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頁
李諭聽罷,抬了抬手道:「那就讓陳美人遷居北宮吧,剩下的事皇后做主。」
北宮不是一座宮,是一大片不見天日的偏僻宮殿。
東西宮落是本朝嬪妃住所,南宮分為前後兩塊,後面的殿宇是前朝太妃住所,前面的一般只在選秀時開放。
而北宮,歷朝歷代,形同冷宮,這一去,基本就是此生無望了。
淑妃勾起嘴角,剛要開口,就被李諭陰惻惻的眼神給震懾回去了。
她馬上不敢再多嘴了,雖然知道這回是她贏了。
但是聖上對她似乎也有了很大意見。
一時間心裡忽然有些惴惴不安。
第63章
自陳玲兒遷宮以後, 華陽宮算是暫時消停了下來。
天氣再涼下來的時候,黃氏生了個兒子,崔府久蒙喜事,熱熱鬧鬧大辦了一場。
宮裡賞了不少東西下去, 趙氏又進宮來看了鳳齡一次, 說起敬齡和黃氏的兒子, 簡直喜歡的不得了。
趙氏道:「孩子名字還沒想好呢,你讀書多,也幫著想幾個。」
又告訴鳳齡:「你妹妹如今倒是長大不少, 看著跟個大姑娘似的了, 人也懂事不少。」
崔府是事事順心,可宮裡這段日子就跟撞了邪似的, 一樁事接著一樁事。
先是皇后病倒, 再然後春水閣的劉才人突然暴斃死了, 這可實在是始料不及。
跟劉才人一同入宮的幾個嬪妃為這事說過幾回, 之前是聽說劉才人身子有些不適,但又不是大病, 太醫院也開了方子診治, 怎麼說死就死了,這也太突然了。
皇后還在病榻上, 便命淑妃徹查此事。
春水閣和秋水閣都屬華陽宮後方殿閣,住在此地的劉才人和鄭才人自然也在華陽宮管轄範圍之內。
淑妃身為主位, 當仁不讓該查明此事緣由。
這邊淑妃接到消息以後嚇得頭都大了, 也叫了宮女和太醫們過來問話, 也看了劉才人的方子, 偏看不出有什麼問題。
聖上和皇后叫她查,查什麼東西?
不就是覺得劉才人死得蹊蹺嗎?
可是她什麼也查不出來呀, 她沒這個本事查。
把這麼個難題交到她手上,這不是為難人嗎?
淑妃還在一腦門子犯暈不知道該怎麼辦,那廂鄭才人又哭哭啼啼的來給她找事。
說秋水閣就在春水閣旁邊,劉才人走得突然,她膽小,不敢再住在那附近了,求淑妃娘娘向皇后那邊說個情,給她挪個地方。
淑妃氣得連聲罵:「給她攆出去!攆出去!真是煩人的緊!」
華陽宮這邊上上下下查了十幾日,什麼線索都沒查出來。
淑妃心急如焚,又怕被聖上和皇后責怪她辦事不力,於是叫來身邊的心腹和陪嫁嬤嬤一起商量對策。
幾個人一合計,反正也查不出來,乾脆一不做二不休,隨便拉兩個宮女來頂罪,只要能交差就是了。
嬤嬤親自去選了兩個宮女,都是沒什麼主意的年輕丫頭,還特意去提點了一番。
告訴她們會給她們家裡一大筆錢,要知道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別為了自己一個人,到頭來害了全家人。
兩個小宮女知道自己八成要倒大霉了,就算不願意肯定也沒什麼好下場,順著主子心意還能幫襯幫襯爹娘,無奈只能含淚點頭。
淑妃心裡一點底也沒有,帶著自己捏造好的罪名惴惴不安的前去面聖。
去了太和殿,叩首回稟:「臣妾已查明真相,是春水閣兩個宮女曾被劉才人斥責打罵過,於是心生怨恨,便將太醫院開的藥方加大了劑量。」
「劉才人去世之前,曾有數月體虛病弱,月信連綿,血污不淨,又被這兩個奴才毒害吃了猛藥,沒幾日便血虛而亡。」
「臣妾身為主位,沒能及時看清這兩個背主之奴的真面目,害了劉才人一條性命,實乃臣妾失察之過,請聖上責罰。」
淑妃垂著頭,心中緊張萬分。
李諭坐在上首,搖著頭看了她一眼。
他查看過太醫院的卷宗,又聽了淑妃這一段錯漏百出的陳情,心中實在失望。
「淑妃,你身為一宮主位,劉才人出事是你顧宥不力,難逃其責,朕給你機會讓你查明真相,肅清宮紀,你卻畏縮膽怯,只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如今更是罔顧律法,隨意拿宮人頂罪。」
「從涼州到上京,從側妃到淑妃,從一開始朕給你的位置就不低,但你看看你自己,你覺得你夠資格擔任這淑妃之位嗎?」
「既然你自己都願意囫圇吞下這口餿飯,朕就是想幫你也沒法子了。」
淑妃嚇得手抖,紅了眼圈道:「聖上,聖上恕罪,是臣妾失察。」
又急忙辯解:「此事與臣妾無關啊,臣妾只是想為聖上分憂,一時情急,才,才……」
李諭瞥了一眼,而後吩咐道:「懷安,即刻擬旨,淑妃張氏,先有失察之過,後有污衊之罪,責令其禁足一年,罰俸三年。」
又看向淑妃:「你若真的有心,有悔,就去抄抄佛經為劉才人焚香供奉,也收斂收斂你自己。」
*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北宮不是一座宮,是一大片不見天日的偏僻宮殿。
東西宮落是本朝嬪妃住所,南宮分為前後兩塊,後面的殿宇是前朝太妃住所,前面的一般只在選秀時開放。
而北宮,歷朝歷代,形同冷宮,這一去,基本就是此生無望了。
淑妃勾起嘴角,剛要開口,就被李諭陰惻惻的眼神給震懾回去了。
她馬上不敢再多嘴了,雖然知道這回是她贏了。
但是聖上對她似乎也有了很大意見。
一時間心裡忽然有些惴惴不安。
第63章
自陳玲兒遷宮以後, 華陽宮算是暫時消停了下來。
天氣再涼下來的時候,黃氏生了個兒子,崔府久蒙喜事,熱熱鬧鬧大辦了一場。
宮裡賞了不少東西下去, 趙氏又進宮來看了鳳齡一次, 說起敬齡和黃氏的兒子, 簡直喜歡的不得了。
趙氏道:「孩子名字還沒想好呢,你讀書多,也幫著想幾個。」
又告訴鳳齡:「你妹妹如今倒是長大不少, 看著跟個大姑娘似的了, 人也懂事不少。」
崔府是事事順心,可宮裡這段日子就跟撞了邪似的, 一樁事接著一樁事。
先是皇后病倒, 再然後春水閣的劉才人突然暴斃死了, 這可實在是始料不及。
跟劉才人一同入宮的幾個嬪妃為這事說過幾回, 之前是聽說劉才人身子有些不適,但又不是大病, 太醫院也開了方子診治, 怎麼說死就死了,這也太突然了。
皇后還在病榻上, 便命淑妃徹查此事。
春水閣和秋水閣都屬華陽宮後方殿閣,住在此地的劉才人和鄭才人自然也在華陽宮管轄範圍之內。
淑妃身為主位, 當仁不讓該查明此事緣由。
這邊淑妃接到消息以後嚇得頭都大了, 也叫了宮女和太醫們過來問話, 也看了劉才人的方子, 偏看不出有什麼問題。
聖上和皇后叫她查,查什麼東西?
不就是覺得劉才人死得蹊蹺嗎?
可是她什麼也查不出來呀, 她沒這個本事查。
把這麼個難題交到她手上,這不是為難人嗎?
淑妃還在一腦門子犯暈不知道該怎麼辦,那廂鄭才人又哭哭啼啼的來給她找事。
說秋水閣就在春水閣旁邊,劉才人走得突然,她膽小,不敢再住在那附近了,求淑妃娘娘向皇后那邊說個情,給她挪個地方。
淑妃氣得連聲罵:「給她攆出去!攆出去!真是煩人的緊!」
華陽宮這邊上上下下查了十幾日,什麼線索都沒查出來。
淑妃心急如焚,又怕被聖上和皇后責怪她辦事不力,於是叫來身邊的心腹和陪嫁嬤嬤一起商量對策。
幾個人一合計,反正也查不出來,乾脆一不做二不休,隨便拉兩個宮女來頂罪,只要能交差就是了。
嬤嬤親自去選了兩個宮女,都是沒什麼主意的年輕丫頭,還特意去提點了一番。
告訴她們會給她們家裡一大筆錢,要知道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別為了自己一個人,到頭來害了全家人。
兩個小宮女知道自己八成要倒大霉了,就算不願意肯定也沒什麼好下場,順著主子心意還能幫襯幫襯爹娘,無奈只能含淚點頭。
淑妃心裡一點底也沒有,帶著自己捏造好的罪名惴惴不安的前去面聖。
去了太和殿,叩首回稟:「臣妾已查明真相,是春水閣兩個宮女曾被劉才人斥責打罵過,於是心生怨恨,便將太醫院開的藥方加大了劑量。」
「劉才人去世之前,曾有數月體虛病弱,月信連綿,血污不淨,又被這兩個奴才毒害吃了猛藥,沒幾日便血虛而亡。」
「臣妾身為主位,沒能及時看清這兩個背主之奴的真面目,害了劉才人一條性命,實乃臣妾失察之過,請聖上責罰。」
淑妃垂著頭,心中緊張萬分。
李諭坐在上首,搖著頭看了她一眼。
他查看過太醫院的卷宗,又聽了淑妃這一段錯漏百出的陳情,心中實在失望。
「淑妃,你身為一宮主位,劉才人出事是你顧宥不力,難逃其責,朕給你機會讓你查明真相,肅清宮紀,你卻畏縮膽怯,只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如今更是罔顧律法,隨意拿宮人頂罪。」
「從涼州到上京,從側妃到淑妃,從一開始朕給你的位置就不低,但你看看你自己,你覺得你夠資格擔任這淑妃之位嗎?」
「既然你自己都願意囫圇吞下這口餿飯,朕就是想幫你也沒法子了。」
淑妃嚇得手抖,紅了眼圈道:「聖上,聖上恕罪,是臣妾失察。」
又急忙辯解:「此事與臣妾無關啊,臣妾只是想為聖上分憂,一時情急,才,才……」
李諭瞥了一眼,而後吩咐道:「懷安,即刻擬旨,淑妃張氏,先有失察之過,後有污衊之罪,責令其禁足一年,罰俸三年。」
又看向淑妃:「你若真的有心,有悔,就去抄抄佛經為劉才人焚香供奉,也收斂收斂你自己。」
*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