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頁
周圍人皆一愣。
「我們為何回京?為的就是誅殺此等不忠不義不仁的昏君!」
江婷陡然提高音量,長指一抬,指著皇帝的屍體厲聲道:「此昏君!上對忠臣不仁,下對百姓不義!不忠於天地,不敬畏神明!」
「他養的三個好兒子,太子懦弱無能,不堪重任,被酒色掏空身體無所作為!二兒子,謀逆之徒,置天下生靈於不顧!四兒子,捲走宮中和國庫所有錢財離去,欲自立為王建立新朝!」
周圍的百姓逐漸安靜下來,被江婷的話震驚得腦子都轉不動了。
江婷繼續道:「這麼多年,賀家軍、西北大營、邊城駐軍、丹東大營,還有許許多多的將士於風雪之中、苦寒之中、饑寒交迫之中駐守邊關,將頭顱和性命拴在腰上,為護得大郢的國土和百姓而上陣殺敵,黃沙埋骨!」
「可這昏君呢?朝廷呢?將士們的糧草往往一拖再拖,撫恤金一減再減,最後反倒是要賀指揮使自掏腰包給戰死的將士親眷發錢,要邊城百姓把自家過冬的口糧拿出來給將士們填飽肚子!」
「而這昏君卻大興土木,過著酒池肉林的日子,將士們飯都吃不上,百姓們日子過得連狗都不如,而這京城,這皇宮裡的亭台,倒是起得很快!」
江婷說著,眼見大臣們要打斷她的話,她抬手就將劍抵在皇帝的脖子上,「誰敢動,我就把他頭割下來。」
趙輕鴻也抽出劍,對準太子的脖子。
江婷繼續道:「幾月前,北戎舉國進攻邊城,賀家軍和邊城守軍苦守一月,險些就要城破,而援軍呢?!西北大營呢?!西北大營正在中原平叛,試問,這不怪他教的好兒子嗎?」
「邊城若是城破,不用半年,北戎就可繼續南下,你們以為中原守得住幾時?!」
「他就是一個欲要亡我大郢的昏君!」
說罷,江婷趁著大家都還在怔忪之中時,猛地握住劍柄,自上而下噗地一下,重重捅進皇帝的胸口。
屍體表面已經結成冰,劍尖破開冰層,發出碎裂的聲音。
此劍乃是賀雲琛的問塵劍,也是賀家歷代傳承給指揮使的寶劍,它在北戎時,被北戎可汗庫烈罕擊碎,後又被賀家軍里的鑄劍高手重鑄。
今日,才算是真的斷劍重鑄之日。
賀家人為守衛這大郢江山,死了多少人,最後卻要被冠上通敵叛國的罪名,今日就由她手握此劍,來為他們鳴冤!
「啊——你你,你竟敢!」
有老臣見此情景,直接兩眼一瞪,腿一蹬,一口氣沒提上來,直挺挺地倒了。
其他文臣還未來得及大罵,江婷已經拔出劍指著他們,硬生生把他們嚇得說不出話來。
他們在心裡大喊:這是個瘋子,這就是個瘋子!
江婷冷笑一聲,「我道天下昏君暴君已除盡,除了這父子倆,可還看清這是誰的頭?」
她的劍尖一轉,指向被人端著的托盤上放著的庫烈罕的頭。
百姓們已經被她一波又一波的話震得整個人頭暈目眩,他們現在除了隨著江婷的節奏走,竟然分不出半分精力來質疑她的話。
他們也無從質疑,因為他們從心底里,甚至於很多大臣和武將,都從內心裡覺得,江婷說得對。
所有人都將眼神刷刷刷投向那個冰凍的腦袋。
很明顯,那是一個北戎的中年人,臉上有條疤,面相兇狠,一看就知道生前是個狠角色。
有膽小的婦人和少女看了一眼就嚇得趕緊挪開了眼神。
百姓們開始竊竊私語起來,就連大臣們都凝神瞧著這頭顱。
北戎可汗被殺的消息,江婷是做了封鎖的,如今雖然已傳到京城來,但知道的只有上層人士。
是以百姓們根本認不出來這是誰。
趙輕鴻接過托盤舉高,大聲道:「此乃北戎可汗庫烈罕的頭顱!兩個月前被斬首於江大人手下!」
人群里頓時爆發出震驚的叫喊聲,所有人都眼睛發直,驚駭萬分。
這居然就是傳聞中的那個統治了北戎十幾年的庫烈罕?!
他死了?!
還是被眼前這些人殺的?!
旁邊的斥候適時地拿出一副畫像一下抖開給大家看,證明這就是庫烈罕。
趙輕鴻繼續大聲道:「邊城之戰後,北戎王子巴圖魯死於賀家軍指揮使賀雲琛手下,北戎元氣大傷。」
他伸出手對著天邊拱了拱,「是指揮使大人秘密派我等前往北戎王庭,尋找機會刺殺庫烈罕,擾亂對方軍心。」
「我等刺殺成功,帶著庫烈罕的頭顱返回邊城時,才得知指揮使大人被朝廷的人以通敵叛國的罪名捉拿回京了!」
「我等分明是去刺殺的,卻叫有心之人惡意扭曲成我等投靠了北戎,這才有了這欲加之罪!」
百姓們聞言不禁想起了前些日子賀雲琛坐在囚車裡回來的樣子。
原來如此,原來賀雲琛真的沒有通敵叛國!
賀家的人怎麼會叛國呢?那可是賀家軍!
百姓們看著那頭顱,也不覺得害怕了,只覺得恨意翻滾,沒有哪個大郢人是不恨庫烈罕的。
江婷神色淡然,歸劍入鞘,接著趙輕鴻的話道:
「庫烈罕是暴君,大郢的皇帝是昏君,既然庫烈罕該死,皇帝也該死,他容不下賀家軍,就是不將天下百姓的安危放在心上,這樣的皇帝還留著做什麼——不若另擇一位明君來坐這位置!」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我們為何回京?為的就是誅殺此等不忠不義不仁的昏君!」
江婷陡然提高音量,長指一抬,指著皇帝的屍體厲聲道:「此昏君!上對忠臣不仁,下對百姓不義!不忠於天地,不敬畏神明!」
「他養的三個好兒子,太子懦弱無能,不堪重任,被酒色掏空身體無所作為!二兒子,謀逆之徒,置天下生靈於不顧!四兒子,捲走宮中和國庫所有錢財離去,欲自立為王建立新朝!」
周圍的百姓逐漸安靜下來,被江婷的話震驚得腦子都轉不動了。
江婷繼續道:「這麼多年,賀家軍、西北大營、邊城駐軍、丹東大營,還有許許多多的將士於風雪之中、苦寒之中、饑寒交迫之中駐守邊關,將頭顱和性命拴在腰上,為護得大郢的國土和百姓而上陣殺敵,黃沙埋骨!」
「可這昏君呢?朝廷呢?將士們的糧草往往一拖再拖,撫恤金一減再減,最後反倒是要賀指揮使自掏腰包給戰死的將士親眷發錢,要邊城百姓把自家過冬的口糧拿出來給將士們填飽肚子!」
「而這昏君卻大興土木,過著酒池肉林的日子,將士們飯都吃不上,百姓們日子過得連狗都不如,而這京城,這皇宮裡的亭台,倒是起得很快!」
江婷說著,眼見大臣們要打斷她的話,她抬手就將劍抵在皇帝的脖子上,「誰敢動,我就把他頭割下來。」
趙輕鴻也抽出劍,對準太子的脖子。
江婷繼續道:「幾月前,北戎舉國進攻邊城,賀家軍和邊城守軍苦守一月,險些就要城破,而援軍呢?!西北大營呢?!西北大營正在中原平叛,試問,這不怪他教的好兒子嗎?」
「邊城若是城破,不用半年,北戎就可繼續南下,你們以為中原守得住幾時?!」
「他就是一個欲要亡我大郢的昏君!」
說罷,江婷趁著大家都還在怔忪之中時,猛地握住劍柄,自上而下噗地一下,重重捅進皇帝的胸口。
屍體表面已經結成冰,劍尖破開冰層,發出碎裂的聲音。
此劍乃是賀雲琛的問塵劍,也是賀家歷代傳承給指揮使的寶劍,它在北戎時,被北戎可汗庫烈罕擊碎,後又被賀家軍里的鑄劍高手重鑄。
今日,才算是真的斷劍重鑄之日。
賀家人為守衛這大郢江山,死了多少人,最後卻要被冠上通敵叛國的罪名,今日就由她手握此劍,來為他們鳴冤!
「啊——你你,你竟敢!」
有老臣見此情景,直接兩眼一瞪,腿一蹬,一口氣沒提上來,直挺挺地倒了。
其他文臣還未來得及大罵,江婷已經拔出劍指著他們,硬生生把他們嚇得說不出話來。
他們在心裡大喊:這是個瘋子,這就是個瘋子!
江婷冷笑一聲,「我道天下昏君暴君已除盡,除了這父子倆,可還看清這是誰的頭?」
她的劍尖一轉,指向被人端著的托盤上放著的庫烈罕的頭。
百姓們已經被她一波又一波的話震得整個人頭暈目眩,他們現在除了隨著江婷的節奏走,竟然分不出半分精力來質疑她的話。
他們也無從質疑,因為他們從心底里,甚至於很多大臣和武將,都從內心裡覺得,江婷說得對。
所有人都將眼神刷刷刷投向那個冰凍的腦袋。
很明顯,那是一個北戎的中年人,臉上有條疤,面相兇狠,一看就知道生前是個狠角色。
有膽小的婦人和少女看了一眼就嚇得趕緊挪開了眼神。
百姓們開始竊竊私語起來,就連大臣們都凝神瞧著這頭顱。
北戎可汗被殺的消息,江婷是做了封鎖的,如今雖然已傳到京城來,但知道的只有上層人士。
是以百姓們根本認不出來這是誰。
趙輕鴻接過托盤舉高,大聲道:「此乃北戎可汗庫烈罕的頭顱!兩個月前被斬首於江大人手下!」
人群里頓時爆發出震驚的叫喊聲,所有人都眼睛發直,驚駭萬分。
這居然就是傳聞中的那個統治了北戎十幾年的庫烈罕?!
他死了?!
還是被眼前這些人殺的?!
旁邊的斥候適時地拿出一副畫像一下抖開給大家看,證明這就是庫烈罕。
趙輕鴻繼續大聲道:「邊城之戰後,北戎王子巴圖魯死於賀家軍指揮使賀雲琛手下,北戎元氣大傷。」
他伸出手對著天邊拱了拱,「是指揮使大人秘密派我等前往北戎王庭,尋找機會刺殺庫烈罕,擾亂對方軍心。」
「我等刺殺成功,帶著庫烈罕的頭顱返回邊城時,才得知指揮使大人被朝廷的人以通敵叛國的罪名捉拿回京了!」
「我等分明是去刺殺的,卻叫有心之人惡意扭曲成我等投靠了北戎,這才有了這欲加之罪!」
百姓們聞言不禁想起了前些日子賀雲琛坐在囚車裡回來的樣子。
原來如此,原來賀雲琛真的沒有通敵叛國!
賀家的人怎麼會叛國呢?那可是賀家軍!
百姓們看著那頭顱,也不覺得害怕了,只覺得恨意翻滾,沒有哪個大郢人是不恨庫烈罕的。
江婷神色淡然,歸劍入鞘,接著趙輕鴻的話道:
「庫烈罕是暴君,大郢的皇帝是昏君,既然庫烈罕該死,皇帝也該死,他容不下賀家軍,就是不將天下百姓的安危放在心上,這樣的皇帝還留著做什麼——不若另擇一位明君來坐這位置!」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