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頁
對面默然不語。
有恩於周太醫,秦燭也是她的人。又是皇后舊友,從不苛待下人,並非不苟言笑的模樣。紀蒙塵一旦生病無瑕顧及後宮,她在宮裡便可以一手遮天。
柳雙娥心生一計,她壓低了聲音詢問道:「李執是個什麼樣的人?」
第63章 高氏
要紀蒙塵的命,得過李執這一關。
將李執劃入自己的陣營並非難事,全因陛下多疑,李執又不是跟著陛下一道長大,況且他曾侍奉過前朝太子。伴君如伴虎,他自然會擔驚受怕。
沒有多年的情分在,底下的人又虎視眈眈,等著自己哪日惹了盛怒從位置跌下。他原本就沒有可依靠的權勢,若真有年邁之日,只怕也是滅亡之期。
淑妃知道他的處境,回答道:「他如今手腳還算利索,未到不得不尋求庇佑的時候,不急,等再過個幾年便好。到那時,你地位也穩固許多。」
柳雙娥沉默著點頭,又聽見她的聲音自耳邊傳來:「若你能生下個一兒半女,或許便不愁後位了。」
她說話的音調平緩,幾乎沒有波瀾起伏,可卻眼中卻藏著深邃的海:「若你真能讓他動心,也是一件好事。」
她最懂人心,從前能撩撥得紀雲宴不知東西,俘獲陛下的真心,似乎也並非不可能。
柳雙娥遲疑著回答:「或許,我可以試試?」
-
陽春三月,天氣甚好。
紀雲宴前幾日便在酒樓預定好位置,陳初霽要去憫州挑選瓷器,好進貢一批珍品到陵安。憫州到矜城不過半日,這裡算是必經之地,他也算是東道主,理應為她接風洗塵。
陳初霽的東西都在驛站放下,她不肯多待,打算短暫歇一日便啟程。憫州瓷在天下之中算不得便宜,但是要上貢給皇家,精細須做足。當年呈上的那瓷如同玉一般,哄得陛下十分欣喜。近年來生意蒸蒸日上,她也忙得腳不沾地。
紀雲宴到時菜剛上齊,玄成看著蒙頭蒙腦的不大會說話,但跟在太子身邊看他與多位臣子周旋盤桓,也學到不少。故而一路上引導陳初霽,二人交談甚歡。
「今日公務頗多,還請陳娘子莫要怪罪。」秦嘉平沒把他當外人,起初還客氣著,時日久了漸漸將瑣事皆交由他打理,有時亦脫不開身。
陳初霽是從矜城一路逃難至月牙,他也是許多年前便離開故鄉,二人有幾分惺惺相惜之情。
她先舉了酒杯,道:「太子殿下肯抽身,已是小人之幸。家鄉繁華安定,此生有幸看見,我很高興。」
兩三杯酒下肚,氣氛放開許多。桌上都是家鄉菜,家鄉味吃進肚裡,便能打消一路上的疲累。
紀雲宴問:「陳娘子以後還打算在矜城住下麼?這裡山水很好,是個養老的好地方。」
陳初霽笑:「我還有外甥女在月牙,將來去哪也要看她落在何處。」
她在陵安已然安定,胡家掌門人在禮部人脈頗多,根基逐漸穩固。富庶之地,能夠結識不少達官貴人,將外甥女放在陵安養大也能開闊眼界。
紀雲宴沒有提。當初外甥女留在月牙,也有她留下人質的意思。有此把柄在柳氏手中,她不敢輕舉妄動,太子黨反而更能放心用她。
「小姑娘是叫……」
「舉荷。」
「是個好名字,」他夾了一筷子菜疊在飽滿圓潤的米粒上,無心問道,「生父是什么姓氏,可知其家在何處?我要到臘月才能歸京,在矜城還有好些日子,或許可以修葺府邸。」
用得正香的陳初霽卻停住了筷子,空氣似乎在一瞬間凝滯,她借勢給自己倒一杯酒緩和尷尬的氣氛,乾笑道:「只是窮苦人家,姓氏卑賤,不足以令殿下掛懷。」
她不願回答,他也不好追問,只得說:「一直聽說憫州頗具人文之風,恰好我明日休沐,或許可以與娘子一道?」
她還是拒絕:「小人在憫州行程頗緊,殿下若要看山水風景,還是擇一次節日慢慢觀賞為妙。」
二人又說了些天南海北的話題,直到菜已用盡。
陳初霽要先回驛站收拾收拾明日採買的物件,便先一步離開。
玄成立在他身邊,疑惑道:「殿下可覺得陳娘子有些不對勁?」
他靠在窗邊,眼睛緊緊盯著樓下朝馬車一路走去的女商,說:「她的身世並不如口中提及的如此簡單。」
柳氏在月牙的本事再高,手也很難伸到矜城。尤其是天下大亂的那些年,能夠證明身份的物件在戰亂中大多丟失,後來再統計時也只能將就。
玄成說:「陳娘子言行一看便知身世不俗。」
金縷衣可以用錢財堆積,但眼界與談吐需要日積月累。
紀雲宴正欲出聲肯定,卻瞧見樓下陳初霽的身邊有人經過。
她神色異常,身側的人雖是個攤販模樣,但四肢略有些僵硬。
他們認識。
二人交談似乎並不愉快,老人離去時不大情願,連帶著陳初霽上馬車時,臉上掛的笑容都僵硬許多。
老人繼續往前走,似乎要消失在一處巷子口,然而他卻很快上了另一輛馬車。
有些眼熟,紀雲宴莫名覺得在哪裡見過。
是他初回矜城那一日,與秦嘉平在人群中短暫交流過的人。
微醺的意識很快清醒過來,他飛奔而下,頭也沒回,吩咐玄成道:「你先回官府等我,我去去就回。」
有恩於周太醫,秦燭也是她的人。又是皇后舊友,從不苛待下人,並非不苟言笑的模樣。紀蒙塵一旦生病無瑕顧及後宮,她在宮裡便可以一手遮天。
柳雙娥心生一計,她壓低了聲音詢問道:「李執是個什麼樣的人?」
第63章 高氏
要紀蒙塵的命,得過李執這一關。
將李執劃入自己的陣營並非難事,全因陛下多疑,李執又不是跟著陛下一道長大,況且他曾侍奉過前朝太子。伴君如伴虎,他自然會擔驚受怕。
沒有多年的情分在,底下的人又虎視眈眈,等著自己哪日惹了盛怒從位置跌下。他原本就沒有可依靠的權勢,若真有年邁之日,只怕也是滅亡之期。
淑妃知道他的處境,回答道:「他如今手腳還算利索,未到不得不尋求庇佑的時候,不急,等再過個幾年便好。到那時,你地位也穩固許多。」
柳雙娥沉默著點頭,又聽見她的聲音自耳邊傳來:「若你能生下個一兒半女,或許便不愁後位了。」
她說話的音調平緩,幾乎沒有波瀾起伏,可卻眼中卻藏著深邃的海:「若你真能讓他動心,也是一件好事。」
她最懂人心,從前能撩撥得紀雲宴不知東西,俘獲陛下的真心,似乎也並非不可能。
柳雙娥遲疑著回答:「或許,我可以試試?」
-
陽春三月,天氣甚好。
紀雲宴前幾日便在酒樓預定好位置,陳初霽要去憫州挑選瓷器,好進貢一批珍品到陵安。憫州到矜城不過半日,這裡算是必經之地,他也算是東道主,理應為她接風洗塵。
陳初霽的東西都在驛站放下,她不肯多待,打算短暫歇一日便啟程。憫州瓷在天下之中算不得便宜,但是要上貢給皇家,精細須做足。當年呈上的那瓷如同玉一般,哄得陛下十分欣喜。近年來生意蒸蒸日上,她也忙得腳不沾地。
紀雲宴到時菜剛上齊,玄成看著蒙頭蒙腦的不大會說話,但跟在太子身邊看他與多位臣子周旋盤桓,也學到不少。故而一路上引導陳初霽,二人交談甚歡。
「今日公務頗多,還請陳娘子莫要怪罪。」秦嘉平沒把他當外人,起初還客氣著,時日久了漸漸將瑣事皆交由他打理,有時亦脫不開身。
陳初霽是從矜城一路逃難至月牙,他也是許多年前便離開故鄉,二人有幾分惺惺相惜之情。
她先舉了酒杯,道:「太子殿下肯抽身,已是小人之幸。家鄉繁華安定,此生有幸看見,我很高興。」
兩三杯酒下肚,氣氛放開許多。桌上都是家鄉菜,家鄉味吃進肚裡,便能打消一路上的疲累。
紀雲宴問:「陳娘子以後還打算在矜城住下麼?這裡山水很好,是個養老的好地方。」
陳初霽笑:「我還有外甥女在月牙,將來去哪也要看她落在何處。」
她在陵安已然安定,胡家掌門人在禮部人脈頗多,根基逐漸穩固。富庶之地,能夠結識不少達官貴人,將外甥女放在陵安養大也能開闊眼界。
紀雲宴沒有提。當初外甥女留在月牙,也有她留下人質的意思。有此把柄在柳氏手中,她不敢輕舉妄動,太子黨反而更能放心用她。
「小姑娘是叫……」
「舉荷。」
「是個好名字,」他夾了一筷子菜疊在飽滿圓潤的米粒上,無心問道,「生父是什么姓氏,可知其家在何處?我要到臘月才能歸京,在矜城還有好些日子,或許可以修葺府邸。」
用得正香的陳初霽卻停住了筷子,空氣似乎在一瞬間凝滯,她借勢給自己倒一杯酒緩和尷尬的氣氛,乾笑道:「只是窮苦人家,姓氏卑賤,不足以令殿下掛懷。」
她不願回答,他也不好追問,只得說:「一直聽說憫州頗具人文之風,恰好我明日休沐,或許可以與娘子一道?」
她還是拒絕:「小人在憫州行程頗緊,殿下若要看山水風景,還是擇一次節日慢慢觀賞為妙。」
二人又說了些天南海北的話題,直到菜已用盡。
陳初霽要先回驛站收拾收拾明日採買的物件,便先一步離開。
玄成立在他身邊,疑惑道:「殿下可覺得陳娘子有些不對勁?」
他靠在窗邊,眼睛緊緊盯著樓下朝馬車一路走去的女商,說:「她的身世並不如口中提及的如此簡單。」
柳氏在月牙的本事再高,手也很難伸到矜城。尤其是天下大亂的那些年,能夠證明身份的物件在戰亂中大多丟失,後來再統計時也只能將就。
玄成說:「陳娘子言行一看便知身世不俗。」
金縷衣可以用錢財堆積,但眼界與談吐需要日積月累。
紀雲宴正欲出聲肯定,卻瞧見樓下陳初霽的身邊有人經過。
她神色異常,身側的人雖是個攤販模樣,但四肢略有些僵硬。
他們認識。
二人交談似乎並不愉快,老人離去時不大情願,連帶著陳初霽上馬車時,臉上掛的笑容都僵硬許多。
老人繼續往前走,似乎要消失在一處巷子口,然而他卻很快上了另一輛馬車。
有些眼熟,紀雲宴莫名覺得在哪裡見過。
是他初回矜城那一日,與秦嘉平在人群中短暫交流過的人。
微醺的意識很快清醒過來,他飛奔而下,頭也沒回,吩咐玄成道:「你先回官府等我,我去去就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