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弄乾淨一切,他收起帕子,將剛才砸他的石頭扔進井裡。

  而後火速爬上了隨從最開始所在的那棵大樹,躲進了樹冠中。

  沈成安愜意地從山洞出來,找了一圈沒看到隨從,又不敢放聲大喊。

  想著對方應是怕冷,找地方躲了起來,忍不住低罵一句:「這狗奴才!明日找到他絕不輕饒!」

  沈從藍望著樹下漸漸遠去的沈成安,又遠遠看了一眼從山洞離去的女子身影,眸光漸沉。

  許久後,後花園徹底恢復了靜穆。

  沈從藍跳下來,快步回了自己屋子。

  抱惜苑的兩個貼身小廝在外屋睡得正香,聽到屋內一聲巨響,猛然驚醒,翻身就往裡面跑。

  只見沈從藍捂著腦袋,正躺在地上哇哇大哭。

  兩個小廝唬了一跳,一個飛快去找府醫、通知沈晏之,一個趕緊上前查看情況。

  沈從藍被扶著坐起來,哭得上氣不接下氣。

  小廝哄了許久,這才弄清楚,原來是沈從藍夢到有鬼怪來抓他,嚇得滾下了床。

  不慎磕在了床腳上,碰傷了後腦勺。

  沈晏之剛從郁秀院回到自己屋內,聽聞沈從藍受了傷,比府醫趕來得還要快。

  見沈從藍滿頭是血,哭得面紅眼腫,當即心疼不已。

  像哄孩子一樣不停溫聲哄他。

  府醫一路小跑趕來,給沈從藍檢查包紮後,確認並無性命之憂。

  沈晏之還是不放心,直接留在了抱惜苑。

  他屏退兩個小廝,坐在榻邊,輕拍沈從藍後背,低聲給他講起了兩個人小時候的故事。

  沈從藍瞪眼看著沈晏之。

  「大哥,故事裡的哥哥為什麼這麼疼自己的弟弟?」

  沈晏之揉了揉他的腦袋,微微一笑,伸手幫他掖好了被角。

  「因為弟弟和哥哥身上流著一樣的血,是哥哥在這個世上最親的親人。」

  「所以,哥哥很小就發誓,要一輩子保護好弟弟。」

  當初,母親固執地認為,是因為她懷了沈從藍不能伺候父親,才讓妾室有機可乘的。

  她為此遷怒於沈從藍,自小就對他不管不問。

  一心禮佛後,住在佛堂久了,更是走火入魔一般,每日只想吃齋念佛,對他們兄弟二人關心甚少。

  那個受寵的妾室被送走後,父親和母親離了心,又忙於公務,同樣無暇陪伴關心他們。

  他忽然發現,他有雙親,卻沒雙親的眷懷。

  偌大的沈府,無人全身心疼他、愛他。

  他不想沈從藍和他一樣,於是,看著小小的沈從藍,他決定,當一個世上最好的大哥。

  往事浮上心頭,滿目瘡痍。

  他倏然頓住,低垂下眼皮。

  「可是哥哥很失敗,最終還是沒保護好弟弟,害得弟弟被壞人欺負,變成了孩童。」

  這是他從小護在羽翼下的弟弟。

  他曾無數次想像過沈從藍長大後的樣子,瀟灑翩翩,亦或者英姿勃發。

  唯獨沒想過,對方會變成一個連睡覺都會從床上跌下來的痴兒。

  「誰說你失敗了?」

  清晰低沉的聲音,還藏著若有若無的笑意。

  沈晏之錯愕抬首,脊背僵直,眸光猛震。

  榻上人臉上的純真無邪已經褪得一乾二淨,漆黑如墨的眸子似乎在燃燒著熊熊烈火,灼亮逼人。

  「在我心中,你是世上最好的大哥。」

  第104章 當年

  趁著當前這個機會,沈從藍把沈晏之被俘後,到他失憶前的那段回憶,低聲敘述了一遍。

  當時,沈晏之被俘的消息傳到沈家,沈母當場就昏死病倒了。

  沈父立馬進宮去求見皇上。

  皇上的意思很明確,他很惋惜此事的發生,但是出於大局考慮,不可能為了一個臣子而動用國庫銀子。

  沈父也明白此理。

  他懇求景崇帝允許他自己籌錢贖人。

  景崇帝當即同意,並允諾,只要他能籌夠銀子,可派一支御林軍護送他去邊疆贖人。

  沈父開始為此事到處奔波。

  翰林院院首也出面幫忙。

  只因沈晏之被俘,是出門處理翰林院的公務所致。

  沈晏之中了探花,成為翰林編修後,負責史書纂修。

  前朝史書有一段缺失,翰林院想盡辦法也沒補齊,一直在尋相關文書和知情人。

  聽聞邊疆小城有個老者知道缺失的那段記載。

  但那老者已病危,時而清醒時而昏迷。

  只能在清醒時,隱約說出一些含糊不清的詞,邊疆的官吏去了幾次,都沒聽懂這些詞的意思。

  翰林院不願錯過這麼好的機會,想找人去邊疆,弄清楚老者所述之事。

  沈晏之身強力壯,且有拳腳功夫在身,又熟悉史書,是最合適的人選。

  他接下這件事後,為了不耽誤時間,並未乘坐馬車,而是帶著侍衛,火速騎馬去了邊疆。

  到了地方,在那住了半個月,趕在老者病逝前,通過老者清醒時含糊不清地講述,總算弄清楚了缺失的史料。

  完成一切後,他提前把東西飛鴿傳書送回翰林院,自己帶著侍衛,準備打馬返回京都。

  剛出城沒多久,遇到了來偷襲的東羌軍隊,這才意外被俘。

  翰林院首不希望沈晏之這樣的棟樑之材被毀掉,帶動翰林院的人籌了不少銀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