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碗湯藥,一塊酥糖,這可都是你讓我吃的。”封野在那唇上輕啜了一下,又啜了一下,似乎怎麼親都不足夠。

  燕思空點了點頭:“有苦有甜才是人生。”

  “你說得都對。”封野柔聲道,“我什麼都聽你的。”

  倆人依偎著對方,聽著彼此的心跳,感受著彼此的體溫,便覺世上最安心之所在,就在當下。

  千帆過盡,滄桑閱遍,他們都已在跌撞前行間丟掉了自己,少時的那些天真懵懂,那些豪情壯志,那些山盟海誓,早已在歲月的蹉跎與命運的折磨間,面目全非。班荊道故,追尋往昔,原是人的本能,可縱是耗盡心血,誰人又能回到意氣風發的少年時,能夠找回吉光片羽,得以窺見當初的信仰與鍾情,已是不易。

  世上無完事,亦無完人,剮了一身傷痕,還要攜手並肩,還要砥礪前行,也許更加難能可貴。

  ——

  得元南聿高明的醫術和封野的真正配合,那箭傷好得很快,封野的起居早已能夠自理,身體也行動自如,尋常人經過這樣一番折騰,身體早該垮了,但他卻一天比一天健碩起來。

  在燕思空和元南聿的輔助之下,封野終於將四府的升遷任免之事宜處理完畢,他將要員全都換成了自己心腹的能臣強將,並將親自巡視四府。

  元南聿被升任為五軍都督府右都督,驃騎大將軍,紫印金綬,總領大同、宣化兵馬,武將之品級略次於王申,王申為左都督,但僅統領黔州一府。

  燕思空則被封為承宣布政使,可以過問、四府之所有事宜,甚至能代封野行政令之事。

  北境雖然只有四府,但官員建制幾乎與朝廷一模一樣,儼然一個國中之國,此舉定會引起陳霂不滿,但卻利於他們舉賢納士,且能始終震懾著朝廷,北境愈是強盛,陳霂愈是不敢輕舉妄動。

  與此同時,大同與察哈爾的關係,也在他們的幾番斡旋之下,重歸穩定,被鎮北王妃送給哪答汗做質子的封澤,未來必將成為橋接大同與蒙古部落間的重要人物,封野儘管不情願,也已無可挽回。

  鎮北王,終將代替京師天子,成為北境百姓的“皇帝”。

  ——

  燕思空為封野制定了視察四府的路線,這將是封野第一次巡視自己的“領土”,他要核驗地方吏員,了解風土民生,這一路約莫要走上一年。

  燕思空來到封野的宅院時,發現他正在院中打拳,一套少林七星拳被他打得虎虎生威,犀利如刃。

  聽到腳步聲,封野收了招,他接過婢女遞來的布巾,邊擦汗,邊笑看著燕思空。

  “南聿准你打拳了嗎?”燕思空皺眉道,“你傷雖然好了,可身體還需調理。”

  “我這不就是在調理嗎。”封野道,“這套拳可以強身健體,再不動一動,我悶也要悶死了。”

  燕思空責怪道:“你這招招狠辣,哪裡是要強身健體?”

  封野笑道:“我如今就強健得很,說明這拳有效。”

  “有效的是那苦口的良藥。”燕思空晃了晃手中的捲軸,“這是巡視四府的路線,咱們商量商量吧。”

  封野將燕思空讓進屋內,揮退了所有的下人。

  燕思空將捲軸鋪展在案牘上,認真地比劃著名:“你看,大同正好在中間,我想,趁著天氣暖和,先向北巡視宣化與遼東,入冬便回來,待明年開春了,再去黔州,如何?”

  封野站在一旁,點了點頭:“可以。”

  “我挑選的這些州縣,都有其特殊之處。”燕思空指了指輿圖,“比如這個羌化縣,盛產棉花,賦稅單一,這個邁容縣,山多林多匪也多,百姓深受其苦,還有這個……”

  “你拿主意就是。”封野含笑凝望著燕思空,“你如今可是我北境的大司馬,你讓我去哪裡,我就去哪裡。”

  燕思空挑了挑眉:“我若叫你現在就隨我去遼東,收復遼北七州呢?”

  “從命。”封野毫不猶豫地說。

  燕思空笑了笑,又輕嘆一聲:“可惜時機還未到。”

  “我知道。”封野伸出手,撫摸著燕思空的面頰,“我立足未穩,此前又連年征戰,軍老民乏,你心裡惦念著遼北七州,我又何嘗不是。”

  燕思空黯然道:“遼北七州,是我一輩子的心結。”

  他一生的悲劇,都從韓兆興丟擎州,昭武帝放棄遼北七州始,自此遼東再無天險,金兵長驅直下,禍害了遼東百姓近三十年,若不是小小的廣寧臨危受命,兩次擋住了卓勒泰的兵馬,今日的中原,或許已是蠻夷的天下。

  他窮盡一生,也要為江山、為百姓,從金人手中奪回遼北七州,卓勒泰的大敗,正給了他們得勝的希望。

  “也是每個大晟男兒心中的痛。”封野看著燕思空,目光堅毅,“空兒,我能奪回河套,也能奪回遼北七州。三年,我們用三年時間,休兵養民,待到兵精糧足的那一天,我們就帶著封家軍跨過潢水,將金兵徹底殲滅,永遠趕出我大晟的疆土。”

  燕思空用力地點頭,他有些激動地用手撫摸著輿圖上的遼北,雖是人無再少年,但志氣不老,無論任何時候,都能輝耀前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