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頁
徐茜蓉那時也知腹中無事,低聲問你還待如何,她道:「你也知道如今在陛下跟前說得上話的是誰。我少不得要攛掇宮中德妃娘娘,多給你表哥說幾門親,到時候都進去和你作伴。」
三妻四妾,但凡是個男子都少不得,但尋常娘子,和雲簫韶攪合牽線的娘子,總不同,說不得給塞進來幾個狐媚子,那她徐茜蓉哪還有安生日子過!偏偏還無以反制,徐茜蓉自然也可如此攛掇皇后給泰王納妾,可姑母如今說的話還真是,不比德妃管用,不一定能說動皇上。
徐茜蓉徹底息聲,鵪鶉似的不再聲張,雲簫韶心裡舒一口氣,盼望今日總算做個了斷,永絕後患。
只是委屈箏流,大好的生辰好日子,生生給鬧成這樣,雲簫韶晚間另置一席,細巧果子、豆酒,壽桃壽麵擺好,從新給上壽。
心事稍稍對雲箏流說了,雲箏流直瞪眼睛:「姐姐說的那裡話,她給姐姐沒臉,我臉上那個有光,總要治一治她。」
這孩子,平日咋呼鬧騰,從來嘴上不肯饒人,真到事兒上如此大度。可她越懂事,雲簫韶越發覺著對不住。
又想起從前在西郊也是她出頭,忍不住嘆息:「你喊我姐姐,卻總要借你的口出頭,借你的好日子發難,我真是,長姐是白當的。」
雲箏流問她到底怎的,她只推說無事,再三問過,她道:「說是要為著你的,可再三隻是推你出去頂事,給徐燕藉下套,也是置你於險境。」
這項上她長時心中有愧。
「姐姐可不許說,」雲箏流拉她的手,「從前要不是姐姐揭開姓徐那廝真面目,說不得我真嫁去他家裡,如今可還有活路?再說險境,姐姐不是陪我一道兒?咱們姐妹,蛤蟆與促織兒,一鍬土上人,哪有個見外的話。」
是,沒有見外的話,不該有,咱多心了,雲簫韶望她笑起來。
又過幾日,這事兒本沒完,各家都張眼仰頭看著,隱王府給國公府下帖,也不等甚正日子,也不操辦賓客,至於納采、親迎等都沒有,只一頂青幔小轎兒抬著,把國公府小姐給抬進隱王府。
可是坐實兩人早有首尾,致使徐大姐珠胎暗結,這隱王爺真是,一面黃荊條背著上雲府獻殷勤,一面暗地裡早把自家表妹糟蹋,還敢到處聒噪甚「非卿不娶」,乾淨是臭賊囚根子熏麝香,裝什麼相!
再一想,雲大娘子又不是個傻的,定然早早嗅出個皂白,記得她從前在東宮上壽時就動問,問徐大姐願不願進去與她作伴,說不得隱王爺和這徐大姐早就有繭兒。
至此,再沒人說一句雲簫韶水性楊花無情無義,原來是薄情郎早早給她眼裡搓拌沙子,乾的這一起子不上檯面的事兒,慢說她要看不上,他兩個這做派擱誰能看上?真真令人作嘔。
第60章
隱王府做親, 沒費甚時光,不上旬餘一切安設妥當。
說這堂堂國公府小姐,進去王府也沒個正經名分, 庶妃侍妾賴好請封一個不是?沒有, 沒名沒分, 人人只稱一聲隱王府徐氏。
有人替國公府不值, 兒子沒了,單剩一個閨女,怎麼著也該張羅招贅, 好是留個徐姓的苗, 一朝和王府做親, 好端端嫡女過去連妾都當不上。
立刻有人反駁, 誰非逼著她徐茜蓉去給人當妾?不是她先和外頭漢子梳上?有日子不肯好好過,非要自己給自己找沒臉。
有臉沒臉的罷,總歸是嫁進王府,她可以沒臉, 王府總不能沒臉。
聽說宮裡德妃勸著仁和帝, 又說高低她是皇后娘娘家裡嫡親侄女, 不好吊著苛待,還盼她給您生養個皇孫兒呢,仁和帝這才鬆口,叫宗人府給寫上一個庶妃的位份。
這一向正陽宮裡徐皇后聽見, 又惹出多少不愉快。
沒別的, 徐茜蓉是她娘家侄女, 這話她沒勸過仁和帝?沒求過情?沒請過封?她娘家, 就是她的臉面,嫁到誰家不得做正房娘子?侄女婿膽敢欺侮半分, 還納妾呢,有個收用的丫鬟都不能許。
偏偏如今的侄女婿,是她的親兒。
她自己兒不急著請封,愛答不理,她又半句管不了,有什麼法子?只能向皇帝哭訴,指望能賞兩分薄面,看她面子給下旨。
沒成想,她哭過多少回、求過多少回,仁和帝無動於衷,到咸慶宮可好,德妃三兩句就說得鬆口。
銀牙咬碎往肚裡吞,徐皇后不能說一個字。說什麼?總是給你家女兒說情,你不記恩承情,你還要道不是?仁和帝本就不待見,你還要傳出個怨懟的名聲?少不得委屈也要忍著。
不過,咱們皇后娘娘並沒有憋屈太久。
時近中秋,中秋要祭祖。
仁和帝下一道旨意,說讓皇二子李懷雍代他上太廟齋戒祭奠,由於一應事宜繁重,每日丑時享殿要念經,晚至子夜祧廟還要燒幡,進宮出宮不便宜,宮門都還沒開鑰呢,陛下就恩准,讓李懷雍到崇文殿歇宿。
宮中哪座是崇文殿?東宮裡頭的那座,東宮主位正殿即是崇文殿。
崇文殿住進去容易,難道落後還給趕出去不成?聖旨里又不提隱王這字號,只說皇二子,明眼人聽見聲知道響,都知道李懷雍離復位東宮不遠。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三妻四妾,但凡是個男子都少不得,但尋常娘子,和雲簫韶攪合牽線的娘子,總不同,說不得給塞進來幾個狐媚子,那她徐茜蓉哪還有安生日子過!偏偏還無以反制,徐茜蓉自然也可如此攛掇皇后給泰王納妾,可姑母如今說的話還真是,不比德妃管用,不一定能說動皇上。
徐茜蓉徹底息聲,鵪鶉似的不再聲張,雲簫韶心裡舒一口氣,盼望今日總算做個了斷,永絕後患。
只是委屈箏流,大好的生辰好日子,生生給鬧成這樣,雲簫韶晚間另置一席,細巧果子、豆酒,壽桃壽麵擺好,從新給上壽。
心事稍稍對雲箏流說了,雲箏流直瞪眼睛:「姐姐說的那裡話,她給姐姐沒臉,我臉上那個有光,總要治一治她。」
這孩子,平日咋呼鬧騰,從來嘴上不肯饒人,真到事兒上如此大度。可她越懂事,雲簫韶越發覺著對不住。
又想起從前在西郊也是她出頭,忍不住嘆息:「你喊我姐姐,卻總要借你的口出頭,借你的好日子發難,我真是,長姐是白當的。」
雲箏流問她到底怎的,她只推說無事,再三問過,她道:「說是要為著你的,可再三隻是推你出去頂事,給徐燕藉下套,也是置你於險境。」
這項上她長時心中有愧。
「姐姐可不許說,」雲箏流拉她的手,「從前要不是姐姐揭開姓徐那廝真面目,說不得我真嫁去他家裡,如今可還有活路?再說險境,姐姐不是陪我一道兒?咱們姐妹,蛤蟆與促織兒,一鍬土上人,哪有個見外的話。」
是,沒有見外的話,不該有,咱多心了,雲簫韶望她笑起來。
又過幾日,這事兒本沒完,各家都張眼仰頭看著,隱王府給國公府下帖,也不等甚正日子,也不操辦賓客,至於納采、親迎等都沒有,只一頂青幔小轎兒抬著,把國公府小姐給抬進隱王府。
可是坐實兩人早有首尾,致使徐大姐珠胎暗結,這隱王爺真是,一面黃荊條背著上雲府獻殷勤,一面暗地裡早把自家表妹糟蹋,還敢到處聒噪甚「非卿不娶」,乾淨是臭賊囚根子熏麝香,裝什麼相!
再一想,雲大娘子又不是個傻的,定然早早嗅出個皂白,記得她從前在東宮上壽時就動問,問徐大姐願不願進去與她作伴,說不得隱王爺和這徐大姐早就有繭兒。
至此,再沒人說一句雲簫韶水性楊花無情無義,原來是薄情郎早早給她眼裡搓拌沙子,乾的這一起子不上檯面的事兒,慢說她要看不上,他兩個這做派擱誰能看上?真真令人作嘔。
第60章
隱王府做親, 沒費甚時光,不上旬餘一切安設妥當。
說這堂堂國公府小姐,進去王府也沒個正經名分, 庶妃侍妾賴好請封一個不是?沒有, 沒名沒分, 人人只稱一聲隱王府徐氏。
有人替國公府不值, 兒子沒了,單剩一個閨女,怎麼著也該張羅招贅, 好是留個徐姓的苗, 一朝和王府做親, 好端端嫡女過去連妾都當不上。
立刻有人反駁, 誰非逼著她徐茜蓉去給人當妾?不是她先和外頭漢子梳上?有日子不肯好好過,非要自己給自己找沒臉。
有臉沒臉的罷,總歸是嫁進王府,她可以沒臉, 王府總不能沒臉。
聽說宮裡德妃勸著仁和帝, 又說高低她是皇后娘娘家裡嫡親侄女, 不好吊著苛待,還盼她給您生養個皇孫兒呢,仁和帝這才鬆口,叫宗人府給寫上一個庶妃的位份。
這一向正陽宮裡徐皇后聽見, 又惹出多少不愉快。
沒別的, 徐茜蓉是她娘家侄女, 這話她沒勸過仁和帝?沒求過情?沒請過封?她娘家, 就是她的臉面,嫁到誰家不得做正房娘子?侄女婿膽敢欺侮半分, 還納妾呢,有個收用的丫鬟都不能許。
偏偏如今的侄女婿,是她的親兒。
她自己兒不急著請封,愛答不理,她又半句管不了,有什麼法子?只能向皇帝哭訴,指望能賞兩分薄面,看她面子給下旨。
沒成想,她哭過多少回、求過多少回,仁和帝無動於衷,到咸慶宮可好,德妃三兩句就說得鬆口。
銀牙咬碎往肚裡吞,徐皇后不能說一個字。說什麼?總是給你家女兒說情,你不記恩承情,你還要道不是?仁和帝本就不待見,你還要傳出個怨懟的名聲?少不得委屈也要忍著。
不過,咱們皇后娘娘並沒有憋屈太久。
時近中秋,中秋要祭祖。
仁和帝下一道旨意,說讓皇二子李懷雍代他上太廟齋戒祭奠,由於一應事宜繁重,每日丑時享殿要念經,晚至子夜祧廟還要燒幡,進宮出宮不便宜,宮門都還沒開鑰呢,陛下就恩准,讓李懷雍到崇文殿歇宿。
宮中哪座是崇文殿?東宮裡頭的那座,東宮主位正殿即是崇文殿。
崇文殿住進去容易,難道落後還給趕出去不成?聖旨里又不提隱王這字號,只說皇二子,明眼人聽見聲知道響,都知道李懷雍離復位東宮不遠。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