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頁
「可惜母妃不是一個好人,是母妃連累了你,等母妃離開以後,淑妃也許會要你過去,但是你要離她遠點,你去向聖上請旨,讓你繼續留在興德宮,由從前神宗皇帝身邊的張嬤嬤教導,讓太學孔大人,女學蘇大人做你的師父。」
「如果崔貴妃不討厭你,你就去巴結巴結她,她是下一個入主太平宮的人,母妃能為你做的只有這些了。」
嘉懿公主哭了,孫氏笑中含淚,為她擦去臉頰淚水:「別怪母妃說話直,我雖然恨她,但也想為你好。」
「你要好好的,人生還很長,以後就算沒有母妃陪在你身邊,你還有很漫長的一段路要走,以後的路就要靠你自己了,我的孩子,你要活得光明磊落,你要一生順遂圓滿。」
「這輩子咱倆也是做過娘倆兒的,你別忘了我,母妃心裡就知足了。」
*
孫氏離宮後,御史台上奏中宮空置,請旨另立新後。
李諭下朝時詢問鳳齡意見,關於大典可有什麼要求。
今日起了霧氣,窗外亭台樓閣,似坐落雲端,朦朧飄遙。
鳳齡道:「封儀妃,封貴妃的典禮已經足夠奢華了,總是大操大辦,勞民傷財也沒意思。」
「如若真要給什麼恩典,就讓明年各州郡府減稅三成吧,讓天下萬民都能同沐皇恩。」
他說:「好。」
她撐著頭趴在窗前,看向遠方。
伸出手觸摸微風,飄落的楊花落在手心裡。
「又是一年春天了。」
仿佛看到許多年前的自己,看到母親淚眼不舍的拉住她的手:「鳳齡,你多保重。」
看到初入這座宮闈時那雙怯然而好奇的眼睛。
看到先帝一筆一畫教她寫下的字,還有在病榻上撫摸她臉的那只手:「悲歡離合乃人間常事,不要為朕傷心。」
她看到景硯溫柔內斂的笑容,看到李諭壓低眉目一次又一次望向她的眼神。
還有邵盈盈十歲那年對她說的:「我們要做一輩子的好姐妹。」
望眼這數十年風風雨雨,再回首,已是多少樓台煙雨中。
(全文完)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如果崔貴妃不討厭你,你就去巴結巴結她,她是下一個入主太平宮的人,母妃能為你做的只有這些了。」
嘉懿公主哭了,孫氏笑中含淚,為她擦去臉頰淚水:「別怪母妃說話直,我雖然恨她,但也想為你好。」
「你要好好的,人生還很長,以後就算沒有母妃陪在你身邊,你還有很漫長的一段路要走,以後的路就要靠你自己了,我的孩子,你要活得光明磊落,你要一生順遂圓滿。」
「這輩子咱倆也是做過娘倆兒的,你別忘了我,母妃心裡就知足了。」
*
孫氏離宮後,御史台上奏中宮空置,請旨另立新後。
李諭下朝時詢問鳳齡意見,關於大典可有什麼要求。
今日起了霧氣,窗外亭台樓閣,似坐落雲端,朦朧飄遙。
鳳齡道:「封儀妃,封貴妃的典禮已經足夠奢華了,總是大操大辦,勞民傷財也沒意思。」
「如若真要給什麼恩典,就讓明年各州郡府減稅三成吧,讓天下萬民都能同沐皇恩。」
他說:「好。」
她撐著頭趴在窗前,看向遠方。
伸出手觸摸微風,飄落的楊花落在手心裡。
「又是一年春天了。」
仿佛看到許多年前的自己,看到母親淚眼不舍的拉住她的手:「鳳齡,你多保重。」
看到初入這座宮闈時那雙怯然而好奇的眼睛。
看到先帝一筆一畫教她寫下的字,還有在病榻上撫摸她臉的那只手:「悲歡離合乃人間常事,不要為朕傷心。」
她看到景硯溫柔內斂的笑容,看到李諭壓低眉目一次又一次望向她的眼神。
還有邵盈盈十歲那年對她說的:「我們要做一輩子的好姐妹。」
望眼這數十年風風雨雨,再回首,已是多少樓台煙雨中。
(全文完)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