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頁
秦父確實是對秦家軍區別待遇,他沒有藏著掖著,而是大方的攤開了說,一切都是論功行賞的,而且在演練中,哪一隻隊伍贏了,同樣會給獎勵。
這版舉動反而讓軍營中本來有些緊張的關係融洽了不少。
等到春暖花開的時候,這支軍隊反而更強了,再加上永平帝這段時間做的事情,楚南王帶領的軍隊可謂是勢如破竹,一路再無阻礙,當大軍包圍了京城的時候,永平帝才得到消息。
隨著局勢日漸緊張,朝堂上再無聽話的臣子,永平帝反而日漸沉迷後宮之中,可也不知道為何,至今後宮女子無一人有孕的。
當於公公告訴永平帝,豫章王和楚南王的軍隊將要兵臨城下不日就要攻入京城的時候,永平帝大驚失色,而後說道:「朕若是投降,楚南王可會看在朕的父皇面子上,饒朕一命?」
於公公微微垂眸,說道:「陛下若是投降禪讓皇位,楚南王不管是為了與先皇的情誼還是為了堵住天下人之口,必定會善待陛下,只是……雖然出力的是楚南王,卻是以豫章王的名義出兵的。」
豫章王是質疑先帝的死和永平帝皇位不正的理由起兵的。
言下之意是楚南王會善待,可是豫章王呢?
於公公說道:「豫章王時日不多,而他身上的毒卻是太后所下。」
永平帝癱軟地坐在地上:「那怎麼辦?救救朕,於公公你救救朕。」
於公公嘆了口氣說道:「奴婢從暗道送陛下出城,先帝早已為陛下安排了後路。」
第070章 正文完
第七十章
在秦家的軍隊只是圍著京城還沒有開始攻城, 在朝堂上為了什麼時候去談判什麼時候去開城門爭吵的時候,一個消息從宮中傳出,永平帝逃了。
這是誰也沒想到的結果, 其實永平帝不逃的話,只要主動開城門投降,最後讓位給豫章王,等豫章王死後順理成章由楚南王繼位,那永平帝雖然會失去自由,卻也會衣食無憂。
就算永平帝想要逃,也不該是這個時候,早在秦家的軍隊到了中原的時候, 就該帶著禁衛軍逃跑了,可是如今人家兵臨城下了, 他卻自己喬裝打扮, 什麼侍衛都沒帶的跑了?這算什麼事情?外面兵荒馬亂的, 一個不小心死在外面,怕是都沒人知道他的身份。
在確定永平帝真的逃跑後, 眾人也不糾結了, 誰也沒有隱瞞永平帝逃跑的消息, 很快就連京中百姓都知道了。
哪怕忠於太元帝, 曾有心想要輔佐永平帝的臣子這時候也無話可說, 索性先和豫章王、楚南王談了一系列類似不得騷擾京中百姓、不得燒殺搶掠等條件後, 直接打開了城門,把人都給迎了進來。
其實也有人懷疑永平帝到底是逃跑了,還是被暗害了, 可是事已至此,誰也不會為了一個註定要死的人出頭。
楚父不僅是吏部尚書, 也是輔政大臣之一,哪怕開城門迎接豫章王也是在前列的,哪怕是他放棄自己的長子楚淮舟,他也不可能認不出自己的兒子,當他看到騎在馬上的楚淮舟時,神色微微一愣,卻又很快明白過來。
雖然楚父不知道楚淮舟是什麼時候又為什麼會和楚南王府扯上關係,可在楚淮舟「死」的那段時間,京中的秦家人也只有秦佑寧。
豫章王離開的時候,雖已經有了想法,卻從未想過有朝一日自己真的能以如此的身份站在這裡,他看著這些以往都不願意與他扯上關係的朝中重臣如今都低頭迎接,只覺得心中說不出的暢快,他甚至想要大笑幾聲來發泄一直以來的心情。
秦父先下了馬,他走到豫章王馬前,伸出了手,讓豫章王可以扶著他的胳膊下馬,給足了豫章王面子。
哪怕所有人都知道,楚南王如今離皇位只有一步之遙,只要他不點頭,哪怕豫章王也絕無繼位的可能,他卻能做到這一步,給足了豫章王面子,就讓不少人心中感嘆楚南王的心機。
楚淮舟自然看見了楚父,他沒有裝作不認識,反而很平靜地和楚父對視。
秦蔚知道楚淮舟在京中的情況,笑了下先翻身下馬:「淮舟莫不是在等我扶你?」
這明顯是玩笑話,卻透露了兩人之間的親近。
楚淮舟下馬後就走到了秦佑寧的身邊,對著她伸出了手。
秦佑寧也不避嫌,把手放在他的手心上,動作利索的翻身下馬,牽著他的手走到了秦蔚的身邊,喊了一聲大哥。
京中的人都知道秦佑寧失蹤,懷疑她被太元帝所害,也知道楚淮舟病逝,可是在這樣的時候看到兩人出現在人前,都猜到了其中真相,怕是從很早之前,秦家就開始算計了,那太元帝讓秦佑寧入京這一步棋,到底是對是錯,就不太好說了。
可是能站在這裡的都是聰明人,誰也不會多言,只能心中感嘆永平帝輸的不虧。
有秦父對豫章王的尊敬,哪怕眾人皆知豫章王只是一面旗幟,哪怕登基也只是傀儡,可是誰也不會表現出對他的輕視。
當豫章王坐在皇位上的時候,眾人也在秦父的帶領下對他行禮,欽天監和禮部已經開始準備他的登基大典了。
這版舉動反而讓軍營中本來有些緊張的關係融洽了不少。
等到春暖花開的時候,這支軍隊反而更強了,再加上永平帝這段時間做的事情,楚南王帶領的軍隊可謂是勢如破竹,一路再無阻礙,當大軍包圍了京城的時候,永平帝才得到消息。
隨著局勢日漸緊張,朝堂上再無聽話的臣子,永平帝反而日漸沉迷後宮之中,可也不知道為何,至今後宮女子無一人有孕的。
當於公公告訴永平帝,豫章王和楚南王的軍隊將要兵臨城下不日就要攻入京城的時候,永平帝大驚失色,而後說道:「朕若是投降,楚南王可會看在朕的父皇面子上,饒朕一命?」
於公公微微垂眸,說道:「陛下若是投降禪讓皇位,楚南王不管是為了與先皇的情誼還是為了堵住天下人之口,必定會善待陛下,只是……雖然出力的是楚南王,卻是以豫章王的名義出兵的。」
豫章王是質疑先帝的死和永平帝皇位不正的理由起兵的。
言下之意是楚南王會善待,可是豫章王呢?
於公公說道:「豫章王時日不多,而他身上的毒卻是太后所下。」
永平帝癱軟地坐在地上:「那怎麼辦?救救朕,於公公你救救朕。」
於公公嘆了口氣說道:「奴婢從暗道送陛下出城,先帝早已為陛下安排了後路。」
第070章 正文完
第七十章
在秦家的軍隊只是圍著京城還沒有開始攻城, 在朝堂上為了什麼時候去談判什麼時候去開城門爭吵的時候,一個消息從宮中傳出,永平帝逃了。
這是誰也沒想到的結果, 其實永平帝不逃的話,只要主動開城門投降,最後讓位給豫章王,等豫章王死後順理成章由楚南王繼位,那永平帝雖然會失去自由,卻也會衣食無憂。
就算永平帝想要逃,也不該是這個時候,早在秦家的軍隊到了中原的時候, 就該帶著禁衛軍逃跑了,可是如今人家兵臨城下了, 他卻自己喬裝打扮, 什麼侍衛都沒帶的跑了?這算什麼事情?外面兵荒馬亂的, 一個不小心死在外面,怕是都沒人知道他的身份。
在確定永平帝真的逃跑後, 眾人也不糾結了, 誰也沒有隱瞞永平帝逃跑的消息, 很快就連京中百姓都知道了。
哪怕忠於太元帝, 曾有心想要輔佐永平帝的臣子這時候也無話可說, 索性先和豫章王、楚南王談了一系列類似不得騷擾京中百姓、不得燒殺搶掠等條件後, 直接打開了城門,把人都給迎了進來。
其實也有人懷疑永平帝到底是逃跑了,還是被暗害了, 可是事已至此,誰也不會為了一個註定要死的人出頭。
楚父不僅是吏部尚書, 也是輔政大臣之一,哪怕開城門迎接豫章王也是在前列的,哪怕是他放棄自己的長子楚淮舟,他也不可能認不出自己的兒子,當他看到騎在馬上的楚淮舟時,神色微微一愣,卻又很快明白過來。
雖然楚父不知道楚淮舟是什麼時候又為什麼會和楚南王府扯上關係,可在楚淮舟「死」的那段時間,京中的秦家人也只有秦佑寧。
豫章王離開的時候,雖已經有了想法,卻從未想過有朝一日自己真的能以如此的身份站在這裡,他看著這些以往都不願意與他扯上關係的朝中重臣如今都低頭迎接,只覺得心中說不出的暢快,他甚至想要大笑幾聲來發泄一直以來的心情。
秦父先下了馬,他走到豫章王馬前,伸出了手,讓豫章王可以扶著他的胳膊下馬,給足了豫章王面子。
哪怕所有人都知道,楚南王如今離皇位只有一步之遙,只要他不點頭,哪怕豫章王也絕無繼位的可能,他卻能做到這一步,給足了豫章王面子,就讓不少人心中感嘆楚南王的心機。
楚淮舟自然看見了楚父,他沒有裝作不認識,反而很平靜地和楚父對視。
秦蔚知道楚淮舟在京中的情況,笑了下先翻身下馬:「淮舟莫不是在等我扶你?」
這明顯是玩笑話,卻透露了兩人之間的親近。
楚淮舟下馬後就走到了秦佑寧的身邊,對著她伸出了手。
秦佑寧也不避嫌,把手放在他的手心上,動作利索的翻身下馬,牽著他的手走到了秦蔚的身邊,喊了一聲大哥。
京中的人都知道秦佑寧失蹤,懷疑她被太元帝所害,也知道楚淮舟病逝,可是在這樣的時候看到兩人出現在人前,都猜到了其中真相,怕是從很早之前,秦家就開始算計了,那太元帝讓秦佑寧入京這一步棋,到底是對是錯,就不太好說了。
可是能站在這裡的都是聰明人,誰也不會多言,只能心中感嘆永平帝輸的不虧。
有秦父對豫章王的尊敬,哪怕眾人皆知豫章王只是一面旗幟,哪怕登基也只是傀儡,可是誰也不會表現出對他的輕視。
當豫章王坐在皇位上的時候,眾人也在秦父的帶領下對他行禮,欽天監和禮部已經開始準備他的登基大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