一鳴驚人的俊俏小樂師,不僅沒得第一,反而還排在了倒數。
官員們紛紛搖頭交頭接耳,此時大夥也心知肚明有人背後左右成績,但誰都不敢多言,畢竟敦煌畫院雖說是官辦,但誰人不知這畫院根本就是曹家的,而曹氏一族連朝廷都忌憚,誰又敢多說什麼呢。
梅刺史此時快把曹川的臉上盯出個洞,「曲子彈得是好是壞,這你總能聽得出吧!」
曹川:「......」
梅刺史一甩袖子徑直回去台上坐下了,不時眺望兩眼西邊考場動靜,每次曹川遞來的茶都拒絕了。
石雕考場這邊的速度相對慢一些,但此時不論是二十多人的畫僧隊伍還是僅四人的普通學子們也都在進行最後收尾了。
畫僧這一隊自打開考後便寸陰必爭馬不停蹄,竭力往石頭上雕出更多小佛像,可能是為求多求快,在精細和精美上遜色不少。
而普通學子這邊只雕了一個四面佛像,但卻是一人雕的,其他三人全去雕蓮花底座了,貌似沒什麼看頭,但圍觀在「四面佛」周圍的百姓卻最多。
時不時就能聽到人們傳出暗嘆聲,稱讚四面佛雕得精美絕倫難得一見,但不時也會傳來嘆息聲,畢竟距題目要求的「千面佛」是十萬八千里了,再精美也拿不了第一。
然而沒過多久,人群竟突然躁動起來:
「快看快看!」
「天吶!是千面佛,千面佛!」
「四面佛竟然變千面佛了!」
「神作,真是神作啊!」
「佛光!我看到佛光了!」
......
......
......
原本還算寂靜的石雕考場像被人投了炮仗般排排乍響,沸騰一片。
台上官員們都以為出了岔子,嚇得全從椅子上彈起身跟著梅刺史和節度使王二位大人跑去西邊雕塑考場望著已雕成的兩座佛像。
只見畫僧們雕的千佛像中規中矩絕對也稱得上佳作,但此時再和一旁普通畫師們雕出佛像對比,卻再也比不過了......
原本的四面佛還是端坐蓮花之中,但讓人驚嘆的是,那四個畫師從手推車上搬下的竟是幾面高大銅鏡且插入了蓮花底座中圍著四面佛繞了半圈,而銅鏡的造型又神似蓮花花瓣伸展而出,竟無一絲違和,此刻一同照耀佛像,便形成了眾人眼中看到的千佛,甚至是無數個佛。
更絕的是蓮花底座下方還雕出了能注水的「湖面」,此時波光水面不僅映出佛像更映入湛藍天空,有人看到佛光便是陽光攝入其間散射出的七彩光影,真可謂美輪美奐鬼斧天工,甚至已有不少百姓以為佛祖顯靈紛紛跪地叩拜。
楊硯青看著柳六的千面佛一時也被震撼住,心中滿是佩服,但一瞧柳六此時正踮著腳往對麵茶鋪不停看著,似沖一人綻放了笑顏,楊硯青順視線望去,果然見頭戴面具的墨蹤不僅正瞧著柳六還抬手沖其揮了揮手。
楊硯青:「......」
楊硯青剛恢復血色的臉頰又瞬間變回了蠟白......
曹祭酒這邊拉著永虛和尚的胳膊傻了眼,手顫抖起來,直到永虛和尚低聲提醒了一句,「他們拿不了第一。」
永虛和尚的話自然得到「應驗」,考官之後的評定依舊是佛教派的千佛像博得頭籌,但是剛一張榜就有老百姓開始往成績榜上扔各色蔬菜了,還好有足夠兵士上前制止,最後為避免場面失控,梅刺史立刻宣布了大考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