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頁
「一旦有朝臣不滿,必會激起千層浪,你作為皇帝的枕邊人,難道就從未想過為何不能專寵?」
「何況皇家子嗣稀薄,更是後患無窮。」
太后捏著手捻,緩緩撥動翡翠珠:「獨占皇恩不懂規勸皇帝,此為一錯。」
沈霽額上冷汗涔涔,不敢抬頭。
「至於你出身低微,入宮時間尚短德不配位,哀家從未如此覺得。」
聽罷,沈霽有些意外,下意識抬起頭。
只聽太后說道:「當初宮裡林氏一人縱橫後宮,壓得後宮人人自危,喘不上氣,是哀家想讓你站穩腳跟,與她分庭抗禮,你也做得的確很好。」
「得到皇帝的喜歡,生下聰明伶俐的三皇子,又對皇后悉心照顧,憑你的能力,一宮主位自然坐得。在你近日獨占皇恩前,你爬得再快再讓人不滿,哀家都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耳邊翡翠手捻不輕不重的撥動著,沈霽屏氣凝神,等著太后接下來的話。
「但你可知,哀家為何非得今日讓你過來?」
沈霽搖搖頭:「臣妾愚昧,還請您不吝告知。」
「你遇刺一事鬧得沸沸揚揚,哀家雖不過問後宮之事,卻並非眼瞎耳聾。你遇刺的始末,皇后也告知了哀家。」
「林氏氣候已盡,狗急跳牆,變為庶人已經是皇帝念著舊情了。但此事僅憑仍在禁足的林氏,做不出來。」
太后問:「她背後之人,你可猜到了?」
無憑無據的事,沈霽就算猜到了也不能亂說,只能伏地不起,不出聲音。
「不辨局勢,不識人心,皇帝的寵愛讓你如今一葉障目,只顧眼前而不顧後,這才給了別有用心之人可乘之機,鬧得闔宮不寧,此為二錯。」
太后一字一句擲地有聲,沈霽辯無可辯。
須臾,只聽太后又說道:「起身坐下,不必再拘著了。」
梅英姑姑笑著親自上前將沈霽扶起來:「娘娘坐,奴婢給您沏茶。」
梅英的親昵,讓沈霽心中稍稍寬慰了些。
「近來宮中流言紛紛,有幾聲落在哀家耳朵里,不大中聽。」
「哀家派人暗中去尋流言的源頭,想看看是誰這麼不老實,你覺得會是誰?」
沈霽低頭:「想必就是林氏背後之人。」
「倒不算太蠢,」太后覷她一眼,「哀家費心思讓你走到今日這一步,就算你做錯了事,卻也不是讓旁人將你陷害了去做踏腳石的。」
聽到這句,沈霽猛地抬起頭看向太后。
站在太后身邊的梅英姑姑仍然看著她笑,眼中有幾分慈愛。
本以為太后今日來只是為了懲處訓誡她,不成想,太后雖不滿她獨占皇帝,卻並非只是對她不滿,還有這一層用意。
也正是因為太后對她寄予良多期望,才會失望,才會不滿,更不願意看著她陷入對面精心設計的圈套。
對太后,沈霽從無怨懟,今日也是來誠心認錯,不曾想太后是個面冷心熱之人,心中不禁升起一絲暖流。
她低聲辯解道:「臣妾知道林氏想陷害臣妾,這才想誘敵深入,不料那人藏得隱蔽,這才牽連不到。」
「這麼說,哀家倒是白替你操心了?」
沈霽忙低下頭:「臣妾失言,臣妾不敢。」
太后合上眼睛,淡聲道:「皇后身子不好,近日多去照顧陪伴照顧皇后,更要多勸皇帝,雨露均沾,尤其是皇后那裡。若前朝後宮再因你獨寵而生出不滿,哀家絕不輕饒。」
「臣妾明白。」
殿內再次安靜下來,許久後,太后方淡淡道:「宜德妃這孩子不容易,心思也深,你要當心。」
「梅英,送玉貴嬪回去,再讓小廚房做幾道皇帝皇后愛吃的菜,今晚請他們過來。」!
第126章
沈霽聞言,腳步稍稍一頓,走了出去。
梅英送走她以後,轉頭進了內殿,笑著說:「太后今日對玉貴嬪如此疾言厲色,玉貴嬪一開口,奴婢就知您心軟了。」
「自己一手調/教出來的孩子,又在您跟下盡孝過許多天,犯了再多錯也不忍心真的苛責。只是奴婢瞧著玉貴嬪一開始可嚇得不輕呢。」
「後宮之事紛爭不斷,誰又能真的乾乾淨淨,如宜德妃之事,太后原本是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今日藉故說出來,可見還是心疼玉貴嬪的。」
被梅英戳破心事,太后淡淡睨她一眼:「再心軟也是她做錯事辜負了哀家,若跟她嬉皮笑臉,她怎會真心知錯?恐怕更加變本加厲了。便是要寬嚴相濟,讓她知道自己的錯處,日後才會改。」
說罷,太后微微合上眼睛,嘆了口氣:「獨占皇恩這件事,哀家何嘗不知並非是她一人之錯。帝王恩寵,嬪妃素來只有接受,從無選擇的權利。這件事說來說去還是皇帝想這麼做,她最多是個不加以規勸的罪名罷了。」
「哀家本以為皇帝是明白這些的,不曾想,登基七載多,皇帝也會因一個女子意亂情迷。」
「罷了,待皇帝和皇后今夜來了,哀家再好生說說他。」
*
從長壽宮回宸佑宮這一路上,沈霽都沒什麼說話。
並非是因為太后對她的訓誡和教導讓她不悅,而是她忽然意識到,原來近日這段時間她表面看起來一如往常的清醒,實則在陛下對她的特殊和疼愛里漸漸沉浸。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何況皇家子嗣稀薄,更是後患無窮。」
太后捏著手捻,緩緩撥動翡翠珠:「獨占皇恩不懂規勸皇帝,此為一錯。」
沈霽額上冷汗涔涔,不敢抬頭。
「至於你出身低微,入宮時間尚短德不配位,哀家從未如此覺得。」
聽罷,沈霽有些意外,下意識抬起頭。
只聽太后說道:「當初宮裡林氏一人縱橫後宮,壓得後宮人人自危,喘不上氣,是哀家想讓你站穩腳跟,與她分庭抗禮,你也做得的確很好。」
「得到皇帝的喜歡,生下聰明伶俐的三皇子,又對皇后悉心照顧,憑你的能力,一宮主位自然坐得。在你近日獨占皇恩前,你爬得再快再讓人不滿,哀家都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耳邊翡翠手捻不輕不重的撥動著,沈霽屏氣凝神,等著太后接下來的話。
「但你可知,哀家為何非得今日讓你過來?」
沈霽搖搖頭:「臣妾愚昧,還請您不吝告知。」
「你遇刺一事鬧得沸沸揚揚,哀家雖不過問後宮之事,卻並非眼瞎耳聾。你遇刺的始末,皇后也告知了哀家。」
「林氏氣候已盡,狗急跳牆,變為庶人已經是皇帝念著舊情了。但此事僅憑仍在禁足的林氏,做不出來。」
太后問:「她背後之人,你可猜到了?」
無憑無據的事,沈霽就算猜到了也不能亂說,只能伏地不起,不出聲音。
「不辨局勢,不識人心,皇帝的寵愛讓你如今一葉障目,只顧眼前而不顧後,這才給了別有用心之人可乘之機,鬧得闔宮不寧,此為二錯。」
太后一字一句擲地有聲,沈霽辯無可辯。
須臾,只聽太后又說道:「起身坐下,不必再拘著了。」
梅英姑姑笑著親自上前將沈霽扶起來:「娘娘坐,奴婢給您沏茶。」
梅英的親昵,讓沈霽心中稍稍寬慰了些。
「近來宮中流言紛紛,有幾聲落在哀家耳朵里,不大中聽。」
「哀家派人暗中去尋流言的源頭,想看看是誰這麼不老實,你覺得會是誰?」
沈霽低頭:「想必就是林氏背後之人。」
「倒不算太蠢,」太后覷她一眼,「哀家費心思讓你走到今日這一步,就算你做錯了事,卻也不是讓旁人將你陷害了去做踏腳石的。」
聽到這句,沈霽猛地抬起頭看向太后。
站在太后身邊的梅英姑姑仍然看著她笑,眼中有幾分慈愛。
本以為太后今日來只是為了懲處訓誡她,不成想,太后雖不滿她獨占皇帝,卻並非只是對她不滿,還有這一層用意。
也正是因為太后對她寄予良多期望,才會失望,才會不滿,更不願意看著她陷入對面精心設計的圈套。
對太后,沈霽從無怨懟,今日也是來誠心認錯,不曾想太后是個面冷心熱之人,心中不禁升起一絲暖流。
她低聲辯解道:「臣妾知道林氏想陷害臣妾,這才想誘敵深入,不料那人藏得隱蔽,這才牽連不到。」
「這麼說,哀家倒是白替你操心了?」
沈霽忙低下頭:「臣妾失言,臣妾不敢。」
太后合上眼睛,淡聲道:「皇后身子不好,近日多去照顧陪伴照顧皇后,更要多勸皇帝,雨露均沾,尤其是皇后那裡。若前朝後宮再因你獨寵而生出不滿,哀家絕不輕饒。」
「臣妾明白。」
殿內再次安靜下來,許久後,太后方淡淡道:「宜德妃這孩子不容易,心思也深,你要當心。」
「梅英,送玉貴嬪回去,再讓小廚房做幾道皇帝皇后愛吃的菜,今晚請他們過來。」!
第126章
沈霽聞言,腳步稍稍一頓,走了出去。
梅英送走她以後,轉頭進了內殿,笑著說:「太后今日對玉貴嬪如此疾言厲色,玉貴嬪一開口,奴婢就知您心軟了。」
「自己一手調/教出來的孩子,又在您跟下盡孝過許多天,犯了再多錯也不忍心真的苛責。只是奴婢瞧著玉貴嬪一開始可嚇得不輕呢。」
「後宮之事紛爭不斷,誰又能真的乾乾淨淨,如宜德妃之事,太后原本是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今日藉故說出來,可見還是心疼玉貴嬪的。」
被梅英戳破心事,太后淡淡睨她一眼:「再心軟也是她做錯事辜負了哀家,若跟她嬉皮笑臉,她怎會真心知錯?恐怕更加變本加厲了。便是要寬嚴相濟,讓她知道自己的錯處,日後才會改。」
說罷,太后微微合上眼睛,嘆了口氣:「獨占皇恩這件事,哀家何嘗不知並非是她一人之錯。帝王恩寵,嬪妃素來只有接受,從無選擇的權利。這件事說來說去還是皇帝想這麼做,她最多是個不加以規勸的罪名罷了。」
「哀家本以為皇帝是明白這些的,不曾想,登基七載多,皇帝也會因一個女子意亂情迷。」
「罷了,待皇帝和皇后今夜來了,哀家再好生說說他。」
*
從長壽宮回宸佑宮這一路上,沈霽都沒什麼說話。
並非是因為太后對她的訓誡和教導讓她不悅,而是她忽然意識到,原來近日這段時間她表面看起來一如往常的清醒,實則在陛下對她的特殊和疼愛里漸漸沉浸。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