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頁
沈霽知道皇后娘娘關心自己,這次三皇子的事能順利解決,聽說魏郎君也出力不少,如果不是她,皇后根本無需摻和到這件事裡來,因此對皇后很是感激:「蒙娘娘關心,嬪妾月中養得很好,不曾落下什麼病根。」
莊妃笑著說:「你還年輕,養好身子才是最重要的,如今你頭胎生了個皇子,又命格貴重,在宮裡也算是站穩腳跟了,待你調養調養,日後還會有更多孩子承歡膝下的。」
「多謝莊妃姐姐。」
說會兒話的功夫,人也陸陸續續來了看,卻唯獨不見林貴妃。
秦淵淡聲問著:「林貴妃怎麼未到?」
皇后說:「林貴妃方才遣人來報,說是長樂公主身子不適不能出行。」
時至六月中旬,天氣已然十分燥熱,長樂如今剛一歲多,受不住暑熱反覆也是有的。
只是今天是三皇子的滿月禮,秦淵心中暢快愉悅,她因故不來,難免有些敗興。
「讓蘇太醫過去瞧瞧,長樂愛哭,暑氣又重,仔細身子。」
太后坐在上首,原本一直不曾說話,直到聽說林貴妃因故不來,才緩緩掀開了眼睛。
她垂眸看向沈霽的神情,半晌,才說著:「長樂身子弱,這時節難免嬌氣些。皇帝近日常去渡玉軒看三皇子,那林貴妃就安生照顧長樂公主,暫時不必侍寢伴駕了,以免過了病氣給三皇子。」
「皇后,將林貴妃的名牒取下來,等長樂公主好全了,再讓她侍奉皇帝也不遲。」
皇后眉目一凜,頷首稱是。
沈霽是知道太后不怎麼喜歡林貴妃的,除了她嬌縱跋扈,太過惹眼以外,還有一層便是林氏一族如今不甚安分,惹人忌憚。
但林貴妃今日只是借長樂之故不來,雖不知真假,於情於理也說的過去,太后又何須在子昭的滿月宴上當眾下了林貴妃的名牒。
乍一看倒像是因為林貴妃不出蓆子昭的滿月宴,太后不悅,認為林貴妃不重視三皇子而遷怒與她一般。
天象說子昭乃是大貴的命格,陛下又這樣寵愛,便是月子裡身陷囹圄時,三天兩頭去渡玉軒送賞賜的都不少,更別提今日天象之事結束後,送賀禮之人簡直要踏破渡玉軒的門檻。
她和子昭得寵固然是好,可本就已經在風口浪尖之上,一舉一動都被人盯著,林貴妃又素來視她為眼中釘,不願意來也是情理之中,太后這般,不知又有什麼用意。
宜妃不著痕跡地看了一眼沈霽,笑著說:「太后知道三皇子才剛滿月,身子弱,這才怕長樂公主的病氣通過陛下傳給三皇子,果真是十分心疼三皇子。」
「臣妾前幾日在皇后娘娘處見了三皇子一面,生得白嫩可愛,便是臣妾也喜歡呢。」
秦淵淡淡笑道:「宮裡原本只有子稷和子戎兩個皇子,如今多了子昭,便又多了一個兄弟。子戎被宜妃教養的十分聰慧可愛,朕就盼著他們都能長成棟樑之材,日後為朕分憂。」
說罷,他看向末尾的班采女,斟酌片刻,說道:「玉婉儀生子有功,班采女守護三皇子也有大功,前朝賞罰分明,論功行賞,後宮亦然,朕打算晉班采女寶林的位份,賜封號夷。」
「夷,有平安之意,亦有消滅之意。滅災禍以得平安,是朕給你的嘉獎,既是賞賜,也是補償。」
班玉雅淡淡牽唇一笑,起身謝恩道:「妾身多謝陛下恩典。」
半年前,玉雅因紅花粉一事大受打擊,性情都變了,如今若是能夠重振旗鼓,沈霽心中也十分欣慰。
有人歡喜有人愁,宜妃卻品出了些不對來。
陛下方才說,既是賞賜,也是補償。
天象之說結束後陛下並未封鎖消息,所以這前因後果有心之人都能探聽到消息,她也知道夷寶林在三皇子出生那日立功,可這補償是什麼?
難不成,是大年初一陛下處罰夷寶林那次,陛下從頭到尾都不曾真的相信那件事的結果,只是不得已才處置了夷寶林……
若是如此,那一直在太后宮卻怎麼都沒有消息的寧露和芸兒,究竟怎麼樣了,又說了什麼?
從前一直依附在林貴妃身邊,有她頂在前頭,人人都知道她是不受控的傀儡,只會將矛頭都轉移到林貴妃身上,不會懷疑到宜妃身上。
可若是這件事時隔半年還不曾徹底解決,她總是難免擔心,會不會牽連到自己和戎兒身上。
何況太后今日對林貴妃在大庭廣眾之下就下了名牒,說不定也有這件事的緣故。
也不知太后究竟想做什麼。
此後這段時間,她要明哲保身,離林貴妃稍遠一些才是了……
反正這件事,她從頭到尾什麼都沒有做,只是提點林貴妃了幾句罷了。
沒有證據的事,誰也不能怪到自己頭上。
宜妃溫婉如常地笑著:「那就恭喜妹妹晉封為夷寶林了。」
第69章 69. 069 提點
當初那件事不僅沒能讓沈霽小產, 也沒能完全除了夷寶林,反而讓她從采女之位連越三級到了寶林。
雖說還是低階嬪妃不足為懼,日後也不可能攀扯到自己身上,宜妃還是有些心驚。
那件事其實已經做得足夠完美, 何況陛下從前甚少對後宮嬪妃真的上心, 宮裡大小事宜, 多是讓皇后處理。
誰知這次陛下不僅不信, 還念在玉婉儀的情分上補償了夷寶林。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莊妃笑著說:「你還年輕,養好身子才是最重要的,如今你頭胎生了個皇子,又命格貴重,在宮裡也算是站穩腳跟了,待你調養調養,日後還會有更多孩子承歡膝下的。」
「多謝莊妃姐姐。」
說會兒話的功夫,人也陸陸續續來了看,卻唯獨不見林貴妃。
秦淵淡聲問著:「林貴妃怎麼未到?」
皇后說:「林貴妃方才遣人來報,說是長樂公主身子不適不能出行。」
時至六月中旬,天氣已然十分燥熱,長樂如今剛一歲多,受不住暑熱反覆也是有的。
只是今天是三皇子的滿月禮,秦淵心中暢快愉悅,她因故不來,難免有些敗興。
「讓蘇太醫過去瞧瞧,長樂愛哭,暑氣又重,仔細身子。」
太后坐在上首,原本一直不曾說話,直到聽說林貴妃因故不來,才緩緩掀開了眼睛。
她垂眸看向沈霽的神情,半晌,才說著:「長樂身子弱,這時節難免嬌氣些。皇帝近日常去渡玉軒看三皇子,那林貴妃就安生照顧長樂公主,暫時不必侍寢伴駕了,以免過了病氣給三皇子。」
「皇后,將林貴妃的名牒取下來,等長樂公主好全了,再讓她侍奉皇帝也不遲。」
皇后眉目一凜,頷首稱是。
沈霽是知道太后不怎麼喜歡林貴妃的,除了她嬌縱跋扈,太過惹眼以外,還有一層便是林氏一族如今不甚安分,惹人忌憚。
但林貴妃今日只是借長樂之故不來,雖不知真假,於情於理也說的過去,太后又何須在子昭的滿月宴上當眾下了林貴妃的名牒。
乍一看倒像是因為林貴妃不出蓆子昭的滿月宴,太后不悅,認為林貴妃不重視三皇子而遷怒與她一般。
天象說子昭乃是大貴的命格,陛下又這樣寵愛,便是月子裡身陷囹圄時,三天兩頭去渡玉軒送賞賜的都不少,更別提今日天象之事結束後,送賀禮之人簡直要踏破渡玉軒的門檻。
她和子昭得寵固然是好,可本就已經在風口浪尖之上,一舉一動都被人盯著,林貴妃又素來視她為眼中釘,不願意來也是情理之中,太后這般,不知又有什麼用意。
宜妃不著痕跡地看了一眼沈霽,笑著說:「太后知道三皇子才剛滿月,身子弱,這才怕長樂公主的病氣通過陛下傳給三皇子,果真是十分心疼三皇子。」
「臣妾前幾日在皇后娘娘處見了三皇子一面,生得白嫩可愛,便是臣妾也喜歡呢。」
秦淵淡淡笑道:「宮裡原本只有子稷和子戎兩個皇子,如今多了子昭,便又多了一個兄弟。子戎被宜妃教養的十分聰慧可愛,朕就盼著他們都能長成棟樑之材,日後為朕分憂。」
說罷,他看向末尾的班采女,斟酌片刻,說道:「玉婉儀生子有功,班采女守護三皇子也有大功,前朝賞罰分明,論功行賞,後宮亦然,朕打算晉班采女寶林的位份,賜封號夷。」
「夷,有平安之意,亦有消滅之意。滅災禍以得平安,是朕給你的嘉獎,既是賞賜,也是補償。」
班玉雅淡淡牽唇一笑,起身謝恩道:「妾身多謝陛下恩典。」
半年前,玉雅因紅花粉一事大受打擊,性情都變了,如今若是能夠重振旗鼓,沈霽心中也十分欣慰。
有人歡喜有人愁,宜妃卻品出了些不對來。
陛下方才說,既是賞賜,也是補償。
天象之說結束後陛下並未封鎖消息,所以這前因後果有心之人都能探聽到消息,她也知道夷寶林在三皇子出生那日立功,可這補償是什麼?
難不成,是大年初一陛下處罰夷寶林那次,陛下從頭到尾都不曾真的相信那件事的結果,只是不得已才處置了夷寶林……
若是如此,那一直在太后宮卻怎麼都沒有消息的寧露和芸兒,究竟怎麼樣了,又說了什麼?
從前一直依附在林貴妃身邊,有她頂在前頭,人人都知道她是不受控的傀儡,只會將矛頭都轉移到林貴妃身上,不會懷疑到宜妃身上。
可若是這件事時隔半年還不曾徹底解決,她總是難免擔心,會不會牽連到自己和戎兒身上。
何況太后今日對林貴妃在大庭廣眾之下就下了名牒,說不定也有這件事的緣故。
也不知太后究竟想做什麼。
此後這段時間,她要明哲保身,離林貴妃稍遠一些才是了……
反正這件事,她從頭到尾什麼都沒有做,只是提點林貴妃了幾句罷了。
沒有證據的事,誰也不能怪到自己頭上。
宜妃溫婉如常地笑著:「那就恭喜妹妹晉封為夷寶林了。」
第69章 69. 069 提點
當初那件事不僅沒能讓沈霽小產, 也沒能完全除了夷寶林,反而讓她從采女之位連越三級到了寶林。
雖說還是低階嬪妃不足為懼,日後也不可能攀扯到自己身上,宜妃還是有些心驚。
那件事其實已經做得足夠完美, 何況陛下從前甚少對後宮嬪妃真的上心, 宮裡大小事宜, 多是讓皇后處理。
誰知這次陛下不僅不信, 還念在玉婉儀的情分上補償了夷寶林。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