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頁
這時候,穩婆抱著已經清洗過的小皇子走過來,讓陛下和皇后娘娘看看孩子。剛出生的孩子還有些皺巴巴的,可依稀已經能看出端正的五官, 烏溜溜的一雙眼睛。
沈霽母子平安生下孩子,皇后心中的大石頭也算落下了,可她看到孩子,歡喜之餘一想起這個小小嬰孩前途未卜的命運,又想起沈霽生產時是如何艱難,心中不禁有些悲傷。
照常理說,宮中生下孩子都是滿月那日由內侍省擇名由陛下挑選,可若是十分喜愛也有例外。
比如莊妃的皇長子剛出生時,因為是第一個皇子,也曾得陛下當日賜名子稷,今日玉貴人生子,秦淵不勝欣喜,欲給他和沈霽的孩子也取一個好名字。
誰知尚在思索之際,張浦便急匆匆趕過來,神色嚴肅,焦急道:「陛下,司天監說有急事求見您,正在建章殿等候。」
皇子剛剛出生,司天監這樣緊急的趕來,能有什麼好事。
現在夜色已深,繁星璀璨,想來是司天監是觀天有所得,必為大事,所以才匆忙來告。
不論秦淵怎麼不願相信,可吉禍雙子之言,恐怕沈霽所生的,就是那個禍星。
皇后聞言,更是眉目一凜,心頭突突直跳起來。
秦淵深深看了一眼襁褓里正在吧唧嘴睡著的孩子,沉聲道:「將皇子帶下去好生照看,否則朕唯你們是問。」
乳母嬤嬤們福身稱是,急忙將小皇子抱下去照看,筠雪怔怔地看著陛下和皇后娘娘的神色,有些茫然。
陛下方才明明還十分歡喜於小皇子的降生,要給他取名字,怎麼司天監來了,陛下和皇后娘娘的神情就如此肅穆了?
難不成會有什麼變故不成?
筠雪心裡驟然升起不好的預感,可陛下和皇后都在此,她下意識想找一個靠山,卻發現竟無人能在此時庇護住小主。
慌張之餘,筠雪默默福身退下,轉頭去渡玉軒院中將此事告訴了正侯在院中的班采女。
斟酌片刻,秦淵吩咐著:「玉貴人才生產完,需要朕在此處陪著。張浦,你去親自將司天監帶來,朕在春瀾宮的主殿見他。」
張浦親自領命去請人,玉貴人誕下皇子的消息傳出去不久,連太后也趕來看望。
太后剛至,張浦便引著司天監一路疾步走到了春瀾宮,司天監行至渡玉軒門口,聽聞裡面嘈雜,便知小皇子是在此處出生,而後眸光一閃,隨即撫了撫鬍鬚,跟著張浦去了陛下所在的主殿。
他面色莊嚴,躬身行禮道:「臣給陛下、太后、皇后娘娘請安。」
說罷,司天監撩袍下跪,將地面磕得重重一響,哀聲道:「天色已晚,臣本不該入內宮,可事態緊急,為了江山社稷的安危,臣不得不冒死上諫。」
秦淵的心已經沉到了谷底,饒是如此,為了江山永固,山河安泰,他仍然淡聲道:「說。」
司天監叩首道:「皇子降生本是大喜,可皇子出生時正是暮色時分,臣不敢怠慢,夜觀天象,發覺皇子出生時子星驟亮,紅光大盛,乃是大凶之兆。」
「恐怕——」
「皇子就是那顆會衝撞國運,有朝一日或許還會危害陛下的禍星。」
皇子乃是皇帝登基以來的第一個皇子,又是玉貴人所生,她寄予厚望,好端端的皇子竟然會是禍星,太后萬萬不能接受,她冷聲呵斥道:「皇子乃是皇家子嗣,更是陛下的血脈,怎麼可能會是禍星!司天監素來觀天象以測國運,推曆法,掌天文,如何小小嬰孩能帶來宿州大旱,會成為國之災禍,若是你膽敢有一絲虛言,皇帝絕不會輕縱了你!」
司天監再度深深叩首,長長的鬍鬚垂在地上:「太后明鑑,臣不敢有半字虛言。」
「宿州大旱時,天象便已有異常,可那時只看得出帝星以北不太平,有群星乾涸之象,可對應宿州大旱,而陛下周圍的子星尚且若隱若現,未曾顯露。異象初現端倪是從兩個多月前開始的,禍福相形,交纏不清,微臣雖心中大撼,卻不敢輕舉妄動,只能稟告陛下,以待觀察。」
「臨近玉貴人產期後,臣就一直守在司天監觀天,不敢有絲毫懈怠,終於在今日,紅光大盛蓋住了吉兆,頗有遮天蔽日之危。宿州大旱一直不曾緩解,多少百姓流離失所,痛不欲生,也正是先兆罷了。」
他抬起頭定定地看著陛下,滿臉哀色:「災星禍國,臣冒死也要進言。」
「為了江山社稷和百姓安康著想,還請陛下早做決斷!」
司天監的聲音迴響在每個人的耳邊,如雷貫耳,殿內頓時寂靜一片。
秦淵死死盯著司天監半晌,沉聲:「破解之法呢?」
司天監俯身下去:「命定天象,無破除之法。」
「皇子是朕的骨肉,是朕的兒子,難道你是要朕親手了結了他?」秦淵厲聲道,「朕是一國之君,更是天下之主!你是要朕!拿自己骨肉的命去平一個天象嗎!?」
司天監的身子微微顫抖,卻始終不曾鬆口:「為平社稷之危,若皇子真因國殉身,是功臣。」
「你在胡說八道什麼?!」
殿內死寂之時,班玉雅疾步從外面推門而入,一張清麗的容顏滿是寒霜。
她撲通一聲跪倒在陛下跟前,仰起頭擲地有聲道:「妾身本想來主殿向陛下請辭,無意偷聽陛下議事,但事關皇嗣安危,還請陛下慎重,莫要聽一面之詞!」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沈霽母子平安生下孩子,皇后心中的大石頭也算落下了,可她看到孩子,歡喜之餘一想起這個小小嬰孩前途未卜的命運,又想起沈霽生產時是如何艱難,心中不禁有些悲傷。
照常理說,宮中生下孩子都是滿月那日由內侍省擇名由陛下挑選,可若是十分喜愛也有例外。
比如莊妃的皇長子剛出生時,因為是第一個皇子,也曾得陛下當日賜名子稷,今日玉貴人生子,秦淵不勝欣喜,欲給他和沈霽的孩子也取一個好名字。
誰知尚在思索之際,張浦便急匆匆趕過來,神色嚴肅,焦急道:「陛下,司天監說有急事求見您,正在建章殿等候。」
皇子剛剛出生,司天監這樣緊急的趕來,能有什麼好事。
現在夜色已深,繁星璀璨,想來是司天監是觀天有所得,必為大事,所以才匆忙來告。
不論秦淵怎麼不願相信,可吉禍雙子之言,恐怕沈霽所生的,就是那個禍星。
皇后聞言,更是眉目一凜,心頭突突直跳起來。
秦淵深深看了一眼襁褓里正在吧唧嘴睡著的孩子,沉聲道:「將皇子帶下去好生照看,否則朕唯你們是問。」
乳母嬤嬤們福身稱是,急忙將小皇子抱下去照看,筠雪怔怔地看著陛下和皇后娘娘的神色,有些茫然。
陛下方才明明還十分歡喜於小皇子的降生,要給他取名字,怎麼司天監來了,陛下和皇后娘娘的神情就如此肅穆了?
難不成會有什麼變故不成?
筠雪心裡驟然升起不好的預感,可陛下和皇后都在此,她下意識想找一個靠山,卻發現竟無人能在此時庇護住小主。
慌張之餘,筠雪默默福身退下,轉頭去渡玉軒院中將此事告訴了正侯在院中的班采女。
斟酌片刻,秦淵吩咐著:「玉貴人才生產完,需要朕在此處陪著。張浦,你去親自將司天監帶來,朕在春瀾宮的主殿見他。」
張浦親自領命去請人,玉貴人誕下皇子的消息傳出去不久,連太后也趕來看望。
太后剛至,張浦便引著司天監一路疾步走到了春瀾宮,司天監行至渡玉軒門口,聽聞裡面嘈雜,便知小皇子是在此處出生,而後眸光一閃,隨即撫了撫鬍鬚,跟著張浦去了陛下所在的主殿。
他面色莊嚴,躬身行禮道:「臣給陛下、太后、皇后娘娘請安。」
說罷,司天監撩袍下跪,將地面磕得重重一響,哀聲道:「天色已晚,臣本不該入內宮,可事態緊急,為了江山社稷的安危,臣不得不冒死上諫。」
秦淵的心已經沉到了谷底,饒是如此,為了江山永固,山河安泰,他仍然淡聲道:「說。」
司天監叩首道:「皇子降生本是大喜,可皇子出生時正是暮色時分,臣不敢怠慢,夜觀天象,發覺皇子出生時子星驟亮,紅光大盛,乃是大凶之兆。」
「恐怕——」
「皇子就是那顆會衝撞國運,有朝一日或許還會危害陛下的禍星。」
皇子乃是皇帝登基以來的第一個皇子,又是玉貴人所生,她寄予厚望,好端端的皇子竟然會是禍星,太后萬萬不能接受,她冷聲呵斥道:「皇子乃是皇家子嗣,更是陛下的血脈,怎麼可能會是禍星!司天監素來觀天象以測國運,推曆法,掌天文,如何小小嬰孩能帶來宿州大旱,會成為國之災禍,若是你膽敢有一絲虛言,皇帝絕不會輕縱了你!」
司天監再度深深叩首,長長的鬍鬚垂在地上:「太后明鑑,臣不敢有半字虛言。」
「宿州大旱時,天象便已有異常,可那時只看得出帝星以北不太平,有群星乾涸之象,可對應宿州大旱,而陛下周圍的子星尚且若隱若現,未曾顯露。異象初現端倪是從兩個多月前開始的,禍福相形,交纏不清,微臣雖心中大撼,卻不敢輕舉妄動,只能稟告陛下,以待觀察。」
「臨近玉貴人產期後,臣就一直守在司天監觀天,不敢有絲毫懈怠,終於在今日,紅光大盛蓋住了吉兆,頗有遮天蔽日之危。宿州大旱一直不曾緩解,多少百姓流離失所,痛不欲生,也正是先兆罷了。」
他抬起頭定定地看著陛下,滿臉哀色:「災星禍國,臣冒死也要進言。」
「為了江山社稷和百姓安康著想,還請陛下早做決斷!」
司天監的聲音迴響在每個人的耳邊,如雷貫耳,殿內頓時寂靜一片。
秦淵死死盯著司天監半晌,沉聲:「破解之法呢?」
司天監俯身下去:「命定天象,無破除之法。」
「皇子是朕的骨肉,是朕的兒子,難道你是要朕親手了結了他?」秦淵厲聲道,「朕是一國之君,更是天下之主!你是要朕!拿自己骨肉的命去平一個天象嗎!?」
司天監的身子微微顫抖,卻始終不曾鬆口:「為平社稷之危,若皇子真因國殉身,是功臣。」
「你在胡說八道什麼?!」
殿內死寂之時,班玉雅疾步從外面推門而入,一張清麗的容顏滿是寒霜。
她撲通一聲跪倒在陛下跟前,仰起頭擲地有聲道:「妾身本想來主殿向陛下請辭,無意偷聽陛下議事,但事關皇嗣安危,還請陛下慎重,莫要聽一面之詞!」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