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穆罕默德於公元570年生於麥加(在今沙烏地阿拉伯),原是一名商人,後來又成為一名牧人。但在40歲時,他夢到了真主的諭示,令他逐字記下許多詩文(即後來的可蘭經)。從此以後,穆罕默德開始向信徒傳教,指示他們唯一的救贖之道是通過每日禮拜和嚴格遵守真主的律法來全身心地信奉真主。伊斯教信仰認為獲得救贖最基本的是“五功”即“念、禮、課、齋、朝”:認主獨一(信奉安拉是唯一的真主,穆罕默德是最後一位先知),按時禮拜(每日五次),交納天課(向窮人施捨財物),謹守齋戒(在齋月的白天禁食)和朝覲聖地(一生至少一次在朝聖月前往麥加朝聖)。

  和其他許多宗教初創時的情況一樣,穆罕默德和他的追隨者也遭到了來自原有信仰的強烈抵制。儘管如此,公元632年穆罕默德去世之後,他的教導逐漸傳遍了中東地區。後來,伊斯蘭教分裂成了彼此爭鬥的多個派別,其中最主要的教派是遜尼派和什葉派。雖然這些派別的基本信條是相同的,但他們無法就誰應繼穆罕默德之後擔任伊斯蘭教最高精神領袖達成一致。

  當然對於我影響最大的是,隨著成吉思汗的後代攻打印度地區的時候,一系列的戰鬥中,我常常去當地的寺廟,了解佛教。

  要知道當今擁有3億5千萬追隨者的佛教是建立於其尊崇的精神領袖喬達摩悉達多(被稱為“無上佛”,意為“大徹大悟者”)的教誨之上的。作為佛教的中心崇拜,佛並不是被作為神,也沒有擅稱為神的引導者。相反,佛陀教給其追隨者一條來自他本人的人生經歷的徹悟之道,這是佛教與其他主流宗教的重大區別。

  佛教的主要教義,四聖諦和八正道,通過說明誰可以實現涅磐或從無休止的苦當中獲得安寧來定義人生的意義。用最簡單的方式說,四諦告訴我們,人生就是苦的。這種苦來源於我們對欲望的執著,當我們停止執著於欲望,這種苦也就消失了。這樣從苦中解脫的自由是可以通過對八正道的修煉得到的。顧名思義,八正道有八個方面,每一種修煉都需要充分的理解四諦。

  今天,佛教有三個主要流派。最大的兩個是上座部佛教和大乘佛教,被稱為顯教,他們相信得到徹悟的主要途徑是仔細研究佛陀的教誨。第三的密宗佛教,也稱密教,相信他們可以通過瑜伽、咒語和其他儀式來加快徹悟的進程。

  佛教對於我的影響最為深遠,使我有一種大徹大悟的感覺,放棄了心中的執念。

  我最後完成了位面任務,賺了200萬暗金幣,回到了私人位面,放棄了位面爭霸的想法,和徐妙錦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