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頁
再次停下有機會環顧四周便是在矜城的城牆之上。
以他對紀蒙塵的了解,要麼不會派兵,乾等著邵家坐吃山空,要麼會派個最信任的人來領兵。
果然是柳安閒。
四年未見,柳安閒老得很快。秦嘉平沒工夫與他許久,朝著空曠的江面高聲呼喊:「無須在意我的性命,以大祉為重——柳安閒,你聽清沒有?」
邵三按住他的頭,咬牙道:「秦嘉平在我手中未受什麼苦,我本是打算將他項上人頭掛在城門示威,可覺得這樣似乎太抬舉他了。」
他命人鬆開秦嘉平身上的綁繩,朝其大腿踹了一腳,咬牙吩咐道:「帶他下去。」
江面只有一方小舟,孤零零地擱淺在岸邊。
「我大發慈悲,將秦嘉平交還給祉國,他的生死皆由紀蒙塵決斷。」
紀蒙塵是他的好友,至少曾經是親密無間的好友。他疑心深重,成為皇帝後更是如此。秦嘉平若是能死在舊友的手下,死於疑心可比在矜城坦然赴死要痛苦多了。
若紀雲宴與柳家人能親眼看著他死,便更好了。
-
初雪落在枝頭,胡家府邸被翻了個底朝天。
紀雲宴冒雪趕到,胡家大大小小的屋宅皆被貼了封條。貴重的、不貴重的物品全被查抄,一箱一箱地被人貼上標記。
胡家人哭得一團糟,在士卒的挾持下情緒激動。性子平和些的乖乖跟著入了大獄,性子本就剛烈的掙扎得厲害,不慎撞在了刀劍上當場沒了呼吸的亦不在少數。
他隨意攔下一個士卒,亮出自己的腰牌,怒喝道:「都給孤放手!」
紀雲宴長得高,身材修長又具力量感,這一聲怒吼迅速平復了混亂的胡家府邸。安靜的人群間不時傳來女眷的啜泣,夾雜著一陣平穩順暢的腳步。
此人衣著與士卒不同,身上的官服打理得一絲不苟。階品在百官雲集的陵安城算不上高,但也實在不低,奉命查抄胡家也有幾分底氣。
這位大人在御史台,紀雲宴認識卻不熟悉。
他是親皇黨的人。
也是,胡家是鐵板釘釘的太子黨,查抄太子黨總不好讓太子黨的臣子來干。
溫大人四十有三,在陵安待的時日長,雖與紀雲宴來往不多,但對於陛下唯一的兒子,總有幾分親切在。
有些話不好當著所有人的面大聲說,他只得拉過紀雲宴到一側,誠心勸道:「陛下聖旨已下,殿下想救胡家,也不能明面著抗旨啊。」
紀雲宴問:「表舅他真的做了這些事?他平常待下人溫厚,孤不認為他會貪腐。」
「表舅這個稱呼殿下萬不可再喊,」溫大人能在朝中立足,有才華德行的因素在,做人圓滑也為仕途作了推手,「殿下聽老臣一句,這些日子就不要與胡家往來了,私底下也不行。」
從前他年少,宮裡宮外被壓得緊,不敢隨意提及太子與胡家的關係。如今他快要加冠,甚至身邊也跟了些小臣,羽翼逐漸豐滿,亦越來越有底氣與胡家明面上來往。
若胡家是個爭氣的倒也好,憑藉太子的這陣東風得陛下青睞,一路往上了便好。可這些來也未見得有何長進,能做些民事爭取功名也是好的,只是一點沒有。
紀雲宴知道自己的處境,淡然應下來,又還是追問道:「胡大人真的未遭人誣陷嗎?」
胡大人身處禮部員外郎的位置多年,對科舉之事得心應手。往常在陵安城的秋闈,陛下不慎在意,從前柳安閒是禮部尚書,重心也只放在殿試,對秋闈從來是放手給下頭的人去做,胡大人因此得了空子。
只是今年是用人之際,朝廷之中都盯著秋闈,陛下更甚。他如此拎不清,竟還敢暗自收受賄賂,大搖大擺地在城中最繁華的酒樓行走,被人抓住也在情理之中。
溫大人不疑有他:「我奉命查抄之前亦如此認為,但帳本就是鐵證。鐵證如山,他無法狡辯。」
胡大人也聰明,他收受賄賂的帳本與陳初霽討好他送的禮品混在一處,尋常人還真看不出來。
溫大人是什麼身份,他在御史台這麼多年,乾的就是查抄的事。貪官污吏的帳本他看得多了,胡家這點小九九輕易便被看穿。
「那孤該如何去救胡家?」
「靜觀其變,莫要插手。」查抄的東西很多,倘若真要定罪,怕是整個胡家都要被誅殺。他的太子之位能否保住,都要看陛下的意思。
溫大人抬腳想離去,又想起柳安閒曾任禮部尚書之事。
曾經手底下的官吏犯了錯,他大概也是要被問責的。
先出了貪污腐化之事,柳安閒才離的陵安。陛下並未責怪他,可見特殊時期,陛下或許肯網開一面。
可也說不準。柳家是柳家,太子是太子,在陛下心中,太子無論如何也無法與柳春山、柳雙娥與柳安閒相提並論。
「殿下可以去求賢妃娘娘。賢妃娘娘正得聖寵,她的話或許陛下能聽進去。」
溫大人帶著人快步離去,紀雲宴只是站在零落的胡家府邸,寸步未行。
他自然不會去求。
柳雙娥好不容易才打消了父皇的疑心,自己又私底下去尋她,一旦開口為自己求情,她半年的努力都將白費。
他不能如此自私。
第75章 無辜
前朝高氏亦參與叛亂的消息與秦嘉平一同被帶回皇宮,淑妃的珠鏡殿空寂許久,坐在檐下看北雁從宮門撐著笨重的油紙傘一路走來。
以他對紀蒙塵的了解,要麼不會派兵,乾等著邵家坐吃山空,要麼會派個最信任的人來領兵。
果然是柳安閒。
四年未見,柳安閒老得很快。秦嘉平沒工夫與他許久,朝著空曠的江面高聲呼喊:「無須在意我的性命,以大祉為重——柳安閒,你聽清沒有?」
邵三按住他的頭,咬牙道:「秦嘉平在我手中未受什麼苦,我本是打算將他項上人頭掛在城門示威,可覺得這樣似乎太抬舉他了。」
他命人鬆開秦嘉平身上的綁繩,朝其大腿踹了一腳,咬牙吩咐道:「帶他下去。」
江面只有一方小舟,孤零零地擱淺在岸邊。
「我大發慈悲,將秦嘉平交還給祉國,他的生死皆由紀蒙塵決斷。」
紀蒙塵是他的好友,至少曾經是親密無間的好友。他疑心深重,成為皇帝後更是如此。秦嘉平若是能死在舊友的手下,死於疑心可比在矜城坦然赴死要痛苦多了。
若紀雲宴與柳家人能親眼看著他死,便更好了。
-
初雪落在枝頭,胡家府邸被翻了個底朝天。
紀雲宴冒雪趕到,胡家大大小小的屋宅皆被貼了封條。貴重的、不貴重的物品全被查抄,一箱一箱地被人貼上標記。
胡家人哭得一團糟,在士卒的挾持下情緒激動。性子平和些的乖乖跟著入了大獄,性子本就剛烈的掙扎得厲害,不慎撞在了刀劍上當場沒了呼吸的亦不在少數。
他隨意攔下一個士卒,亮出自己的腰牌,怒喝道:「都給孤放手!」
紀雲宴長得高,身材修長又具力量感,這一聲怒吼迅速平復了混亂的胡家府邸。安靜的人群間不時傳來女眷的啜泣,夾雜著一陣平穩順暢的腳步。
此人衣著與士卒不同,身上的官服打理得一絲不苟。階品在百官雲集的陵安城算不上高,但也實在不低,奉命查抄胡家也有幾分底氣。
這位大人在御史台,紀雲宴認識卻不熟悉。
他是親皇黨的人。
也是,胡家是鐵板釘釘的太子黨,查抄太子黨總不好讓太子黨的臣子來干。
溫大人四十有三,在陵安待的時日長,雖與紀雲宴來往不多,但對於陛下唯一的兒子,總有幾分親切在。
有些話不好當著所有人的面大聲說,他只得拉過紀雲宴到一側,誠心勸道:「陛下聖旨已下,殿下想救胡家,也不能明面著抗旨啊。」
紀雲宴問:「表舅他真的做了這些事?他平常待下人溫厚,孤不認為他會貪腐。」
「表舅這個稱呼殿下萬不可再喊,」溫大人能在朝中立足,有才華德行的因素在,做人圓滑也為仕途作了推手,「殿下聽老臣一句,這些日子就不要與胡家往來了,私底下也不行。」
從前他年少,宮裡宮外被壓得緊,不敢隨意提及太子與胡家的關係。如今他快要加冠,甚至身邊也跟了些小臣,羽翼逐漸豐滿,亦越來越有底氣與胡家明面上來往。
若胡家是個爭氣的倒也好,憑藉太子的這陣東風得陛下青睞,一路往上了便好。可這些來也未見得有何長進,能做些民事爭取功名也是好的,只是一點沒有。
紀雲宴知道自己的處境,淡然應下來,又還是追問道:「胡大人真的未遭人誣陷嗎?」
胡大人身處禮部員外郎的位置多年,對科舉之事得心應手。往常在陵安城的秋闈,陛下不慎在意,從前柳安閒是禮部尚書,重心也只放在殿試,對秋闈從來是放手給下頭的人去做,胡大人因此得了空子。
只是今年是用人之際,朝廷之中都盯著秋闈,陛下更甚。他如此拎不清,竟還敢暗自收受賄賂,大搖大擺地在城中最繁華的酒樓行走,被人抓住也在情理之中。
溫大人不疑有他:「我奉命查抄之前亦如此認為,但帳本就是鐵證。鐵證如山,他無法狡辯。」
胡大人也聰明,他收受賄賂的帳本與陳初霽討好他送的禮品混在一處,尋常人還真看不出來。
溫大人是什麼身份,他在御史台這麼多年,乾的就是查抄的事。貪官污吏的帳本他看得多了,胡家這點小九九輕易便被看穿。
「那孤該如何去救胡家?」
「靜觀其變,莫要插手。」查抄的東西很多,倘若真要定罪,怕是整個胡家都要被誅殺。他的太子之位能否保住,都要看陛下的意思。
溫大人抬腳想離去,又想起柳安閒曾任禮部尚書之事。
曾經手底下的官吏犯了錯,他大概也是要被問責的。
先出了貪污腐化之事,柳安閒才離的陵安。陛下並未責怪他,可見特殊時期,陛下或許肯網開一面。
可也說不準。柳家是柳家,太子是太子,在陛下心中,太子無論如何也無法與柳春山、柳雙娥與柳安閒相提並論。
「殿下可以去求賢妃娘娘。賢妃娘娘正得聖寵,她的話或許陛下能聽進去。」
溫大人帶著人快步離去,紀雲宴只是站在零落的胡家府邸,寸步未行。
他自然不會去求。
柳雙娥好不容易才打消了父皇的疑心,自己又私底下去尋她,一旦開口為自己求情,她半年的努力都將白費。
他不能如此自私。
第75章 無辜
前朝高氏亦參與叛亂的消息與秦嘉平一同被帶回皇宮,淑妃的珠鏡殿空寂許久,坐在檐下看北雁從宮門撐著笨重的油紙傘一路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