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頁
剛好空閒的李文炳接過籃子,揭開布一看,頓時眼眸一亮,「你還帶了酒。」
其他幾位知青聞言伸著脖子往裡看,裡面除了幾種滷菜還有兩瓶酒,一瓶果酒,一瓶茅台。
大家同時「哇」了一聲。
茅台在公社可是很難買到的。
林萱脫了手套往鍋里看,「你們在做什麼菜?」
趙棟樑揮舞著鍋鏟,「鐵鍋燉大鵝,再貼點餅子吃。」
關瑞雪湊到爐灶邊,鍋里正在炒大鵝,滋滋作響。她看了一眼,「不錯嘛,整挺好,以後離了樺樹莊,怕是很難吃到這么正宗的華北菜了。」
「我這可是和我丈母娘學的手藝。」趙棟樑得意的炫耀完,麻利地把各種調料加進去,翻炒均勻後加水燉,蓋上鍋蓋轉身對駐步觀看的兩位女同志說,「你們先進屋等等吧,外面冷。」
過了大約半個小時,趙棟樑端著一大盤菜進來,後面劉伯欽一手端著餅子,一手一盆大白饅頭。
「哇,好香!今天有口福咯!」
「手藝不錯嘛,你們。」
這些菜都是樺樹莊的五個男知青準備的,今天算是他們請客,邀請了林萱、上官嫿、關瑞雪還有江小月四位女知青。
大家把酒言歡,各自說著下鄉後的趣事,平日相處的磕磕絆絆的,真到離別的時候都有點不舍的情緒。
劉伯欽下鄉最久,年紀最大,作為領頭人舉起手中酒杯。
「我來簡單說幾句,我們知青下鄉能相遇即是緣分,這些年遠離家鄉一起為支援農村奮鬥都辛苦了,以後大家就要各赴前程,各奔東西,我在這裡祝各位前程無量,生活幸福。」
他說完乾脆喝下手中的酒。
桌上的人都很給面子的乾杯。
江小月微笑道:「劉大哥,你如今也算得償所願了,幫我給楊柳帶聲好。」
劉伯欽考的學校就是楊柳上的工農兵大學。
「謝謝,我會的。」他笑得一臉幸福,與愛人快一年的離別總算結束了。
自己心愿達成開始操心起別人的事,他看向趙棟樑和王勇,囑咐道:「棟樑,王勇,你們好好複習,爭取下次高考能金榜題名。」
知青中就他們倆沒考上,兩人中一個忙著各地跑業務,一個基礎不好。
「好,我這次一定好好複習,爭取考上。」趙棟樑肯定的點點頭,看著周圍的人都去上大學了他也很眼熱啊。
王勇憨厚的摸摸頭,「我感覺自己不是讀書的那塊料,下次高考還在猶豫要不要參加。」
李文炳有點醉了,大著舌頭說:「兄弟,不管怎樣都要去試試,考個中專也不錯嘛。」
林萱:「對,下一次高考是六月份,這次的準備時間要多出很多,再怎麼樣都要努力試一試,我們之前的複習班可以延續下去,大家相互幫助,一起學習也有動力。」
王勇思考了一會兒,眼神逐漸堅定,把杯中的酒一飲而下,像是下定某種決心把酒杯重重放在桌上。
「好,我就再拼一次!」
趙棟樑拍了拍他的肩,「勇哥,我倆一起加油。」
他想了想,「複習班學習效果的確比自個學要好,複習班的人我來聯繫。」
複習班的人幾乎有一半以上的人收到好消息。據說這次參加高考的人有570萬,錄取人數只有27萬,也就是錄取率只有4.7%,複習班能有這個數目簡直誇張。
因為這個恐怖的錄取率,連林萱給複習班出的試卷都火了起來,成了安縣下屆考生的必做習題冊。
趙棟樑十分樂觀,「再說了,就算考不中,我們在生產隊過得也不會錯。這次我們年終決算拿到手的錢絕對不會少,我算了一下,估計有這個數。」他邊說邊用手比了一個「1」。
王勇喝得迷迷糊糊的,「一毛錢?」
趙棟樑嗤笑,「怎麼可能,上一年還有兩毛錢呢,這次怎麼也得有一塊錢。」
王勇瞠目結舌,酒意都散了些。
一塊錢!
如果一個月能賺滿公分就是三百塊錢。當然大部分人都不會幹到這麼多,但就算沒幹滿,這個數目已經足夠驚人了。
年前一周,隊裡年終決算,公分值果然和趙棟樑估算的差不多,社民們還有知青第一次領到四位數的金額,都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關瑞雪捧著手上的錢,一臉恍惚,「天啊,要是年年都這樣賺錢,我都不想離開大隊去上大學了。」
她上工一直是干一天歇一天,就算這樣居然也領了一千五百來塊,每月算下來比城裡的一些高級工人的工資都高,放以前簡直想都不敢這樣想。
這就是集體經濟,隊裡的創收幾乎都是靠兩個工廠賺的錢,但工廠屬於所有生產隊勞動群眾集體所有,賺的錢人人有份。
林萱下半年幾乎沒在幹活,只有一千來塊,她把錢收好,有些遺憾道:「恐怕明天隊裡就不會這樣賺錢了,我們飾品廠主要是搶占了先機,現在其他地方見這個賺錢也有樣學樣,廠里的訂單明顯一月比一月少。」
關瑞雪嘆氣,「對呀,我還聽說剛開始和大隊合作的工廠一個接一個的倒閉了呢,現在隊裡的進貨工廠明顯沒有之前的好。」
罪魁禍首林萱跟著長嘆一氣。
沒辦法呀,她和顧朗浩就要去讀大學,生產隊的事不好插手了,原來的供貨廠也只能「倒閉」了。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其他幾位知青聞言伸著脖子往裡看,裡面除了幾種滷菜還有兩瓶酒,一瓶果酒,一瓶茅台。
大家同時「哇」了一聲。
茅台在公社可是很難買到的。
林萱脫了手套往鍋里看,「你們在做什麼菜?」
趙棟樑揮舞著鍋鏟,「鐵鍋燉大鵝,再貼點餅子吃。」
關瑞雪湊到爐灶邊,鍋里正在炒大鵝,滋滋作響。她看了一眼,「不錯嘛,整挺好,以後離了樺樹莊,怕是很難吃到這么正宗的華北菜了。」
「我這可是和我丈母娘學的手藝。」趙棟樑得意的炫耀完,麻利地把各種調料加進去,翻炒均勻後加水燉,蓋上鍋蓋轉身對駐步觀看的兩位女同志說,「你們先進屋等等吧,外面冷。」
過了大約半個小時,趙棟樑端著一大盤菜進來,後面劉伯欽一手端著餅子,一手一盆大白饅頭。
「哇,好香!今天有口福咯!」
「手藝不錯嘛,你們。」
這些菜都是樺樹莊的五個男知青準備的,今天算是他們請客,邀請了林萱、上官嫿、關瑞雪還有江小月四位女知青。
大家把酒言歡,各自說著下鄉後的趣事,平日相處的磕磕絆絆的,真到離別的時候都有點不舍的情緒。
劉伯欽下鄉最久,年紀最大,作為領頭人舉起手中酒杯。
「我來簡單說幾句,我們知青下鄉能相遇即是緣分,這些年遠離家鄉一起為支援農村奮鬥都辛苦了,以後大家就要各赴前程,各奔東西,我在這裡祝各位前程無量,生活幸福。」
他說完乾脆喝下手中的酒。
桌上的人都很給面子的乾杯。
江小月微笑道:「劉大哥,你如今也算得償所願了,幫我給楊柳帶聲好。」
劉伯欽考的學校就是楊柳上的工農兵大學。
「謝謝,我會的。」他笑得一臉幸福,與愛人快一年的離別總算結束了。
自己心愿達成開始操心起別人的事,他看向趙棟樑和王勇,囑咐道:「棟樑,王勇,你們好好複習,爭取下次高考能金榜題名。」
知青中就他們倆沒考上,兩人中一個忙著各地跑業務,一個基礎不好。
「好,我這次一定好好複習,爭取考上。」趙棟樑肯定的點點頭,看著周圍的人都去上大學了他也很眼熱啊。
王勇憨厚的摸摸頭,「我感覺自己不是讀書的那塊料,下次高考還在猶豫要不要參加。」
李文炳有點醉了,大著舌頭說:「兄弟,不管怎樣都要去試試,考個中專也不錯嘛。」
林萱:「對,下一次高考是六月份,這次的準備時間要多出很多,再怎麼樣都要努力試一試,我們之前的複習班可以延續下去,大家相互幫助,一起學習也有動力。」
王勇思考了一會兒,眼神逐漸堅定,把杯中的酒一飲而下,像是下定某種決心把酒杯重重放在桌上。
「好,我就再拼一次!」
趙棟樑拍了拍他的肩,「勇哥,我倆一起加油。」
他想了想,「複習班學習效果的確比自個學要好,複習班的人我來聯繫。」
複習班的人幾乎有一半以上的人收到好消息。據說這次參加高考的人有570萬,錄取人數只有27萬,也就是錄取率只有4.7%,複習班能有這個數目簡直誇張。
因為這個恐怖的錄取率,連林萱給複習班出的試卷都火了起來,成了安縣下屆考生的必做習題冊。
趙棟樑十分樂觀,「再說了,就算考不中,我們在生產隊過得也不會錯。這次我們年終決算拿到手的錢絕對不會少,我算了一下,估計有這個數。」他邊說邊用手比了一個「1」。
王勇喝得迷迷糊糊的,「一毛錢?」
趙棟樑嗤笑,「怎麼可能,上一年還有兩毛錢呢,這次怎麼也得有一塊錢。」
王勇瞠目結舌,酒意都散了些。
一塊錢!
如果一個月能賺滿公分就是三百塊錢。當然大部分人都不會幹到這麼多,但就算沒幹滿,這個數目已經足夠驚人了。
年前一周,隊裡年終決算,公分值果然和趙棟樑估算的差不多,社民們還有知青第一次領到四位數的金額,都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關瑞雪捧著手上的錢,一臉恍惚,「天啊,要是年年都這樣賺錢,我都不想離開大隊去上大學了。」
她上工一直是干一天歇一天,就算這樣居然也領了一千五百來塊,每月算下來比城裡的一些高級工人的工資都高,放以前簡直想都不敢這樣想。
這就是集體經濟,隊裡的創收幾乎都是靠兩個工廠賺的錢,但工廠屬於所有生產隊勞動群眾集體所有,賺的錢人人有份。
林萱下半年幾乎沒在幹活,只有一千來塊,她把錢收好,有些遺憾道:「恐怕明天隊裡就不會這樣賺錢了,我們飾品廠主要是搶占了先機,現在其他地方見這個賺錢也有樣學樣,廠里的訂單明顯一月比一月少。」
關瑞雪嘆氣,「對呀,我還聽說剛開始和大隊合作的工廠一個接一個的倒閉了呢,現在隊裡的進貨工廠明顯沒有之前的好。」
罪魁禍首林萱跟著長嘆一氣。
沒辦法呀,她和顧朗浩就要去讀大學,生產隊的事不好插手了,原來的供貨廠也只能「倒閉」了。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