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頁
她抹著淚心中還想到白令儀
「令儀他們一家雖被貶了卻能逃過一劫也倒是好事,楚王這樣小心眼之人定是記恨她退婚一事」
晏祈安知道張貴妃是真心喜歡白令儀的,安慰她道
「貴妃不必為了妹妹擔憂,他們家雖去了錦州,但之前大妹妹傳來書信說,那邊民風淳樸她還加入了娘子軍每日操練的十分辛苦」
張貴妃一愣,嬪妃嫁入宮中後與外界的往來幾乎是斷絕,白令儀的書信無法傳入宮中,今日也是她第一次聽到白令儀的消息
她熱淚盈眶想到白令儀現在過的好又想到自己的女兒,她們還不知會被命運如何擺布
門口的宮人提醒張貴妃和晏祈安都該走了,張貴妃戀戀不捨的離去
她和皇帝雖沒有多少情愛但終究是陪伴了二十多年,皇帝現在這樣了她心中也不好受,尤其是後日估計他們就要一起命絕於此,能多見一面是一面
他們出去後張貴妃叫住晏祈安,想聽他說說更多白令儀的事
晏祈安點頭二人走到御花園中,楚王這時智商又上線了,烏拉拉的讓一堆人跟著他們,就怕他們宮裡宮外裡應外合
晏祈安嘴角帶著笑絲毫沒有被這群人的窺視打攪,柔著嗓子說了些白令儀在錦州的事好讓張貴妃放心
張貴妃聽得連連點頭,她嘆道
「令儀那孩子從小在富貴中長大,本以為她定吃不了那些苦,沒成想是我看低她了,外面自有一番天地仍她闖
「只可惜我的孩子…」
她想到了她的公主等她和皇帝都死了後,那還不是仍有楚王擺布,命途多舛就如御花園池中水面上的落花
張貴妃又悲從心頭起淚落了下來,用帕子拂去只是眼淚怎麼也止不住
晏祈安輕聲安慰她,其他人聽著也覺得無趣,心中不屑覺得這兩個人能翻起什麼風浪,楚王讓這麼多人來監視這兩人實屬不必
故而有幾個看上去像是領頭的人去了一會又回來,隨後便帶走一大批人,只留兩個灑傘的宮女在不遠不近處打掃落葉
張貴妃趁機對晏祈安低頭私語
「福安說一切準備就緒,就等後日」
晏祈安點著頭視線越過水麵,後日是誰的斷頭日還說不定呢
萬事俱備,只等著楚王和他背後的那些人得意之後主動鑽進他們的陷阱
晏祈安折下一隻柳枝,杏眸眯起不知在想何事
張貴妃心中對他傾佩,晏祈安年紀這么小找上她的時候卻條理清晰敏智如鬼才,她並非無知婦人自然與他一拍即合
她想晏祈安心有溝壑定是想的為國為民的大事!
然而她心中的鬼才在想的是
太子從江南回來會不會給他帶麻油鴨吃呢…
第201章 暴戾太子的寵妃48
一眨眼便到了後日,也就是楚王要在宴席中接過皇帝的退位詔書,繼位成皇帝的日子
他為了正統繼位可謂是付出許多,不僅用金銀權勢打點好了宗室,即使是族長還是不同意,其他宗室元老被楚王列出榮養宗室的條件所打動,倒向了楚王
朝堂上一半的重臣都對他繼位毫無意見,其他的能用的就用,強烈反對的等今日賜下一杯毒酒便是
楚王志得意滿覺得萬事俱備,特地將皇帝張貴妃晏祈安等人請來殿上,還是讓皇帝坐在主位,卻是讓他們眼睜睜看著所有人朝著楚王敬酒
晏祈安按住怒火中燒的皇帝,對於皇帝來說最難以接受的事便是眼睜睜看著自己遲暮,而兒子覬覦他的權柄,楚王實打實的踩在了他的逆鱗上
晏祈安一直隱忍不發縱容楚王肆意妄為也是因為這個原因,皇帝繼位以來對宗室縱容無比,即使是燒殺搶掠也不過是口頭責備一句
可以說兗朝的宗室越養越多,宗室子弟雖不能做官也不能經商,但每年朝廷都要撥一大筆銀子來榮養宗室
宗室還不知足已經是國家的蛀蟲,還要去戶部「借」銀子,說是借從來沒有還這一說
晏祈安就是要讓皇帝親眼看看,他覺得的親戚手足他的好兒子在利益面前會倒向誰,他用民脂民膏養起來的所謂家人是如何倒向迫害他的楚王
而且不這樣太子清算時,如何能手上不沾血的處理好這些所謂的「家人」
皇帝在龍椅上目眥欲裂卻只能看著楚王在底下如魚得水,面上的得色絲毫不像從前的賢王
他的手不停的顫抖,只有撫摸著龍椅下的黑管子才能讓他平靜一二
皇帝中風是真的偏癱也是真的,但經過晏祈安獻上的金針刺穴之法已好了五六分,雖然手還在抖著但扣動扳機不是問題
他之所以隱忍至今日就是想看看誰才是朝堂中真正的保皇黨,並非楚王一流的亂臣賊子
晏祈安順從他的意思,故作驚恐地失聲痛喊
「你們你們這群亂臣賊子!太子屍骨還未送回京城,你們就要擁立楚王了?對得起聖上對得起太子嗎!」
台下重臣們靜了一瞬又笑起來,像是聽到了笑話似的捧腹大笑
禮部尚書一開始就是楚王黨,他拍著太子黨成國公的肩笑道
「成國公,你來告訴告訴我們這位太子妃,什麼是亂臣賊子哈哈哈」
他朝著楚王的方向恭敬地舉杯
「太子已死,正是風雨飄零之際楚王能挺身而出擔此大任,實在是兗朝之幸啊,聖上口不能言將重擔交在楚王身上,是我們都親眼所見的事」
「令儀他們一家雖被貶了卻能逃過一劫也倒是好事,楚王這樣小心眼之人定是記恨她退婚一事」
晏祈安知道張貴妃是真心喜歡白令儀的,安慰她道
「貴妃不必為了妹妹擔憂,他們家雖去了錦州,但之前大妹妹傳來書信說,那邊民風淳樸她還加入了娘子軍每日操練的十分辛苦」
張貴妃一愣,嬪妃嫁入宮中後與外界的往來幾乎是斷絕,白令儀的書信無法傳入宮中,今日也是她第一次聽到白令儀的消息
她熱淚盈眶想到白令儀現在過的好又想到自己的女兒,她們還不知會被命運如何擺布
門口的宮人提醒張貴妃和晏祈安都該走了,張貴妃戀戀不捨的離去
她和皇帝雖沒有多少情愛但終究是陪伴了二十多年,皇帝現在這樣了她心中也不好受,尤其是後日估計他們就要一起命絕於此,能多見一面是一面
他們出去後張貴妃叫住晏祈安,想聽他說說更多白令儀的事
晏祈安點頭二人走到御花園中,楚王這時智商又上線了,烏拉拉的讓一堆人跟著他們,就怕他們宮裡宮外裡應外合
晏祈安嘴角帶著笑絲毫沒有被這群人的窺視打攪,柔著嗓子說了些白令儀在錦州的事好讓張貴妃放心
張貴妃聽得連連點頭,她嘆道
「令儀那孩子從小在富貴中長大,本以為她定吃不了那些苦,沒成想是我看低她了,外面自有一番天地仍她闖
「只可惜我的孩子…」
她想到了她的公主等她和皇帝都死了後,那還不是仍有楚王擺布,命途多舛就如御花園池中水面上的落花
張貴妃又悲從心頭起淚落了下來,用帕子拂去只是眼淚怎麼也止不住
晏祈安輕聲安慰她,其他人聽著也覺得無趣,心中不屑覺得這兩個人能翻起什麼風浪,楚王讓這麼多人來監視這兩人實屬不必
故而有幾個看上去像是領頭的人去了一會又回來,隨後便帶走一大批人,只留兩個灑傘的宮女在不遠不近處打掃落葉
張貴妃趁機對晏祈安低頭私語
「福安說一切準備就緒,就等後日」
晏祈安點著頭視線越過水麵,後日是誰的斷頭日還說不定呢
萬事俱備,只等著楚王和他背後的那些人得意之後主動鑽進他們的陷阱
晏祈安折下一隻柳枝,杏眸眯起不知在想何事
張貴妃心中對他傾佩,晏祈安年紀這么小找上她的時候卻條理清晰敏智如鬼才,她並非無知婦人自然與他一拍即合
她想晏祈安心有溝壑定是想的為國為民的大事!
然而她心中的鬼才在想的是
太子從江南回來會不會給他帶麻油鴨吃呢…
第201章 暴戾太子的寵妃48
一眨眼便到了後日,也就是楚王要在宴席中接過皇帝的退位詔書,繼位成皇帝的日子
他為了正統繼位可謂是付出許多,不僅用金銀權勢打點好了宗室,即使是族長還是不同意,其他宗室元老被楚王列出榮養宗室的條件所打動,倒向了楚王
朝堂上一半的重臣都對他繼位毫無意見,其他的能用的就用,強烈反對的等今日賜下一杯毒酒便是
楚王志得意滿覺得萬事俱備,特地將皇帝張貴妃晏祈安等人請來殿上,還是讓皇帝坐在主位,卻是讓他們眼睜睜看著所有人朝著楚王敬酒
晏祈安按住怒火中燒的皇帝,對於皇帝來說最難以接受的事便是眼睜睜看著自己遲暮,而兒子覬覦他的權柄,楚王實打實的踩在了他的逆鱗上
晏祈安一直隱忍不發縱容楚王肆意妄為也是因為這個原因,皇帝繼位以來對宗室縱容無比,即使是燒殺搶掠也不過是口頭責備一句
可以說兗朝的宗室越養越多,宗室子弟雖不能做官也不能經商,但每年朝廷都要撥一大筆銀子來榮養宗室
宗室還不知足已經是國家的蛀蟲,還要去戶部「借」銀子,說是借從來沒有還這一說
晏祈安就是要讓皇帝親眼看看,他覺得的親戚手足他的好兒子在利益面前會倒向誰,他用民脂民膏養起來的所謂家人是如何倒向迫害他的楚王
而且不這樣太子清算時,如何能手上不沾血的處理好這些所謂的「家人」
皇帝在龍椅上目眥欲裂卻只能看著楚王在底下如魚得水,面上的得色絲毫不像從前的賢王
他的手不停的顫抖,只有撫摸著龍椅下的黑管子才能讓他平靜一二
皇帝中風是真的偏癱也是真的,但經過晏祈安獻上的金針刺穴之法已好了五六分,雖然手還在抖著但扣動扳機不是問題
他之所以隱忍至今日就是想看看誰才是朝堂中真正的保皇黨,並非楚王一流的亂臣賊子
晏祈安順從他的意思,故作驚恐地失聲痛喊
「你們你們這群亂臣賊子!太子屍骨還未送回京城,你們就要擁立楚王了?對得起聖上對得起太子嗎!」
台下重臣們靜了一瞬又笑起來,像是聽到了笑話似的捧腹大笑
禮部尚書一開始就是楚王黨,他拍著太子黨成國公的肩笑道
「成國公,你來告訴告訴我們這位太子妃,什麼是亂臣賊子哈哈哈」
他朝著楚王的方向恭敬地舉杯
「太子已死,正是風雨飄零之際楚王能挺身而出擔此大任,實在是兗朝之幸啊,聖上口不能言將重擔交在楚王身上,是我們都親眼所見的事」