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頁
據說臨公公對待太子的態度是一如既往的親切,尊敬又不諂媚。
據說太子在御書房待了半個時辰,出來時滿臉意氣風發,毫無被天子厭棄的頹唐。
不僅如此,還帶著一隊人馬離宮,去向不明。
得知這一消息,朝臣們反應不一。
嫡長子繼承制的擁護者和太子擁躉喜極而泣,陛下和太子殿下總算複合了!
牆頭草們瑟瑟發抖,太子會不會因為他們近日的行為記恨他們?
正在辦差的皇子們倒是反應不大,聽聞消息後只愣了下,又繼續辦差。
只是回去後噼里啪啦一陣摔打,恨弘明帝的既往不咎,恨趙澹的心機深重。
與此同時,滿朝文武也後知後覺地收到了方家被抄家,全族下入牢獄,幾乎將大理寺塞滿的消息。
東宮的動靜暫時沒傳入他們耳中,仍舊不妨礙他們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所以,方家又幹了什麼轟轟烈烈的大事?
懷揣著滿腹疑惑,直到次日早朝,就有官員迫不及待地提及。
龍椅上,弘明帝揣著手,神情喜怒難辨:「方家為何被抄家下獄?自然是因為他勾結扶桑,意圖禍亂宮闈。」
朝臣:「???」
朝臣:「!!!」
龐眉白髮的王首輔出列:「陛下可否細說?」
南征大軍早已動身,世人皆知扶桑之陰毒,弘明帝覺得沒什麼好隱瞞的,下意識看向太子所在位置。
見那處空落落,這才想起太子已經離京。
也罷,朕只好親自敘述了。
接下來,弘明帝巴拉巴拉一通敘說,吐字流暢,都不帶打磕的。
官員們大眼瞪小眼,呆若木雞地愣在原地。
幾息之後,金鑾殿上爆發出劇烈的聲響。
「方家通敵叛國不得好死,偽造身份入宮的方氏更該千刀萬剮五馬分屍!」
「還請陛下嚴懲方氏一族,嚴懲扶桑細作!」
「微臣以為該將扶桑八公主送往瓊州府,兩國交戰之地,以她的人頭祭奠遭了扶桑毒手的無辜之人!」
官員們你一言我一句,各種死法層出不窮。
他們沒想到繼處置了瓊州府、安慶府一眾涉案官員,以及這兩地的扶桑細作後,又冒出一個扶桑八公主。
這扶桑國真當他們是死人不成?
臉面都被踩到腳底板蹂.躪,這絕不能忍!
朝中所剩不多的守舊派官員躲在角落裡瑟瑟發抖,唯恐被陛下、被革新派那些個瘋狗盯上,死得連渣都不剩。
好在大家怒字當頭,壓根懶得搭理他們,也讓他們幸運地逃過一劫。
弘明帝還挺贊成將赤鈺送往戰場的提議,只是他已經打算讓宋氏和趙洋獻上兩軍開戰前的第一滴血,再來一個她顯得多沒新意。
容朕想個別具一格的死法。
這一想,就想了一個早朝。
臨近尾聲時,弘明帝突然來了句:「朕不敢保證朝中除了方家再沒有官員叛國,你最好主動站出來承認,朕可以考慮從輕發落。」
「一旦讓朕查到你們當中某些人做了對靖朝不利的事情,朕絕不輕饒!」
弘明帝緩緩站起身,猶如年歲已高卻仍舊威勢逼人的雄獅:「叛國者,一律滿門抄斬!」
短短九個字,聽得眾人心頭一震,無意識地低下頭去。
說罷,弘明帝再不管旁人反應如何,揮袖離開。
......
接下來幾日,針對赤鈺及其手下,遍布各地的細作及據點的行動逐一展開。
赤鈺嘴硬,但耐不住她的手下沒用,經過嚴刑拷打後,一條又一條關於扶桑國的機密傾吐而出。
趙澹的抓捕行動也卓有成效,已有近百名細作落網,共搗毀了八處據點。
好消息一個接一個地傳來,弘明帝的心情總算鬆快些許,面上浮現笑容。
御前伺候的宮人見狀,俱都悄然鬆了口氣,希望陛下日日都能如此。
可惜百蟲之足死而不僵,他們的期盼註定要落空。
就在陛下和太子複合的第四天,趙賀前來請罪:「屬下找遍了整個皇宮,連泔水車都沒放過,還是沒找到馬氏的蹤跡。」
活生生的一個人,難不成還能憑空消失?
儘管馬氏不是什麼重要人物,但她和趙洋有私情,更是和赤鈺狼狽為奸,不嚴厲處置了她,難消他心頭之恨。
弘明帝的好心情啪嘰跌入谷底,冷聲道:「繼續查,朕就不信馬氏還能長出翅膀飛出宮去!」
卻見趙賀依舊跪在地上,他皺起眉:「還有什麼事?」
「回陛下,方才押解宋氏和五郡王的暗部傳來消息,扶桑細作偷襲輜重隊,欲救走他二人。」
宋氏和趙洋的身份不同尋常,弘明帝為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直接讓他們在暗部的押送下和輜重隊同行。
弘明帝眼神一厲:「他們倆被救走了?」
趙賀硬著頭皮繼續說:「扶桑細作與我軍交戰,很快落入下風,宋氏撞劍而亡,只五郡王一人被救走了。」
弘明帝冷呵道:「看來還是朕的手段太過溫和,讓他們覺得朕是個仁君。」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據說太子在御書房待了半個時辰,出來時滿臉意氣風發,毫無被天子厭棄的頹唐。
不僅如此,還帶著一隊人馬離宮,去向不明。
得知這一消息,朝臣們反應不一。
嫡長子繼承制的擁護者和太子擁躉喜極而泣,陛下和太子殿下總算複合了!
牆頭草們瑟瑟發抖,太子會不會因為他們近日的行為記恨他們?
正在辦差的皇子們倒是反應不大,聽聞消息後只愣了下,又繼續辦差。
只是回去後噼里啪啦一陣摔打,恨弘明帝的既往不咎,恨趙澹的心機深重。
與此同時,滿朝文武也後知後覺地收到了方家被抄家,全族下入牢獄,幾乎將大理寺塞滿的消息。
東宮的動靜暫時沒傳入他們耳中,仍舊不妨礙他們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所以,方家又幹了什麼轟轟烈烈的大事?
懷揣著滿腹疑惑,直到次日早朝,就有官員迫不及待地提及。
龍椅上,弘明帝揣著手,神情喜怒難辨:「方家為何被抄家下獄?自然是因為他勾結扶桑,意圖禍亂宮闈。」
朝臣:「???」
朝臣:「!!!」
龐眉白髮的王首輔出列:「陛下可否細說?」
南征大軍早已動身,世人皆知扶桑之陰毒,弘明帝覺得沒什麼好隱瞞的,下意識看向太子所在位置。
見那處空落落,這才想起太子已經離京。
也罷,朕只好親自敘述了。
接下來,弘明帝巴拉巴拉一通敘說,吐字流暢,都不帶打磕的。
官員們大眼瞪小眼,呆若木雞地愣在原地。
幾息之後,金鑾殿上爆發出劇烈的聲響。
「方家通敵叛國不得好死,偽造身份入宮的方氏更該千刀萬剮五馬分屍!」
「還請陛下嚴懲方氏一族,嚴懲扶桑細作!」
「微臣以為該將扶桑八公主送往瓊州府,兩國交戰之地,以她的人頭祭奠遭了扶桑毒手的無辜之人!」
官員們你一言我一句,各種死法層出不窮。
他們沒想到繼處置了瓊州府、安慶府一眾涉案官員,以及這兩地的扶桑細作後,又冒出一個扶桑八公主。
這扶桑國真當他們是死人不成?
臉面都被踩到腳底板蹂.躪,這絕不能忍!
朝中所剩不多的守舊派官員躲在角落裡瑟瑟發抖,唯恐被陛下、被革新派那些個瘋狗盯上,死得連渣都不剩。
好在大家怒字當頭,壓根懶得搭理他們,也讓他們幸運地逃過一劫。
弘明帝還挺贊成將赤鈺送往戰場的提議,只是他已經打算讓宋氏和趙洋獻上兩軍開戰前的第一滴血,再來一個她顯得多沒新意。
容朕想個別具一格的死法。
這一想,就想了一個早朝。
臨近尾聲時,弘明帝突然來了句:「朕不敢保證朝中除了方家再沒有官員叛國,你最好主動站出來承認,朕可以考慮從輕發落。」
「一旦讓朕查到你們當中某些人做了對靖朝不利的事情,朕絕不輕饒!」
弘明帝緩緩站起身,猶如年歲已高卻仍舊威勢逼人的雄獅:「叛國者,一律滿門抄斬!」
短短九個字,聽得眾人心頭一震,無意識地低下頭去。
說罷,弘明帝再不管旁人反應如何,揮袖離開。
......
接下來幾日,針對赤鈺及其手下,遍布各地的細作及據點的行動逐一展開。
赤鈺嘴硬,但耐不住她的手下沒用,經過嚴刑拷打後,一條又一條關於扶桑國的機密傾吐而出。
趙澹的抓捕行動也卓有成效,已有近百名細作落網,共搗毀了八處據點。
好消息一個接一個地傳來,弘明帝的心情總算鬆快些許,面上浮現笑容。
御前伺候的宮人見狀,俱都悄然鬆了口氣,希望陛下日日都能如此。
可惜百蟲之足死而不僵,他們的期盼註定要落空。
就在陛下和太子複合的第四天,趙賀前來請罪:「屬下找遍了整個皇宮,連泔水車都沒放過,還是沒找到馬氏的蹤跡。」
活生生的一個人,難不成還能憑空消失?
儘管馬氏不是什麼重要人物,但她和趙洋有私情,更是和赤鈺狼狽為奸,不嚴厲處置了她,難消他心頭之恨。
弘明帝的好心情啪嘰跌入谷底,冷聲道:「繼續查,朕就不信馬氏還能長出翅膀飛出宮去!」
卻見趙賀依舊跪在地上,他皺起眉:「還有什麼事?」
「回陛下,方才押解宋氏和五郡王的暗部傳來消息,扶桑細作偷襲輜重隊,欲救走他二人。」
宋氏和趙洋的身份不同尋常,弘明帝為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直接讓他們在暗部的押送下和輜重隊同行。
弘明帝眼神一厲:「他們倆被救走了?」
趙賀硬著頭皮繼續說:「扶桑細作與我軍交戰,很快落入下風,宋氏撞劍而亡,只五郡王一人被救走了。」
弘明帝冷呵道:「看來還是朕的手段太過溫和,讓他們覺得朕是個仁君。」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