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頁
開到了她的房子所在的老小區。
她把車停在了外面,和昏昏欲睡的保安打了招呼,跟池映輝走進了小區里,一路散著步,走到了她的房子樓下。
整棟樓只有兩個窗戶還亮著燈,她的房子也是漆黑的,想來租客已經休息了。
「我在洖城的第一份個人財產。」陳明月仰著頭看向頂樓那套。
池映輝看著她,「想進去再看看的話,可以辦過戶的時候再來一次。」
陳明月的租客前幾天給她轉新一季度的租金,順帶試探著問這房子考不考慮賣,她一口答應了。
世事大概真的有機緣吧,的確到了她離開洖城的時候了。
「不了。」她抬手點了點自己的頭,「我都記著呢。」
過了一會兒,兩個人再度回到車上,這一次,陳明月開到了邊岸。
時間已經接近凌晨四點,節假日裡摩肩接踵,平時依舊熙熙攘攘的邊岸,此刻依然是不缺人的,有環衛工人,有偶爾過路的行人,也有在長椅上坐著刷手機的人。
陳明月和池映輝在面向東邊方向的一個椅子上坐了下來,她緩緩地靠在他的身上,被他攬著,兩個人都沒有說話。
半個小時後,東邊天際泛起了白,白色愈加擴大,光芒始發,不久之後朝陽便露了頭。
每一天都是同樣的,每一天,也都是不同的。
不同的境遇,不同的看待。
看過邊岸日出之後,他們又在落日餘暉里坐了遊輪,在洖城舊事的飯店裡吃了晚飯,在濡濕氤氳的小雨里撐傘踱步過平江的市井街,品嘗了一些糯嘰嘰的江南點心,到池映輝的母校遛了彎。
最後,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清晨,去祭拜了池映輝的父母。
池映輝什麼都沒說,但陳明月知道,他是在告別。她和他不同,她對著墓碑默出的是:爸,媽,我。
第49章 終局
六月開始,這場資本戰局進入了白熱化階段。
對方創始人帶領一組老員工團隊,再次回到平江,購置了兩處大型廠房,財經媒體報導後,引發外界種種猜測,然後網絡上出現了「不願透露姓名的前員工」發言,稱其創建了新品牌,平江有老渠道,算是成熟,打算覆蓋取用。
自己覆蓋自己——典型的金蟬脫殼。
此消息曝出的第二天,外界已經傳播開來的時候,網絡上出現了一篇質疑文章,由一位名不見經傳的財經博主發布,而後被大量營銷號轉發,文章詳細地敘述了該公司從起步,發家,到後來的暴雷,並舉出計算數據,層層遞進式的推導出——它應該負債如斯,現在的錢,到底哪來的?
平江和洖城的商界一時間炸了鍋,媒體紛紛圍堵過去,創始人最初還出來回應了一次,後來就不再露面了。
同時被圍堵的便是池映輝,畢竟兩家已經是商圈周知的對頭了,有問池映輝怎麼看這件事的,也有問他那篇文章是不是他找人發的,還有問池映輝是不是已經做好破產的準備了。
池映輝不發一言,在孫建和趙勇的圍護下,從保安在人群中開出的路平靜地走進了辦公大樓。
之前的投入過大,而後受到明面上的競爭以及輿論影響,今年以來的效益並不好,池家的資金鍊至多再撐兩個月,之後,就只能瓜分股權了,池映輝盤算著。
就在這時,不速之客出現了——給對方公司貸款的銀行。
銀行向創始人正式發出要求——針對於該文章提出的質疑,銀行按照此前與借款方的相關條款約定,將對借款方進行覆核審計調查,驗資,以確認對方承諾的有效性及具體償還能力的掌握。
在陳明月不知什麼時候能耗盡這場漫長的等待時,橫空出現了這個拐點,她既覺得鬆了口氣,又覺得陷入了另一種窒息。財團對資本的審計是縝密且冗長的,尤其是銀行的最終態度,是保他們還是真的嚴格對待,往往也僅以一紙聲明就可以算作是給公眾交代。
後面到底怎麼樣,沒有人會知道,無論是當事人,還是對手。
「太太。」
小時工叫了女主人一聲,見她沒反應,就又叫了一聲,「太太。」
陳明月看著電視,但是眼裡並沒有聚焦,這時候才猛的回過了神似的,看向小時工,「啊?哦,什麼事?大姐。」
小時工大姐笑著說:「是想問問太太,排骨是做清燉還是紅燒啊?」
「清燉吧。」
「好的。需要給你倒點喝的過來嗎?泡杯茶水怎麼樣?」
「不用,謝謝。」
陳明月在小時工轉身走進廚房後,關上了電視。
電視開了半天,她也不知道在播什麼,打開是為了有點聲音,陪她打發時間。
這幾天,她越來越心神不寧了,她自己也清楚,但是控制不了。
她站起來去找圓滾滾,見它正團在那裡呼呼的睡覺,就沒上近前,折返回了客廳。踱了幾步後又走進了臥室,就見室內整齊利落,才想起來自己在早上已經整理過了,連帶衣帽間一起。
陳明月又一次折返回了客廳。
六月的洖城,太陽已經很是毒辣,她站在清涼的室內看著遠處被烤到波動的景物畫面,似乎自己也在那上面,跟著一起焦灼。
「太太,飯好了。」
陳明月回過頭,這一次,她若無其事地答應了一聲,抬腳往餐廳走去,期間抬眼看了一下時鐘,距離小時工進門已經過去差不多四十分鐘了。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她把車停在了外面,和昏昏欲睡的保安打了招呼,跟池映輝走進了小區里,一路散著步,走到了她的房子樓下。
整棟樓只有兩個窗戶還亮著燈,她的房子也是漆黑的,想來租客已經休息了。
「我在洖城的第一份個人財產。」陳明月仰著頭看向頂樓那套。
池映輝看著她,「想進去再看看的話,可以辦過戶的時候再來一次。」
陳明月的租客前幾天給她轉新一季度的租金,順帶試探著問這房子考不考慮賣,她一口答應了。
世事大概真的有機緣吧,的確到了她離開洖城的時候了。
「不了。」她抬手點了點自己的頭,「我都記著呢。」
過了一會兒,兩個人再度回到車上,這一次,陳明月開到了邊岸。
時間已經接近凌晨四點,節假日裡摩肩接踵,平時依舊熙熙攘攘的邊岸,此刻依然是不缺人的,有環衛工人,有偶爾過路的行人,也有在長椅上坐著刷手機的人。
陳明月和池映輝在面向東邊方向的一個椅子上坐了下來,她緩緩地靠在他的身上,被他攬著,兩個人都沒有說話。
半個小時後,東邊天際泛起了白,白色愈加擴大,光芒始發,不久之後朝陽便露了頭。
每一天都是同樣的,每一天,也都是不同的。
不同的境遇,不同的看待。
看過邊岸日出之後,他們又在落日餘暉里坐了遊輪,在洖城舊事的飯店裡吃了晚飯,在濡濕氤氳的小雨里撐傘踱步過平江的市井街,品嘗了一些糯嘰嘰的江南點心,到池映輝的母校遛了彎。
最後,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清晨,去祭拜了池映輝的父母。
池映輝什麼都沒說,但陳明月知道,他是在告別。她和他不同,她對著墓碑默出的是:爸,媽,我。
第49章 終局
六月開始,這場資本戰局進入了白熱化階段。
對方創始人帶領一組老員工團隊,再次回到平江,購置了兩處大型廠房,財經媒體報導後,引發外界種種猜測,然後網絡上出現了「不願透露姓名的前員工」發言,稱其創建了新品牌,平江有老渠道,算是成熟,打算覆蓋取用。
自己覆蓋自己——典型的金蟬脫殼。
此消息曝出的第二天,外界已經傳播開來的時候,網絡上出現了一篇質疑文章,由一位名不見經傳的財經博主發布,而後被大量營銷號轉發,文章詳細地敘述了該公司從起步,發家,到後來的暴雷,並舉出計算數據,層層遞進式的推導出——它應該負債如斯,現在的錢,到底哪來的?
平江和洖城的商界一時間炸了鍋,媒體紛紛圍堵過去,創始人最初還出來回應了一次,後來就不再露面了。
同時被圍堵的便是池映輝,畢竟兩家已經是商圈周知的對頭了,有問池映輝怎麼看這件事的,也有問他那篇文章是不是他找人發的,還有問池映輝是不是已經做好破產的準備了。
池映輝不發一言,在孫建和趙勇的圍護下,從保安在人群中開出的路平靜地走進了辦公大樓。
之前的投入過大,而後受到明面上的競爭以及輿論影響,今年以來的效益並不好,池家的資金鍊至多再撐兩個月,之後,就只能瓜分股權了,池映輝盤算著。
就在這時,不速之客出現了——給對方公司貸款的銀行。
銀行向創始人正式發出要求——針對於該文章提出的質疑,銀行按照此前與借款方的相關條款約定,將對借款方進行覆核審計調查,驗資,以確認對方承諾的有效性及具體償還能力的掌握。
在陳明月不知什麼時候能耗盡這場漫長的等待時,橫空出現了這個拐點,她既覺得鬆了口氣,又覺得陷入了另一種窒息。財團對資本的審計是縝密且冗長的,尤其是銀行的最終態度,是保他們還是真的嚴格對待,往往也僅以一紙聲明就可以算作是給公眾交代。
後面到底怎麼樣,沒有人會知道,無論是當事人,還是對手。
「太太。」
小時工叫了女主人一聲,見她沒反應,就又叫了一聲,「太太。」
陳明月看著電視,但是眼裡並沒有聚焦,這時候才猛的回過了神似的,看向小時工,「啊?哦,什麼事?大姐。」
小時工大姐笑著說:「是想問問太太,排骨是做清燉還是紅燒啊?」
「清燉吧。」
「好的。需要給你倒點喝的過來嗎?泡杯茶水怎麼樣?」
「不用,謝謝。」
陳明月在小時工轉身走進廚房後,關上了電視。
電視開了半天,她也不知道在播什麼,打開是為了有點聲音,陪她打發時間。
這幾天,她越來越心神不寧了,她自己也清楚,但是控制不了。
她站起來去找圓滾滾,見它正團在那裡呼呼的睡覺,就沒上近前,折返回了客廳。踱了幾步後又走進了臥室,就見室內整齊利落,才想起來自己在早上已經整理過了,連帶衣帽間一起。
陳明月又一次折返回了客廳。
六月的洖城,太陽已經很是毒辣,她站在清涼的室內看著遠處被烤到波動的景物畫面,似乎自己也在那上面,跟著一起焦灼。
「太太,飯好了。」
陳明月回過頭,這一次,她若無其事地答應了一聲,抬腳往餐廳走去,期間抬眼看了一下時鐘,距離小時工進門已經過去差不多四十分鐘了。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