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頁
兩人一同跪下磕頭,魏湛放眼殿中眾人,輕飄飄地揚手,示意他們起來說話。
崔太傅找回了自己的聲音,跪在台下,聲音鏗鏘,「謝韻此舉驚世駭俗,欺君罔上,乃不可饒恕之罪...」
他絮絮叨叨說了半天,最後被魏湛抬手打斷,「此事,朕登基前便知情。」
「且,謝韻已誕育公主,孕育皇嗣、於為難之時為朕守護朝堂安寧,何罪之有啊?」
在場都是人精,只需天子一句話就能看清來龍去脈,這還有什麼話好問,有什麼話好說的,天子這麼明顯的偏愛不是假的,為一人守身忠心也在眾目睽睽之下,都這麼久了,天子肯定是早就知道謝韻身份的,並且在知道之後,放棄追究前塵過往,與其在宮中廝混......
沒錯,就是廝混!這不是廝混是什麼,還暗中生下了皇嗣,成雙結對,維護至此!
縱然朝臣們都清楚謝韻犯得是欺君死罪,但他們能怎麼樣!是生是死不過是天子一句話的事情,權柄都在陛下手裡握著,沒有人會傻到與天子叫板。
就連向來義正嚴詞的崔太傅也沉默下來了,他聯想到謝韻從天子登基以來的種種,本以為是謝韻惑君,但謝韻一直以來的功績不是假的,功名與能力眾所周知。
聽完天子話語之後,崔太傅將目光投到天子身上。
魏湛是他親手教導出來的學生,在他的眼裡,這是最煊赫威嚴、鐵血聖明的君主,可現在,英明的天子無異於親口承認,他曾為色所迷,沉淪到不顧往日仇怨,捧舊日死敵於心間,不顧自身名聲也要與她在一起。
荒唐!這太荒唐了!
一時之間,竟分不出誰對誰錯,是謝韻奸佞,還是天子執拗,不肯放手...
沒人能說天子的不是,就算是真的做錯了,也不能說!
本該死罪加身,卻因功勞太多,相抵消了。謝韻和燕國公主的聯姻一事,自然是不了了之,但謝韻欺騙燕國公主,懲罰是要有的,也算是對燕國皇帝的交代。
罰俸三年,禁足兩月。
概因公主年幼,離不開生母照料,所以謝韻禁足地點為公主居住的紫宸殿。
多麼敷衍的懲戒啊!
誰看不出來天子意思,但有人敢反駁嗎?沒有!因為這理由很合理啊!
而且最重要的是,天子親口說,小公主是嫡出,謝韻雖然不是皇后,但...
有區別嗎?
沒有!這沒區別,天子已經蓋章定論——謝韻,必定是大周的皇后!
今夜裡,估計有許多人睡不下了,謝韻為女的事情已經傳遍盛陽城,今日不在勤政殿裡的朝臣們也都得知了。
眾人恍惚意識到,原來沒有生母的小公主,其實並非來歷不明。
那藍顏惑君的男寵,可不就是公主的生母,是一個驚世駭俗,無法用言語形容的女子。
謝韻是誰,她不僅是天子少師,還是曾經的東宮謀臣,先帝欽點的探花,大周史上最年輕的探花郎。
為男子,世人感嘆一聲有才華,為女子,震動朝野,驚嘆世人。
現在再看她和天子之間的那點韻事,竟有種原來如此之感。
原來讓天子拒納六宮,枉顧名聲的女子,是這樣的。
仔細想想,這很合理。
......
許多事口說無憑,謝韻是公主生母的事情也有人質疑,畢竟公主不在皇宮誕生,朝臣們有理由質疑公主的血脈。
但謝韻對這事早有預料,當初讓魏湛交給沈家的聖旨就是公主身份的鐵證,有沈侯爺和沈清予當初立下誓死護衛皇嗣降生的誓書和聖旨為證,在朝堂一一列出,便再無任何一個質疑的聲音。
謝韻雖被禁足,但擋不住燕國公主求知好奇的腳步,燕璟瑜兩天之內得知事情全貌,最初的憤怒已經淡化,現在剩下的全是對謝韻這個人的好奇。
這究竟是怎樣一個奇女子,她活了這麼久,所見所聞里,沒有過謝韻這樣的人,所以她必須要好好和謝韻聊一聊。
礙於謝韻欺騙過燕國公主,也為了安撫,魏湛應下了燕璟瑜與謝韻見面的請求,短暫地放謝韻出去兩個時辰。
燕國使臣隊伍馬上就要從盛陽城離開,燕璟瑜也做不了什麼,人是肯定帶不回去了,見面無所謂。
燕璟瑜問了謝韻很多以前的事情,私事方面謝韻未全部告知,挑了大家都知道的事情說,公事方面無可遮掩,燕璟瑜問了大多都是她當官的事情,謝韻回答得也輕鬆,知無不言。
借著燕璟瑜這件事,謝韻終於解決了困擾許久的難題,也算是喜事一樁。故而燕璟瑜離開盛陽城的這段時間,謝韻還偷偷出去陪燕璟瑜逛過,算是她對燕璟瑜的感謝。
一月後的朝堂之上,魏湛再次提及立後事宜。
謝韻兩次治理青州水患,她在青州的威望和名聲是最好的,也提拔過一些青州官員進盛陽城,這些人是從頭到尾沒反對過的,經過一個月的冷靜,大多朝臣已經接受事實,不準備阻攔,但還有個別殘餘堅固的,堅持說入朝為官和入宮為後不可二者兼得,畢竟歷史上有很多皇后太后攝政誤國的先例。
但些許反對的聲音不能阻攔聖旨下發。
聖旨到禮部,由禮部定幾合適日子,最後昭告天下。
不過兩個月的時間,謝韻禁足解開之時,也正是立後詔書昭告天下之日。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崔太傅找回了自己的聲音,跪在台下,聲音鏗鏘,「謝韻此舉驚世駭俗,欺君罔上,乃不可饒恕之罪...」
他絮絮叨叨說了半天,最後被魏湛抬手打斷,「此事,朕登基前便知情。」
「且,謝韻已誕育公主,孕育皇嗣、於為難之時為朕守護朝堂安寧,何罪之有啊?」
在場都是人精,只需天子一句話就能看清來龍去脈,這還有什麼話好問,有什麼話好說的,天子這麼明顯的偏愛不是假的,為一人守身忠心也在眾目睽睽之下,都這麼久了,天子肯定是早就知道謝韻身份的,並且在知道之後,放棄追究前塵過往,與其在宮中廝混......
沒錯,就是廝混!這不是廝混是什麼,還暗中生下了皇嗣,成雙結對,維護至此!
縱然朝臣們都清楚謝韻犯得是欺君死罪,但他們能怎麼樣!是生是死不過是天子一句話的事情,權柄都在陛下手裡握著,沒有人會傻到與天子叫板。
就連向來義正嚴詞的崔太傅也沉默下來了,他聯想到謝韻從天子登基以來的種種,本以為是謝韻惑君,但謝韻一直以來的功績不是假的,功名與能力眾所周知。
聽完天子話語之後,崔太傅將目光投到天子身上。
魏湛是他親手教導出來的學生,在他的眼裡,這是最煊赫威嚴、鐵血聖明的君主,可現在,英明的天子無異於親口承認,他曾為色所迷,沉淪到不顧往日仇怨,捧舊日死敵於心間,不顧自身名聲也要與她在一起。
荒唐!這太荒唐了!
一時之間,竟分不出誰對誰錯,是謝韻奸佞,還是天子執拗,不肯放手...
沒人能說天子的不是,就算是真的做錯了,也不能說!
本該死罪加身,卻因功勞太多,相抵消了。謝韻和燕國公主的聯姻一事,自然是不了了之,但謝韻欺騙燕國公主,懲罰是要有的,也算是對燕國皇帝的交代。
罰俸三年,禁足兩月。
概因公主年幼,離不開生母照料,所以謝韻禁足地點為公主居住的紫宸殿。
多麼敷衍的懲戒啊!
誰看不出來天子意思,但有人敢反駁嗎?沒有!因為這理由很合理啊!
而且最重要的是,天子親口說,小公主是嫡出,謝韻雖然不是皇后,但...
有區別嗎?
沒有!這沒區別,天子已經蓋章定論——謝韻,必定是大周的皇后!
今夜裡,估計有許多人睡不下了,謝韻為女的事情已經傳遍盛陽城,今日不在勤政殿裡的朝臣們也都得知了。
眾人恍惚意識到,原來沒有生母的小公主,其實並非來歷不明。
那藍顏惑君的男寵,可不就是公主的生母,是一個驚世駭俗,無法用言語形容的女子。
謝韻是誰,她不僅是天子少師,還是曾經的東宮謀臣,先帝欽點的探花,大周史上最年輕的探花郎。
為男子,世人感嘆一聲有才華,為女子,震動朝野,驚嘆世人。
現在再看她和天子之間的那點韻事,竟有種原來如此之感。
原來讓天子拒納六宮,枉顧名聲的女子,是這樣的。
仔細想想,這很合理。
......
許多事口說無憑,謝韻是公主生母的事情也有人質疑,畢竟公主不在皇宮誕生,朝臣們有理由質疑公主的血脈。
但謝韻對這事早有預料,當初讓魏湛交給沈家的聖旨就是公主身份的鐵證,有沈侯爺和沈清予當初立下誓死護衛皇嗣降生的誓書和聖旨為證,在朝堂一一列出,便再無任何一個質疑的聲音。
謝韻雖被禁足,但擋不住燕國公主求知好奇的腳步,燕璟瑜兩天之內得知事情全貌,最初的憤怒已經淡化,現在剩下的全是對謝韻這個人的好奇。
這究竟是怎樣一個奇女子,她活了這麼久,所見所聞里,沒有過謝韻這樣的人,所以她必須要好好和謝韻聊一聊。
礙於謝韻欺騙過燕國公主,也為了安撫,魏湛應下了燕璟瑜與謝韻見面的請求,短暫地放謝韻出去兩個時辰。
燕國使臣隊伍馬上就要從盛陽城離開,燕璟瑜也做不了什麼,人是肯定帶不回去了,見面無所謂。
燕璟瑜問了謝韻很多以前的事情,私事方面謝韻未全部告知,挑了大家都知道的事情說,公事方面無可遮掩,燕璟瑜問了大多都是她當官的事情,謝韻回答得也輕鬆,知無不言。
借著燕璟瑜這件事,謝韻終於解決了困擾許久的難題,也算是喜事一樁。故而燕璟瑜離開盛陽城的這段時間,謝韻還偷偷出去陪燕璟瑜逛過,算是她對燕璟瑜的感謝。
一月後的朝堂之上,魏湛再次提及立後事宜。
謝韻兩次治理青州水患,她在青州的威望和名聲是最好的,也提拔過一些青州官員進盛陽城,這些人是從頭到尾沒反對過的,經過一個月的冷靜,大多朝臣已經接受事實,不準備阻攔,但還有個別殘餘堅固的,堅持說入朝為官和入宮為後不可二者兼得,畢竟歷史上有很多皇后太后攝政誤國的先例。
但些許反對的聲音不能阻攔聖旨下發。
聖旨到禮部,由禮部定幾合適日子,最後昭告天下。
不過兩個月的時間,謝韻禁足解開之時,也正是立後詔書昭告天下之日。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