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頁
那時候,他就這樣想了嗎?
莫名地,一陣蝕骨酥麻順著血液淌過全身,令蘇嫻心悸而顫抖。
很快,回憶模糊,腦子裡只剩下唇瓣上的溫柔。
她聽見他說:「回京我就娶你。」
又聽見他低聲道:「我等了七年,不想再等了。」
.
襄王打勝仗,舉國歡慶,唯有東宮死氣沉沉。
太子得知襄王抓了羅荃,恐事情敗露竟病倒了。
思慮再三,太子讓人去請杜文卿。
杜文卿是未時來的,進殿後聞到一股子藥味。
太子身形消瘦地躺在榻上,而榻邊坐著靈兒姑娘,她端著藥正一邊流淚一邊勸他。
「殿下即便再膩煩也多少喝些,不吃藥怎麼能行呢?殿下這般,靈兒不知多心疼。」
太子撐坐起來,讓靈兒姑娘緩慢餵藥。
這半年來太子陸陸續續地生病,而且一次比一次嚴重,連太醫也診斷不出是為何,有人猜測是因縱慾過度失了精血,畢竟太子病中靈兒姑娘還纏著太子不放。可這種事說出來總歸傷太子顏面,是以也沒人敢在明面上傳。
杜文卿進得內室,在殿中跪下,規矩安靜地等太子喝藥。
他恭恭敬敬、低眉順眼,一副忠誠而老實的模樣,進來後只垂睫看腳下的地毯,從未亂瞥。
太子對杜文卿很滿意,識實務,能力強,還能為他解憂。
待藥喝完,他問杜文卿:「襄王不日就要回京,你可有應對之策?」
杜文卿道:「殿下是儲君,以不變應萬變就是對策。襄王非嫡非長,即便功勞再大也越不過殿下。」
「你說的這些孤當然懂,但.」沉默須臾,太子問:「襄王抓了孤的人,若運糧的事敗露,於孤不利。」
杜文卿:「即便敗露,殿下不承認就是。」
「可他手上有證據。」
「那就推個替死鬼出去。」
太子聽了,緩緩露出點笑來:「你說得對,孤若不承認能奈孤何?弄個替死鬼擔著,孤撇乾淨就是。」
須臾,他問:「依你看,推誰人合適?」
杜文卿平靜:「下官看,薛大人就極其合適。」
話落,坐在床邊的靈兒姑娘立即跪下來,匍匐在地。
殿內沉寂了會,太子出聲:「你膽子不小,薛喬乃孤心腹,且是朝廷重臣。推這麼個人.孤雖不忍,卻也覺得合適。」
杜文卿:「殿下英明神武。」
「行了,你下去吧。」太子揮手:「事情交給你去辦,孤放心。」
「是,多謝殿下器重,下官定竭力辦妥。」
.
出了宮後,杜文卿從袖中掏出封信,低聲吩咐小廝:「務必親手送到薛喬薛大人的手上,莫讓人看見了。」
「是。」小廝立馬去了。
待小廝一走,杜文卿站著望了會天。
有同僚路過,隨口問了句:「杜大人在看什麼?」
杜文卿笑:「沒什麼,要變天了。」
「可不是?」那人也看了看,然後道:「聽說今晚下雪吶。」
杜文卿拱手,翻身上馬鞍巷往走。
馬鞍巷是他的新府邸,也是太子三個月前賞他的。府邸奢華寬敞,三進的宅子還是在東京城的繁華之地。這是他成為太子心腹的氣派,也是朝廷新貴的象徵。
人人羨慕杜文卿官途順遂,羨慕他年紀輕輕就成了太子左膀右臂。
每每聽到這些話,杜文卿只是談談一笑,謙卑地說:「哪裡哪裡,太子抬舉,下官走運罷了。」
回到府邸,小廝跑出來牽馬,又跟他稟報:「大人,您不在時,吏部的胡大人著人送禮來了。」
杜文卿腳步不停:「什麼禮?」
「說是給老夫人賀壽的。」
杜文卿停下。
他母親下個月五十整壽,其實他從未對任何人提起,但旁人若是想巴結他,只需稍稍打聽便也知道。
他默了默,點頭:「回點禮過去,代我多謝胡大人。」
「哎。」小廝應聲。
「另外.」杜文卿又吩咐:「把帳上的錢算一算還剩多少,回頭你分了,留一百兩就行。」
小廝茫然,不知這是何意。
杜文卿也沒解釋過多,只說:「我記得你六歲時就跟著我,你也該娶妻成家了,分了錢回青州去吧。」
「這些錢也不是白給你。」他說:「你回青州,替我照顧我母親。」
「若我母親問起,就說.」杜文卿停了下:「就說我在東京城一切皆好。」
第100章 蘇家封賞
十一月中旬, 征遼大軍凱旋。
隨著襄王的回京,朝堂上下像在等待一場暴風雨,默契地安靜。
果然, 襄王回京的第二天,就上奏彈劾太子篡改糧期意圖不軌,並呈上證據若干。
此事一出,全朝譁然, 連東京城的百姓們也傻眼。
篡改糧期而延誤軍機是何等重罪, 難道太子不知曉嗎?這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
當天, 太子喊冤, 說沒有這回事, 襄王純屬誣衊。對於襄王呈上的證據一概不承認,據說太子為證清白還從病榻上爬起來,孱弱地去面見皇上。
他反問:「這樣做對孤有何好處?我大宋將士吃敗仗對孤有何好處?孤乃堂堂儲君,又豈會自掘墳墓?」
不得不說他這話反問得極好,這也正是所有人都難以想通的地方。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莫名地,一陣蝕骨酥麻順著血液淌過全身,令蘇嫻心悸而顫抖。
很快,回憶模糊,腦子裡只剩下唇瓣上的溫柔。
她聽見他說:「回京我就娶你。」
又聽見他低聲道:「我等了七年,不想再等了。」
.
襄王打勝仗,舉國歡慶,唯有東宮死氣沉沉。
太子得知襄王抓了羅荃,恐事情敗露竟病倒了。
思慮再三,太子讓人去請杜文卿。
杜文卿是未時來的,進殿後聞到一股子藥味。
太子身形消瘦地躺在榻上,而榻邊坐著靈兒姑娘,她端著藥正一邊流淚一邊勸他。
「殿下即便再膩煩也多少喝些,不吃藥怎麼能行呢?殿下這般,靈兒不知多心疼。」
太子撐坐起來,讓靈兒姑娘緩慢餵藥。
這半年來太子陸陸續續地生病,而且一次比一次嚴重,連太醫也診斷不出是為何,有人猜測是因縱慾過度失了精血,畢竟太子病中靈兒姑娘還纏著太子不放。可這種事說出來總歸傷太子顏面,是以也沒人敢在明面上傳。
杜文卿進得內室,在殿中跪下,規矩安靜地等太子喝藥。
他恭恭敬敬、低眉順眼,一副忠誠而老實的模樣,進來後只垂睫看腳下的地毯,從未亂瞥。
太子對杜文卿很滿意,識實務,能力強,還能為他解憂。
待藥喝完,他問杜文卿:「襄王不日就要回京,你可有應對之策?」
杜文卿道:「殿下是儲君,以不變應萬變就是對策。襄王非嫡非長,即便功勞再大也越不過殿下。」
「你說的這些孤當然懂,但.」沉默須臾,太子問:「襄王抓了孤的人,若運糧的事敗露,於孤不利。」
杜文卿:「即便敗露,殿下不承認就是。」
「可他手上有證據。」
「那就推個替死鬼出去。」
太子聽了,緩緩露出點笑來:「你說得對,孤若不承認能奈孤何?弄個替死鬼擔著,孤撇乾淨就是。」
須臾,他問:「依你看,推誰人合適?」
杜文卿平靜:「下官看,薛大人就極其合適。」
話落,坐在床邊的靈兒姑娘立即跪下來,匍匐在地。
殿內沉寂了會,太子出聲:「你膽子不小,薛喬乃孤心腹,且是朝廷重臣。推這麼個人.孤雖不忍,卻也覺得合適。」
杜文卿:「殿下英明神武。」
「行了,你下去吧。」太子揮手:「事情交給你去辦,孤放心。」
「是,多謝殿下器重,下官定竭力辦妥。」
.
出了宮後,杜文卿從袖中掏出封信,低聲吩咐小廝:「務必親手送到薛喬薛大人的手上,莫讓人看見了。」
「是。」小廝立馬去了。
待小廝一走,杜文卿站著望了會天。
有同僚路過,隨口問了句:「杜大人在看什麼?」
杜文卿笑:「沒什麼,要變天了。」
「可不是?」那人也看了看,然後道:「聽說今晚下雪吶。」
杜文卿拱手,翻身上馬鞍巷往走。
馬鞍巷是他的新府邸,也是太子三個月前賞他的。府邸奢華寬敞,三進的宅子還是在東京城的繁華之地。這是他成為太子心腹的氣派,也是朝廷新貴的象徵。
人人羨慕杜文卿官途順遂,羨慕他年紀輕輕就成了太子左膀右臂。
每每聽到這些話,杜文卿只是談談一笑,謙卑地說:「哪裡哪裡,太子抬舉,下官走運罷了。」
回到府邸,小廝跑出來牽馬,又跟他稟報:「大人,您不在時,吏部的胡大人著人送禮來了。」
杜文卿腳步不停:「什麼禮?」
「說是給老夫人賀壽的。」
杜文卿停下。
他母親下個月五十整壽,其實他從未對任何人提起,但旁人若是想巴結他,只需稍稍打聽便也知道。
他默了默,點頭:「回點禮過去,代我多謝胡大人。」
「哎。」小廝應聲。
「另外.」杜文卿又吩咐:「把帳上的錢算一算還剩多少,回頭你分了,留一百兩就行。」
小廝茫然,不知這是何意。
杜文卿也沒解釋過多,只說:「我記得你六歲時就跟著我,你也該娶妻成家了,分了錢回青州去吧。」
「這些錢也不是白給你。」他說:「你回青州,替我照顧我母親。」
「若我母親問起,就說.」杜文卿停了下:「就說我在東京城一切皆好。」
第100章 蘇家封賞
十一月中旬, 征遼大軍凱旋。
隨著襄王的回京,朝堂上下像在等待一場暴風雨,默契地安靜。
果然, 襄王回京的第二天,就上奏彈劾太子篡改糧期意圖不軌,並呈上證據若干。
此事一出,全朝譁然, 連東京城的百姓們也傻眼。
篡改糧期而延誤軍機是何等重罪, 難道太子不知曉嗎?這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
當天, 太子喊冤, 說沒有這回事, 襄王純屬誣衊。對於襄王呈上的證據一概不承認,據說太子為證清白還從病榻上爬起來,孱弱地去面見皇上。
他反問:「這樣做對孤有何好處?我大宋將士吃敗仗對孤有何好處?孤乃堂堂儲君,又豈會自掘墳墓?」
不得不說他這話反問得極好,這也正是所有人都難以想通的地方。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