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頁
梁知予聽罷起身,不忘牽著姜萊的手,「走吧,先回家睡覺去。」
姜一南擰著眉死死盯著二人緊握的手,似乎到現在都沒完全消化這一信息。他這個人倔勁上來誰都攔不住,孩子氣般地堵著門,「梁知予,你怎麼敢當著我的面說要和我侄女回家睡覺?!睡什麼覺?我大喜的日子都沒睡覺陪你們聊天。不交代清楚誰也不想走,再說了,我爸媽那邊...你們倆就不想多個幫忙傳話的麼?」
得,事已至此。
姜萊拗不過他只得硬著頭皮坐下,渾渾噩噩的腦瓜子組織不好有邏輯的語言;便對梁知予使了個眼色,「還是你說吧。」
故事太冗長,一時竟不知道從何說起。
這段情愫產生的悄無聲息,以至於當事人意識到的時候早就在內心占領了不可忽視的一席之地。
當著眾人娓娓道來自己的情感歷程終歸不是梁知予的作風,他三言兩語概括完,簡而言之就是個互相喜歡卻因為他性格缺陷不得不錯過些許歲月的老派故事。
姜一南摩挲著下巴,仔細斟酌梁知予的話,突然一拍桌子,「兩年前的夏天,姜萊從義大利飛回來,下飛機的時候眼睛腫的跟什麼似的,是不是你小子欺負她了?」
梁知予緊了緊掌心的手,大拇指摩挲著她光潔的虎口似是安撫,順著酒氣鄭重地吐了個「是」。
===
暗戀這種事時間長了,身處其中的人往往會忘記委屈。而隨著年月消逝,那封在 21 歲的夏天沒有勇氣發出去的郵件也愈發找不到發送的時機。
姜萊常安慰自己天意如此,她和梁知予之間總缺了最適合表達心跡的機會;也笑稱自己的愛足夠偉大,偉大到並不是一門心思要去占有。
那一年梁知予開始更加頻繁地外出調研,呆在加州的時間寥寥無幾。他的名字不斷湧現在各大期刊論文雜誌上,影響力因子更是高的驚人。而也是那一年,他從珊瑚礁保護者協會的核心成員一躍升為會長,常遊走於各大高校之間舉行演講,鼓勵更多的學生加入到他們活動中來。
姜萊曾窩在床上,聽 ipad 里的他細細講述珊瑚面臨的威脅。
無論是人類的過度捕撈還是污水排放,亦或是溫室氣候造成的海洋溫度上升水質酸化,每一項都對珊瑚礁有著致命的危害。
她還記得在演講最後,梁知予語氣緩慢掃視著每一個學生,眼睛裡閃著夢想和抱負,「我們註定只能儘自己的綿薄之力減緩珊瑚礁滅絕的速度,可我想,讓壞事儘可能晚點發生也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
也許很多人註定只能仰望,他們有自己的節奏和生活目標,愛情只占了很小的比例,甚至小到微不足道。等姜萊領悟到這些,再去糾結男女之間的情愛反而顯得小家子氣;畢竟成年人的世界,遠有比愛情更加重要的東西。
那時姜萊剛剛開始博士第一年的生活,於她而言,痛苦大於快樂,迷茫多於滿足。和本科時期被動式學習為主的模式相比,如何調動對學習的熱情和主觀能動性成了最難克服的難題。
她曾對著電腦一邊碼代碼一邊沒出息地掉眼淚,後悔腦抽選了 GeoAI 領域;也曾在 Robert 的苛責下信心盡失,甚至動搖了堅持學術之路的決心;還曾經對著編輯的退稿郵件嚎啕大哭,大半年的心血付之東水,有種真心錯付的心酸。
那些見不到梁知予的日子,他們依舊靠發微信或郵件聯繫。多數時候討論的是專業相關的內容,除此之外就是生活細碎的分享。姜萊學會克制住碎碎念的衝動,把那些小女生的心思更多發泄在微博里。
當人沉下心來想要攻克某個實際目標,情感上的空虛也慢慢被忽視。她也開始去不同的地方進行實地調研,同時接了幾個當地創業小公司的兼職幫忙整理資料庫,錢少活多,最忙的時候每天睡眠不到五小時。
人忙得像陀螺般轉個不停,每天回家倒床就睡,醒了之後花十分鐘洗漱就出門。這樣緊湊的節奏讓人幾乎沒有空下來感傷的時候,偶爾會有泛濫的想念,每每這時她會搜幾篇梁知予最新發表的論文研讀,一邊感嘆他是怎麼保證精力充沛和高效,一邊自愧不如鼓勵自己繼續努力。
兩個忙於學業和夢想的人就好像迎風飛翔的風箏,他們越飛越高,廣闊世界紛雜熱鬧,讓人應接不暇;以至於忘了命運那根線早就悄默默將二人綁在了一起。
接到 Robert 邀請的時候姜萊正在東部參加學術交流會議,台上的教授侃侃而談人工智慧未來十年的前景,同時預測人工智慧將如何取代人類做出更加公正客觀的決定。
老生常談的內容,姜萊頻繁打著哈欠困得眼睛泛起了淚光,發愁該如何把會議紀要寫的充滿新意。她上下眼皮打架,耳朵不斷捕捉關鍵詞,眼神同時掃視一封封郵件。
「萊,今年夏天我準備在義大利舉辦一個小型課程,你跟我一起去。」
Robert 提及的這門課程在她讀本科時早有耳聞,課程採取邀請制,來參會的多是領域內造詣頗深的教授和他們的得意門生。博士第一年就能收到 Robert 的邀請,姜萊心生雀躍,感嘆著這一年的努力總算有了被導師認可的成績。
此次 Robert 組織的課程規模並不大,15 天的行程,地址選在她聞所未聞的義大利小鎮 Bertinoro,主講者和學生加一起總共 30 個名額,一共將分享十個話題。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姜一南擰著眉死死盯著二人緊握的手,似乎到現在都沒完全消化這一信息。他這個人倔勁上來誰都攔不住,孩子氣般地堵著門,「梁知予,你怎麼敢當著我的面說要和我侄女回家睡覺?!睡什麼覺?我大喜的日子都沒睡覺陪你們聊天。不交代清楚誰也不想走,再說了,我爸媽那邊...你們倆就不想多個幫忙傳話的麼?」
得,事已至此。
姜萊拗不過他只得硬著頭皮坐下,渾渾噩噩的腦瓜子組織不好有邏輯的語言;便對梁知予使了個眼色,「還是你說吧。」
故事太冗長,一時竟不知道從何說起。
這段情愫產生的悄無聲息,以至於當事人意識到的時候早就在內心占領了不可忽視的一席之地。
當著眾人娓娓道來自己的情感歷程終歸不是梁知予的作風,他三言兩語概括完,簡而言之就是個互相喜歡卻因為他性格缺陷不得不錯過些許歲月的老派故事。
姜一南摩挲著下巴,仔細斟酌梁知予的話,突然一拍桌子,「兩年前的夏天,姜萊從義大利飛回來,下飛機的時候眼睛腫的跟什麼似的,是不是你小子欺負她了?」
梁知予緊了緊掌心的手,大拇指摩挲著她光潔的虎口似是安撫,順著酒氣鄭重地吐了個「是」。
===
暗戀這種事時間長了,身處其中的人往往會忘記委屈。而隨著年月消逝,那封在 21 歲的夏天沒有勇氣發出去的郵件也愈發找不到發送的時機。
姜萊常安慰自己天意如此,她和梁知予之間總缺了最適合表達心跡的機會;也笑稱自己的愛足夠偉大,偉大到並不是一門心思要去占有。
那一年梁知予開始更加頻繁地外出調研,呆在加州的時間寥寥無幾。他的名字不斷湧現在各大期刊論文雜誌上,影響力因子更是高的驚人。而也是那一年,他從珊瑚礁保護者協會的核心成員一躍升為會長,常遊走於各大高校之間舉行演講,鼓勵更多的學生加入到他們活動中來。
姜萊曾窩在床上,聽 ipad 里的他細細講述珊瑚面臨的威脅。
無論是人類的過度捕撈還是污水排放,亦或是溫室氣候造成的海洋溫度上升水質酸化,每一項都對珊瑚礁有著致命的危害。
她還記得在演講最後,梁知予語氣緩慢掃視著每一個學生,眼睛裡閃著夢想和抱負,「我們註定只能儘自己的綿薄之力減緩珊瑚礁滅絕的速度,可我想,讓壞事儘可能晚點發生也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
也許很多人註定只能仰望,他們有自己的節奏和生活目標,愛情只占了很小的比例,甚至小到微不足道。等姜萊領悟到這些,再去糾結男女之間的情愛反而顯得小家子氣;畢竟成年人的世界,遠有比愛情更加重要的東西。
那時姜萊剛剛開始博士第一年的生活,於她而言,痛苦大於快樂,迷茫多於滿足。和本科時期被動式學習為主的模式相比,如何調動對學習的熱情和主觀能動性成了最難克服的難題。
她曾對著電腦一邊碼代碼一邊沒出息地掉眼淚,後悔腦抽選了 GeoAI 領域;也曾在 Robert 的苛責下信心盡失,甚至動搖了堅持學術之路的決心;還曾經對著編輯的退稿郵件嚎啕大哭,大半年的心血付之東水,有種真心錯付的心酸。
那些見不到梁知予的日子,他們依舊靠發微信或郵件聯繫。多數時候討論的是專業相關的內容,除此之外就是生活細碎的分享。姜萊學會克制住碎碎念的衝動,把那些小女生的心思更多發泄在微博里。
當人沉下心來想要攻克某個實際目標,情感上的空虛也慢慢被忽視。她也開始去不同的地方進行實地調研,同時接了幾個當地創業小公司的兼職幫忙整理資料庫,錢少活多,最忙的時候每天睡眠不到五小時。
人忙得像陀螺般轉個不停,每天回家倒床就睡,醒了之後花十分鐘洗漱就出門。這樣緊湊的節奏讓人幾乎沒有空下來感傷的時候,偶爾會有泛濫的想念,每每這時她會搜幾篇梁知予最新發表的論文研讀,一邊感嘆他是怎麼保證精力充沛和高效,一邊自愧不如鼓勵自己繼續努力。
兩個忙於學業和夢想的人就好像迎風飛翔的風箏,他們越飛越高,廣闊世界紛雜熱鬧,讓人應接不暇;以至於忘了命運那根線早就悄默默將二人綁在了一起。
接到 Robert 邀請的時候姜萊正在東部參加學術交流會議,台上的教授侃侃而談人工智慧未來十年的前景,同時預測人工智慧將如何取代人類做出更加公正客觀的決定。
老生常談的內容,姜萊頻繁打著哈欠困得眼睛泛起了淚光,發愁該如何把會議紀要寫的充滿新意。她上下眼皮打架,耳朵不斷捕捉關鍵詞,眼神同時掃視一封封郵件。
「萊,今年夏天我準備在義大利舉辦一個小型課程,你跟我一起去。」
Robert 提及的這門課程在她讀本科時早有耳聞,課程採取邀請制,來參會的多是領域內造詣頗深的教授和他們的得意門生。博士第一年就能收到 Robert 的邀請,姜萊心生雀躍,感嘆著這一年的努力總算有了被導師認可的成績。
此次 Robert 組織的課程規模並不大,15 天的行程,地址選在她聞所未聞的義大利小鎮 Bertinoro,主講者和學生加一起總共 30 個名額,一共將分享十個話題。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