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因著這件事兒,村里人仿佛抓到了霍連城的把柄一般,暗地裡悄悄笑話他,娶了個媳婦兒卻只得了個丫頭,連個兒子都沒有,這霍家的香火怕是要斷了。

  “聽說城裡那寺廟十分靈驗,要不咱們也去上個香,求個簽吧。”

  如今,葉兆安也算是做出門道來了,葉家、霍家都小有薄產,也不要看天吃飯,田地並沒有多種,而是買下來交給別人種了。那年洪災之後,大家都欠缺糧食,而葉兆安出去了兩三趟,弄回來一些糧食和銀錢,於是提出要買了他們田地的事兒,大家為了撐下去也都一一應了。

  不過李家村的田地本就不多,如今買下來了,葉家和霍家也不過是個小地主。而且為了不為人詬病,田地還是給他們種了,只要交租子,後來有些人贊了些錢,想把自家的地買回去,葉家也沒有不應的,只多收了一些,還是比照當時的地價的。

  因著這些事兒,葉家和霍家在李家村算是出了名兒了,連帶著葉兆安的那個小團隊,都富了起來,成了很多姑娘想要嫁過去的對象。

  不過,有些人還是沒能把田地買回去,就一直做佃農,葉家、霍家也只種自己原來的那點兒田地,再加上收租子收回來的糧食,也夠吃了。

  如今李氏也是清閒的,不再那樣勞碌之後,臉色也好看多了。

  母女倆約定了要去上香,許嬌嬌也要去的,至於護送一乾女眷的人,自然是霍連城了。

  三個婦人跪拜在佛像前,凝神跪拜,葉寧握住了簽筒,搖了搖,一根簽便掉了下來。

  “這是?上上籤呀。”

  “看來這回定能如願。”

  許嬌嬌也笑。

  回城的時候,許嬌嬌還拿這事兒打趣霍連城。

  也不知道是那生子秘方真這麼管用,還是那支上上籤的緣故,葉寧回去後不久便傳出了喜訊,生下了李氏期盼已久的外孫子。李氏便說靈驗,說是過些日子必定要回去還願。

  葉寧跟著霍連城去鎮上的時候,一輛寬敞的大馬車隔著人群從一旁駛過,車上的人抬手稍稍掀開了帘子,仿佛瞧見了什麼有趣的東西,原本就含笑的面龐笑意更深,很快又把帘子放下了。

  “真是令人傷心吶,本公子竟然被拋棄了,要送回京城作為質子。”

  說的好聽是天子腳下,晉親王府世子,可要真算起來,也不過是皇上留在京城控制晉親王的棋子。

  只是,沒料到他的皇叔當了那麼多年的皇帝還是一樣天真呢。

  不過,相較之下,比起讓那些年輕力壯的皇子們上位,還是皇叔來當比較合適,畢竟顧忌的多,而且壽元也沒多長了,還好拿捏一些。至於那些蠢蠢欲動的皇子們,雖然他不怎麼放在眼內,可初生牛犢不怕虎,被人煩著總是令人生厭的。

  父王是為了一時意氣去了南嶼,可凌譽那個蠢貨怎麼也待在那兒了。

  也罷,想必此番入京也是很好玩的,現在皇子們都長大了,可皇上也還正直壯年呢,沒個十幾二十年,甚至更長久,皇上還不會死,那些皇子可不見得願意等這麼久。

  若是將這一池水攪亂……

  凌浩眯起眼,對這次入京倒是有些期待了起來。

  冬日到了,冷冷的寒風帶著濕氣,入骨的冰冷帶來刺痛感,李氏早年泡冷水泡多了,在這樣的氣候下,腳踝、膝蓋就有些難受了,腰部雖然也不大舒服,但主要也就是腿腳的問題。

  去赤腳大夫那裡去了膏藥貼回來,就讓兒媳給她貼上。

  葉寧也是頭一回見識到古代的“狗皮膏藥”,不似現代那樣用料講究,是既簡單的一塊黑膏藥,在貼上身上之前,還得先烤烤火,讓它稍微軟化一下,才好貼住了。

  黑漆漆的膏藥,一不小心黏在手上就很難洗掉,讓指頭變得黑黑的也很難看很難聞。

  霍連城外出了,她沒什麼事兒干,就帶著孩子回娘家坐會兒了,一個人住在家裡也無聊。

  等霍連城下午趕回來時,先是奉上兩盒點心,然後就坐了下來,也不著急回去。李氏喊他們今天吃過飯再走,他也都應了。

  待吃罷晚飯,坐了一會兒之後,他們一家子才告辭回家。

  葉寧早就看到霍連城背著的小包袱,只不知裡邊兒裝了些什麼,想來也不過是些吃的或玩具什麼的,他若是去鎮上,就總會買些點心給她解解饞,蜜餞太甜,她不愛吃,可他也會買上一些給家裡的小孩子時不時的吃上一顆。

  肉包子、糖葫蘆什麼的,更是孩子們期盼的美食,只是不一定每次都買罷了。

  有時葉家做了包子,便會拿過來一些,葉寧廚藝不佳,即使特意跟李氏、跟許嬌嬌學過,也是不成樣子,再說霍連城也不要她做飯,如今他的廚藝是愈發好了,只是很多費工夫的仍是不會做。

  霍連城將包袱打開,將要給孩子們吃的、玩的拿出來給他們各自拿著,當然不會落了葉寧的份兒,不過在包袱底下,還有幾本圖冊和文房四寶。

  他還記得她喜歡寫字兒,記得當日給她買紙練字的那會兒。

  “怎麼買了這些?”

  “家裡也不缺這點兒銀錢,你不是愛寫字兒嘛,如今丫頭也大了,你也可以教教她。”

  要不是學堂不收女子,而那些夫子又多有些清高,而女夫子罕見又貴重,他還真想請個夫子回來,教他們認字兒,想著自己可以看見一大兩小坐在那兒規規整整的寫字兒,就禁不住有些樂了起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