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孔四貞沒做過,自然不懼,「昨日她們突然來尋我,我就覺得很奇怪,如今想來,說不定她早就發覺了什麼,才會冒死找我,可惜我竟是沒有察覺,若我能多問幾句——」

  「這跟你沒有關係,」

  昭寧打斷了孔四貞的自責,「她們若事前就受到威脅,那見了你之後大可與你直言,又何必遮遮掩掩的?我倒是覺得,還是她們從你府上出去之後被人盯上了。孫延齡昨日在哪兒?」

  孔四貞搖了搖頭:「我早就不管他的行蹤了,要麼是在軍中,要麼就是又與那些閒散子弟飲酒作樂。」

  說著,孔四貞又看向順治:「皇上哥哥,畢竟是兩條人命,我還是去一趟京兆衙門說清楚吧,別叫人覺得我仗勢欺人。」

  孔四貞心中有種預感,這事兒怕是跟撤藩有關,美娘母子兩個的死就是衝著她來的,既如此,躲是沒有用的,她越是退縮,越會叫人有機可乘。

  事實證明,孔四貞的預感是對的。

  儘管她已經十分配合,並且京兆衙門和刑部也確認美娘母子兩個離開公主府後直接回了家,期間並沒有與任何公主府的人有接觸,但京城裡依舊流言四起,矛頭直指她因妒生恨而殺人。

  御史台的很快就告到了順治的面前,順治卻不屑一顧,只道若是孔四貞想要那母子二人的性命,根本無需遮掩。

  然接踵而來的,卻是朝中主戰派掀開了孫延齡這些年來私下裡做的事,直言其實為三藩內應,而孔四貞枉顧皇恩,囂張跋扈,竟敢當街殺人,可見藩王習性難改,三藩必除。

  眾臣請求順治嚴懲孔四貞夫婦,順治大怒,言孫延齡之過,公主何辜?又令人拿孫延齡下獄候審。

  其實這些年來孫延齡背地裡做過什麼,順治心中早就有數,之所以一直留著他,就是為了今日。

  一個外室女及其私生子被殺案,竟是牽連甚廣,除了恭貞公主的額駙孫延齡之外,建寧公主的額駙,平西王吳三桂之子吳應熊亦是牽扯其中,據說正是吳應熊派人幫著孫延齡將這外室及其子除去的。

  順治立即命人將吳應熊收押,連帶著同樣是額駙的尚可喜之子尚之隆,耿繼茂之子耿聚忠也都牽連,一併收押調查。

  一時間風聲鶴唳,便是再蠢笨之人也能瞧出皇上這是要對藩王動手了,而那三位藩王卻是遲遲沒有動靜,仿佛並不知道兒子被抓的消息。

  順治當然不會幹等著三藩造反,收押了幾個額駙之後,他立刻帶著幾位公主一起往木蘭與蒙古諸部會盟去了。

  這舉動便是告訴天下人,既然三藩枉顧皇恩,那大清自然還有其他盟友,公主金貴,不會因額駙之過受到牽連,相反,她們甚至還有機會再嫁蒙古。

  原本只是為端敏公主一人擇婿,如今卻突然多了四位公主,其中除了建寧公主已有子嗣外,其他三位公主可都尚未有後,若能娶到,比之頭婚也不差什麼。

  一時間蒙古諸部亦是心動,三位公主的年紀都不算小,蒙古人成親又早,實在難尋年紀合適又尚未婚配的,故而一些已有家室的台吉們,也都蠢蠢欲動,覺得自己也有機會。

  對於順治這種行為,昭寧一直是不認可的。

  當初要嫁兩位公主的時候,她就曾經勸阻過,畢竟她知道三藩定會出事,公主出嫁怕是難得圓滿,但當時情形沒有如今這般緊張,朝中安撫為主的聲音也比較大,加之公主們是居在京城的,所以最終還是下嫁了。

  可成婚之後夫妻之間互相提防,又何談舉案齊眉,幾來,具是怨偶。

  如今額駙們下了獄,眼看著公主們要解脫了,卻又被順治拎來了蒙古,瞧這種待價而沽的架勢,公主們著實可憐。

  昭寧為此特意勸了順治,希望他能多顧及公主們的心意,然而順治卻叫她自己問三位公主。

  孔四貞對再嫁沒什麼興趣,她年紀最大,已經過了渴望良人的時候,只盼著快些結束,叫她一個人好好的快活。

  倒是柔嘉、和順兩位小公主竟是願意改嫁的。

  「皇額娘,當初我們離開家進宮的時候,就知道自己要承擔什麼責任的,這些年雖然所託非人,但因為汗阿瑪和您的庇佑,卻也不曾受過什麼委屈。」

  柔嘉公主是安親王的次女,相貌算不得出眾,性子卻沉穩大氣,很有皇室貴女的風範。

  「出行前,汗阿瑪是問過我們的意願的,他說這一次讓我們自己挑,若是有喜歡的,他會為我們做主,若是沒有,也不強求,」

  和順公主亦是溫婉可人,「能得汗阿瑪和皇額娘如此疼惜,是我們的福氣,您放心,我們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我們不會辜負您的期許,會過得很好的。」

  孔四貞嘆道:「竟是我最不得皇上哥哥的寵了,這話他怎麼不對我說呢?」

  昭寧笑著搖了搖頭:「與你還用說這許多?有本事你就給我帶個新額駙回去,別總是嘴上厲害,做起事來還沒你兩個侄女痛快。」

  孔四貞氣結,賭咒一定要讓昭寧打臉,可真到了圍場該出頭的時候,她反倒退縮了。

  那些有家室的她不屑,年輕的小伙子她又臊得慌,橫豎沒一個合適的,何苦在外人面前現眼呢?

  然而她卻不知,有一個人一直遠遠的看著她,想上前卻又不敢。

  「又想被網子捆起來挨鞭子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