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頁
前去兩儀殿赴太后聖壽節的嬪妃們紛紛仰頭看過去,駕此景赴宴,也算吉相。
沈霽到得早,殿內只稀稀疏疏坐了幾個低階的嬪妃,見她進來,急忙起身向她行禮,噓寒問暖,極盡阿諛。
她微笑著應了兩句,款款坐下後,抬頭環顧了一番兩儀殿內的裝潢。
今日點燈以後,那些奇巧的布置愈發襯得殿內華麗端莊,金碧輝煌,令人眼前一亮。效果不錯,也不枉她費心安排。
約莫半個時辰後,殿內的空著的位置被嬪妃命婦和大臣們陸陸續續填滿,陛下連同太后、皇后,也一起到了。
諸人一齊起身請安,高聲道:「參見陛下、太后、皇后娘娘。」
「太后長樂無極,萬壽無疆——」
今日是聖壽節,一切以向太后盡孝為主,秦淵輕輕扶著太后,笑著說:「母后,當心腳下。」
太后微微一笑,朗聲道:「今日都是自家人,就不必拘禮了。」
待眾人落座後,陛下率先起身為太后念祝壽詞以表孝心,再有君臣之間客套寒暄幾句,便有歌樂舞入內助興。
沈霽不著痕跡地打量了一番,果然未見林氏有人前來,就連林夫人也不在,想必是病中未起,向宮裡遞了告假帖。
如今整個長安都在為太后的聖壽節慶祝,便是宮外也有粥棚施粥,惠澤天下,夜間還會燃放煙火。
所有人的心思都在聖壽節上,那其餘事情都可以往後放一放,就算誰家出了什麼事,也不會太引人注意。
林尚書打的是這個主意,那今日必定是不寧夜。
她都能在林氏神不知鬼不覺地安插線人,宜德妃和林氏從前也算關係匪淺,恐怕對林府的動靜亦有把握。
沈霽看向左前方端坐的宜德妃,面上盈盈笑意未改。
她今日難得穿了一件惹眼的華麗宮裙,十分尊貴端莊的紫色,流雲髻上的金釵步搖在宮燈下熠熠生光,烏髮如雲,華貴又溫婉。
現在宮中,皇后之下便是她最大,她理所應當地坐在了陛太后下首第一個,成功替代了從前林氏的位置。
如今看來,頗覺諷刺。
一曲歡快的賀壽飛天舞結束,宜德妃起身笑著說,底下的嬪妃們大多都備了才藝,打算獻給太后以示祝賀,宮中的孩子們也各有小小的賀詞要說。
嬪妃和皇嗣們都是太后的子孫輩,家宴之上,她自然是願意看才藝的。
太后淡笑著開了口:「既如此,那便先讓哀家瞧瞧,孩子們都給哀家備了什麼好東西吧。」
宜德妃福身道:「是。」
「皇嗣之中,唯子稷最長,也研學最久,不如就讓子稷來給弟弟妹妹們做個榜樣吧。」
太后笑著點頭,宜德妃緩緩落座。
就在大皇子從莊妃身邊起身時,張浦忽而快步從側殿內走了進來,到陛下身邊站定,低聲說了什麼。
一句落,陛下和太后均臉色微變。!
第130章
林氏越來越不安分,變故頻生,林太傅年事已高,會有今日也是早有預料。太后面色鎮定,並不算多意外,但今日畢竟是她的聖壽節,聽到此般消息始終算不上什麼好事。
她半垂著眼睛不作聲,手中的手捻不疾不徐地撥動著。
旁邊的秦淵神色很快恢復了平靜,沉聲道:「朕知道了,一切都等家宴結束後再說。」
宮外傳來消息,說林太傅氣血攻心,今日在家中不治薨逝,林氏滿門哀痛,在家中守靈,但因今日是太后的聖壽節,所以不能下葬也不能披麻戴孝,待停屍一晚後,次日便下葬。為了避免衝撞太后,故不再大操大辦葬禮,還請他允准。
太后的聖壽節固然重要,但林太傅是兩朝天子之師,身份尊貴,更有師恩,在朝中也名聲極好,匆忙下葬還是不妥。
此事需再細細斟酌,不急於一時。
張浦俯首稱是,出去同殿門口候著的人交代了幾聲,重新站回了陛下身後。
這一小插曲雖很快就過去了,但在場的都是人精,許多人都注意到了這一幕,沈霽猜得出,坐在離陛下更近位置的宜德妃,想必也猜得出。
沈霽不露聲色地看過去一眼,果然看見宜德妃身邊的文紓俯身低聲說了什麼,宜德妃的眼中隨即閃過了一絲既快意又警惕的神色。
但她掩飾的極好,抬起頭的時候仍然笑意盈盈,溫柔又熨帖。
殿內的舞姬和樂師退下去後,大皇子走到了殿中央。大皇子今年已經八歲,如莊妃一般,是個文靜內斂的孩子。他個子長得很快,才八歲多就有半人多高,許是開蒙早讀書也勤奮的緣故,隱隱瞧著,很是沉靜穩重。
他稽首拜下去,小大人一般開口道:「孫兒賀皇祖母長壽安康,福祚綿延。」
「孫兒近日在國子監研學,新背得一首祝壽詞,還請皇祖母笑納。」
太后慈愛一笑,點點頭。
「青松亘古流芳久……」
大皇子開口流利,聲線平穩,一字不錯,大臣們滿意地點點頭,低聲交談,目露讚賞。雖然才八歲,但子稷身為陛下皇長子的氣度卻拿捏的甚好,可見平時在國子監十分刻苦。
皇嗣興旺,博學多才乃是皇室之幸,陛下江山後繼有人也能使朝綱穩固,大皇子今日的表現十分不錯。
大皇子一首祝壽詞念得很好,陛下和太后都十分滿意,秦淵夸莊妃教子有方,太后則招了招手,示意大皇子上前來。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沈霽到得早,殿內只稀稀疏疏坐了幾個低階的嬪妃,見她進來,急忙起身向她行禮,噓寒問暖,極盡阿諛。
她微笑著應了兩句,款款坐下後,抬頭環顧了一番兩儀殿內的裝潢。
今日點燈以後,那些奇巧的布置愈發襯得殿內華麗端莊,金碧輝煌,令人眼前一亮。效果不錯,也不枉她費心安排。
約莫半個時辰後,殿內的空著的位置被嬪妃命婦和大臣們陸陸續續填滿,陛下連同太后、皇后,也一起到了。
諸人一齊起身請安,高聲道:「參見陛下、太后、皇后娘娘。」
「太后長樂無極,萬壽無疆——」
今日是聖壽節,一切以向太后盡孝為主,秦淵輕輕扶著太后,笑著說:「母后,當心腳下。」
太后微微一笑,朗聲道:「今日都是自家人,就不必拘禮了。」
待眾人落座後,陛下率先起身為太后念祝壽詞以表孝心,再有君臣之間客套寒暄幾句,便有歌樂舞入內助興。
沈霽不著痕跡地打量了一番,果然未見林氏有人前來,就連林夫人也不在,想必是病中未起,向宮裡遞了告假帖。
如今整個長安都在為太后的聖壽節慶祝,便是宮外也有粥棚施粥,惠澤天下,夜間還會燃放煙火。
所有人的心思都在聖壽節上,那其餘事情都可以往後放一放,就算誰家出了什麼事,也不會太引人注意。
林尚書打的是這個主意,那今日必定是不寧夜。
她都能在林氏神不知鬼不覺地安插線人,宜德妃和林氏從前也算關係匪淺,恐怕對林府的動靜亦有把握。
沈霽看向左前方端坐的宜德妃,面上盈盈笑意未改。
她今日難得穿了一件惹眼的華麗宮裙,十分尊貴端莊的紫色,流雲髻上的金釵步搖在宮燈下熠熠生光,烏髮如雲,華貴又溫婉。
現在宮中,皇后之下便是她最大,她理所應當地坐在了陛太后下首第一個,成功替代了從前林氏的位置。
如今看來,頗覺諷刺。
一曲歡快的賀壽飛天舞結束,宜德妃起身笑著說,底下的嬪妃們大多都備了才藝,打算獻給太后以示祝賀,宮中的孩子們也各有小小的賀詞要說。
嬪妃和皇嗣們都是太后的子孫輩,家宴之上,她自然是願意看才藝的。
太后淡笑著開了口:「既如此,那便先讓哀家瞧瞧,孩子們都給哀家備了什麼好東西吧。」
宜德妃福身道:「是。」
「皇嗣之中,唯子稷最長,也研學最久,不如就讓子稷來給弟弟妹妹們做個榜樣吧。」
太后笑著點頭,宜德妃緩緩落座。
就在大皇子從莊妃身邊起身時,張浦忽而快步從側殿內走了進來,到陛下身邊站定,低聲說了什麼。
一句落,陛下和太后均臉色微變。!
第130章
林氏越來越不安分,變故頻生,林太傅年事已高,會有今日也是早有預料。太后面色鎮定,並不算多意外,但今日畢竟是她的聖壽節,聽到此般消息始終算不上什麼好事。
她半垂著眼睛不作聲,手中的手捻不疾不徐地撥動著。
旁邊的秦淵神色很快恢復了平靜,沉聲道:「朕知道了,一切都等家宴結束後再說。」
宮外傳來消息,說林太傅氣血攻心,今日在家中不治薨逝,林氏滿門哀痛,在家中守靈,但因今日是太后的聖壽節,所以不能下葬也不能披麻戴孝,待停屍一晚後,次日便下葬。為了避免衝撞太后,故不再大操大辦葬禮,還請他允准。
太后的聖壽節固然重要,但林太傅是兩朝天子之師,身份尊貴,更有師恩,在朝中也名聲極好,匆忙下葬還是不妥。
此事需再細細斟酌,不急於一時。
張浦俯首稱是,出去同殿門口候著的人交代了幾聲,重新站回了陛下身後。
這一小插曲雖很快就過去了,但在場的都是人精,許多人都注意到了這一幕,沈霽猜得出,坐在離陛下更近位置的宜德妃,想必也猜得出。
沈霽不露聲色地看過去一眼,果然看見宜德妃身邊的文紓俯身低聲說了什麼,宜德妃的眼中隨即閃過了一絲既快意又警惕的神色。
但她掩飾的極好,抬起頭的時候仍然笑意盈盈,溫柔又熨帖。
殿內的舞姬和樂師退下去後,大皇子走到了殿中央。大皇子今年已經八歲,如莊妃一般,是個文靜內斂的孩子。他個子長得很快,才八歲多就有半人多高,許是開蒙早讀書也勤奮的緣故,隱隱瞧著,很是沉靜穩重。
他稽首拜下去,小大人一般開口道:「孫兒賀皇祖母長壽安康,福祚綿延。」
「孫兒近日在國子監研學,新背得一首祝壽詞,還請皇祖母笑納。」
太后慈愛一笑,點點頭。
「青松亘古流芳久……」
大皇子開口流利,聲線平穩,一字不錯,大臣們滿意地點點頭,低聲交談,目露讚賞。雖然才八歲,但子稷身為陛下皇長子的氣度卻拿捏的甚好,可見平時在國子監十分刻苦。
皇嗣興旺,博學多才乃是皇室之幸,陛下江山後繼有人也能使朝綱穩固,大皇子今日的表現十分不錯。
大皇子一首祝壽詞念得很好,陛下和太后都十分滿意,秦淵夸莊妃教子有方,太后則招了招手,示意大皇子上前來。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