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知道沈雨燃去了虎丘山,去了西湖,去了錢塘。

  這些地方他年少時也曾走過,如今沈雨燃去見識她曾見過的風景,自然是好事。

  可惜……

  蕭明徹仍然不時去別苑轉悠,可惜別苑裡人去樓空。

  時序漸進入冬,沈雨燃養的菊花都凋謝了,院子裡又恢復了往常的冷寂。

  他當然可以一聲令下,讓花匠們忙活起來,可那有什麼意思?

  沈雨燃不在,院子裝點得再鮮艷又如何?

  等到她回來之時,自是春暖花開,萬物崢嶸。

  「王爺,該進宮了。」見蕭明徹靜靜坐在窗前,長樂上前恭敬道。

  又值除夕,宮中夜宴。

  梁王起事,應該就在今夜了。

  處理好了梁王,他迎娶沈雨燃的事,也能順當許多了。

  蕭明徹收斂神情,更衣過後,動身前往京城。

  去歲除夕,他曾以庶人的身份赴宴,席間無人搭話。

  不過一年的時間,宮中格局大變,靜王蕭明承身死,他從庶人變成了越王。

  冬日裡天黑得早。

  蕭明徹進了宮門,冷眼瞥了巡查的侍衛。

  果然,今夜當值的禁軍頭目,都是效忠於梁王的人。

  他神情自若地步入皇宮。

  因是除夕,宮中各處張燈結彩,宮燈明亮,整座皇宮喜慶而威儀。

  一切看起來風平浪靜。

  待到欽安殿時,梁王和康王已經到了,見到蕭明徹,兩人都是俱是心懷鬼胎。

  梁王意在謀反,自不必說。康王納了徐宛寧為側妃,在蕭明徹跟前更是抬不起頭。

  蕭明徹神情平和,同這兩位兄弟虛與委蛇地打了招呼,然後淡然落座。

  沒多時,榮安和睿安兩位公主也到了,睿安還極為難得地帶了駙馬崔既源入宮。

  吉時將近,帝後攜後宮嬪妃抵達。

  雖然今年死了一個兒子,今年的家宴依舊看起來其樂融融。

  酒過三巡,蕭明徹漫不經心地飲著酒,梁王狀若不經意地起身,往殿外走去。

  殿內眾人依舊歡快地宴飲著,蕭明徹放下酒杯,眸色漸深。

  一炷香之後,梁王一襲戎裝,率領著幾百禁軍,徑直奔往欽安殿。

  守護欽安殿的侍衛見梁王和禁衛軍統領韓江氣勢洶洶地前來,一時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疑惑道:「王爺,韓統領,陛下還在殿中,你們這是?」

  梁王眸色深邃,韓江道:「陛下為庶人蕭明徹所蒙蔽,誅殺親子,既非仁君,更非慈父,今夜,王爺要清君側,正超綱。」

  片刻的詫異過後,侍衛拔劍相對:「你們想造反……」

  話音剛落,遠處一道弓弩飛來,將那擋路的侍衛穿了個透!

  第311章 退位讓賢

  欽安殿裡,皇帝聽到內侍的通傳,喝了半宿的酒意剎那間醒了。

  皇后手中的筷子落到了地上,驚訝道:「你說什麼?梁王和韓統領帶弓箭手包圍了欽安殿?」

  驚詫之下,皇后聲音有些尖利,欽安殿內還在宴飲的一眾嬪妃聽到這句話,紛紛嚇得尖叫起來。

  弓箭手?造反?

  皇帝依舊保持著鎮定,他放下手中的筷子:「不過是幾個雜兵造反,慌什麼。」

  皇后深吸了一口氣,重新維持著一國之母的威儀。

  殿內其他人見龍顏震怒,饒是心中慌亂,也不敢再言,只是個個面色慌亂。

  一直在暗處守護皇帝的潛龍衛在此時現身,執刀護衛在帝後身旁。

  皇后的目光在大殿內逡巡,發覺不知什麼時候,蕭明徹不知什麼時候沒了蹤跡,她心中頓時有數了,迅速平靜了下來,朝榮安望去,示意她不必驚慌。

  「梁王是要謀反嗎?溫貴妃可真會養兒子,一個兩個的,都不安分啊。」

  自從靜王死後,溫貴妃大病了一場,連除夕夜宴也未曾出席。

  皇帝亦察覺到了蕭明徹不在殿內,他望向仍在大殿內的康王:「恆兒,你出去問問你二哥,圍攻欽安殿,是想做什麼?」

  「兒、兒臣出去?」康王沒想到皇帝會點自己的名,驚慌之下看向姚妃。

  姚妃跟梁王並無牽扯,自是不知今晚梁王發難。

  以她推斷,梁王並無弒父的膽子,但他必然不會讓其他皇子活著。

  蕭明徹不知去向,皇帝居然點了康王的名,愈發害怕康王一出去,便會受害。

  當下姚妃顧不得許多,忙起身朝皇帝跪下。

  「陛下,恆兒年幼,未曾見過這般兇險,梁王氣勢洶洶,恆兒倘若出去,恐怕會為他所害。」

  康王是姚妃的指望,亦是睿安公主的指望,見狀睿安公主亦起身跪下。

  「父皇,兒臣去問問二哥,他到底想幹什麼?」榮安公主忽然站起身。

  皇后正要阻止,榮安竟然已經往殿外走去。

  「蕭妙瑾,你站住。」皇后急道。

  就算蕭明徹留有後手,這會兒跑出去不是撞到梁王的槍口上嗎?

  榮安公主沒有絲毫猶豫,徑直往外走去。

  一出大殿,冷冽的寒風迎面吹來,欽安殿本來的侍衛和潛龍衛悉數站住廊下,與不遠處的梁王叛軍對峙。

  「妹妹怎麼出來了?」梁王披甲執劍,陰惻惻地看向榮安,「蕭明徹呢?準備躲在你後面當縮頭烏龜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