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頁
還有這種好事?沈蘭芝當場滿足對方的願望,並安排了新的女官頂替對方。
古代讀書人的文化普及率不高,女子們就更不用說了,可就算女子們的數量再少,大浪淘沙,總能淘出來一些。
眼看自己的官職真被女官們頂替,迂腐的官員們當場氣的吐血,而一些有同樣打算的官員見狀,快速收斂起自己的小心思,不敢露出分毫。
他們勸那些想要撂挑子的同僚,「朝堂上男官數量越來越少,咱們是男官們最後的希望,絕不能退縮,要不然以後朝堂就會是那些女人的天下,難道這是諸位想要看到的嗎?」
大多數男官臉色乍青乍白,最後還是自持委屈的忍了下去。
只是他們沒留意到,就在他們激烈反對沈蘭芝這個女帝和其他女官執政,自家後院也悄然起火。
對於男官們而言,沈蘭芝太過強勢和咄咄逼人,可對於女子們而言,沈蘭芝這個女帝和女官們的出現就像她們暗無天日的頭頂上出現了太陽、月亮和星星,讓她們也有膽量肖想一下以前不敢肖想的東西。
比如入仕為官,男人們有野心,女人們同樣也有,只是以前一直被打壓,現在則有了宣洩口。
一些男官跟同僚互相安慰完,剛回到家,就迎來自家女兒們亮晶晶的眼眸,「爹,以後我們女子是不是也能參加科舉了?」
陷入慣性思維的男官們當場愣住,就像突然注意到思維盲區,對啊,女官女官,那為什麼不能是他們自家女兒為官呢?
重男輕女的男官們第一念頭只覺得她們異想天開,當場呵斥她們的野心,在男性共同體這個概念上,哪怕是親生女兒和枕邊人也不可能讓他們讓步。
就像那些對女婿好的遠超於女兒的岳父們,他們寧願對沒有血緣的同性好,也不對有血緣的女兒上心,因為在他們心裡,女兒終究是外人。
可也有沒把女兒看低成那樣的存在,他們的思想迅速轉變,對女兒們誇讚道:「對,你們說的沒錯,以後你們也能參加科舉了。」
有科舉好歹像個樣子,他們女兒們會讀書認字,比其他女子更有優勢,這樣一來,他們後代出息的概率又多了數倍。
也有一些男官反應過來激動道:「以前為父總是遺憾你不是男兒身,這下好了,今後你也能盡情施展自己的才華了。」——這里家裡女兒資質出眾的人家。
女兒們越聰慧,他們就越心痛,因為沒有施展空間,而她們因為懂得更多,也會越痛苦。
沒想到事情峰迴路轉,朝堂多出那麼多女官,今後不出意外,女官數量會越來越多,憑他們女兒的才華,脫穎而出應該不成問題。
而那些困於現實,於痛苦中掙扎的女子們愣住,不敢置信她們聽到的消息。
沈蘭芝的登基,哪怕不需要她主動做什麼,也直接或間接的改變了許多人的命運。
安撫完百姓們,平息下百姓們的躁動後,沈蘭芝等人就開始執政,她們完全沒有男官們想像的生疏,畢竟她們為了這一天,早就做好準備。
除此之外,她們還有現成的老師——太后娘娘。
太后執政經驗可謂在場女子中最有經驗的,就是太后也沒想到,自己真的有天成為了老師。
不僅如此,她現在依舊還是太后,哪怕沈蘭芝登基,也沒有改變她的身份。
相反,沈蘭芝還給了她更多榮耀,比如參政權。
第95章
這次太后得到的參政權和以往都不一樣。
以前太后能夠參政, 用.的都是輔佐帝王的.名義,一旦帝王成長起來,她就必須退回後宮, 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可是現在,她僅代表她自己站在朝堂之上, 除非她自己行差踏錯,要不然再也不會那麼被動。
除此之外, 先前重回朝堂的左相,也就是太后的親兄長急流勇退, 他把左相位置空出來, 讓自己妹妹頂上去。
還有他的女兒, 也就是先先皇后,沈蘭芝也沒有廢除她的身份,也給了她參政權。
得到自由的第一件事, 先先皇后就是搬出宮,去和父母居住, 今後奉養父母。
這讓征戰一生的前左相虎目落淚,他和妻子生的孩子不少, 可是男丁大都留在了沙場,現在他們還活著的只有女兒和一些孫輩。
女兒入宮以後, 他們就對再見女兒不抱希望, 卻不想他們有生之年, 還能看到女兒重回他們膝下。
如果說先先皇后對沈蘭芝是激動和感激, 那后妃們對沈蘭芝的感官就複雜的多,因為沈蘭芝願意放她們出宮, 最重要的是,還能讓女兒們接她們建府過日子。
按理來說她們應該感激沈蘭芝才對, 可問題是,沈蘭芝只留下了公主,皇子除了安御卿,一律身死。
其中不乏有兒有女的后妃,她們身處後宮,知道皇子們的死並不像表面那樣簡單。
可是最後,她們還是什麼都沒說,畢竟現在已成定局,她們何必再翻舊帳。
有女兒的,可以跟女兒去公主府生活,沈蘭芝成了帝王后,並沒有收回公主們的榮耀,倒不如說公主們變得比以往更自由。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古代讀書人的文化普及率不高,女子們就更不用說了,可就算女子們的數量再少,大浪淘沙,總能淘出來一些。
眼看自己的官職真被女官們頂替,迂腐的官員們當場氣的吐血,而一些有同樣打算的官員見狀,快速收斂起自己的小心思,不敢露出分毫。
他們勸那些想要撂挑子的同僚,「朝堂上男官數量越來越少,咱們是男官們最後的希望,絕不能退縮,要不然以後朝堂就會是那些女人的天下,難道這是諸位想要看到的嗎?」
大多數男官臉色乍青乍白,最後還是自持委屈的忍了下去。
只是他們沒留意到,就在他們激烈反對沈蘭芝這個女帝和其他女官執政,自家後院也悄然起火。
對於男官們而言,沈蘭芝太過強勢和咄咄逼人,可對於女子們而言,沈蘭芝這個女帝和女官們的出現就像她們暗無天日的頭頂上出現了太陽、月亮和星星,讓她們也有膽量肖想一下以前不敢肖想的東西。
比如入仕為官,男人們有野心,女人們同樣也有,只是以前一直被打壓,現在則有了宣洩口。
一些男官跟同僚互相安慰完,剛回到家,就迎來自家女兒們亮晶晶的眼眸,「爹,以後我們女子是不是也能參加科舉了?」
陷入慣性思維的男官們當場愣住,就像突然注意到思維盲區,對啊,女官女官,那為什麼不能是他們自家女兒為官呢?
重男輕女的男官們第一念頭只覺得她們異想天開,當場呵斥她們的野心,在男性共同體這個概念上,哪怕是親生女兒和枕邊人也不可能讓他們讓步。
就像那些對女婿好的遠超於女兒的岳父們,他們寧願對沒有血緣的同性好,也不對有血緣的女兒上心,因為在他們心裡,女兒終究是外人。
可也有沒把女兒看低成那樣的存在,他們的思想迅速轉變,對女兒們誇讚道:「對,你們說的沒錯,以後你們也能參加科舉了。」
有科舉好歹像個樣子,他們女兒們會讀書認字,比其他女子更有優勢,這樣一來,他們後代出息的概率又多了數倍。
也有一些男官反應過來激動道:「以前為父總是遺憾你不是男兒身,這下好了,今後你也能盡情施展自己的才華了。」——這里家裡女兒資質出眾的人家。
女兒們越聰慧,他們就越心痛,因為沒有施展空間,而她們因為懂得更多,也會越痛苦。
沒想到事情峰迴路轉,朝堂多出那麼多女官,今後不出意外,女官數量會越來越多,憑他們女兒的才華,脫穎而出應該不成問題。
而那些困於現實,於痛苦中掙扎的女子們愣住,不敢置信她們聽到的消息。
沈蘭芝的登基,哪怕不需要她主動做什麼,也直接或間接的改變了許多人的命運。
安撫完百姓們,平息下百姓們的躁動後,沈蘭芝等人就開始執政,她們完全沒有男官們想像的生疏,畢竟她們為了這一天,早就做好準備。
除此之外,她們還有現成的老師——太后娘娘。
太后執政經驗可謂在場女子中最有經驗的,就是太后也沒想到,自己真的有天成為了老師。
不僅如此,她現在依舊還是太后,哪怕沈蘭芝登基,也沒有改變她的身份。
相反,沈蘭芝還給了她更多榮耀,比如參政權。
第95章
這次太后得到的參政權和以往都不一樣。
以前太后能夠參政, 用.的都是輔佐帝王的.名義,一旦帝王成長起來,她就必須退回後宮, 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可是現在,她僅代表她自己站在朝堂之上, 除非她自己行差踏錯,要不然再也不會那麼被動。
除此之外, 先前重回朝堂的左相,也就是太后的親兄長急流勇退, 他把左相位置空出來, 讓自己妹妹頂上去。
還有他的女兒, 也就是先先皇后,沈蘭芝也沒有廢除她的身份,也給了她參政權。
得到自由的第一件事, 先先皇后就是搬出宮,去和父母居住, 今後奉養父母。
這讓征戰一生的前左相虎目落淚,他和妻子生的孩子不少, 可是男丁大都留在了沙場,現在他們還活著的只有女兒和一些孫輩。
女兒入宮以後, 他們就對再見女兒不抱希望, 卻不想他們有生之年, 還能看到女兒重回他們膝下。
如果說先先皇后對沈蘭芝是激動和感激, 那后妃們對沈蘭芝的感官就複雜的多,因為沈蘭芝願意放她們出宮, 最重要的是,還能讓女兒們接她們建府過日子。
按理來說她們應該感激沈蘭芝才對, 可問題是,沈蘭芝只留下了公主,皇子除了安御卿,一律身死。
其中不乏有兒有女的后妃,她們身處後宮,知道皇子們的死並不像表面那樣簡單。
可是最後,她們還是什麼都沒說,畢竟現在已成定局,她們何必再翻舊帳。
有女兒的,可以跟女兒去公主府生活,沈蘭芝成了帝王后,並沒有收回公主們的榮耀,倒不如說公主們變得比以往更自由。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