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頁
「你若這麼說……仿佛也有幾分道理,我聽說,今日在鳳儀宮說完協理後宮的事宜後,陛下就帶著玉貴嬪去了建章殿,一呆就是半日,還是用過午膳後才送出去的。你們說……這麼長的時間,陛下和玉貴嬪能做什麼?還不是那檔子事呀。」
「呸呸呸!你也不知羞,這話都說得出口!」
「就咱們幾個,有什麼說不出口的,玉貴嬪整日還做得出來呢,咱們幾個私下說說,怎麼就說不得了。」
「都說咱們做宮女的要謹言慎行,可誰又知道主子都是個不檢點的……宮女貌美的嬪妃多了,怎麼不見人人都如玉貴嬪一般呢。」
「行了行了,別說了,快些走吧!」
梅英在牆角站著靜靜地聽,待腳步聲走遠了,才回身去了佛堂。
長壽宮的佛堂是宮裡最清淨的地方,檀香幽幽,獨有木魚聲和念經的聲音,門外伺候的宮女低眉順眼,一聲不吭,偶爾聽到幾聲清脆的鳥鳴聲掠過,十分幽靜。
太后跪在蒲團上閉眼誦經,呼吸勻長,聽到身後的腳步聲,才開了口,淡淡道:「去的時間仿佛比從前長些。」
梅英在太后身後福身行禮,緩步將檀香放在了佛堂中,這才輕聲說:「請太后恕罪,奴婢在宮門外聽了幾句閒話,耽誤了功夫。」
敲木魚的聲音由勻到緩,逐漸停了下來。
太后緩緩睜開眼:「是為著皇帝今日的旨意?」
「太后□□。」
梅英跟在太后身邊多年,十分清楚太后是個什麼樣子的人。
別看太后貌似不管後宮,從不過問宮中事宜,可太后最是眼明心亮的人,許多事情都看得分明。
不說就是不必要說,可一旦說了,便是觸碰到了底線。
今日陛下的旨意,便是梅英都覺得十分意外。
宜妃晉位是理所應當,可玉貴嬪這位份晉的,卻實在是太不合陛下的性子了。
陛下一向是個懂得克制和權衡的人,對後宮嬪妃,有寵愛卻也從不會過分,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可玉貴嬪此次晉位,卻實實在在是太像是一時興起,不像是深思熟慮後的做法。
玉貴嬪一貫得寵,但也在能接受的範圍內,今日這般,又是為何?
梅英俯身下去,輕聲道:「太后,陛下的旨意是否有些不合適。」
「玉貴嬪雖生了三皇子,又一直乖順,勤勉奉上。可畢竟是平民出身,入宮兩年便封至主位,還是太快了些。宮裡的寵愛,一向是不患寡而患不均,如此偏愛,難免惹得宮內流言如沸。若是傳出去,對陛下聲譽有損,對皇室聲譽,也有損。」
梅英斟酌著語句,小心提議:「太后,天乾物燥,陛下最喜歡喝長壽宮的紅棗桂圓蓮子湯。」
話至於此,梅英不再開口。
默了幾個呼吸後,太后重新閉上眼,木魚聲緩緩敲起來。
「不急,還不是時候。」
「長壽宮終年安靜,傳不進來閒話。」
「去查查,是誰在背後推波助瀾。」
第117章
陛下擬定的晉封日子在三皇子周歲那天, 也就是五月十三,離現在還有近兩個月時間。雖還未正兒八經的登記在冊,但陛下聖旨已下, 便算是板上釘釘, 宮裡的人都已經叫上新的稱謂了。
眼下冊封之日雖還長久,可協理後宮卻耽誤不得, 是要即刻開始學習的。
偌大一個皇宮, 里里外外需要打點操心的事太多了, 彎彎繞繞甚多又十分繁瑣, 就算想快些能夠為皇后娘娘解憂, 也不是短短几日就能做到的。
若是別人做皇后, 一定會忌諱大權旁落,要獨自掌權,教人只教三四分分,能拖則拖。
可皇后娘娘最是無私之人, 也是真心想要宜德妃和沈霽能夠熟悉宮務, 因此, 從次日開始, 每日早膳後,宜德妃和沈霽都要前往鳳儀宮, 聆聽皇后娘娘講述宮中的諸多事宜。
雖說這些東西也有嬤嬤會講, 可嬤嬤們終究是下人,許多事情真想心領神會,沒有一個親身經歷過的引路人是不成的。
各司各部裡頭的彎繞太多,人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御下是一門學問,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
皇后初登這個位置時吃了不少暗虧, 衷心希望她們能在這條路上能走得順暢。
-
沈霽上妝更衣完畢,由霜惢服侍著起身,準備前往鳳儀宮聽皇后娘娘教習宮務。
見娘娘起身,殿內幾人彼此對視,會心一笑,默契地跪下來,齊聲道:「奴婢給玉貴嬪娘娘請安,娘娘萬福金安。」
話音一落,筠雪笑彎了眼,仰起頭俏皮道:「娘娘,您昨兒個回來就睡覺了,一直睡到了今日,奴婢們可急壞了,都急著給您道喜呢!」
殿內殿外齊刷刷跪了一片,沈霽略揚了揚眉,輕笑道:「是等著給本宮道喜,還是等著討賞呢?」
筠雪吐吐舌,羞澀的笑起來:「奴婢們可是真心祝賀娘娘的,才不是為了討賞呢。」
從最微末的采女走到一宮主位,明槍暗箭,陰謀詭計,都是有她們在身邊陪著。
沈霽能活著走到這一步,她身邊的每個人都功不可沒。
「賞,全都有賞,」沈霽一笑清淺,緩步走出殿門,「你們跟在我身邊兩年,有功勞,也有苦勞,好好獎賞是應當的。」
「等回來後就讓霜惢給你們將銀兩和賞賜發下去,人人有份。這兩日遷宮事忙,你們也要仔細些,等過兩日東西都搬完,遷居到宸佑宮,就能好好歇了。」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呸呸呸!你也不知羞,這話都說得出口!」
「就咱們幾個,有什麼說不出口的,玉貴嬪整日還做得出來呢,咱們幾個私下說說,怎麼就說不得了。」
「都說咱們做宮女的要謹言慎行,可誰又知道主子都是個不檢點的……宮女貌美的嬪妃多了,怎麼不見人人都如玉貴嬪一般呢。」
「行了行了,別說了,快些走吧!」
梅英在牆角站著靜靜地聽,待腳步聲走遠了,才回身去了佛堂。
長壽宮的佛堂是宮裡最清淨的地方,檀香幽幽,獨有木魚聲和念經的聲音,門外伺候的宮女低眉順眼,一聲不吭,偶爾聽到幾聲清脆的鳥鳴聲掠過,十分幽靜。
太后跪在蒲團上閉眼誦經,呼吸勻長,聽到身後的腳步聲,才開了口,淡淡道:「去的時間仿佛比從前長些。」
梅英在太后身後福身行禮,緩步將檀香放在了佛堂中,這才輕聲說:「請太后恕罪,奴婢在宮門外聽了幾句閒話,耽誤了功夫。」
敲木魚的聲音由勻到緩,逐漸停了下來。
太后緩緩睜開眼:「是為著皇帝今日的旨意?」
「太后□□。」
梅英跟在太后身邊多年,十分清楚太后是個什麼樣子的人。
別看太后貌似不管後宮,從不過問宮中事宜,可太后最是眼明心亮的人,許多事情都看得分明。
不說就是不必要說,可一旦說了,便是觸碰到了底線。
今日陛下的旨意,便是梅英都覺得十分意外。
宜妃晉位是理所應當,可玉貴嬪這位份晉的,卻實在是太不合陛下的性子了。
陛下一向是個懂得克制和權衡的人,對後宮嬪妃,有寵愛卻也從不會過分,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可玉貴嬪此次晉位,卻實實在在是太像是一時興起,不像是深思熟慮後的做法。
玉貴嬪一貫得寵,但也在能接受的範圍內,今日這般,又是為何?
梅英俯身下去,輕聲道:「太后,陛下的旨意是否有些不合適。」
「玉貴嬪雖生了三皇子,又一直乖順,勤勉奉上。可畢竟是平民出身,入宮兩年便封至主位,還是太快了些。宮裡的寵愛,一向是不患寡而患不均,如此偏愛,難免惹得宮內流言如沸。若是傳出去,對陛下聲譽有損,對皇室聲譽,也有損。」
梅英斟酌著語句,小心提議:「太后,天乾物燥,陛下最喜歡喝長壽宮的紅棗桂圓蓮子湯。」
話至於此,梅英不再開口。
默了幾個呼吸後,太后重新閉上眼,木魚聲緩緩敲起來。
「不急,還不是時候。」
「長壽宮終年安靜,傳不進來閒話。」
「去查查,是誰在背後推波助瀾。」
第117章
陛下擬定的晉封日子在三皇子周歲那天, 也就是五月十三,離現在還有近兩個月時間。雖還未正兒八經的登記在冊,但陛下聖旨已下, 便算是板上釘釘, 宮裡的人都已經叫上新的稱謂了。
眼下冊封之日雖還長久,可協理後宮卻耽誤不得, 是要即刻開始學習的。
偌大一個皇宮, 里里外外需要打點操心的事太多了, 彎彎繞繞甚多又十分繁瑣, 就算想快些能夠為皇后娘娘解憂, 也不是短短几日就能做到的。
若是別人做皇后, 一定會忌諱大權旁落,要獨自掌權,教人只教三四分分,能拖則拖。
可皇后娘娘最是無私之人, 也是真心想要宜德妃和沈霽能夠熟悉宮務, 因此, 從次日開始, 每日早膳後,宜德妃和沈霽都要前往鳳儀宮, 聆聽皇后娘娘講述宮中的諸多事宜。
雖說這些東西也有嬤嬤會講, 可嬤嬤們終究是下人,許多事情真想心領神會,沒有一個親身經歷過的引路人是不成的。
各司各部裡頭的彎繞太多,人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御下是一門學問,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
皇后初登這個位置時吃了不少暗虧, 衷心希望她們能在這條路上能走得順暢。
-
沈霽上妝更衣完畢,由霜惢服侍著起身,準備前往鳳儀宮聽皇后娘娘教習宮務。
見娘娘起身,殿內幾人彼此對視,會心一笑,默契地跪下來,齊聲道:「奴婢給玉貴嬪娘娘請安,娘娘萬福金安。」
話音一落,筠雪笑彎了眼,仰起頭俏皮道:「娘娘,您昨兒個回來就睡覺了,一直睡到了今日,奴婢們可急壞了,都急著給您道喜呢!」
殿內殿外齊刷刷跪了一片,沈霽略揚了揚眉,輕笑道:「是等著給本宮道喜,還是等著討賞呢?」
筠雪吐吐舌,羞澀的笑起來:「奴婢們可是真心祝賀娘娘的,才不是為了討賞呢。」
從最微末的采女走到一宮主位,明槍暗箭,陰謀詭計,都是有她們在身邊陪著。
沈霽能活著走到這一步,她身邊的每個人都功不可沒。
「賞,全都有賞,」沈霽一笑清淺,緩步走出殿門,「你們跟在我身邊兩年,有功勞,也有苦勞,好好獎賞是應當的。」
「等回來後就讓霜惢給你們將銀兩和賞賜發下去,人人有份。這兩日遷宮事忙,你們也要仔細些,等過兩日東西都搬完,遷居到宸佑宮,就能好好歇了。」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